杭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节选)
2013-04-11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围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指导和推进一批创新型城市建设。
杭州具备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条件,201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0〕30号)正式同意将杭州等16个城市列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3年7月杭州市荣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
建设基础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杭州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必然选择。当前,杭州已进入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新阶段,要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加速,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建立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3+1”现代产业体系。杭州只有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培育构建新优势,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才能推动杭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把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有着诸多方面的特色优势。首先是生态环境优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风景旅游城市,又致力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多次在城市投资环境、商务环境的评比中排名靠前。其次是创新基础优势。科技部等六部委已将浙江省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份,杭州作为全省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实施创新工程的优势十分明显。再次是经济环境优势。杭州是全国的民营经济强市,拥有娃哈哈、万向集团等民营大企业;也是互联网经济强市,孕育了阿里巴巴、生意宝、明通科技等一批互联网知名企业;更是信息产业强市,在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的“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杭州共有11家企业入选。
尽管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照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目标的实现,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1.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共识有待形成。由于对创新的作用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而阻碍了创新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许多人对创新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认为创新只是企业的事情、是科技人员的职责所在。实际上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需要积极鼓励创新,增强企业、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管理创新、社会事业管理创新也都是创新的重要内容,需要积极营造一个全社会、全领域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2.创新资源的整合有待深化。虽然杭州集聚了全省最主要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也把推进“市校合作”和引进“大院名校”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目前杭州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仍显不足,还未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创新和产业化的互动机制,在合作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科技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整合创新要素资源的载体建设也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3.创新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近年来,杭州在金融支持、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部分公共科技政策带有较重的部门色彩,指导、扶持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公共政策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导向作用不明显,公共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管理分散,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削弱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导致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一些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政策的落实仍存在障碍。
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优先。立足杭州产业优势,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开放创新。坚持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集聚国际国内两大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坚持价值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增值为导向,推进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建设,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定,着力提升产业增值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坚持空间拓展。从拓展多维发展空间着眼,坚持现实和虚拟相结合,以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释放土地空间,以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开拓合作空间,以开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虚拟空间,以融合催生新生业态创造产业空间,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承载能力。
坚持协调推进。从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局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创新、重点突破,统筹协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推进科技创新与推进城市创新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
杭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文化创新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科技创新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提升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为抓手,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创新链条,使杭州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保持领先、走在前列。
强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发挥民营企业引领创新能力,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大企业为主导的合理梯队化结构,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进一步推进杭州与大院名校的战略合作,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杭州经济实力雄厚、人居环境优良、创新氛围良好的优势,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来杭州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兴办科研机构。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选准自主创新的突破口,积极培育原始创新,重点突破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青山湖科技城、大江东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余杭创新基地、富阳银湖科创园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品牌、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构建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产业创新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杭州市产业基础和优势,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
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导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丝绸、汽车及零部件、轻工食品、精细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按照集聚化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便利化要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按照均等化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对支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门类,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加快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粮食和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蔬菜自给率。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总部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文化创新
以文化创新为依托,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抓手,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弘扬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努力营造大突破、大开放、大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杭州的国际化进程,使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理念能够自由交流,为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知识基础。进一步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把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关精神,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切实加强对全市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和创新培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科协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科普事业。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与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鼓励科技创新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全社会舆论氛围。
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中心任务,融入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之中。把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目标,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平台,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学习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文化品牌、内生动力和创新资源,实现以全民学习力提升城市创新力、以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带动社会全面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益。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体制。大力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企业家利用创新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或与企业家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
完善改善民生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破七难”长效机制。把“破七难”作为改善民生的杭州模式,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形成“破七难”的“7+X”新框架,力争年年有突破。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分类享受、制度贯通的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和整合,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租售并举、以租为主、应保尽保,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用房、人才专项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破解住房难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形成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适应国家、省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需要,对现有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提高机构的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打造更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完善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创新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重大工程
通过实施重点突破、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平台集聚、金字招牌、品质教育、创新人才、改革创新等八大工程,努力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
(一)重点突破工程
以重大科技十大专项为重点,选准自主创新的突破口。
重大科技十大专项:围绕高端信息与软件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安全与卫生技术等“十大专项”,集成科技资源,组织技术攻关,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战略技术产品。
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调研、论证,实施一批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公益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
“雏鹰计划”:着力培育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二)自主创新工程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在各区、县(市)分别建立特色孵化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形式的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孵化器。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具有公益性、开放性、基础性的科技条件和服务平台。
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的研制、实施和推广,打造标准化强市。
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推进试点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完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建设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产业区。
(三)产业转型工程
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重点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和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游“6+4”条产业链,高度关注“三网融合”、云计算、下一代广播电视技术、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领域,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积极实施“感知中国?智能杭州”4433工程,打造世界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强市、物联网经济强市。
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涉海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
生物产业:建设集研发、试验、制造、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群化现代生物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服务业、生物制造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六大类产业项目。
节能环保:积极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环保领域重点发展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设备、环保材料等;节能领域重点发展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等。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形成产业集群,打造杭州市节能环保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示范性基地。
新能源产业:以非晶或微晶硅薄膜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努力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积极推动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向新能源设备制造转型,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风力企业和研究中心,建设国内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建成国内有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化基地。
新材料产业:大力推广纳米技术应用,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光通信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重点产业。
新能源汽车:以市场急需的技术和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突破并掌握一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稳步塑造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品牌,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四)平台集聚工程
以科技创新“十大平台”——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青山湖科技城、大江东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余杭创新基地、富阳银湖科创园为主战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对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五)金字招牌工程
以强化自主创新、要素集聚、产业提升、功能拓展为重点,实施“集团化”战略,推进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金字招牌建设由“点”到“面”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发展现有试点和基地。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低碳产业园区、国家绿色中心商务区,以及软件、动漫、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试点和基地的集聚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优化功能布局,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引领、集聚和辐射作用。
有序拓展试点和基地范围。认定一批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认定后的拓展区享受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同等优惠政策,将授予杭州市的“国家创业型城市”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称号拓展至13个区、县(市),进一步发挥“金字招牌”的综合示范效应。
积极申报新的试点和基地。根据杭州现有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杭州国家汽车产业基地、杭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杭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国家现代物流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等新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
(六)品质教育工程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杭州特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切实发挥教育对推进创新的基础性作用。
(七)创新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包括:马云式杰出人才培育计划、全球引才“521”计划、低碳专业人才开发计划、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培养计划、国外“MPA”学位教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6”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才“131”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社会工作人才“525”培养工程等。
(八)改革创新工程
以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包括: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事业单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