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文夫美食思想的社会批判性

2013-04-11高建国

关键词:陆文夫美食家美食

高建国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当代作家陆文夫的作品,以表现文化而见长。昆曲、评弹、园林、刺绣、美食、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地域文化内容,在作品中均有所显现,其影响还传播到了海外。美食,是陆文夫笔下很重要的表现对象,但陆文夫写美食,重点不写与美食的际会,而是把美食的烹饪与品尝,看成是观察社会、透视历史的一扇窗口。他的小说《美食家》,散文随笔《你吃过了吗?》、《吃喝之道》、《吃空气》、《吃喝之外》、《人之于味》、《姑苏菜艺》、《写在〈美食家〉之后》、《永不凋零的艺术——吃》、《江南厨王》、《青菜与鸡》等,或多或少表现了这一厚重主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作家由此获得了一个雅号——“美食家”。一位作家能成为美食家,个中缘由值得探讨。涉足美食的中国作家有许多,唯独陆文夫能够开掘美食的多样性和深刻性,这是我们全面把握陆文夫文学作品的一扇独特窗口。

一、从“吃人”到“吃饭”

作家描写社会生活,是通过文学形象传达他对社会的立场与态度。为此,他们会挖空心思,寻找最佳叙事视角,在塑造人物、营造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尽可能独具匠心,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陆文夫作品的独创性之一就是通过美食这一众人关注的生活对象,从中考察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透视现实存在的某些现象,剖析人们在个体生存与社会关系中呈现的某些心理,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现实与文化因素。也就是说,陆文夫常常把美食当成观照社会与历史的一面镜子,这正是陆文夫“美食思想”最深刻的地方。

陆文夫认为,美食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触目惊心的血泪史。“美食”二字,应该是人们的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物质体现,而对于历代贫困的劳动者来说,美食却是一种奢侈。他们最关注吃饱肚子,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为了吃饱饭,有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陆文夫说,鲁迅先生翻开封建社会史后,发现了两个字“吃人”,而我看人类社会生活史后,也发现两个字“吃饭”,“同时发现这吃人与吃饭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代的农民造反,革命暴发都和吃饭有关”。他认为,《国际歌》里所唱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便“概括了‘吃饭’和‘吃人’,提出了生活和政治两个方面的问题”[1]176—177。简短数句,将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生存的艰难,以及社会进程中出现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因素概括得非常准确。这样诠释美食便赋予了美食特定的社会内涵。

陆文夫还看到围绕美食所得出的现实教训。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只有消除“吃人”的现象,社会安定之后,人们才能安心“吃饭”,享受“美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吃饭”原本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最基础的就是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只有满足这些,人们才能去追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如果连“吃饭”(生存)这一基本“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实现其他需求就有困难。新中国最初的三十年,我们曾一度放下“吃饭”问题,把精力放在阶级斗争和左倾运动上,结果重现了旧中国的“吃人”现象,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它意味着历史的倒退。正如陆文夫所说:“我们在基本上解决了‘吃人’的问题之后,没有把吃饭的问题提到首位,还是紧紧地围绕‘吃人’打主意,老是怀疑有人要吃人,甚至把那些并非吃人而是救人的人当作是吃人的魔鬼。”[1]177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里所描写的生活,其中一部分便重现了这一历史情景。小说取名《美食家》,本该写美食的诱惑与魅力,写美食家的快乐与幸福。但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决定了主人公朱自冶的人生变迁:解放前,朱自冶“吃”得逍遥自在;解放后,朱自冶“吃”得磕磕绊绊;困难年,朱自冶食不果腹;文革中,朱自冶沦为阶下囚……朱自冶所遭遇的坎坷,体现着作家陆文夫深刻的社会认识,“从人民大众最为关心的‘吃饭问题’入手,揭示了‘吃饭之难’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力量”[3]59。它也让读者认识到,一个社会如果不首先解决好“吃饭”问题,而一味地“以阶级斗争为纲”,必然导致社会悲剧的发生,甚至经济倒退、国家贫困。所以陆文夫给出一个结论:“不首先解决‘吃人’的问题,那吃饭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1]177陆文夫通过“美食”观照一个时代的深刻的历史教训,体现了他作品的思想深度。

二、从“饥饿”到“问候”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吃饭”问题得到解决,百姓已经将吃饭与品尝美食视若同一概念,它反映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不过,陆文夫对此并不乐观。在他看来,解决了生活中的吃饭问题,不能算万事大吉。腹中饥饿消除了,并不代表心理上的创伤已经痊愈。饥饿年代留下的心理烙印会影响人们吃饭的态度,甚至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这说明,物质生活能够日新月异,而文化心理却根深蒂固,“吃人”时代的饥饿记忆,如果深埋人们心底,时间一久就会“钙化”成一种行为方式,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们见面时的一声问候:“你吃过了吗?”[4]153

“你吃过了吗?”是中国老百姓口中常说的一句话。它的涵义是什么?我们来看陆文夫的诠释:其一,“可能是由于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的边缘,经常要担心没得吃而产生的。饥馑之年,一个人如果能回答说是吃过了,那比健康、如意、一切如常等等都实际,饿着肚子还有什么您好我好可言,连寒暄起来也是有气无力。”因为在历史上,“中国的饥荒确实连年不断,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一次全国性的大饥荒”。[4]153陆文夫的这段话说明,这一文化现象的滋生是有历史根源的。其二,人们担忧饥饿的问候,如今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由于饥饿“像幽灵似地伴随着中国人,这就使得中国人的许多习俗、观念都和吃有关系,人们把吃从物质的需求提升为精神的象征,弄得超出了疗饥的范围,成了问候、礼节、尊敬、诚意、大方、财富、权势的表现。”所以在陆文夫的童年记忆中,家里“春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忙吃。”[4]155可见,问候饥寒、关注吃饭,已经成为我们全民生存的一种文化现象,既表达了对物质的渴盼,也是一种精神需求。其三,既然“吃饭”被赋予了礼节、财富、权势的意义,那么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土壤,以此滋生大吃大喝,乃至浪费、腐败等一系列畸形的文化现象。所以,陆文夫一针见血指出:“大吃大喝的根源是来自于没吃少喝,是一种低水平的反弹和文明程度不高的表现。”[4]154一句话道出了文化与文明之间的非重合关系。也就是说,尽管文明来自文化,但与文明重合的文化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深刻的见解极有思想力度。

由此笔者认为,一声问候“你吃过了吗?”从物质生存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精神文化的社会表现,不值得我们倡导。这也正是陆文夫虽重视美食文化,却一直批评大吃大喝的主要原因。陆文夫创作小说《美食家》,也是这个动机。当读者向他请教这部小说的主题时,陆文夫用陈云同志的三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一要吃饱,二要吃好,三不能吃得太好。[5]165—166话虽简单,内涵深刻。“吃饱”是生存的需要,人不吃饱饭,就会为了活命、争取生存权利与他人发生暴力冲突,最终出现“吃人”现象;“吃好”是重视吃饭的质量,它能形成一种美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而“不能吃得太好”,则是对美食文化所持的理性态度:量力而行,科学对待,防止“美食文化”演变为浪费乃至腐败的社会现象。《美食家》对朱自冶这个核心人物的塑造,就是基于这一主题。在这部小说中,有一段文字描写庆贺烹饪学会成立的“便宴”。作者竭尽全力展现筵席上的美食,把它描绘得美轮美奂,实际上是对其持批评态度的。赴宴者之一高小庭提前离开现场(宴会中,有人提议让朱自冶以“美食家”的名义给饭店做技术指导,他非常反感),就是一个信号。陆文夫说:“高小庭就是我。”说明高小庭对美食文化所持的理性态度,或多或少代表了陆文夫的观念。但在小说中,高小庭却很无奈,他所讨厌的“美食家”朱自冶,人气越来越旺,最终还当上了“官”——烹饪学会会长;在朱自冶的家宴上,“老领导”包坤年、三位“市侩气”的人物,都和朱自冶坐到了一块,商谈所谓“烹饪学会”的大事,这幅意味深长的画面,更让高小庭意外和无奈。它说明,当“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文化时,它的能量不容小觑;百姓见面问候一声“你吃过了吗?”也就容易理解了。

三、从“吃饭”到“吃空气”

说到美食,便涉及到消费。而消费领域,常常会出现畸形现象。一是商品粗制滥造、低质高价;二是消费者盲目攀比、挥霍浪费。美食消费也不例外。果真如此,既没有解决“吃好”的问题,也没有遏制住“吃得太好”的不良现象,这也是陆文夫作品常常涉及的一个话题。

关于美食的粗制滥造、低质高价,陆文夫说,过去饭店炒菜,都是小锅菜,因为“大锅饭好吃,大锅菜却并不鲜美,尽管你是炒的虾仁或鲜贝”,所以客人一般不愿意吃大锅菜。但如今,许多饭店不再愿意为客人做小锅菜,一是因为“吃的人太多”,时间有限,来不及做小锅菜;二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在经济利益面前,美食文化的含金量就这样被打了折扣。为了赚钱而降低菜艺质量,这就是一种倒退,但“这问题不是苏州所特有,而是全国性的”[6]173。陆文夫用质朴的描述,从理解的视角来探寻如今美食质量下降的根源,并指出它是社会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唯利是图”的商业现象。在这种大背景下,精美的美食文化会失去它原有的纯粹性。

关于消费者的攀比心态、挥霍浪费。陆文夫在散文《吃空气》中,也描写了这种社会现象。何为“吃空气”?就是“吃那饭店的气派、气势、气氛、豪华的装修、精致的餐具、小姐们垂手而立的服务……这一切都是空心汤团,一泡气,只能感受感受,吃是吃勿着的”。陆文夫称它为“空头戏”。至于饭店何以要搞那么多“空头戏”,请看店家的回答:“现在的人就欢喜空头戏。你不弄点空头戏,他还认为你不高级。问题是这些来吃的人腰包里不空,肚子也不空,你给他来点实实在在的他吃不下,只能来点空头戏。”[7]161—162这样的描写,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公款消费、形式主义、畸形攀比、拜金虚荣,等等。原来,果腹之事还包含如此丰富的社会内涵,可见陆文夫的笔力之非同一般。

当然,诱发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也在陆文夫笔下得到了形象的描述。一是饭店利益所致。“高额的投资就必须赚回高额的利润,这是个合情合理而且十分简单的道理。千百万元的银行利息都得从你的盘子里推扒回去,拉门的侍者,垂手而立的服务小姐都是要发工资的。”[7]163这么看来,店家设置如此豪华的服务设施,是对消费者投其所好,根本的原因还是消费者愿意挥霍浪费。二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陆文夫认为,中国的菜本来讲究色、香、味,后来有人加了个形,即菜的外形、造型。这一加就有文章了,全国各地大搞形式主义。陆文夫为此讲了一个故事:“某次有人请我吃饭,席面上摆着一只用南瓜雕成的凤凰,那南瓜是生的(当然是生的),不能吃。我问大厨师,雕这么一只凤凰要花多少时间,他说大概要三个小时。我听了觉得十分可惜,有三个小时,不,不需要三个小时,你可以把那只鲫鱼汤多烧烧,把汤煮得像牛奶似的,这是我们苏州菜的拿手戏,何必那么匆匆忙忙,把鱼汤烧得像清水?”但大厨师怎样回答?“你不懂,这一套外国人喜欢。”而且,烹饪大赛只要是外国评委打分,雕花菜总比纯“色、香、味”的中国菜更受欢迎,拿奖的名次也更高。久而久之,中国的厨师们也都学会了雕花。[7]161—162让你欣赏雕花的美食,消费成本必然会提高。可见,西方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是巨大的,在美食创造与消费中如何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课题。这一思想也体现了陆文夫作品“美食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四、结语

在中国文坛,像陆文夫先生这样关注美食、热爱美食、描写美食、宣传美食的作家有很多。为何他人不能像陆文夫那样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由人们对美食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一般作家写文章谈美食,常常就食物谈食物。这样的文章,无论笔下的色香味形,如何刺激人的视觉或食欲,无论他所展示的烹饪与品尝美食的技巧,如何娴熟老辣、炉火纯青,终究没能脱离“饱腹”这一生理欲望与需求。而陆文夫的美食作品,几乎囊括了马斯洛所说的从生理到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所有人类需求,甚至远远超越了这个范围,触及到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领域。这样的美食文字,便有了普世价值,会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启迪作用。所以,陆文夫的影响能走出苏州,走向国际。它说明,陆文夫美食思想及负载它们的小说散文,具有博大精深的闪光内涵,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1]陆文夫.写在《美食家》之后[A].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

[3]赵宪章.形式美学之文本——以《美食家》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陆文夫.你吃过了吗?[A].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5]范培松.为“梦中的天地”辛勤耕耘的“文化志士”[A].王蒙等.永远的陆文夫[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6]陆文夫.姑苏菜艺[A].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陆文夫.吃空气[A].陆文夫.深巷里的琵琶声[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陆文夫美食家美食
A taste of Jiangnan
美食家忽必烈
茅盾与陆文夫
看不见的美食家
一种缘分
美食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大美食家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