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路径
2013-04-11王永明
王永明
(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型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矛盾的凸显,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如何克服当前的社会道德悖论以促进社会道德秩序的良性发展?如何走出当代中国精神生活的伦理困境,重建公民社会的道德信仰,以塑造国民健全人格和高尚精神境界?“道德规范的自我迷失,只能从孕育德性、培育德性和呵护德性的真正母体——‘文化’自身寻找原因。”[1]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刚性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为保障,而且需要诉诸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基础上的社会价值整合,依赖于一个全社会拥有并能够为其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进现实,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从而将其转化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为公民道德实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过程。在社会公共交往空间进一步拓展、社会经济结构深刻转型、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重铸我国国民的健全人格和道德精神纽带、推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培育公民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制约下由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所构建的价值系统。它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生产方式内在反映的精神力量,主导和制约着人们追求和实现生命价值的公共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2]2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并内化为每个公民的精神气质,是培育当代公民文化的有效载体。
公民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公民所具有的一种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取向,体现为一种社会理性共识、社会责任担当的公共精神。“公民文化建设要着重培养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参与精神和自治意识,以此促进公民对公共生活的认识,以公共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成为有道德的合格公民。”[3]358培育公民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史的内在逻辑表明,人的内在道德素质和社会良知,在最终意义上是由文化所塑造的”[4]。公民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为人们的社会生活铺垫了一个道德底座,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需求,遏制人们精神道德人格的异化,拯救社会道德良知的冷漠。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生活的公共性逐渐凸显。“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价值既蕴含着个体对他人的存在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宽容精神,更表现在人们通过对公共利益的普遍追求,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从而构建一种以符合时代特征的公共美德为核心的公民文化体系。
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积淀、凝聚过程中孕育而成的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体现人的类本质的精神力量,是人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集中展现,是生成公民文化的精神基础。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其概念的理想形态集中表现为人类对当下现实社会和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期待和对人的道德境界的理想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可以引导公民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引领公民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其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景,使公民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实践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五爱”意识,从而坚定公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再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有效培养和引领公民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的道德精神和道德情感,培养和铸造公民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勤于探索、追求卓越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意志。最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和引领公民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标准,从而有利于形成知荣辱、讲正气的道德风尚。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其核心是人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历史与追求自身生活理想中建构起来的自我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并不简单地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多个层面中,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6]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着眼于在人的感性实践生活中建立起人与现实世界的价值桥梁,规定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价值期待与德性诉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人类公共生活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们对当下现实的公共自我超越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人们公共生活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规范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人类公共性伦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又是具体领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符合了人作为类的存在主体的本性和多元化生活世界的自我确证,不仅是人的生存获得本真意义的一种有效路径,也是人作为类主体,坦然应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前提性、规范性范畴,从而能够在公共理性精神的普遍意义上建立起适合人类共同生存的幸福家园。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当它深入到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之中,内化到社会成员心中,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认同的统一,才能在社会中确立其核心地位,发挥其主导功能。”[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内化为人们的理论自觉,转化为人们的实践追求,引领着人们自觉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物质力量,培育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自治意识和参与精神,从而形成浓厚的公民文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发挥其先进文化的主导功能积极培育公民文化以实现人们道德认知、道德评判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公民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优化公共舆论
道德是依据公共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公共舆论能否对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从而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舆论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在社会文化和道德生活中,特别是在道德结构产生的过程中,大力促进一种具有广泛的、共同的伦理背景的公共舆论的形成,是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公共舆论虽然是公民的个人意志、意愿的自由表达,但决不是各种意见的相互混杂,而是根源于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道德需要。正如黑格尔所说:“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的方式,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公共舆论不仅包含着现实界的真正需要和正确趋向,而且包含着永恒的实体性的正义原则,以及整个国家制度、立法和国家普遍情况的真实内容和结果。”[8]33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社会出现多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体系和多种信仰并存的格局,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交融,一些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思潮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横行霸道,已经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处于道德迷茫与道德困惑之中。尤其是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日益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日渐泛滥,权力资本、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念正在抢占人们的道德空间,导致社会伦理失范与个体道德危机。面对诸如此类的困惑,如何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行为选择?如何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确立为人们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公共舆论的社会功能以规范和评判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们走出道德迷茫和道德困惑,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舆论对人的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指出行为的方向。公共舆论往往代表多数人的意见,对个人行为起定向作用。一般来说,多数人会按照舆论要求去做,少数人产生从众心理,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服从舆论要求,与舆论要求的行为方向一致,从而对少数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第二,强化正当的个人行为。积极的舆论能发挥鼓励或暗示作用,强化有利于大众的行为,使好的行为发扬光大。第三,改变个人对行为的认知。舆论给人强烈的刺激,使人反省自己的行为,感到问心有愧,从而改变原来的行为,或者对个人行为形成约束。[9]因此,公共舆论不仅是一种维护公民权利的工具,同时也是文明的载体与媒介,是传播和接续人类一切高尚的精神气质与优良的道德品格的有力助手。“舆论的批判精神使得任何个人乃至整个民族保持永远的警醒与奋斗的激情,舆论的争鸣品性让社会不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在激浊扬清中实现自我的不断更新,舆论的包容气质使得人类不断发现自己的良知,向文明的更高层次演进。”[10]
然而,公共舆论虽然作为社会公众对现实社会存在的自由表达与积极呼吁,其产生需要有内在主导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广大民众对特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标准,那么就很难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精神与人们公共利益的社会舆论,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也难以达到最优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优化公共舆论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以理想的、应然的尺度对当下现实世界的实践批判和理论提升,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理想建构和价值追求,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伦理追求,也具有促进和引领人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完善的价值指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使得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其理论指导,从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头脑,在全社会成员中树立坚定的共同理想,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力,科学引领社会舆论,合理行使舆论监督权力,由此形成公共舆论的共同思想基础。此外,公共舆论作为公民道德评价活动的有效形式,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既包含社会心理的成分,更包含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社会公共舆论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起到催化和整合作用,同时,又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转化、渗透和沉淀,把个体的心理融入到社会群体的普遍心理中去。这样,公共舆论逐步地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呼应、支持和追随,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性的、伦理特质的道德文化,演变成道德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将使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想因素与现实内容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精神要求、历史主流方向和广大民众生活需要的公共舆论,以影响人们的道德心理、制约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而有效推动社会道德生活发生革命性变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促进公民道德自觉
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与德性完善,实现人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指社会主体为了有效地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在自觉遵守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进行道德选择、走向自由自觉的道德实践过程。道德自觉作为一种充满现实情怀的实践探索过程,既包含着对当下精神道德危机的有效克服,又包含着对社会公共精神和道德理性的自觉坚守,其目的在于唤醒主体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尊严,实现个体主体性的理想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要求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不仅为人们确立科学的价值信仰,而且为整个社会创造和谐的文化生态,以此促进公民道德自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为促进公民道德自觉确立科学的价值信仰。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催生出崇尚科学、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平等竞争、追求效率等符合社会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置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甚至是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道德失范、道德滑坡、道德悖论等现象屡见不鲜。面对当下的基本现实,我们如何确立科学的价值信仰以有效克服当前道德失范、化解道德危机?我们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价值信仰为人们的现实存在与发展找到一个合理的归宿和栖身之所?在社会文明转型过程中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有赖于文化价值信仰的重建,就个体角度而言,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文化根基和相应的价值目标,为人们确立一个科学的价值信仰,因为“一旦终极价值信仰失落,现实的社会规范体系也就随之丧失了自己神圣的依据和绝对合理性。一切规范、法则、习俗,由此都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11]。也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或像神话和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或通过人的魔法或技术力量来改造自然。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12]197因此,一个社会一旦出现价值信仰危机,整个社会成员不仅将遭受精神家园迷失的痛苦,而且容易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抵触情绪,导致人们的社会道德行为无序、个体道德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使之转化成人们的价值信仰,促进人们的道德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精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内化,为人们的道德选择确立一个文化权威和解释标准。因为科学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才能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确立一盏明灯和航向标,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有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为促进公民道德自觉创造和谐的文化生态。
道德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和谐的文化生态,道德自觉更加需要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然而,在社会文化生活日益复杂化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加深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使得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文化相互激荡、磨合和取长补短,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辅相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有景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格局中,既存在着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念,又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其他一切文化的价值观念;既有有利于人民大众健康成长的优秀文化,也有很多不利于人民大众身心健康与道德成长的垃圾文化。“无论对共同体还是个人,我们面临着先进文化与市场化社会文化激烈道德价值选择的冲突,我们需要一种健康、秩序的伦理生活环境的化育。”[4]
文化生态本质上是指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面对当代社会道德生活复杂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现实,即道德生活从同质单一层次性向复杂异质结构性的转变,设想一种适宜的道德生活模式,以实现国家、公民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平衡,使道德生活既能宽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利益需求,又能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统一的相互协调,并进一步促成理想人格的出现。”[13]实现公民道德自觉、促成理想人格的出现离不开适宜的社会生活模式与文化环境,因为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和道德有着本质的天然的联系,文化是道德建设的营养源泉。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文化并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特殊领域或简单附属现象,而是存在于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领域中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东西,文化生态环境是培育公民道德素质的温床。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建构与自我生成,以满足大众文化的基本需要、尊重大众文化的各项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的崇高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的高尚精神境界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将其与群众的精神需要相结合,实现从理论形态向文化形态的转化,实现当代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和谐共生、先进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兼容发展,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整合力,从而为当代中国建构一个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为公民道德实践提供一个健康有序、公正合理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此促进公民道德自觉。
[1]袁祖社.文化的伦理本质与现代德性生活的价值真理——公共生活中“诚”与“真”品质 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2011,(4).
[2]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袁祖社.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1,(4).
[5]李兰芬.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J].道德与文明,2009,(1).
[6]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光明日报,2007-08-14(9).
[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程立涛.试析舆论监督对公共道德行为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6,(4).
[10]夏玉成.公共舆论的精神品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6,(1).
[11]袁祖社.文化“公共性”的视野与个体生存意义根基之探寻[J].人文杂志,2004,(5).
[1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3]陈泽环.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