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向英美文学经典的回归
2013-04-11姚石
姚 石
1.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2.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100875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近年来,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都作了重大调整,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当前,通行的做法是大幅度削减英国文学课程的课时,有的院校甚至取消了文学课,腾出课时开设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和商务英语等实用课程。然而,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改革的结果却是弊大于利。学生对于旅游、法律、商务和经济方面的知识只有浅层的了解,而他们的英语水平一落千丈,不仅语法错误百出,而且由于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无法达到对英语语言的深层领悟。更为致命的是,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缺少坚实的专业视角,导致他们思维浅薄,没有真正的创新能力。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些纠偏,让英语专业回归传统,在紧抓传统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
1 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在这些年的改革浪潮中,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中的英国文学遭受冲击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观念,迫使英美文学课让位于较为实用的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等课程;其次是在高校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中出现了追捧美国文学、轻视英国文学的趋势,他们一味地追踪英美现当代文学,忽视经典,特别是英国文学经典的教学与研究,使得已经被边缘化的英美文学课蜕变为流行文学课,甚至是英美影视欣赏课。
这两种导向其实都混淆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边界,违背了本科教育的宗旨。第一种导向混同了“教育”与“培训”,大学本科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市场的职业培训,而是开发人的潜能的素质教育,以职业培训取代大学教育的结果是只能造就机械的工具性人才而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彼得·阿巴斯曾指出,在那样的培训机构里,“个人沦落为在传送带上移动并被填入有用知识和必要技能的、被动的容器。其结果是学生产生了深刻的惰性:反应迟钝、毫无主见——或者可以被描述成病态的怠倦”[1]。这样的人才可能在刚进入就业市场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二种导向则过于关注当下而忽视了对于外国文学传统的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追逐国外那些廉价的、喧闹的时尚风潮,而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美国新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碧德在指责大多数美国人漠视文化传统的做法时指出:“他的生活缺乏底蕴和前景,而且他自身对过往历史也没有一种正确的感受——正如有人曾经正确指出,这种感受比其他任何感受都更好地构成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区别。”[2]因此,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仅仅是求新求异,更要发扬传统,提升文明的内涵。本科教育不能忽视对于传统的学习,英语专业本科教育也必须要回归到英美文学传统的教育教学。不系统地学习英美文学史就无法深入了解英美文化的传统,更多关注当下流行文学,只能使学生在杂乱的标新立异的文学现象中迷失方向。
因此,在新形势下,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面向市场的实用性课程,但绝不可以取消文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英语专业本科的文学课程应该坚守英美文学经典的教育教学,不能蜕变为流行文学欣赏课。
2 新经济模式对人才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很快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掌握各个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长期以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就成了大学的首要任务。到了21世纪,中国也紧跟着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体现出很多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的特点,对21世纪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后工业经济在完成了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后工业时代,工业部门的工人将逐渐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面临下岗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业率的提升,而是就业部门的转移,从前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农民和工人将逐渐被转移到需要创造性的科技研发部门。由此可见,后工业时代需求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人才,正因为这种经济依赖知识与创新,后工业经济又被称为知识经济。
其次,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是生产型的经济,而后工业经济是消费型的经济。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可供选择的商品极其有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经济活动以生产为中心。在后工业经济时代,产品极大丰富,各种商品都有很多不同的类别可供选择,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推销产品,经济活动以消费为中心。后工业时代的产品不再以低廉的价格和产品的持久性赢得市场,而是以不断地更新换代,设计出越来越人性化的产品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来占有市场。
可见,后工业时代需求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级人才。正因为如此,现阶段大学教育的方针是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一改此前的专才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是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就英语专业本科教育而言,通识教育方针是对传统的以英美文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回归。
3 英美文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方针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是实现通识教育方针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课程,在后工业时代可以真正实现其无用之大用的功效。当谈到为什么要读名著和经典时,刘意青教授指出:“因为文学作品是人文思想和传统的重要载体,说到底是为了传授人文知识和传统,让学生从中体味人生,学习为人,增加阅历,并训练思辨能力。”[3]
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形象记载着人类与野蛮作斗争的历程,为人性在各种异己的社会力量中争取了宝贵的空间。文学经典和哲学著作一样,为人们揭示常识遮蔽下的真理和异化的人性,因此,文学经典总是有力地冲击常识和异化的现实,指引人们探寻常识和现实之外的真实。通过文学经典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拷问常识中学会思辨、获取智慧。例如,欧也妮·葛朗台的座右铭“人生就是一场交易”,“钱像人一样有生命,会活动,回去、回来、会出汗、会生殖”[4],这是对世俗社会的精炼概括,被绝大多数人奉为圭臬。然而,通过葛朗台的荒诞人生,学生可以看出这种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异化本质。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学的传统,传统的积淀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具有人文底蕴,而且为民族的创造力积蓄能量。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不是既传统又现代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保守的国度,但同时又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直至今天,英国仍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并且最早与母国英国决裂,但是美国并没有与欧洲文化的传统断裂,而是在文化的深层继承了这一传统。清教的理想与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理念,由于历史的重负无法在欧洲实现,却在抛弃历史负担的美国化为现实,并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是清教徒们为了寻求人间伊甸园的梦想而缔造的,对这一遥远过去的梦想,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的国家。
西方历史上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向传统的一次回归。文艺复兴运动的本意是一场复活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古运动,新教改革的目标是直接阅读《圣经》,回到耶稣时代的基督教。英美文学史上比较激进的现代主义运动也是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的传统之中,作为现代主义发起人之一的艾略特在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并且宣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王主义者,信奉英国国教”[5]。其实,艾略特一直都很关注对于传统的学习与吸收,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为“传统”这一概念作了详尽的解释,传统首先指一种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促使作家在写作时不仅仅只有对于同时代人有深切的理解,而且强烈的感觉到自荷马以降的整个欧洲文学以及其中他的国家的整个文学史形成一个共时的存在,并且构成一个共时的秩序”[6]。个人只有在传统之中才有真正的创新,对于艾略特来说,只有进入由传统构成的共时的秩序,并且重组这一秩序才是真正的创新。
可见,文学经典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是落实通识教育方针的主要课程。其实,国内外的一流大学一直都是坚守文学经典的核心地位,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富有创造力和人文情怀的中坚力量,只有那些二流的大学舍弃了经典而追求实用,结果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两相比较即可看出文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正如作家张者在上海大学作讲座时所说:“没有经过经典打造的大脑是粗糙的,这样的大脑在改造世界时是用不上的,即使用上了也是有害的。”[7]
4 结 语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场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少数的知识精英才是后工业时代的受益者,而大多数工人、农民和职员不但没有从GDP的增长中获益,其收入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因而,这一经济时代表现出基尼指数不断上升和失业率不断上升的特点。
由于后工业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不应只着眼于当前市场的需求,培养实用型的专才,而是要回归文学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应对急速变化的时代和市场,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样的人才不仅仅能被动地适应市场,而是要引领时代,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殷企平,陈姝波.为英语“文学道路”正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6):102-107
[2]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3
[3]刘意青.当文学遭遇了理论:小议近三十年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C]//林精华,吴康茹,庄美芝.外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与改革开放30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4]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M].张冠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19
[5]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5
[6]T S Eliot.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C].//Zhu 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6
[7]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三点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