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寻根之旅与文化认同及华文教育之关系

2013-04-11王治理蓝莉蓉

关键词:寻根华语华文

王治理 蓝莉蓉

(厦门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为帮助广大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裔青少年的交流,而在寒暑假期间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主要内容有了解中国武术和民族艺术、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常识、参观文化名胜古迹等。

东南亚华族因其历史原因,在中华文化的认同上迷茫甚多,尤其是当今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华裔子弟,其中不少不但不懂中文,而且对自己的族群亦毫无归属之感。华裔青少年是未来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族群意识,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文化,不仅是老一辈华人的责任,也是中国政府和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本文试图通过对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状况的分析,揭示“寻根之旅”在培养华裔青少年的族群意识、促进华族文化认同、加强华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以“寻根之旅”为突破口,探寻华裔青少年对华族文化认同的方式和途径,同时探寻如何利用这一活动推进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壮大。

一、中华文化迷失、华文教育断层的历史危害

东南亚华族的祖先早在数百年前就陆续下南洋,凭借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勤俭恭顺让”,到异国他乡谋求生存发展,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得以立足、扎根。然而,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各国的华族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压、歧视甚至被强迫同化,华文教育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禁锢,其中以印尼为甚。印尼自从苏哈托军人政府掌权后,对华人采取歧视及高压政策:严禁华文报纸和书刊发行,解散华社团体,禁止华文教育和华语学习,禁止华裔公民庆祝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出于保护华族后裔的目的,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老一辈的印尼华人,不但不敢教授子女后辈华语,就连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姓氏也被迫放弃,华族后裔被强迫同化。直到1998年苏哈托在政治经济危机交加的情况下被迫下台,新政府成立,实行改革开放,提倡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对华人采取宽松政策,华人因而才可以自由地使用华文。然而,多年的华文禁锢使得印尼华侨华人及其后裔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中无法使用华文进行沟通,造成了文化断层。50岁以下的华裔不懂华文的现象较为普遍,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及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同印尼一样,菲律宾、缅甸、泰国等国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排华运动,最直接的后果导致华文教育遭受致命打击,华族失去了语言环境,甚至连华族家庭内部也很少用华语进行交流。现今华文教育虽然解禁,但是缺乏语言环境,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让青少年感觉到华文学习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以致中途放弃。即使是华语使用较多、华语环境较好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年轻一代的华人家庭内部交流已经逐渐不以华语作为第一语言。以新加坡为例,在华裔青少年中,汉语学习的位置通常排在英语之后,因此在汉语习得中,华裔子弟常常套用英语习得的经验和规律,难以正确把握和理解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区别,同样影响汉语学习的效果。此外,在东南亚各国,由于汉语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的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比比皆是。汉语被华裔青少年轻视,华族文化断层,缺乏吸引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封闭的国策及落后的经济体制,使得华文的实用价值受到限制。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多年,这一负面影响还未能完全消除。目前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总是质疑学习汉语能否开阔眼界,能否对未来就业有所帮助,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二者相比哪个更为重要。

正是由于华文教育的缺失,华裔青少年自出生所接受的就是居住国的语言与文化教育,而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可是,身为华族又不能被驻在国民众所接受,因而变得身份模糊、迷失自我。即使是华文文化保留较多的新加坡也由于受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渗透,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渐渐失去对祖籍国文化的传承,因而失去中华文化之根。缺乏学习、领悟中华文化的机会,自然导致华裔青少年难以形成民族的自觉意识和自豪感。于是,华族传统习俗对于青少年来说已显得可有可无,其存在已不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需求,而只是一种无实体联系的形式罢了。

直至华文教育的解禁,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实才开始转变。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趋强盛,国际地位、经济能力日益提升,庞大的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特别的发展道路,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随之日益增长。同时,华族民族特性中一些优秀的东西也日益受到华族社会各界及所在国政府的重视,华族的屈辱历史渐渐成为过去,华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日益恢复。老一辈的华族清楚地意识到机遇来临,他们诚挚地希望再次谱写华族辉煌的篇章。他们试图通过华文教育、文化习俗的恢复,对其后裔进行精神上的改造,让其后裔继承并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新一代。

二、“寻根之旅”与文化认同

“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对于培养华裔青少年的族群意识、促进华族文化认同、加强华族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认同又是族群意识培养、文化传承的中心环节,华文教育的推动和发展又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及内心的承诺(commitment),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从演进的角度看,文化认同通常源自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宗教信仰认同、生活习俗认同、文化价值认同等。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之后,文化认同又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形成相互附着的关系(Müller-Peters,1998)。因此,一般来说祖籍地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连带关系。而当社会流动(特别是移民)出现之后,这种连带关系则出现了分离或重构。经过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复杂而多样。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的条件下,某一种或某几种认同的功能大于另一种或另几种,构成了形态各异的个人身份认同。例如,相同祖籍地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国家认同,甚至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认同;相同相近文化认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祖籍地、使用不同方言、成为不同国籍的国民。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籍、文化、民族、宗教、语言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新变化,它们不断地被建构与被解构。其中原本附着在祖籍地、语言、习俗、信仰、民族、国籍等因素之上的文化认同,逐渐表现出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动力性。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这种独立性和动力性。在远离祖籍地的异国他乡,面对周围的异族和自己,他们都必须回答“华人指什么”一类的问题。“华人”是指其祖籍、种族、皮肤及外貌特征、语言?还是指其信仰、习俗、文化价值观?还是另外的组合?进一步而言,中华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否可以脱离祖籍、习俗、语言、信仰而被保持?部分国家地区排华的历史事实证明,脱离了华语、祖籍、习俗,海外的华人将难以保持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华族后裔也就自然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事实也证明,除了祖籍地为中国、皮肤及外貌特征与中国人一样外,持有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会讲华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人。

然而,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历史却赋予华裔一个尴尬的结果。例如,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一度没有选择自己母语学习与运用的自由,没有选择传承自己祖先文化、习俗的权利。而在被强迫同化的过程中,不被当地文化接纳和认可,政治上和精神上不断遭受摧残,导致思想出现扭曲、社会认同模糊、身份不明确、缺乏归属感、价值取向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等诸多后果。华裔青少年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他们以自己为驻在国中一员的时候,却并未获得与原住民一样的权利,还是被认为是华人;但作为华人,又缺乏归属感,不知道华人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华人区别于土著人的本质是什么。即便是老一辈华人一再告知其根在中国,但其思想意识里或是一片茫然,或以曾经传闻中贫穷落后让其无丝毫自豪感的遥远国度视之。于是,长期以来,许多华裔青少年视驻在国为天堂,视欧美、澳洲为人间仙境,看不起中国或只知有香港和台湾而不知其他归属,或对中国知之甚少而不知与自己有何渊源。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对华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了促进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帮助他们找到文化归属,必须大力发展华文教育。然而,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由于老一辈华族逐渐作古、华文教育人才有限、教学方式落伍、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资金有限,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华文开放,华族子弟并没有在语言、思想、传统礼仪、族群精神上发生多少改变。

如何实现这一突破,实现华裔青少年族群意识的恢复、华族文化的认同、华语能力的掌握及华语水平的提高,数年来一直是老一辈华族、中国政府及华文教育者所思考的问题。中国国务院侨办“寻根之旅”活动的推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极好途径。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寻根之旅”就是培养文化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开展此类活动,可以让华裔青少年身临祖籍国,通过耳闻目睹,解决祖籍认同问题,恢复华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地担当起华族优秀文化学习和传承的重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华人。

三、“寻根之旅”活动评述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务院侨办每年都会同地方侨办,通过驻外使领馆、海外侨团、华教组织邀请一定数量的华裔青少年来华参加夏(冬)令营活动。活动过程以“游教结合、寓教于游、加强协调、热情服务”的工作方针为指导,让广大华裔青少年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改革开放的成就。1999年,国务院侨办正式推出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为品牌的系列夏(冬)令营活动,受到海外侨胞尤其是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从2001年开始,华裔青少年参加“寻根之旅”的人数逐年增加。据中新社的采访,他们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对中国感到新奇和惊叹的同时,逐渐加深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知识的了解,以身为华人而骄傲,也开始对汉语产生想接触、学习、掌握的强烈欲望。例如:

2004年12月中国侨办及湖南师大主办“第二届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国民族舞蹈及中华武术冬令营”活动。参加这次冬令营的印尼华裔子弟有80多名,他们来自雅加达、万隆、巴厘、北干巴鲁及锡江,大都不会讲华语。这次“拜师学艺”的活动使他们产生学习华语的强烈愿望。

2006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展开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有来自世界45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和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50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开营仪式、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名胜、中华文化精粹观摩、海内外华裔青少年联欢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1月初在湖南,来自泰国和印尼的120名华裔青少年参加“东南亚华裔青少年汉语和中华文化冬令营(湖南营)”。期间,营员们学习了汉语、书法、武术、剪纸等课程,游访了湖南一些著名景点。

2010年4月5日,中国陕西黄陵县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华夏儿女参加了祭奠。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结伴回归故里,寻根祭祖,拉近了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地山水、文化的距离,通过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或者说是宗教信仰认同、生活习俗认同,达成了文化价值的认同,从中获得“我们”这种归属感。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润萍说:“认祖归宗、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评论家智效民认为,各类寻根祭祖活动的举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华裔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与祖籍国的直接接触,使历经磨难的海外华族意识到中国的兴衰荣辱与其命运息息相关,使他们明白学习汉语、传承华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引发和触动他们学习汉语的内在需求和强烈动力。

以下是参加各地夏(冬)令营侨领、领队、营员所载之感言(蓝莉蓉女士在参加数次“寻根之旅”的记录):

1.菲律宾侨领陈永裁先生在厦门举行夏令营的致辞中:“树有根,人有祖”,长期以来我们不懈地开展这项活动,其实就是“寻根之旅”帮助海外华人华侨的子孙后代寻找民族之“根”。他同时对参加夏令营的华裔青少年说:“华语学得好,朋友不会少”,人际交往、民族团结、国家交流需要华语……营员们通过夏(冬)令营的学习生活,可以提高中文水平,加深对祖籍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了解……

2.印尼北干巴鲁领队连俊伟先生之感言:(我们)虽然回到家,心却留在长沙,每天几乎还紧盯冬令营的日程表,预备再整装出发:去上课吟诗,去练习武术,去舞龙,去跳藏族的青春舞蹈,去品尝湖南佳肴,去观赏冬天奇景,去打雪仗……希望在中华文化弥漫的长沙天空再作一次深深的呼吸!看,我们都已陶醉在冬令营的激情里:望山,山还在招手;望湖,湖还在微笑;望你,你说这就是梦中宏伟的江山!望我,我口中的“乡愁”不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是“千里迢迢的故乡”。(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特刊)

3.印尼苏北先达卫理学校高三学生郑婷云在青年园地之《美好的回忆》——“参加中国南安2008年夏令营活动回忆录”中写道,她在这次夏令营的活动里,已经学到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她已下定决心,高中毕业后,一定要到中国深造。虽然2008年的夏令营活动结束了,但是那段美丽的回忆却永远深藏在营员们每个人的心里……(《印尼国际日报》)

4.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营员的感受,营员们写道:

“我学到了好多好多与众不同的大事小事,也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中华文化及许多从未看过或听过的事物。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来想要走时挥一挥袖子,不带走一片彩云,然而,如今,在心里燃烧的火却让我携着很多记忆伴我回国。”

“这项活动也增长了我的见闻,让我知道中国的文明与历史。”

从这些感言当中可以看出,“寻根之旅”对于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增加对中华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印象和对祖籍国的感情,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寻根之旅”与海外华文教育

适应海外华人社会和华文教育的需求及需要,“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国务院侨办和海外交流协会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

“寻根之旅”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断发展。根据时间可分为夏令营、冬令营、清明会以及时间较为灵活的亲民会等。根据内容侧重可分为学习体验型、旅游交流型、寻亲祭祖型、经贸型以及复合型等。以旅游、参观、寻亲祭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虽然解决了华裔青少年对“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但却不能从文化的深层内涵上对他们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要想借助“寻根”所获取的内在动力去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还必须通过华语的推广与普及,通过华文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

从长远来看,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大规模地开展海外华文教师的学历教育,为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造就各层次“科班”出身的汉语教师,这是海外华文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但是面对当前国际情势,特别是东南亚汉语师资的迫切需求,为有需要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和语言培训机构提供短期师资培训,也是一种见效快,受益面广的途径。通过“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开展华文教育,在活动期间安排短期师资培训,就是一种推广汉语、增加华裔青少年华语学习兴趣,进一步为汉语师资预备,缓解燃眉之急的好方法。

首先,为了有力地开展针对在校学生的华文教育,“寻根之旅”的活动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比较合适,可以夏、冬令营的形式将旅游交流活动和汉语的学习体验结合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后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青少年的交流结合起来。另外,尽可能地根据国别、年龄的不同及汉语基础的有无、汉语水平的高低分班进行教学。

其次,作为华语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营员学习华语的兴趣,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华裔的心理,研究青少年的心理,而且还要研究驻在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寻求当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在培训当中,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手段(如唱歌、跳舞、图片、朗诵等)来创造运用华语的语言环境。

再次,教材是进行华文教育的基本工具,其编写、选择及质量的高低,对教学质量影响极大。因此,随着“寻根之旅”活动逐年发展成熟,编写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短期华文培训教材,对于在短期内提高华裔青少年的汉语水平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用于短期培训的华文教材虽然数量、种类较多,但适用于“寻根之旅”活动期间培训的极少,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对短期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和缺点:将华语视为华裔青少年的母语,按照第一语言的教学方式编写教材,导致教材难以适应第二语言教学的需求;将华语学习作为品德教育的手段,通过课文进行品德修养教育,教学中需花大量时间讲授这些内容,无形中占用了语言学习及练习的时间。因此,编写适合“寻根之旅”活动及华裔青少年的短期教材是当务之急。教材编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总结东南亚各国华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现代汉语研究的丰硕成果,编写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教材。

2.课文设计、练习编排应当注重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华语运用的综合水平,贴近学生特点和日常生活。

3.推广汉语拼音教材,帮助华裔青少年在短期学习中迅速掌握汉语拼音,以减轻其学习华语的困难,消除其对汉字的畏惧而增强学习信心。

4.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做到图文并茂。课文内容的设计要生动、活泼,避免那些陈旧、乏味、平淡、沉闷的东西以及太多的书面语,语言规范、优美的同时贴近生活交际。

5.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编写多种汉语教材,如:实现教材编写的国别化;各国教材又可根据需要编写专门教材(听力、口语、读写、翻译等)。

此外,在“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中,展开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汉语演讲”“汉语知识竞赛”“中文话剧”“华文卡拉OK比赛”等,对于海外华文教育的普及也具有辅助作用。

总之,通过“中国寻根之旅”的活动,组织来华青少年参加华语培训,提高其汉语知识能力和汉语应用水平,通过一批批的营员返回驻在国后带动当地汉语学习热潮。更进一步培养一批初级汉语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回国后在华语教学界发挥带动作用,从而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华文教学质量,推动华文教育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洪芹.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辨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

[2]杨启光.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2).

[3]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C]//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407-420.

[4]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5]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寻根华语华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寻根船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