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矫正教育中运用色彩心理学的可行性探析

2013-04-11许旺林林泽同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罪犯监狱矫正

许旺林,陈 胜,林泽同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矫正教育中运用色彩心理学的可行性探析

许旺林,陈 胜,林泽同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监狱环境在罪犯矫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监狱建设环境单一、风格单调、色彩乏味、缺乏审美特色。我们应反思如何科学构建监狱环境,预防罪犯在服刑环境下的再犯罪。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色彩与食疗、医学、性格等关系的研究,以色彩心理学和色彩疗法作为罪犯矫正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色彩心理学具有可行性。

色彩心理学;犯罪刺激;矫正教育;可行性

色彩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装扮着我们周围的环境,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色彩对我们心理的影响。犯罪是由情绪、情感、欲望以及信仰等动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集合所导致的犯罪行为。色彩与犯罪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稳定的、不可割裂的联系呢?犯罪人的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色彩心理学上,人们情绪、情感发生的变化是通过色彩对视觉的冲击,进而影响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象征等,是基于对不同色彩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真实反映。由此可见,色彩与犯罪、色彩心理学与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为此,有必要通过对色彩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色彩心理学在监狱罪犯矫正教育过程中的运用,以期达到预防和遏制罪犯在服刑环境下的再犯罪、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维护监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一、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近现代心理学家对于色彩理论研究的深入,逐步形成了现代色彩心理学。该学科研究色彩对于人体心理活动的影响,认为“色彩生理与色彩心理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色彩的美感就是生理上的满足与心理上的快感。”[1]色彩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成功在现实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运用,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在色彩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力图为色彩心理学在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在食疗中的运用为稳定罪犯情绪提供了理论基础

1.色彩心理学关于食疗的理论研究

《吕氏春秋·术生》记载:“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它从“道”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色彩对于人这一自然生命体有关“性”利害取舍的问题。告子在《吕氏春秋·术生》的基础上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食物色素通过具体行为由外往内影响到人的习性。不同食物的摄入对人体器官色素的累积量就会不同。古代医学家以此为依据,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食疗,辅助身体器官进行自我修复,达到恢复身体健康的功效。“五色入五脏”是中医在食疗上运用色彩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发现,黄、橙、橙黄均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吸收的功能。”[2]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科学安排罪犯的饮食搭配来促进罪犯的心理平衡和身体健康。

在监狱管理日益人性化、科学化的今天,我们不妨借鉴中国古人“五色入五脏”的色彩理论,“以五色分五脏通顿其理”,减轻因色彩单调造成罪犯机体器官的不适应,使其能够在一个色彩协调的生活环境中安心地接受矫正教育。

2.食物色素对罪犯情绪的影响

食物色素对人体器官的不同作用影响到罪犯的情绪波动,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食物色素对罪犯情绪的不同影响,有必要对色彩在影响人们食欲的研究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我们会主动避开蓝色、紫黑色和黑色的食品,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这些食物会变质或有害人体健康。而红色被公认为最能刺激人食欲的色彩,因为红色给人充满活力的感觉,并能引发饥饿感。黄色也是刺激食欲的颜色,因为它代表的含义是快乐。当然,我们并不能单单靠食物本身的色彩去强制引导罪犯进食某种食物,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视觉效果辅助引导罪犯进食不同色彩的食物。在利用食物色素累积影响罪犯情绪的理论时,我们可以相应地结合视觉的辅助功用。贝卡利亚认为犯罪人是受快乐和痛苦两种动机支配的感知物,是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行为的。从贝卡利亚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犯罪人的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犯罪行为的发生的结论。而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因此,将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来稳定罪犯的情绪,可以大大增强监狱的稳定与安全,降低罪犯在监狱服刑环境内的再犯罪率。

(二)色彩心理学在神经医学中的研究为探索罪犯情绪波动提供心理基础

1.罪犯情绪波动源于神经肽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科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跨领域研究的新兴学科日益得到国人的重视,当前的色彩心理学研究已初具一定的理论成果。在研究色彩对人们情绪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过程中,基于神经肽的生物合成、贮存、转运、释出、失活的一系列过程以及神经肽与应激、伤害性感受、学习与记忆、癫痫关系的探索有重大发现,中国医科大学谢启文在主编《神经肽》一书中提到:“自稳态的维持是生物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机体的神经递质、循环激素、细胞因子、成长因子及其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旁分泌、自分泌因子和生物活性肽共同构成复杂而精细的分子网络调控系统,这些不同活性分子在生物学效应上、在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上或协同或拮抗或修饰而相互影响。”[3]当然,罪犯的情绪波动如何通过神经肽来传导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色彩的不同光刺激对于人体日积月累的影响给人带来了定性的应激反应,所以,罪犯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下会反映出不同的情绪特征,这些情绪的波动又会直接导致服刑人员的犯罪冲动和反抗举动。

2.罪犯情绪波动受色彩刺激的影响

人们在看到不同色彩时经常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些联想源于经验,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体验,所以我们的情绪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应激反应。因此,我们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受到一定色彩刺激时会犯罪。谢启文在《神经肽》一书还提到:“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神经肽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升压素、内源性阿片肽,这些神经肽在某些应激条件会实现相应的抑制或释放作用。”[4]根据上述的“神经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蓝色有使人冷静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蓝色灯光的刺激之下,神经肽就发挥作用了,体内感受器对神经肽会有某种特定的反应,从而抑制人的攻击情绪。

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更高层次的则涉及人的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念。色彩通过对人心理的影响来制约指导人的行为,调节人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色彩来研究犯罪。将犯罪与色彩心理学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监狱布局的合理优化,改善监狱内部管理,帮助罪犯完善人格,促进罪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三)色彩心理学在性格测试中的运用为改造罪犯异常性格提供实践基础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由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组成,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又可以把性格分解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四个组成部分。[5]研究性格与犯罪、色彩与性格之间的关系成为监狱理论中改造罪犯异常性格的一个新的突破。消极的性格特征是罪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情绪冲动、傲慢、不合群、缺乏同情心、独断专行、固执己见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往往易诱导杀人、强奸、抢劫等带有攻击性的暴力型犯罪。

随着色彩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美国的心理学家泰勒哈特曼博士提出“性格色彩密码”理论,将色彩研究与性格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学界的权威人物菲尔巴波兰和日本色彩学第一人野村顺一教授,以从时装和设计第一线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为依据,分析人的性格与色彩好恶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表明喜欢同一种色彩的人大都有着相同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FPA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乐嘉在2002年开设“FPA性格色彩”课程以来,他致力于推广“红蓝黄绿”标识的性格分析工具,并基于色彩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制作出性格色彩测试,以期通过测试人们对色彩的喜好,解读测试者的性格特征,从而为测试者提供准确的性格分析,并通过及时发现被测试者的心理异常,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因此,在监狱罪犯教育中引进“性格色彩测试”和矫正教育质量的定期考核和评估制度,可以有效地帮助监狱人民警察及时发现罪犯的异常性格以及其他消极情绪,帮助监狱服刑人员克服精神障碍,将自残、狱内犯罪、打架斗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狱政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色彩疗法在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的分析

(一)色彩疗法在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

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随着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临床医学、室内设计、心理治疗中引入了色彩疗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色彩疗法,即是通过颜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6]色彩疗法就是利用颜色刺激人体的能量变化,影响人类心情及心理平衡,进而影响身体机能。当身体机能出现状况时,便可借色彩所带来的能量平衡调整。

色彩广泛运用于监狱环境建设中,对罪犯教育改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色彩在监狱环境布置中的运用既能兼顾到监狱罪犯矫正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针对性,又能充分考虑到对罪犯的人文关怀,做到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形象美观的有机统一,促进监狱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而言,在监狱中运用色彩心理学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对以往监狱环境单一结构、色彩乏味、缺乏活力的改变,更是对罪犯进行科学合理矫正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监狱建设中引入色彩心理学及其相关疗法是顺应当前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是尊重和保障罪犯基本人身权利的体现,也是规避监狱人民警察滥用权力、暴力执法的有效手段。

(二)色彩疗法在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一书中说道:“所有惩罚都是损害,所有惩罚本身都是恶。”[7]边沁这句关于刑罚的观点意在说明刑罚本身并不具有内在的正当性,刑罚本身有其存在的固有缺陷。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渐进的、温和的、让罪犯易于接受的治疗手段能有效规避刑罚不当引发的无法挽回的后果。心理治疗对罪犯进行内在的、精神上的影响对其更具教育改造的效果。但是,在监狱罪犯的矫正教育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心理矫正教育专家对于罪犯心理教育及矫正过程中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使用不同的心理评估方法和标准,所以对于罪犯的客观、真实的改造质量的评价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这样不仅会影响监狱罪犯矫正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罪犯权利的保护。而色彩疗法能够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对罪犯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同时,将影响矫正教育的主客观因素融为一体,既避免了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臆断,又充分利用了监狱环境的客观资源和技术手段。

色彩疗法在监狱环境布置中的运用在国外已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监狱把原来白色墙壁涂成了淡粉色,据说从此以后囚犯之间发生打架和暴力的次数大大减少。在日本,法务大臣的私人咨询机构——业界改革会议提议改变监狱中服刑者的衣服和被子的颜色。后来,在学者们的建议下,把服装改成了明快的颜色。监狱以前给人的灰暗印象从此焕然一新,这样既有利于服刑者痛改前非、改过自新,又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精神状态。

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色彩心理学在监狱中的运用还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以及整体的发展规划,所以色彩心理学在监狱中的应用还未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机制。当然,我国监狱关于色彩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在借鉴国外监狱对于色彩心理学运用的同时,我国也积极进行试点。例如:福建建阳监狱对于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环境进行整体规划的同时,大胆创新,在监狱环境的总体设计中融入了色彩设计。从监狱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来看:监狱大门用银灰色,而围墙墙面为深紫色,体现出监狱的庄重威严。从监狱内部环境的色彩设计来看:围墙以内的行政区、监舍区、劳动习艺区、民警备勤区、武警营房区五个功能分区大胆使用色系渐变、色谱投射、色调调节的方法,根据不同服刑人员和监狱工作人员的不同特性施以不同的色彩反映,形成系列的变化。在监舍区用粉色、蓝色等柔和的色彩,避免使用鲜艳、刺激或压抑的颜色,以缓解罪犯的压抑感。在行政区使用白色为主的色彩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民警备勤区、武警营房区使用红色和黄色相结合的色彩设计,有利于增强监狱干警的警戒性。在劳动习艺区使用灰色和蓝色以及其它颜色装饰物相结合的多层次色彩设计,对于罪犯的再社会化和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仅仅试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成功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加以推广。整体说来,为了切实地保护罪犯的基本权利、促进监狱的人文建设、精神建设和环境建设三者的有机统一,将色彩疗法运用到罪犯教育中是必要的。

三、色彩心理学在监狱罪犯教育中的运用

在监狱建设中,很少有人将色彩心理学运用其中,这造成监狱运用色彩心理学的一个巨大空白。我们可以借鉴色彩与性格的关系,通过色彩偏好了解罪犯异常性格以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矫治,让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有的放矢;我们可以借鉴色彩多层次的象征意义,了解色彩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传统效果、创造性效果,了解罪犯情绪变化的原因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多层次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借鉴色彩特性影响情绪状态变化的理论,通过色调直接影响人对冷暖的温度感觉、色彩知觉影响人对物体重量轻重的判断、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影响人对物体面积感觉的差异、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影响人对距离的主观感觉等色彩特性以及人们对色度辨别阈值的感知能力,分析罪犯在不同监狱环境中改造影响情绪的波动和变化的情况,探讨出适合罪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感、提高舒适度、增强工作积极性的监狱环境。当然,为了探析色彩在监狱罪犯教育运用的可行性,除了需要理论的指导之外,还需要为色彩心理学理论提供技术支撑,做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方法与现实相统一,实现色彩心理学在监狱的成功运用。本部分将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色彩心理学在监狱环境设置中的运用

根据色彩特性影响情绪状态变化的理论将色彩疗法运用于监狱室内设计之中。

第一,在监狱室内环境中,根据罪犯的心理特质对其房间进行色彩设计将会产生很大的运用实效,通过色彩对其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影响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和教育。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两个人,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一个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感觉一小时后从房间出来,结果在红色系的房间中的人在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在70-80分钟还没出来。[8]为什么在不同色彩房间人对时间的感觉不同呢?这是因为在红色的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加快,血压会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激动;而处于蓝色环境下,人的脉搏和心跳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现代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诱发不同的情感。不同色彩所发出的波长不同,使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对不同色彩所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样,不同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肾上腺素及荷尔蒙的增大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对不同心理特质的罪犯所处的空间采用不同的色彩设计,可以达到稳定罪犯情绪的作用。

第二,根据不同环境中人的心理特点的变化,了解室内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从心理疗法方面选择色彩搭配,以实现人们真正意义上的身心愉悦。当前罪犯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单调的白色,白色的墙漆、白色的灯光、白色的装饰物,过多的白色会造成罪犯心情的抑郁,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营造监狱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黄色是一种象征健康的颜色,橙色能产生活力,白色具有洁净和膨胀感,红色给人以燃烧和热情感,黑色高贵并隐藏缺陷,灰色是一种极为随和的色彩……色彩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精神和心理活动。不同色彩通过人的视觉反映到大脑中,除了能引起人们产生阴暗、冷暖、轻重、远近等感觉外,还能产生兴奋、忧郁、紧张、轻松、烦躁、安定等心理作用,不同的颜色对人们生理上的刺激是不同的。[9]整体而言,在罪犯工作环境中,可以采用灰蓝色的墙面、浅褐色的地板、白色的照明灯光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在危险场所或用品上涂上黄色,以唤起劳动者的高度警惕;可以挂上红色的装饰物以激发劳动热情。

第三,根据食物色素累积造成罪犯异常性格的理论分析,对于罪犯的饮食结构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通过饮食环境的色彩设计对其产生视觉上的辅助作用,红色的餐具、蓝色的窗帘、橙色的壁画将大大提高罪犯的食欲。

(二)色彩心理学在罪犯矫正教育中的运用

1.中医色彩疗法减轻罪犯病痛是对其进行矫正教育的前提

我们既可根据“五色入五脏”的中医色彩疗法用相应的单色进行矫正,又可按五行生克和脏腑生理病理用非相应的单色和复色进行治疗。而且,色彩对于每一个脏腑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双向的,即有补益和疏泄的良性作用,虚症时表现出补益的作用,郁症时则表现出疏泄的作用。它暗符了中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10]当然,中医学上的色彩疗法得到实验数据研究报告支持,1982年位于美国加州的圣迭戈州立大学护理基地一项研究显示,暴露在蓝色灯光下可以大大减轻罹患风湿性关节炎妇女的痛苦。1990年美国的一项研究也揭示,闪烁的红色灯光可以在1小时内让剧烈的偏头痛得到缓解。[11]因此,在对罪犯进行教育前,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色彩具有的不同能量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通过色彩调节使人体的能量中心达到平衡。

2.运用色彩疗法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是对其矫正教育的必要手段

通过了解色彩与性格的关系将色彩疗法运用于对罪犯心理异常的治疗是我们对罪犯进行教育的必要手段。根据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的性格分析工具,日本的色彩心理学家稻村先生在研究关于人的色彩好恶与性格的关系的基础上,做出如下的分析:红色,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可归结于多血质;黄色,冷静而深邃,胸怀远大理想,可归结为黏液质;黑色,强硬而干练,野心大,可归结于胆汁质;蓝色,内向,偏于保守,可归结于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与个体色彩偏好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通过罪犯对色彩的偏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罪犯异常性格,对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辅助咨询,促进罪犯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一门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心理学研究手段和方法,色彩心理学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审美水平。当然,随着色彩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细化,色彩心理学在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的运用将极大地填补我国对于色彩领域在罪犯监狱环境设计、心理咨询和疏导、疾病治疗、预防和遏制再犯罪方面的诸多空白。色彩的能量是无穷的,在监狱中运用色彩心理学是切实可行的,色彩心理学将为监狱自然空间、人文环境的优化增添光彩。

[1]王鸿江.色彩与心理[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4):88-90.

[2]袁铄慧.中医五色理论在现代色彩心理学及疗法中的佐证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35.

[3][4]谢启文.神经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400-401.

[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3-94.

[6]草苗.触摸彩疗法[J].中国健康月刊,2004(7):66.

[7]Jeremy Bentham.An Introduction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M].Batoche Books,Kitchener,2000.

[8][日]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M].郭勇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9]封华玉.建筑空间环境及色彩设计研究[J].美苑,2008(6):50.

[10]毛喜荣,单文龙,陈茹琴.浅探中医色彩疗法[J].中医药信息,1994 (2):4.

[11]色彩养生的临床研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9 2320.htm.

DF792.6

A

1673―2391(2013)09―0161―04

2013-05-31 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矫正
监狱选美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