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在武术套路基本功中的应用
2013-04-11华桦
华 桦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渗透了中华文化的宗教、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文学、美学、民俗、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精华,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形态官窍、气血津液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与医疗实践中,施用砭刺、艾灸、导引、推拿按摩、气功吐纳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保健和治疗,体验、感受并发现了经络传感现象,并结合一定解剖学知识及制冷剂的普遍现象与规律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理论知识。它深刻阐释了人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对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武术汲取了中医健身养生的思想,将中医的经络理论、气血理论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运用于武术实践中。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武术在富有深邃文化内涵的中华大地上孕育了其独特、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武术套路基本功的健身机理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丰富武术文化的需要,是当代人健身理念的需要,是武术套路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方法
运用二手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观察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经络学在武术套路基本功的应用研究没有相关资料,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相关的有武术套路的养生研究。凌昆,杨维的《论八卦掌健身机理与健身功效》中谈到: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针对不同发病部位和病情编创而成[1]。董会芳的《太极拳健身机理探析》中指出: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华国粹,对人体生理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2]。谭俊在《太极拳与瑜伽健身价值的比较》中指出:太极拳在练习时配合均匀的呼吸与横膈膜运动,动作连贯,能有效地活动全身各个部位,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3]。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武术内家拳和人体的功能系统宏观地对武术套路养生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武术具体动作的养生效果的研究很少,特别是经络学在武术套路长拳基本功的应用研究更少。
3 研究结果
3.1 相关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活动形式,注意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基本功,是指完成技法时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它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经络,即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系统。经者,径也,有路径、途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联络网络之意,络脉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脉的分支。经脉多纵行于躯体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络脉常循行于体表浅层,且循行无规律,纵横交错,网络、遍布全身[6]。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十四经脉是包括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均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四肢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它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又分别属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它们的走向与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
任督二脉是经脉系统中奇经系统的两条经脉,它们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但它们与脏腑没有之间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3.2 经络学在肩臂功中的应用
压肩:手臂内侧和腋下韧带得到拉长,锻炼手三阴经。
单臂绕环:绕环加强肩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拉伸肩关节的韧带,锻炼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
双臂绕环:双手绕环能提高肩关节灵活性,拉伸肩部韧带,锻炼手三阳和手三阴经。
两臂交叉绕环:双手绕环能提高协调性,灵活性,拉伸肩部韧带,锻炼手三阳和手三阴经。
3.3 经络学在腰功中的应用
前俯腰:上体前俯,挺胸塌腰,背部肌肉韧带得以拉长,锻炼督脉;两腿绷直,腿部后侧韧带得到拉伸,锻炼膀胱经。
甩腰:上体做前后屈和甩腰,主要加强腰的柔韧性和力量、髋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前屈,锻炼督脉,后仰,锻炼任脉。
涮腰:上体做甩腰,主要加强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向前屈时,锻炼督脉,向后仰时,锻炼任脉。涮腰是需要协调全身的动作,常做可锻炼全身十四条经络。
下腰:两臂伸直上举后仰,手掌撑地,拉长整个腹部,锻炼任脉,手臂伸直撑地,两腋下韧带拉长,锻炼手三阴经,同时大腿正面肌肉拉长,锻炼胃经。
3.4 经络学在腿功中的应用
正压腿(以左腿为例):勾脚尖、立腰向前下方振压,腿部后侧韧带拉长,锻炼膀胱经,立腰则锻炼督脉。
侧压腿(以左腿为例):向侧前下方振压,腿部后侧韧带拉长,锻炼膀胱经,侧身下压,上身侧腰韧带得到拉长,锻炼胆经。
后压腿:上体向后下振压,腿部前侧的韧带得到拉伸,锻炼胃经,上体后仰,锻炼任脉。
仆步压腿(以左腿为例):长期练习仆步可促进血液回流,对折叠腿上的穴位有按摩作用,也对直腿上的经络拉伸有很好的作用,锻炼足三阳和足三阴经。
正搬腿(以左腿为例):立腰,腹肌和背肌用力,锻炼任督二脉,腿向上搬起,腿后侧韧带拉长,锻炼膀胱经。
侧搬腿(以左腿为例):立腰用力,锻炼任督二脉;侧面搬腿起,腿部后侧韧带拉长,锻炼膀胱经;侧腰用力,锻炼胆经。
竖叉(以左腿为例):前后腿伸直叉开成直线,锻炼前腿后侧膀胱经、后腿前侧胃经,两臂立掌侧平举,手臂里侧肌肉用力,锻炼手三阴经得,立腰直背,锻炼任督二脉。
劈横叉:两腿内侧着地,两腿伸直,两腿内侧韧带拉长,锻炼足三阴经;两臂立掌侧平举,手臂里侧肌肉用力,锻炼手三阴经;立腰挺胸,锻炼任督二脉。
3.5 经络学在桩功中的应用
弓步桩:长时间练习弓步桩,可使腿部力量增强,对腿部后侧的委中、承山等穴位和腿部外侧的阳陵泉、阳交等穴位有很好的按摩作用,锻炼膀胱经和胆经。
马步桩:长久练习马步,可使大腿肌肉力量增强,同时使腿部的穴位得到按摩,锻炼足三阳和足三阴经。
仆步桩:练习仆步桩可促进血液回流,对折叠腿上的穴位有按摩作用,也对直腿上的经络拉伸有很好的作用,锻炼足三阳和足三阴经。
虚步桩:虚步是一腿实,一腿虚,实腿承担着身体的全部重量,对大腿力量要求很大,持久练习,实腿上的很多穴位几乎都得到了按摩,锻炼足三阳和足三阴经。
4 小结
武术套路基本功中的肩臂功练习使手三阳和手三阴经得到锻炼;腰功练习使膀胱经、胃经、督脉、任脉、手三阴经得到锻炼;腿功练习使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膀胱经得到锻炼;桩功练习使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得到锻炼。
从经络学视角对武术套路基本功进行描述只是经络学在武术养生领域的解释,但经络学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研究还有很大的扩展和探索空间,需要进一步探讨。
[1] 凌 昆,杨 维.论八卦掌健身机理与健身功效[J]. 搏击:武术科学, 2007(8).
[2] 董会芳.太极拳健身机理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3] 谭 俊.太极拳与瑜伽健身价值的比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