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探析——以柏树巷社区为个案

2013-04-11马志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子女发展教育

马志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20)

兰州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探析——以柏树巷社区为个案

马志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本文以兰州市一个穆斯林社区——柏树巷社区为个案,在对社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状况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阐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寻找解决城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并为改善其受教育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际材料。

关键词: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发展

近十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无疑是因为青少年是社会和民族的未来,承担着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成长的如何,决定了他们能否承受住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西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到城市务工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本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群体,以甘肃省会兰州市为例,回族等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随处可见,他们大都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区的穆斯林社区。然而,当整天在社区玩耍的辍学儿童和餐厅打工的童工,以及随父母摆摊的孩童等现象随处可见时,我们不禁忧虑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如何能在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中成为坚实的脊梁呢?带着这样的忧虑和问题,笔者以柏树巷穆斯林社区为个案,从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入手来分析这一群体面临的教育困境,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1 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外来务工人员与流动人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务工人员”通常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更加强调其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劳动的特点;而“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目前学术界没有定论,一般主要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这样说来,“流动人口”的概念涵盖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本文中的“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是指那些外地来兰州务工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体。

“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内涵比较丰富,它既包括外来的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又包括留守的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家庭及社会教育。一般说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主要指进入城市的适龄青少年儿童(6—15岁)在城市中面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1]本文所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指随同家人或者亲属进入城市的适龄青少年儿童(6—15岁)在城市中面临的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问题。

2 对柏树巷社区的田野调查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得兰州市柏树巷社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的基本资料,同时结合已有较新的调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1柏树巷社区概况

柏树巷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常住人口1556户,约5963人,流动人口近1000人,民族成分主要由汉族、回族、东乡族、裕固族、撒拉族、蒙古族、保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966人,约占总人口的42.6%,社区内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群体占大多数。该社区也是兰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它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东部,分别与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相连,东起下西园,西至硷沟沿,南临上西园,北接西津东路,辖区有大型商场两个、中小学各一所(柏树巷回民小学和兰州市第十二中学)、幼儿园两所、清真寺一处(柏树巷清真中寺),商铺80余家。由于其交通便利,商业繁华,又有相应的劳动、教育、宗教等生产生活必须场所,使得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于此。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同时,相应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

2.2对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的小结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外来穆斯林务工人员家庭以及向柏树巷社区办公室咨询,基本了解了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目前在该社区居住的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大约有400人,主要是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青海等地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群体,年龄大都在18岁—50岁之间,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据统计,大多数都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劳动技能或者有什么职业特长,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为生,主要从事个体经营商铺、水果商贩、建筑工程、摆街摊小吃、餐饮厨师或服务生、废品回收等职业来获得经济收入。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的的收入普遍不高,在城市的支出又比较高,他们的生存状况还是比较艰辛的。

由于对城市的社会生活缺乏一定的适应能力,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他们最终只能选择生活于城市的较底层,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生产生活环境虽然较农村有所改善,但是相对城市社会而言,他们的处境可谓艰辛了,社会保障问题依旧比较突出。与此同时,举家进城务工的家庭也在逐年递增,适龄青少年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的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就显得突出,通过对柏树巷社区的调查,这一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非常值得我们的关注。

2.3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关于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笔者与社区M主任多次进行交谈时了解到,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目前社区具体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很难统计,大概有200人左右,至于穆斯林子女的人数只能通过整体人数的比例来估计,大约有150人左右,现在社区内很多孩子都没有及时就学或者辍学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笔者调查了解,柏树巷社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从“兄弟姐妹一个班”看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能适龄入学及超龄入学问题

在我国,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该及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很多适龄穆斯林家庭的儿童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入学,导致适龄孩童不能及时接受学校教育。据笔者在柏树巷社区的调查,在能够上学的穆斯林儿童中,存在着不少非适龄入学的情况,也就是超龄就学问题,相差几岁的孩子在一个班上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据了解,部分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对其子女有着较强的教育需求,一旦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些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会重新回到学校上学,致使在校生中出现了不少超龄入学的穆斯林儿童,具体表现为,在同一个班级当中,部分学生的年龄超出平均就学年龄3岁左右,甚至有超过6岁的学生,由此便出现了“兄弟姐妹一个班”的现象。

2.3.2从老师与学生的“尴尬”看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不适

根据笔者对柏树巷社区的调查了解,社区M主任说,社区内多半的穆斯林家庭子女都在柏树巷回民小学和兰州市十二中接受教育,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子女大多来自进城不久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然而在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却存在着一些“尴尬”的局面。笔者从柏树巷回民小学教语文课的W老师口中了解到,穆斯林儿童在校就读中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跟不上,可能与家里的条件有关吧,课程学不好也没法补习,他们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也不太流利,有时候也听不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给孩子的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些孩子互相都用方言或者本民族的语言交流,这给教学也带来了难处。笔者与一位上六年级的穆斯林学生交流时了解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存在一些隔阂,他们很难融入到都市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没有课余的补习班,他们只能独自承受同学带来的嘲讽和内心的自卑。

2.3.3从“童工”现象看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失学、辍学问题

依照我国《劳动法》的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从笔者在柏树巷社区近半年的观察以来,几乎没有一家饭馆或者餐厅不用童工的,这些孩子的年龄大多10岁出头,也有10岁以下的孩子,他们主要从事餐饮业的工作,要么擦桌椅、端盘子,要么在后厨洗碗扫地,干一些轻活儿。笔者问及他们怎么没有去上学,有孩子回答说“上学要花钱”,有孩子说“没地方上学”,还有孩子说“念书念得不好就不上了”;当问及他们想不想上学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说“很想到学校上学”。虽然孩子的回答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表达的意思确实明显的,就学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之路,再加上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致使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入学接受教育的情况非常糟糕。那些失学或者中途辍学的孩子们,或者帮着父母做买卖、或者在家做家务看小孩、或者在街上和同龄孩子玩耍等等,处于一种失学、半失学的状态。这样一来,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就表现为入学率低、失学率高的不良境地。

3 对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就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其从小接受教育的过程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是其所生活的社会系统中最核心的三个关联环节。那么,针对上文所述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笔者试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三个环节入手,结合所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作如下归纳。

3.1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贫困及其文化知识贫乏是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

3.1.1家庭经济贫困成为子女就学的第一道槛

孩子接受任何教育,都是需要家庭给予一定经济投入的,即使“爱心教学点”的学费再低也罢,而家长则必须为孩子接受教育来买单。笔者在柏树巷社区的调查中发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虽然有一些收入较高者,但那毕竟是少数,对于孩子接受教育而言,很多家长都是有心无力。原本子女应该去上学的家庭,由于办学手续麻烦,经济上有些困难,现在也只能一等再等了,这样的家庭在柏树巷社区很多,很多孩子也因此不能适龄入学接受学校教育,成了超龄入学者。3.1.2家长文化知识贫乏是子女学校教育出现危机的重要因素

如前文所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都只是在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很多都是文盲,家长基本都是整天在外忙着赚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很难获得学校教育以外的学习帮助或支持,当他们有什么学习问题的时候,家长由于自己知识的贫乏而无法给予孩子帮助,经济上的困难更不会给孩子找家教来弥补,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只能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并因此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针对这样的现象,杨文炯教授认为,“家庭知识资源的贫困不仅表现在父母所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知识资源存量少,家庭获取、吸收、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和途径的缺乏,而且积淀、衍生为家庭的贫困文化意识,表现在父母轻视知识、不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等方面,从而形成家庭知识资源贫困的代际传承。”[2]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帮他们摆摊就会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一些急功近利的赚钱意识,当家庭里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时候,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便逐渐丢失了长远接受学校教育的远大理想,这也是孩子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3.2政府和社区责任的缺位是大量孩子失学的重要原因

柏树巷社区辖区内目前有一个回民小学和兰州市第十二中学,对于一个普通社区而言,教学资源已经很充足了,但是依旧有很多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接受学校教育,除了家庭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社区责任的缺失。孩子接受教育不是个人亦或是单纯的家庭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这种责任是长远的,也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有研究者认为,在公立学校“借读”成为解决城镇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主要渠道[3],但就柏树巷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笔者还不能证明这一点。据了解,2003年5月,在众多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柏树巷社区283号院内成立了“柏树巷爱心教学点”,它是一所专门为解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接受初级教育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由于政府采取分流儿童到周边公办小学就读的办法,柏树巷的教学点便被取消了。教学点先后有近2900名儿童在这里读书学习,而政府先后将1300名儿童分流到周边公办小学读书,可是据了解,这些孩子并不是都去上了公办小学,很多孩子因此而再次失学,走在校门外的只能是“童工”,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因此,政府和社区的责任在所难免,作为社区发展的主导者,应该为社区的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提供便利,避免更多的孩子辍学或者失学。

3.3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断裂给学生带来不适

文化人类学把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看作是个人或群体更好地与生存环境达成一致的目的之一,交叉文化中的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学习和扬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和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的过程。具体到个人,就是不同文化群体下的个体之间的交流能否达到文化适应的一致目的,从而避免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混乱、丧失自我个性的关键问题。盖伊等人1963年对西非克佩勒人的研究表明,克佩勒人的学校推行西方的教育模式,其课程与本族文化毫不相干,并强行使用外国语作教学语言,结果造成严重的文化冲突,导致本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的间断,引起归属感丧失,产生深刻的文化适应问题。[4](P208)笔者在柏树巷回民小学和兰州市十二中发现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不适问题,作为民族学校,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内容上没有任何体现穆斯林文化的课程,这说明民族学校只是一块牌子,并非实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学校里即便充满了回族子女,顶多是教育回族”[5],“孩子上学犹如断奶”[6],这就意味着从小在穆斯林家庭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与现行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断裂。杨文炯教授在对兰州市回族穆斯林学生的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果,99.22%的学生认为开设回族历史文化的课程有必要。[2]这说明穆斯林家庭的孩子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心理需求,然而学校教习的文化并不一定都被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因此便产生了学生心理上的文化不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尴尬”局面也就产生了,家庭与学校之间也无形的产生了割裂。4对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基于对上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笔者结合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拟提出以下建议:

对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而言,作为家长应该在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努力改善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如前所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文化知识贫乏,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得他们在职业层次、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相对城市人口而言偏低,也正是因为这种差距使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及生活状态。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子女未能上学以及未能适龄入学问题的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太少,进而导致家长对于子女接受学校教育有一种排斥心理,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虽然他们对子女接受教育却有很大的期望。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们,应该努力从自身改变,使家长自己在子女接受学校教育上树立信心,向科学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学习,进而使他们完善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以及有能力承受子女接受公办学校教育,让社区和社会不再出现“童工”。

对政府和社区而言,应积极吸纳并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教育,通过民办自助教育来缓解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2003年5月至2009年间,柏树巷社区的爱心教学点为解决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接受初级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后最后却由于政府对教学点学生实行了分流政策,导致柏树巷社区的教学点被撤消,这对该社区及周边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前所述,虽然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好,但是很多人还是未能将子女送至其中,依然选择爱心教学点,就因为其收费低,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非常方便,现在没有教学点,一些子女依旧是在校门之外,无法接受教育。基于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那些社会公益组织的介入,而不是将其排斥在外,有了爱心教学点,既能解决社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又能缓解公办学校教育容量有限的不足,这对于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有利的,是一个多赢的策略。

对学校而言,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民族文化教育上有所作为,避免师生之间的“不适”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尴尬”。

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文化上与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子女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与现行学校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异处,当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必然会产生自身已有文化观念与所学文化之间的断裂,进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作为民族学校,应该体现其民族特色,从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内容上有所改变,为穆斯林学生亦或是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找到自信,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样一来,学生在校学习的辍学危机也会随之排除。倘若学校能走出这一步,建立一种针对少数民族的新型教育模式,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5 结语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一代人所具有的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民族或社会文化的传承成为人们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穆斯林向来都是重视学习、重视知识的,既然如此,作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优良的求学传统,发扬伊斯兰崇智、重知、尚学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在为城市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为自己子女的教育也做出积极的努力,使他们本身贫乏的文化意识转变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学校的目的与意义并不仅在于学习文化知识,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是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可、接纳和尊重,在群体中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让城市孩子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偏见和排斥心理逐步消除,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比较平静的合作和友谊。毕竟,“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教他们认识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7](P85)总之,做好城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既是城市和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标志和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诉求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和普通子女教育同样都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脊梁,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视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

[2]杨文炯.家庭知识资源贫困的代际传承与文化不适——兰州市回族学校回族学生低升学率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回族研究,2002,(4).

[3]张祺,赵兴旺.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们——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问题述评[J].光彩,1997,(9).

[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8.

[5]马进虎.回族教育结构试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8,(3).

[6]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J].回族研究,1999,(1).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8]李荣华.兰州城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5,(11).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中图分类号:G6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3)04-0038-05

收稿日期:2013-06-07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2012年“未来精英”奖学金计划资助项目(奖研金性质,无代号)的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马志强(1989-),男,回族,宁夏吴忠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回族——伊斯兰教文化。

Surveyand ResearchonChildren EducationofMuslim M igrant Workersin Lanzhou --T aking B oshu L ane Community asan Example

MA Zhiqiang
(Center for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20)

Abstract:Taking a Muslim Community in Lanzhou-- Boshu Lane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survey of living situation of Muslim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his paperexpounds the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ldren education of Muslim migrant workers to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of Muslim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education and provideactual material for reference.

Keywords:Muslim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Educ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子女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