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2013-04-11
遵义系唐代播州,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杨端入播,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播战争结束,杨氏在播州的统治共传二十九世,历时725年,其中土司制度在播州延续300多年。杨氏在播州统治期间,遗留下了大量别具特色的土司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遵义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财富,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1.遗址遗存类旅游资源。
海龙囤。坐落于遵义市高坪镇龙岩山上,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是播州杨氏土司屯兵的重要军事要塞,也是明代平播战争的主战场,现存有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个关隘以及老王宫、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遗址等。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保存最完善、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军事城堡。
杨粲墓。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的墓葬。该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出土有铜镜、瓷碗、彩绘陶瓶、铜鼓等文物。墓内石刻精美,全墓共有人物雕像28尊,仿木构、花草动物等浮雕162幅,被誉为“西南石刻艺术宝库”。
高坪杨氏墓葬群。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是播州杨氏土司家族墓葬群,为目前已知的贵州最大的土司墓葬群。已经能够确定墓主的有四个,为播州土司杨文、杨升、杨纲、杨爱的墓葬,都是夫妻合葬型墓葬。除墓碑等实物材料外,有金冠、金碗、玉牌等60余件文物出土。
其他土司文化遗址遗存。播州杨氏土司在遵义地区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新浦镇杨烈夫妇墓葬、团溪镇杨辉夫妇墓(出土文物有陶、骨、漆、铁器87件)、遵义老城(即穆家川,是原播州土司行政中枢所在地)、桃溪寺、大水田、鹤鸣洞摩崖等。
2.其他土司文化旅游资源。
播州杨氏土司统治遵义700余年,在其统治期间,大力发展经济,推行儒学,崇奉道教和佛教,在诗文、绘画、书法、民间音乐歌舞、建筑、石刻艺术、刺绣、风俗礼仪、服饰、节庆等方面对遵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黔北文化。
二、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按照卢云亭的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体现在:
1.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历史古迹的类型、年代、规模、保存状态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1]。播州土司文化历经唐宋元明四朝,对黔北文化影响深远,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海龙囤始建于南宋,是目前西南土司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传承时间最长的军事遗址,能够折射出杨氏土司在播州统治的全过程。遵义的历代土司墓葬,历时宋、元、明三朝,资料丰富,尤其是杨粲墓,更被誉为西南石刻艺术宝库,对我们今天研究播州历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艺术观赏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是指旅游资源的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一般从奇、艳、古、名等特征进行评价。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虽然空间分布、建造时间不尽相同,但其将遵义有利的地形地势利用得完美之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海龙囤积优美自然风光和高品位的人文景观于一体,尽管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仍能让人感受到它当年的雄伟壮观,有“海龙囤迥插青天,飞虎关高入紫烟”之说[2],囤上古木参天,杜鹃丛生,每年4、5月份,这里是花的海洋。杨粲墓布局巧妙,石刻精美,技法独到,是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
3.科学考察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有何特点,能否作为科研工作者现场研究的场所等[1]。播州杨氏历代土司墓葬及其出土的石刻、雕刻、碑文、墓志等,弥补了文献的遗漏,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史料,为研究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杨氏土司的家族历史以及古代播州的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还为研究建筑艺术、石刻艺术、黔北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对明朝平播战争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三、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1.重视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播州土司文化在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遭遇了极大的破坏。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价值,必须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对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首先,要树立保护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意识,通过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司文化,了解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保护土司文化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土司文化的行动中来。其次,要加大保护土司文化的投入,除了政府要加大对土司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外,还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引进社会资金,为土司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提供经济支撑。再次,加强播州土司文化保护的管理,政府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在旅游开发中,要将保护置于开发的首位,树立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要构建通过保护促进开发,用开发增强保护的良性互动模式,并对相关开发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避免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破坏。
2.整合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
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历时较长,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严重,再加上整合不足,导致旅游的导向性不足,零乱无序,也就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尽管播州土司文化在遵义的历史遗存众多,但从旅游资源的价值看,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精粹,应该是统治播州长达700余年的土司文化,在整合过程中,重点是要整合统治遵义长达700多年的封建土司文化,其次才是相关的文化遗存,要用土司文化这条线把分散分布于遵义各地的这些土司文化遗存串联起来,有效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土司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挖掘整理,不断丰富土司文化的内容,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对播州土司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收集整理杨氏土司在遵义700多年统治期间丰富的实物资料,如文物、碑匾、诗文、家谱、文件等,还可以收集整理有关播州土司文化的学术研究资料,与实物资料进行对应展示,挖掘土司文化内涵,突出遵义文化特色。
3.注重播州土司文化的宣传。
遵义播州土司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资源价值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够。尤其是遵义市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提出了打土司文化这张牌这一发展战略,但目前遵义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所以土司文化旅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大。因此,遵义播州土司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注重宣传营销。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进行立体宣传,并抓好节事活动的宣传效应,以节事活动为载体,通过制作旅游画册、旅游光盘或邀请知名人士体验等形式加强对土司文化旅游的宣传。第二,定期举办播州土司文化交流,开设专门的网页,构建土司文化交流平台,获取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有效地把遵义土司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扩大其知名度。第三,以扩大播州土司文化的影响力为目标,以“走进遵义历史,感受土司文化”为主题,创作土司文化风情系列节目、编制土司文化宣传画册等方式,尤其是要把海龙囤和杨粲墓作为宣传的重点。第四,加快海龙囤申报世界遗产的步伐,通过世界遗产这张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播州土司文化。
4.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发展文化旅游,必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旅游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目前,从事遵义播州土司文化研究工作的主要是进行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的相关人员,要促进播州土司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大力培养专门人才。第一,针对目前遵义市旅游从业人员构成的现状,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土司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第二,加强人才的引进。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引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第三,要利用遵义师范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学院等高校以及遵义市文联、遵义市地方文化研究协会等文化组织,培养遵义播州土司文化研究的人才,组建土司文化研究中心,构建土司文化交流平台,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播州土司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
[1]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82.
[2]陈湘苏.神秘的古军事城堡海龙囤.理论与当代,2003,(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