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代进奏院考

2013-04-11孟泽众

史志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五代史藩镇节度使

孟泽众

五代进奏院考

孟泽众

五代进奏院继承了唐代职能,扮演着地方政权与中央文书传递、信息沟通中介的角色。同时,由于地方与中原王朝实力的变化,进奏院制度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具体表现为进奏官的地位,进奏院设置反映了那个时期政权与政权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五代 进奏院 中央集权

进奏院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书传递机构,历来被学者所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唐宋两朝。关于唐代主要有张国刚《唐代进奏院考略》[1]、《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2],于庚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3],刘艳杰《唐代进奏院小考》[4]等,关于宋代有游彪《宋代流转往来的官方“文书”》[5]、《宋代邸报的“禁区”及其官员与邸报之关系》[6],《宋代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7]等。唐代进奏院研究往往集中在制度的起源,在都城设置位置,沟通中央与藩镇信息之间的作用;宋代进奏院研究主要围绕“邸报”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官员之间信息交流中发挥的功能。五代作为一个过渡时段,上承唐代,下启宋代。那么,五代进奏院制度在基础上做了哪些继承?同时反映了中央和地方之间怎样的关系?本文拟对此做多方面探讨。

一、五代进奏院的职能变化

进奏院名称始于大历十二年(777),前身是各道在长安设置的邸务,名留后,官员称留后使。《旧唐书·代宗本纪》记载:“(大历十二年五月)甲寅,诸道邸务在上都名曰留后,改为进奏院。”《唐会要·诸使杂录》记载:“大历十二年五月十一日,诸道先置上都邸务,名留后使,宜令并改称为上都进奏院官。”

五代进奏院在信息传递方面大体继承了中晚唐时期的进奏院职能,扮演着各种信息传达的中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沟通中央与地方信息交流。一种是通过文书来传递,据《旧五代史》记载:“(高)从诲笑顾左右,取进奏院状报示鏻,顗与文纪皆拜平章事矣。”[8]时任荆南节度使的高从诲将进奏院传出来的报状拿来给前来投靠的李鏻看,上面记载了姚顗与卢文纪都被任命为丞相,可以看出地方通过进奏院获取中央人事调动信息。另一种是直接派遣进奏官到节度使会府所在地传达皇帝旨意。“明宗乃遗西川进奏官苏愿,东川军将刘澄西归谕璋等,使改过。知祥遣人告璋,欲与俱谢过自归。璋曰‘唐不杀孟公家族,于西川恩厚矣。我子孙何在?何谢之有!’”[9]后唐明宗为了安抚孟知祥,平息祸乱,派进奏官苏愿回西川告知孟知祥,其在都城家人安好,而首先举事的董璋不幸家人都被杀害。

同时,进奏官负责办理地方向中央进奉贡物,此项职能更显五代进奏院的重要,其特殊性在下文论述。“(长兴)三年(932)五月二十九日尚书户部奏,当司所管天下合贡方物,于长兴三年定到七十余州。旧例,冬至后齐到,正仗前点检,至元日殿前排列,当司引进。昨点检今年正仗前,内六十七州,自正月至三月方到京师。其江临府所贡胎白鱼,甚力问本道进奏官状,称每年腊月浥造至正仗未堪供进。其余州府未曾严加告谕,请行敕命约束,如来正仗前贡物不齐,其本州官典量定殿罚。”[10]进贡方物作为中原王朝五代时期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以进奉方物多少来评定考核本州官员,故进奏院便成为进奉制度中间沟通中央与地方信息的枢纽。

五代进奏官还有协助刑狱的职能。“长兴三年三月敕:近日累据御史台奏陈状诉屈人,据状内皆是勘责多时,却晓示陈状人送本道,依次第论对,及州府追到支证,本人又不到彼处,恐紊规绳,须行条理。宜令御史台,今后诸色人论讼,称已经州府断遣后抑屈,更不再牒本道堪逐,便可据状施行,若未经州府论诉,蓦越陈状,即须留本人据事理诘勘,如实未经本处诉论,便可具事由,勒本道进奏官差人赍牒监送本处,就关连人勘断后申奏,仍不得虚有禁系。”[11]

总之,地方藩镇通过进奏院来获得中央情报,得知中央重大人事调整,同时是向中央王朝进奉的办事机构,中央通过进奏院传达旨意,协助司法,加强对地方管辖。

二、进奏官地位变化

清人黄木骥《历代职表官》卷一二《通政使司表》载:“唐季藩镇跋扈,邸官得见天子,至五季而进奏官恣横益甚。”[12]五代进奏官“恣横益甚”就是当时全貌?“恣横益甚”的依据是什么?

“光启三年(887)十一月,大祖遗振入奏于长安,舍于州邸,邸吏程岩白振曰:‘刘中尉命其侄希贞来计大事,欲上谒,愿许之。’既至,岩乃先启曰:‘主上严急,内宫忧恐,左中尉欲行废黜之事,岩等协力以定中外,敢以事告。’振顾希贞曰:‘百岁奴事三岁主,乱国不义,废君不详,非敢闻也。况梁王以百万之师,匡辅天子,礼乐尊戴,忧恐不及,幸熟计之。’希贞大沮而去。及振复命,刘季述等果作乱,程岩率诸道邸吏牵帝下殿,以立幼主,奉昭宗为太上皇。”[13]

不听劝阻,一心想废帝神策中尉刘季述派遣进奏院的官吏程岩将唐昭宗拉下殿,可以看出当时进奏官仰仗藩镇,在朝廷为非作歹。

同时,藩镇也派遣心腹之人来担任进奏官。“冯赟者,亦太原人也,其父璋,事明宗为阍者,赟为儿时,以通黠为明宗所爱。明宗为节度使,以赟为进奏官。明宗即位,即为客省使,宣徽北院使。”[14]冯赟在藩镇时为进奏官,节度使当皇帝之后,就升任客省使,足见进奏官在幕职中的地位。而究其原因是进奏院设在都城,进奏院随时向节度使传递情况,在五代这样一个经常都城发生变乱的时代,快速掌握信息,及时作出决策是地方长官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唐明宗任命亲信担任进奏官,也是情理之中。

以上二则材料或许就是黄木骥“恣横益甚”的依据。同时,中原王朝统治者从未放弃对进奏官加以“整齐”。“后唐天成元年(926)夏六月,以李琪为御史大夫……诸道进奏官上言,今月四日,中丞上事,臣等礼合至台。比期不越前规,依旧传语。忽蒙处分通出,寻则再取指挥,要明审的。又蒙问:‘大夫相公上事日如何?’臣等诉云:‘大夫曾为宰相,进奏官伏事中书,事体之间,实为旧吏。若以别官除授,合云传语劳来,又坚令通出。臣等出身藩府,不会朝仪,拒命则恐有奏闻,遵禀则全隳旧例,伏恐此后,到台参贺,仪则不定者。’诏曰:‘御史台是大朝执宪之司,乃四海绳违之地,凡居中外,皆所整齐,藩侯尚展于公参,邸吏岂宜于抗礼。遽观论列,可验侮轻,但以丧乱孔多,纪纲隳紊,……宜令御史台,凡关旧例,并须举行,如不禀承,当行朝典。’时卢文纪初授中丞,领事于御史府,诸道进奏官来贺,文纪曰:‘事例如何?’台吏乔德威等言:‘朝廷在长安日,进奏官见大夫中丞,如胥吏见长官之礼。及梁氏将革命,本朝微弱,诸藩强据,人主大臣姑息邸吏,时中丞上事,邸吏虽至,皆于客次传语,竟不相见。’据案端简,通名赞拜。邸吏辈既出,怒不自胜,相率于阁门求见,腾口喧诉。明宗谓赵凤曰:‘进奏官比外何官?’凤对曰:‘府县发递祗候之流也。’明宗曰:‘乃吏役耳,安得慢吾法官。’乃下此诏。”[15]

此条材料颇值得玩味,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会要》中都有类似记载。从唐末开始由于藩镇割据,节度使竭力为自己的幕职官员谋求“正授”,成为得到中央承认的正式官员,而中央被迫给予地方幕职加“检校官”等虚衔。当时给诸地方的进奏官所加的虚衔高的甚至和御史中丞平级。所以,这就给刚上任的御史大夫卢文纪出了一个难题,到底是仅“传语劳来”,还是御史中丞亲自在“正衙相见”?卢文纪坚持“客次传语”,实际上打破后梁以来姑息邸吏的局面。不熟典章制度的唐明宗下诏,支持卢文纪。

通过此可以看出,进奏官虽然名义上品位很高,在沟通地方与中央关系信息方面也身处要害之司,但在遇到像唐明宗这样勇于作为的君主执政时,也能窥见其地位下降。从“得见天子”到御史大夫,中丞“皆子客次传语,竟不相见”,只在客厅等候。所以丞相赵凤称之为“府县发祗候之流”也不足为奇了。

后周时,“显德五年(958)四月六日,应诸道州府进奏逐月合请俸料及纸钱等,宜令今后本州公使钱内支给,不得分配人户及州县门户,如本州公使钱少不使支给处,只不要置进奏官仰于衙前,差有名粮职员充进奏闻院副知,仍二周年替,罢本州优与安排。”[16]

后周世宗将州府进奏院内“俸料及纸钱”分配给地方州府,进奏院内活动的官员有“粮职员”的吏来担任副知,这与中晚唐进奏官地位形成鲜明对比。中晚唐进奏官往往加有勋爵,带检校官(自国子祭酒至三公)和宪衔(自侍御史至御史大夫),至少也为六品官员,(张国刚先生在文中提到中晚唐进奏官品位问题)[17]。正是后周世宗对进奏院组成人员的改革促成了宋代彻底将进奏官变为“发递邸候之流”。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五代进奏官地位逐步下降?

一是刺史权力有所扩大,州府在都城置邸。“魏博管内刺史,比来州务,并委督邮。遂使曹官擅其威权,州牧同于闲冗,俾循通利,宜塞异端。并依河南诸州例,刺史得以专达。”[18]刺史拥有专达之命。“五代以来,支郡不隶藩镇者,听其置邸。”[19](张国刚先生认为中晚唐已有此例)[20]也就是说州可以直接同中央进行文书传递,而越过节度使这一环节。晚唐以来刺史州通过向中央传达文书,大部分通过其所在会府上传,并在会府要留有副本。这种局面逐渐在发生改变,一大因素就是“直属州”的大量设立。上面材料就是反映后梁朱温削弱河南诸州节度使权力。

二是藩镇军事实力的削弱,中原王朝对军制的改革促成军事中央优于地方。尤其后周世宗整军“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外诸侯所占,于是招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21]。后周世宗制定此项政策的基础是设立了大量“直属州”。

总之,进奏官地位的逐渐下降,背后隐含着节度使权力的削弱,中原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恣横益甚”不是五代时期进奏官的全貌。

三、进奏院设置的意义

“闽主命其弟威武节度使继恭上表,告嗣位子晋,且请置邸于都下。”[22]

“甲申唐始置进奏院于大梁,臣属故也。”[23]

“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入贡,请置进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24]

由于五代诸侯都为完成国家统一,故游离于中原政权之外的藩镇在都城设置进奏院,同时也是向中原王朝表示隶属关系的政治形式。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游离于中原政权之外——“化外诸州”皆置邸都城。这种隶属关系还有那些形式?笔者推断,中原王朝虽然军事实力强于地方,但不足以完成统一,故中原王朝希望维护和平状态积蓄力量发展武备。另一方面,“化外诸州”置邸都城,既确立了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确立了与各藩镇的关系。如“辛巳,朗州节度使马希萼,于京师别置邸院,不允。是时希萼与其弟湖南节度使希广构児墙之怨,故有是清”[25]。马希萼通过置邸都城的方式,得到了后晋的承认。也说明中原王朝通过此方式对实际在控辖范围之外的地区,实行一种名义上的统治

笔者注意到,《旧五代史》大量出现“进奉使”的名称,如“江西进奉使”“江南进奉使”“两浙进奉使”等。而江西,江南,两浙均不在中原王朝的有效管辖地域之内。笔者推断,进奉制度才是维系“化外诸州”置邸都城的重要原因,而这也反映了中原王朝对“化外”实行羁縻政策。

五代进奏院除职能大体继承了唐代之外,有两大特点:一是对于有效控制地域,即“管内”,加强中央集权,州府开始设置进奏院。二是对于无力控制地域,即“化外”,实行以进奉制度为基础的羁縻政策,“化外诸州”置邸都城,进行进奉活动。这两项特点都反映了五代进奏院制度为宋代改革奠定基础。

进奏院背后反映了节度使、中原王朝、州刺史之间两层关系:一是就节度使而言,一方面节度使通过信息渠道的把控来对州刺史有效管辖,竭力维持其属州不得有“转达之权”,另一方面通过除了获得都城信息之外,置邸的方式获得中央对其统治正当性的承认。二是就中原王朝而言,为了解决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大量设立“直属州”。

我们传统意义上将藩镇问题的解决归功于宋太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笔者认为这是问题最终解决,而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五代时期的君主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1]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65~181.

[2]张国刚.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J].学术月刊,1986,(7).

[3]于赓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J].上海师大学报, 2002,(5).

[4]刘艳杰.唐代进奏院小考[J].厦门大学学报,1997, (4).

[5]游彪.宋代流转往来官方的“文字”.邓小南主编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79~410.

[6]游彪.宋代邸报的“禁区”及其官员与邸报之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2005,(4).

[7]游彪.宋代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 [J].河北大学学报,2003,(3).

[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五七,杂传第四五,第二册,657.

[9](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二册,卷五一,杂传第三九,576.

[10][11](宋)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225,284.

[12](清)黄木骥.历代职官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21.

[13](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6.第1册,卷十八,列传八,314.

[14]旧五代史[M].卷一百四十九,志十一,393.

[15]旧五代史[M].第5册,卷六九,1978.

[16]五代会要[M].卷二一,478.

[17][20]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9,189.

[18]五代会要[M].卷六.84.

[1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点校整理本)[M].中华书局,2011.第8册.3291.

[21]五代会要[M].卷一三,245.

[2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卷一七九,第13册,8829.

[23]资治通鉴[M].卷二六七,第18册,8837.

[24]资治通鉴[M].卷二七九,第18册,8765.

[25]资治通鉴[M].卷二六七,第18册,8838.

孟泽众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责编 陈锦慧)

猜你喜欢

五代史藩镇节度使
《五代史阙文》所引《五代史》版本考
历史: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以吕思勉先生的五代史研究为例
从“人均”概念看安史之乱前的藩镇自给
宋初诗人李九龄考
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王爵研究
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承袭制度研究(上)——张氏归义军节度使的承袭引发的有关问题
唐末至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及其僚属的兼官与带职
形塑合法性:王元逵兴兵泽潞原因新论
新旧《五代史》中有关少数民族记载异同之比较
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