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幽默的功能及其应用
2013-04-11张宝强
张宝强
体育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学生要承受一定量的身体和心理负荷。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才会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效果。体育教学幽默就是达到使学生“乐学”这一目的重要方式。对体育教师来说,掌握适当的幽默技巧,提高体育教学幽默艺术,对于克服教学过程中学生畏惧心理,消除身心疲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教学幽默概述
1.1 体育教学幽默的含义
幽默一词,是英文humour的音译,即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的语言或行为方式[1]。它的种类很多,如滑稽、诙谐、风趣等,其特征是引人发笑。如果把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和幽默的形象等恰当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就会取得一些独特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幽默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巧妙、诙谐、出乎意料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高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幽默形式。
1.2 体育教学幽默的形式
体育教学幽默包括体育教学语言幽默、体育教学体态幽默和体育教学形式幽默等三种形式。体育教学语言幽默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运用比喻、夸张、婉转、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笑话、故事、歇后语、打油诗、故事、快板等形式进行表达的教学幽默[2]。语言是传递情感信息的纽带,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不但能使学生感到愉快,同时也能使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更更加融洽。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诙谐风趣,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体育教学体态幽默是指教师利用表情、手势、肢体等表达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幽默形式。作为以肢体表现为主的体育教学,准确的教学示范固然重要,但适当地加入幽默的体态语言,会给学生提供轻松、融洽的学习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会进一步集中,掌握知识会更加牢固。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幽默并不是单纯的搞笑动作,也不是对原动作的歪曲展示,而是对知识、技能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是一名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3]。体育教学形式幽默是指在体育教学形式安排、内容补充、手段选择、师生互动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幽默。体育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本身就具有轻松、幽默的表达形式,需要从形式上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改造。体育教师应透彻理解教材,在不违反教材原有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变换教学的组织和传授形式,使之具有幽默的效果,为学生能接受和掌握知识创造欢快、活跃的氛围。
2 体育教学幽默的功能
2.1 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就像“催化剂”,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幽默本身具有新异性、生动性、便于接受性等特点,它能使教学产生感染力、吸引力和控制力,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例如,为了培养女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在第一次上课时,可以讲一则“篮球”幽默:一位运动员投篮,连投五次都没投进。教练道:“笨蛋!瞧我的!”也投五次,仍不进。教练气愤地说到:“看见了吗?你刚才就是这样投的!”。这样,会引起女生开心一笑,篮球课就有了一个轻松、活泼的开始,必将对接下来的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产生积极影响。
2.2 巩固教学效果
幽默的语言和姿态对理解知识和增强记忆具有良好作用。人的记忆是有时效的,记忆深刻的知识往往是在轻松愉快、幽默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的。例如,在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就前几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用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可引起学生自然发笑,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把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进行对比,在轻松气氛中,使学生对所学动作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2.3 调节课堂气氛
体育课教学常常给我们留下严肃紧张有余,生动活泼不足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气氛和节奏没有调动和体现出来。许多体育教师担心幽默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和失控,上课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不敢采用幽默的方法鼓励学生。其实,严肃与幽默并不矛盾,只要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适当的幽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幽默也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幽默引发的笑声能消除师生之间角色的差异,拉近心理距离,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因此,适当的教学幽默能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2.4 克服畏惧心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采用幽默、形象的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器械和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产生的畏惧心理。例如,在学习跳高、跳水、游泳、单杠、双杠等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可以先讲一则“跳伞”幽默:在高空中的飞机上,严格的教练让每一个队员勇敢地往下跳,他严格到回手抓住一个队员就往飞机下推,这样队员们一个个只得很服从地往下跳。忽然,教练发现他抓住的一个队员在挣脱他的手往后躲,于是他很生气,头也不回就把那个队员扔下了飞机,并且对其他没跳伞的队员说到:“刚才的队员太懦弱,我们不要向他学习!”这时,一个队员忽然说:“您刚才把驾驶员扔下去了!”听了这则幽默,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就会在会心一笑中烟消云散。
2.5 消除身体疲劳
体育课以体能训练为主,需要消耗一定体力,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据一项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幽默在人类社会中既可以缓解责备、缓和气氛、淡化矛盾,又可以减轻焦虑、消除疲劳[4]。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疲劳的苗头,就应抓住时机讲一些与学业相关的幽默、典故,促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愉快,身心放松,从而忘却疲劳,重新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体育课中。
2.6 培养学生个性
良好的个性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础,是应对生活种种困难和不幸的资本,也是使人心胸宽广、心态豁达、不畏困难、不断进取的源泉。体育教师乐观的态度通过幽默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不仅使学生身心愉快,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知识、人生和理想的追求。体育教学幽默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影响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特征。
3 体育教学幽默的运用
3.1 运用体育教学幽默的途径
体育教学幽默的运用主要通过语言、体态、教辅手段、反面教材等四个途径实现。
语言的使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搜集像成语、谚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等领域中的幽默元素,特别是整理一些经典的体育幽默、体育名言、体育谜语、体育歌曲以及以体育为题材的相声、小品等。同时,按照体育教学的内容、特点予以加工、改造和创新。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积淀,智慧、幽默的教学语汇才会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体态的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用声音、肢体、表情去模仿、扮演或创造一定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在“像”与“不像”之中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同时还会获得掌握知识过程中的一份愉快。
教辅手段的使用。教学中常用的教辅手段包括图片、模型、录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其中不乏幽默题材和元素,例如体育比赛中的一些幽默的动作、画面,具有幽默感的体育明星等。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细心收集,精心编排,适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反面教材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反面教材,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为反面的东西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常见错误动作的演示和纠正,对当前体坛的一些丑闻、违法违纪事件的介绍,纠错扶正,激浊扬清,通过强烈的对比,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认识。
3.2 运用体育教学幽默的要求
运用体育教学幽默应遵循内容健康、时机恰当、主次分明、与时俱进等要求。
内容健康。教学幽默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高度智慧和高尚情操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幽默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选择那些积极健康、机智诙谐、发人深思的幽默或笑话,切不可借机宣泄、恶意嘲讽或者过于庸俗而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反应。
时机恰当。体育教学幽默的运用必须把握好时机,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学生身体疲惫、精神厌倦、精力分散时,可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如果时机未到、时机已过或过于渲染,运用幽默就会失效,甚至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造成纪律涣散和教师威望的降低。
主题突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旨所在。课堂话题和教学幽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如果为了博得一笑、获得掌声而刻意搞笑或恶搞,就会冲淡课堂主题而得到喧宾夺主、舍本求末的结果。
与时俱进。教学幽默的内容、形式要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不断创造,才会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平时应多收集、掌握最新的幽默素材,结合体育教学现状进行适当改造,创造出更富有新意、更具睿智的教学幽默来,以满足当代学生追求新知、健康成长的需要。
4 小结
体育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学生要承受一定量的身体和心理负荷。对体育教师来说,掌握适当的幽默技巧,提高体育教学幽默艺术,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教学幽默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效果、调节课堂气氛、克服畏惧心理、消除身体疲劳以及培养学生个性等方面。体育教学幽默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教辅手段以及反面教材等途径实现,在运用体育教学幽默时应遵循内容健康、时机恰当、主题突出、与时俱进等要求。
[1] 赵岳峰,王德洪.幽默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85-87.
[2] 朱家新.论体育教学幽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113-116.
[3] 何 瑜.幽默在体育教学中的效应[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59-60.
[4] 蔡友良.论体育教学幽默的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6(6):55.
[5] 洪焕珍.课堂幽默与体育教学效果[J].山东教育,2004(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