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教程“陈氏”模式探索
——陈宏薇教授访谈录
2013-04-10杨晓
杨晓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汉英翻译教程“陈氏”模式探索
——陈宏薇教授访谈录
杨晓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是对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陈宏薇教授的访谈录。陈宏薇教授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访谈中她回顾了自己多年翻译教学的经验,并提出她对汉英翻译教材编写模式的独到见解。在教材编写中陈教授强调翻译理论以及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理论的重要性,因为翻译有自己的特点,翻译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异,翻译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转换思维方式,讲授汉英翻译时应重温汉语的特点。她还特别强调译例分析在汉译英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陈宏薇教授认为只有将学习翻译与学习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翻译能力,更好地推动翻译教育。
汉译英;翻译教材;模式;教学
陈宏薇是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曾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与翻译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译协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理工大学等校客座教授。退休前为研究生主讲理论课程翻译学与翻译批评,为本科生主讲英译汉与汉译英实践课程,多年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陈教授不仅在翻译教学中硕果累累,并且在汉译英翻译教程编写方面笔耕不辍,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汉英翻译教材编写模式。出版的主要教材有:《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汉英翻译基础》、《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与《高级汉英翻译》。发表中英文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在从事汉译英教学的的40多年里,陈宏薇教授乐于创新、乐于奉献,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翻译人才。作为陈教授的弟子,笔者最近拜访了陈教授,并就汉英翻译教程编写的模式与教学对她进行了采访。
杨:陈老师,2006年10月12日您在华中师范大学做了题为“筚路蓝缕苦中有乐”的告别讲座,给您多年的翻译教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您有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我想“筚路蓝缕苦中有乐”这八个字应该就是您这么多年翻译教学的写照与总结吧。您能细谈一下您翻译教学中的“苦”与“乐”吗?
陈:可以。作为翻译教师,我主要有三“苦”和三“乐”:第一“苦”是翻译学的学科地位一直低微。我们知道,任何学科建设的核心都是理论。但是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翻译应用而忽视翻译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导致翻译学的地位一直很低,学科建设举步维艰。第二“苦”就是“翻译无理论”乃至“翻译理论无用论”的思想根深蒂固。翻译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误区就是错误理解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关系。第三“苦”就是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至于三“乐”,第一“乐”就是新世纪以来,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立了独立的翻译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确立了翻译学作为独立(人文科学)学科的地位。2006年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的翻译专业本科试点获得教育部批准,这说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已覆盖到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2007年教育部又批准在15所高校建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即MTI),它不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现在,MTI的范围迅速扩大,华中师大和你们学校也都有了MTI;第二“乐”就是乐于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发挥译学汇百川的特点,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反映到教学中,根据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乐”就是乐于奉献,因为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翻译教师批改作业很辛苦,我们应该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
杨:您说的“翻译无理论”的错误思想我也深有体会,很多学生总是觉得翻译理论枯燥无味,认为理论好像对实践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是您的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请您具体谈谈您在翻译教学中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
陈:这个问题问得好。错误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人不少。传统上中国人比较注重并擅长实践,但比较轻视科学理论和调研。我认为翻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但仍需理论来指导。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实践,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翻译经验,逐渐内化语言与文化的特征和翻译的规律,日积月累,才能有效提高翻译能力。因此理论的指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将翻译知识内化为翻译能力,保障翻译实践的科学性。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而忽略人才的理论修养,只有“学”“术”并举才能较快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所以在翻译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重理论,在联系实际中讲深讲透;抓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抓细抓深”。这种思想也贯穿在我出版的几部翻译教程中。
杨:近年来您一直在教程编写方面辛勤耕耘,主编了多部教程。您编著的《新实用汉译英教程》被认为是“在汉英翻译教材中最好的”(张美芳,2001: 128),另一本由您主编的《汉英翻译基础》,作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1世纪英语学习丛书”之一,自1998年出版至2010年已印刷23次,2011年后还在印刷,深受读者欢迎;2004年出版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被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从2004到2009年发行18万册,第二版又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2010到2012年短短3年就发行11万册。陶友兰教授曾经对翻译教材做过统计,“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正式出版的翻译教材共有1000多种。由于种种原因,中译外教材所占的比例很小。以汉英翻译教材为例,1980年到2007年正式出版的、应用比较广泛的有55种,只占总数的5%”。(陶友兰,2008:10-19)您的几部教程都如此受欢迎实属不易。您这些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陈:感谢广大师生对我这些教程的认可与支持。总体来说,主要有四大特点贯穿这几部教程。第一是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将汉英语言和文化对比作为基础理论置于绪论或第一章,因为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就阐明统摄全书的重要观念是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将重要观念内化,而内化观念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途径。第二是强调翻译学习的特点。翻译学习不等同于外语学习,所以并不是懂外语的人就一定能做好翻译。翻译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的转换。译者做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方式转换的过程。第三就是强调中国学生学习汉译英的特点,针对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遇到的困难编写。第四就是强调译例分析,融合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分析讲解译例,启迪读者思维。
杨:您教程的这四大特点可以称为“陈氏模式”吗?
陈:不用这么正规吧。它们不过反映了我对汉译英教学的看法罢了。
杨:我觉得它们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非常赞同您关于翻译学习特点的观点,并不是懂外语的人就一定懂翻译,社会文化与翻译密切相关,文化障碍经常会成为我们翻译过程中的绊脚石。
陈:确实是这样!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职业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在我在编写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不同的语言文化与心理文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掌握中西思维方式和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有效地克服汉译英遣词、造句、谋篇过程中常遇到的障碍。
杨:我非常欣赏您在教程编写中对语言文化的重视。以中英思维方式对比和汉英语言对比作为学习汉英翻译的基础理论确实是您教材的一大特色,陶友兰教授也评价您的教材是“打破了以往翻译教材单纯介绍技巧的模式,扩大了翻译讨论的范围,加强了汉英翻译教材的理论基础”(张美芳,2001: 128),您是如何运用汉英语言对比理论来指导您的教材编写的呢?
陈:我一直认为汉英语言对比理论对汉英翻译教材编写很重要。我主要是借鉴了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部分研究成果,在编写过程中我尊重汉语的事实,尊重汉语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将这些理论与英美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我们母语——汉语的认识,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及其所承载文化的差异。
杨:您认为汉语转换成英语的机制不同于英语转换成汉语的机制,不同在哪里呢?
陈:汉语和英语分属完全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的各个层次都有差别,特别在句子层次差别更大,汉语句子强调语义,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而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英译汉语句子时一定得选对主语,因为英语句子的主语是“一句之主”。但汉译英语句子时,主语就不那么重要了。句子的特征乃至句法的特征是民族(或个人)思维方式的典型反映。学习句子层次汉译英的重点是学会调整思维方式。还有,英语只有词(words),汉语除了词,还有字(zi)。汉字的意义是学习汉英翻译不可忽视的。
杨:那么汉字本身具备怎样的特征呢?
陈:汉字的特点是象征意义突出,与英语文字完全不同。汉字本身直接关注意义,它生动地记录了人是如何将天地万物符号化并将其融入语言之中的,汉字不仅形态美丽,而且文化蕴涵丰厚。汉语译为英语从一开始便取消了汉字原有的文化蕴涵是非常可惜的!学习汉译英,我们应透彻理解汉字丰富的表意性,学会从文字间、文字后、文字外认识并解释世界。所以在进行汉英对比时我比较偏重汉语的符号特征和文化蕴涵,包括汉字的特征、汉语的语音、语法特征、汉语语义的构成与表达方式以及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以深化学生对母语的认识。
杨:我感觉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不太理解汉语原有的文化蕴涵而造成译作的失败。记得当年您在讲授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时特别强调汉语的符号特征和文化蕴涵。您对很多古文及古诗的精彩阐释对我们的汉英翻译实践起到重要作用。还有一个问题,陈老师,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大学的英语专业都将英译汉和汉译英作为一门课在讲授,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可以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吗?
陈:现在是多元化时代,翻译教师对翻译教学的认识各有千秋,各种教法都有,但我个人倾向于用不同的模式讲授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我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指出,汉译英应该单独讲授,突出治本。我现在还坚持这一观点。这个“本”,指的是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汉译英的能力。虽然同为翻译,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有共同之处,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具备不同特征,反映不同文化,汉语转换成英语的机制应该不同于英语转换成汉语的机制。还有,一般而言,学生做汉译英和英译汉的语言能力是不同的。汉语是他们的母语,而英语是他们的外语,由于缺乏足够运用语言的环境,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心理文化特征也不容忽视。他们长期在汉语环境中生活,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文化是人文文化,中国人注重具象、直觉和整体,而西方文化则是科学文化,他们注重理性、逻辑和个体,中西不同的心理文化使汉语和英语成为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学生在学习英译汉时,是分析理解英语原文,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用较强的母语能力写一篇与原文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汉语作文。而他们学习汉译英的时候,是采取与习惯对立的思维方式,以较差的外语能力写一篇与原文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英语作文。显然,后者比前者就要难得多,所以在汉译英的训练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斟酌词句,还要学会如何转变思维,学会使用一种与习惯对立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说,英译汉和汉译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侧重应该不同。在英译汉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原文理解不太准确透彻,所以表达欠周甚至误译。而在汉译英教学中,很多学生有用汉语句型写英语句子的习惯,难以再现原文的衔接和连贯。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学生在汉译英和英译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相同。所以,分开讲授比较好。我们华中师大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一直采用分开讲授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年以来英语专业本科生八级考试的成绩都是优秀,这也是对这种模式的肯定吧。
杨:您的教材中译例多样精当,分析精彩到位,强调译例的分析也是您教材的一大特色,您认为译例分析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陈:译学融汇百川,译例分析融合了与翻译学相关的多种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很好地启发帮助学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学习汉译英,阅读这些分析相当于经历翻译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英翻译的难点、重点与全过程,了解这些译例的优点与不足,译者如何成功完成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翻译的性质与规律,提高汉英翻译的能力。因此这些分析能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翻译教学的必经之路。
杨:您最近出版的《高级汉英翻译教程》,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笔译教材,在各大专院校MTI专业中使用,我想请您谈谈您在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陈:这本教程是专门针对MTI学位研究生编写的,MTI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翻译素质,这本教程是给他们提供较“高级”的实践方略,“高级”也只是相对的一个概念,正如登高楼有数段楼梯,每段楼梯之间有平台,高级训练相当于带领学员从较高的平台向上攀登,向下望,这一平台很高,向上望,这一平台只是向上攀登的起点。这本教程强调基本技能的高级训练,帮助学生迅速提高他们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杨:与您以往编写的教材相比较,这本《高级汉英翻译教程》有何不同的侧重点呢?
陈:在编写这部教材时,我更加注重学生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因为MTI的学员是即将进入翻译市场的专业人才,他们除了要具备双语交际能力还要具备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以适应翻译市场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如果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继续注重学术性而忽视应用性就会造成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翻译人才的就业也会陷入困境。我在编写这本教材时尽量选取翻译市场上需求量较大以及时代气息浓厚的题材,把翻译教材和市场紧密衔接。此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也是这本教材的重点。MTI学员成为职业译员后就要在社会网络中工作,应该培养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服务的意识,要能迅速、完全理解客户对译本的需求并努力准确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我非常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把翻译学习与研究社会结合起来,研究社会中不同类型人的心态和要求,研究如何同他们和谐交往。这样做是为了将翻译教育与翻译产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为他们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您说得很有道理。对于MTI专业的学生来说,翻译学习固然重要,他们更应该将学习翻译与学习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您的这番话也给MTI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将翻译教育和翻译产业相结合,最终推动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
杨:您在汉译英教材编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确实令人钦佩。那么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您是如何看待汉英翻译在中国走向世界中发挥的作用的呢?
陈:汉英翻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翻译教学,特别是汉英翻译教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翻译人才,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
[1]陶友兰.翻译专业汉英翻译教材的建构模式新探[J].外语界,2008,(2):10-19.
[2]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纪念莎剧翻译家朱生豪专栏(主持人:曹树钧)
主持人按语:2012年是我国杰出的莎剧翻译家朱生豪诞辰100周年。金秋十月,在浙江文化名城嘉兴和改革开放龙头上海,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在上海国际莎士比亚协会的支持下,上海创意产业协会莎士比亚研究中心10月28日在松江举办了“2012年上海莎士比亚国际学术论坛暨朱生豪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会上专程应邀来沪的国际莎协主席彼德·霍尔布鲁克、国际莎协前主席吉尔·莱文森、国际莎协执行委员杨林贵教授,以及台湾大学雷碧琦教授分别作了学术讲演,最后由中国莎协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树钧在会上作了纪念朱生豪的主题报告。会上还提议于2014年在上海举办“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学术演讲结束后,播放了由佟瑞敏执导的我国第一部讲述朱生豪生平事迹的彩色故事片《孤独的诗魂》。
在浙江嘉兴,10月28日至30日也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包括“朱译莎剧手稿首发式”、学术研讨会等。出席嘉兴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高校和出版社的30多位莎学专家。会上,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杰出成就,对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邃的译莎学问,多维度、多方法、多途径地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会上交流了数10篇研究论文。限于篇幅,本栏目只能择取其中的3篇:第一篇是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教授的“论译界楷模朱生豪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该文论述了朱生豪为中国莎学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从剧作学的角度指出:朱译莎剧的不断演出,在舞台上的不断解读,正表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篇是四川外语学院李伟民教授的“永远的莎士比亚,永远的朱生豪”,该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指出朱生豪的翻译莎剧达到“文而不越,质理意显”的高度,这是朱生豪译本胜过其他许多莎剧译本的地方,也是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第三篇是河北师大外语学院李正栓教授与硕士研究生王明的“从《汉姆莱脱》看朱生豪译莎特点”,该文从文艺学、美学的视角,以莎剧代表作《汉姆莱脱》为个案,论述了朱生豪莎剧翻译的艺术特色。作为翻译研究的学术探讨,以上三文中的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Exploration of Professor Chen Hongwei’s Mod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Coursebooks—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Hongwei
YANG X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This i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Hongwei,who has for years conducted researches in 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Theory&Practice and contrastive studies 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In the interview,Prof Chen reviewed her 42 years’teaching experience in translation and offered her original views on the compiling mode of coursebooks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She holds the view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ursebooks on translation to includ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contras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s well as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because translation has its own features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to a great extent,the process of doing contrastive studi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nd cultures.She thinks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be trained to shuttle between Chinese thinkingmode and western thinkingmode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She also believes the necessity of reviewing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Moreover,Prof Che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ase analysi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Finally she shareswith us her opinion that only by combining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with that of society can one’s ability of translatio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ranslation education be better promote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translation coursebook;mode;teaching
H059
A
1002-2643(2013)04-0003-04
2013-02-15
杨晓(1961-),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