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传播价值分析

2013-04-10李艳平郭继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突发性灾害媒介

李艳平,郭继华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微博——这个2009年落地中国,2010年飞速发展,2011年更是独领风骚的新型媒介,融合多种媒介形态,在拓展传媒空间,提高信息流速;产生新闻,制造话语方面显示了巨大的能量;现代社会,微博已成为热点网络事件发酵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微博以其超便捷性、交互性、原创性、零碎性、经济性的信息传播特点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中显示出强大的“微力”,在突发性灾害事件的传播中凸显了传播价值。

一、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特点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其中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1](p151)突发性灾害事件具有如下特点:

(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

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发性,出人意料。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情况难以预料,不符合人们的常态和社会发展秩序。因此,突发性事件出现后,人们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应对,整个工作、生活秩序混乱,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具有破坏性,危害严重。

突发事件突如其来,一旦爆发,破坏能力会迅速释放并蔓延,不仅会对社会秩序、社会功能、环境与资源等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强烈的冲击,严重时还危及人们的生命。

(三)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控制。

由于突发事件往往是偏离常规和日常经验而发生的非常规事件。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

(四)具有交叉性,易引发次生灾害。

各类突发事件之间又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例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会衍生防疫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诱发社会治安间。所以各类突发事件都会面临衍生新的灾害危机的严重后果。

二、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时受众的心理状态

(一)对灾害本身的迷茫与恐惧。

突发性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对人类社会的打击是多方面的。灾害不仅破坏了人类固有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房屋建筑、生活资料等财产遭遇损失;也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更多灾难扰乱了社会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受灾人群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紧张而慌乱的。这个时候感性往往大于理性,恐惧惊慌往往大于冷静。在灾害发生之后,由于对未知现象的迷茫与恐惧,对于已有伤亡与损失的巨大悲痛,使得受灾人群的表现往往盲目慌乱,失去理性,甚至做出种种失当的行为,尤其是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他情绪问题。

(二)对灾害信息的极度渴求。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提出的媒介依赖论提到“当人们置身于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之中,不仅需要依赖媒介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还需要依赖媒介知道做出选择和应对,以及帮助放松精神、减轻压力。当通过媒介来理解社会时,媒介也同时塑造了人们的期望甚至精神。”[2](p40)

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要明显不同于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受众迫切需要通过媒介获取关于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信息,不管新媒介还是主流媒介。对生命安全的敏感、对灾害是否继续发生、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等等不确定因素的恐惧以及对信息不畅的焦虑,使受众对获取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等方面的信息产生强烈的需要。

(三)对灾害事件趋利避害的心理。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要是人类一切需要中的基础性需要。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这正如施拉姆对灾害事件报道的三个阶段中描述的那样:微博传播的信息由报道灾害现场实况的“事实传播阶段”转入人们感到冲击、震惊、悲伤,需要情感交流的“治疗阶段”、进而进入寻找救援、探寻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的“解释和采用阶段”。[3](p207)因此,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当人们确认了生命安全,和外界保持了联系并及时得到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之后,人们就需要进一步了解救灾实况、灾后的救助以及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说明人们会对自己所需求的东西和有利因素本能性的向往,想占有、想获得、想取得并采取思想模拟和动作程序来实现之,使事件越来越倾向于有力的一面,而逐渐避开有害的一面。

三、突发性灾害事件中微博的价值体现

“在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图景显得支离破碎,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使得孤独感成为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孤立的个体遭遇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困惑和归属感的缺失。”[4]为了避免孤立无援的处境,人们不断地通过媒体获得信息,获得与人交流、社交的机会,获得尊重与话语权,寻求相关信息以获得心理认同,新媒体渗透到“人们心理结构的关键纹理之中,”并利用其传播优势给受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多方位去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突发性灾害事件来临的时候,人们宁愿把内心复杂交错的恐惧感转化成对媒介的依赖,把媒介当作一个精神伴侣来缓解内心。因此,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一)火速“推特”——微博传播信息最迅速,最及时。

迅速及时是微博最显著的优势,微博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连接进入,通过手机终端写作和发布,更新就像操作一条普通手机短信一样方便简单,大大降低了微博客的技术门槛和知识门槛,缩减了时间成本。

在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北京暴雨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突发性灾害事件中,几乎都是微博一马当先,率先打破信息闭塞的僵局,承担起第一手传播灾情信息的重要通道,与事实同步实现“同声传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当天下午2点35分33秒,Twitter上就出现了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的新闻快了22秒。微博的传播速度之迅捷,远非一般媒介所能比拟。

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通信系统几近瘫痪,处于恐慌中的人们,纷纷借助互联网向世界求助,海量的寻亲信息在微博客网站“推特”(Twitter)和社交网站“脸书”上不停地滚动。一位通过“推特”向远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亲友报平安的美国摄影师说:“‘推特’成了我的生命线。否则家里人可能以为我早就死了。”[5]

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事件中,博友“逍遥Radio”于4月14日5:50通过手机发布微博:“早上5:40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震感明显,震级不详~好可怕~我从梦中被震醒~心情很压抑~”[6],这是最早的地震消息,仅在地震发生10分钟后,比网络上来自百度贴吧的最早地震信息早6分钟。

搜狐负责微博产品的副总裁方刚这样评价微博:“在本次新闻传播中明显感觉到微博的特征:一是通过手机传播信息,比以往连线、视频、博客等手段更迅速、覆盖更广;二是微博信息短小精悍,适合多次传播,遇到突发灾情,需发动群众力量时优势很明显。”[7]

(二)时刻在场——微博传播信息最生动、最鲜活。

“微博产生的蝴蝶效应让人着迷,让人激动,它神话般地拓展了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在提高工作与生活效率的同时,甚至会改变当代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英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朗格斯华迈如此感慨微博的魅力。

在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微博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其一大特点就是“强烈关注时事”。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第一手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8](p22)

微博博文生活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即时的语录体,更吻合灾难中不确定的信息环境和发布者急切的传播需求,事无巨细的信息满足了灾区外人们的信息饥渴和焦虑。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在对新事件实时演绎现场的功力上更胜一筹。

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1小时,新浪微博上“青海地震”话题超过1万条。“4月14日11时11分——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67人死亡”。“4月14日11时53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已经起飞了……”“4月15日14时29分——另一个小组救援队员上午行程60公里,对五金门市、小学校、动物园、长途汽车站后面家属区、反贪局院内、某食品商店、禅古寺等7个点进行搜查,遗憾的是还没有发现幸存者。目前为止,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功救出6名幸存者。”……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搜狐微博上发布第一条内容后的36个小时里,发布上百篇微博,高峰时每隔一分钟就更新,专人“三班倒”不停歇地更新来自前方队员传回的信息,关注粉丝超过20万。[9](p79)

(三)特立独行——微博传播信息最富个性,最有创造力。

在常态下,传统媒体往往占据了所有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受众几乎没有宣泄的渠道,微博一经问世,受众被压制的情感在微博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进而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与传统媒介舆论场相比,微博舆论的“心理场”宣泄性更强,情绪更为激烈,这种情感的原生态宣泄,在表现形式上可谓丰富多彩:文字式、文字+图片式、文字+视(音)频式、文字+图片+视(音)频式;在表现内容上可谓无所不包:灾区见闻、救灾实况、寻人呼救、祈祷哀悼、寻人寻物、捐款动员、批评质疑、责难反省……在语言在表达上可谓千姿百态:或平和或激动、或尖锐或诙谐、或愤怒或褒扬……生动而富有个性。微博上的语出惊人与嬉笑怒骂印证了一个观点:微博就是一个创意、思想和偏见的集散地,人们在这里以言说的方式生活。

以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为例,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看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

@北京超人:这场大雨让北京多个地铁站进水,有网友调侃说,现在北京所有的地铁站都改名为一个站了:积水潭站。

@朱国凡:……良子在京21家门店全部可以为困在附近的人提供避难通宵留宿店里有吃的、喝的,有电视,有沙发,有热水洗澡!全部免费提供……

@梦遗唐朝:“在微博上,看惯了恶语相向,看惯了作秀浮夸,看惯了黑恶丑假。今天,北京暴雨,我看见有人腾出自家让受难者居住,我看见有人开车免费接送路人,我看见有人牺牲生命,我看见这个民族为何屹立5000年不倒……”

@人民日报:“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是城市建设的通病,这场暴雨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注重城市华丽外表的同时,更要关注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

(以上微博文字及截图来源于2012年7月24日新浪微博“微话题”之“悼念北京暴雨遇难者”)

由于140个字符的限制,微博博文大多没有经过修饰,在表情达意方面比较直白,此外,微博上的信息一经发布不能修改,只能删除,这样在短暂的时间范围内,即使博主发布了不恰当的信息,也不会影响继续发布,这样的博文不会字斟句酌,反而大多都是真情的流露,这种率直、直白的表达方式成为网络信息的主流风格。

(四)社会动员——微博传播信息最有鼓动性,最具号召力。

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更是成为微博动员元年。从云南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地震,再到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微博动员一次次被引发,并在现实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当玉树同胞在承受残酷地震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救援队伍火速赶往灾区、各地记者想方设法深入灾区采访时,更多的民众选择在网上展示自己的爱心和祝愿。各大网站微博自发祈福玉树,微博发出“聚集每一个人的声音,哪怕它微小;传递每一份力量,哪怕它微弱;收集每一份祝福,无论此刻你身在何方。”的号召。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5万微博网友点亮了绿丝带,有关青海地震的微博话题超过50万个。

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姚晨在微博里号召大家为舟曲祈福:“为支援抗旱救灾,卤蛋童鞋现决定,将代表每一位加我关注的粉丝,捐出一角钱,你们的关注总数量将作为俺最终的捐款数额……”此条微博发出后,被转发了7400多次,收到了5100多条评论,姚晨实现诺言为灾区捐出了13万余元,并将慈善款捐出的发票拍照上传至微博,并宣布:“赈灾款已汇出,发票上面有每一位博友的每一份关注,晒上来纪念一下这次130多万博友和我的集体活动吧!”无独有偶,梁咏琪生日当天也进行了微博“转发捐款”活动,为期3天,至3月27日凌晨最终完成8万捐款。

从社会动员的角度看,这让个体得以拥有前所未有的资源调动能力和行为能力,将动员诉求进行跨越时空和地域的传播,以极小的成本将动员信息达致大众,让互不相识、互不协调的群体基于对某种事实的认识,进行协调和合作,实现“微力量”的聚合。不能不说,微博对信息流动、社会救助行动等领域造成了深刻影响。

四、结语

回头审视过去的三年,如果要找到一个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广泛的新生事物,那么微博当之无愧。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的:“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我们相信,经过灾情的检验,微博也会逐渐走向成熟,体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扮演着更为丰富的社会角色。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2]陈伟,刘早.论媒介依赖与媒介素养[J].新闻天地,2010,(6).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日本地震中的“微”角色[EB/OB].http://news.163.com/11/0426/15/72IV53I300014JB5.html,2011-04-26.

[6]逍遥 Radio 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cooldj

[7]许凤婷.微博、贴吧成新阵地[N].每日经济新闻,2012-4-16.

[8]刘佳.海地微博效应[J].互联网周刊,2010-2-5.

[9]瞿静.地震灾难中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J].今传媒,2010,(8).

猜你喜欢

突发性灾害媒介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