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苟”的主编
2013-04-10/文
/ 文
上海质量杂志社第一任主编管兆康同志是在1985年4月调到上海市质量协会的。从1987年第5期起担任《上海质量》(双月刊)主编至1991年9月离休,共计5个年头。今年6月7日,传来噩耗,管兆康同志,与世长辞,逝者已逝,但管兆康同志当年在上海质量杂志社“一字不苟”的工作态度,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却历历在目。
他来到市质协时,正值全面质量管理如火如荼之际,企业的质量工作者非常需要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工具,他就热情地投身上海质量宣传工作,努力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对质量管理科学知识技术的需求。自担任《上海质量》杂志主编之始,管兆康同志克服杂志双月刊出版周期长的不利因素,始终坚持从“上海质量”的视角,更好地发挥质量指导类刊物的作用。坚持每周至少一次到上海市经委质量处、市技术监督局相关处室,向市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了解上海市质量主管部门在宏观经济调控、质量工作方面的要求和工作重点,通过《上海质量》的渠道,及时把政府的质量工作方针要求传播给读者,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提高质量提供第一手信息,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他还根据走访时掌握的信息,带着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一起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采访,与质量主管部门建立起的良好沟通渠道,持续地发挥作用。
管兆康同志在积极宣传市政府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上海质量》杂志的学术性。他经常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根据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动态,组织质量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的质量工作者等,共同探讨如何学习、借鉴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工具,如何在企业运用推广。他还会在了解到企业质量管理遇到困惑,或是出现一些亟需解决的共性的问题时,主动向质量专家学者、有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约稿,身体力行带动更多的质量工作者参与质量事业的发展。他为上海质量杂志出版、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担任《上海质量》主编时,管兆康同志已有56岁,他能正视并克服自己年龄大、在杂志编辑工作方面门外汉的困难,发扬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与此同时,始终保持自己认真踏实、一“字”不苟的工作作风,时常为了一个词组、一个语句,或查阅翻遍字典,或和编辑部同志反复推敲琢磨,充分展现了他治学严谨的作风,为编辑部同仁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给质量协会及其编辑部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管兆康同志离我们远去,然而他对质量宣传工作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