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理论视角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013-04-10秦小霞
秦小霞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山东青岛266000)
一、态度改变理论基本内容
态度理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社会心理学领域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研究科学,由此态度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的地位可见一斑。关于态度的定义各家众说纷纭,比较认可的是奥尔波特的观点: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1]我们认为,态度是个人或群体对人、对事物所持有的评价性系统和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不是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态度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态度形成的过程,其转变的过程和机制是与态度的形成过程同步的。所谓态度转变,就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态度主体接受某些信息和意见,在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的变化。
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在二战后就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规模,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认知理论和信息理论。认知理论主要包含的是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在生理上有保持体内呈均衡状态的需要,同样心理上也有保持其态度体系平衡的需要。当平衡打破时,人们会产生一种改变平衡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会迫使人们改变态度,这就为对人们进行教育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就是在此基本思想下提出来的,为人们的态度改变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哈弗兰德在1953年提出信息理论,该理论将态度转变的过程看作是信息模式的传递过程,即他把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对象、传播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情境因素看作是态度转变的四个基本要素,态度转变的过程就是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即信息传播者在一定的情境因素下将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以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信息接收对象,促使其改变原有态度,形成与信息传播者传播信息相一致态度的过程。该理论将复杂的态度转变过程放到了程序化的模型中,通俗易懂,为态度转变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四个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即新的态度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由此可见,态度改变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中,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接受者和情境因素是影响态度改变的四方面的因素,对应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则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因素。
二、运用态度转变理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因素与态度转变过程中的四因素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态度转变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理论指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性、可信性,充分发挥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活动者。因此,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好坏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应该注意,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与可信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态度转变过程中,一种信息要想被人们所接受,其传播者的人格特征及可信性、影响力占有很大的影响成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者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修养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理论文化水平、资历、声望等即专业性对于受教育者信息接收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学历、文化、资历、声望等因素占有比重越高,其具有的权威性就越大,在信息观念、思想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就越大,比较容易被教育对象所接受,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就越大,即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作为教育主体也作为教育对象存在,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能够尽可能站在专业、科学、可靠的角度把握传播教育信息的正确方向与内容,给予教育对象学术性、权威性的指导。
其次,教育者需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增强自身可靠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社会心理学认为,传播者的说服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宣传者宣传的意图和动机是否公正与客观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宣传效果与传播者的学识、权威等身份标识并无直接关系,传播者说服的动机是否出于私利直接关系到说服的效果。因此,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地施加影响,避免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单纯决定给受教育者讲授、灌输内容,不考虑教育对象是否能接受,否则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时刻站在受教育者角度思考问题,为受教育者提供真诚、科学的建议,以情感人,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促使教育对象自觉、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最后,教育者要注意培养人格特征。亚里士多德曾说:“个人的特点可以永远被看作是他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教育者的人格特征、仪表、姿态、魅力等直接关系到教育内容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品德高尚、举止得当的教育者容易受到他人爱戴,具有可信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扮演着各自的社会角色,是否塑造好自己的角色是判断其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时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升人格魅力,有魅力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信任,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改善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态度转变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会影响到对信息接受者的说服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还要注意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教育对象实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传播教育内容时,把握好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原有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态度转变理论认为,暂且排除其他因素之外,信息的差异程度越大,信息所引起对象的紧张感越大,越容易使其改变原有态度,但是当这种差异超过一定点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起对象对所传播信息可信度的怀疑乃至排斥、抵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握好教育内容的度,掌握充分、全面、准确、科学的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和针对性,对差异程度较大的教育内容,教育者要因势利导,不可急于求成,逐步提出要求,使其逐渐接受、认可教育内容。
其次,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教育内容确定以后,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于教育对象是否接受教育内容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态度转变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方面,应采取单方面传播和双方面传播,以及利用不同信息呈现次序的不同来影响信息接受者,达到改变其态度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宣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方向一致的受教育者应采取单方面宣传手段,容易取得一致的效果,对于与自己所持观点方向不同的受教育者,应采取单双面同时论证比较,申明利弊,这样可以使自己所述信息更客观、公正,具有说服力。在教育内容传播方式上,视受教育者具体情况、特点安排教育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同时,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别是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转变教育方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转变教育方式时,教育者还可以尝试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组织受教育者亲身参与与教育目的和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受教育者改变态度,形成符合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三)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终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受教育者对于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即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者虽占主导地位,但在活动过程中应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价值澄清方法论认为,教师不是认同和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而是通过分析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着重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即教育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信念强度和人格因素方面的作用,使受教育者能自主自愿的接受教育,内化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首先,受教育者的信念强度会对其是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变被动为主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在教育者适时引导的情况下,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态度转变理论认为,对于一种观点或态度的自由选择,会比被迫作出的选择引起更强的信服态度。[1]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对于符合教育要求的自由选择教育者应给与鼓励、支持,对于不符合甚至偏离教育思想、目的的自由选择教育者应适时给予适度引导,切忌横加干涉,一刀切,强制性的命令行事,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甚至抵制,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其次,受教育者的人格因素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智能水平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了解受教育者各自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把抓,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情境因素,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环境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直接参与因素,但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均是在环境下进行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感染、促进和约束的作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忽视环境的作用,环境因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主要有预告、分心和重复这三种情况。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预告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预告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对于态度较好,有意向改进自己的对象,教育者可以进行预告,向受教育者表明自己的部分内容、方式,激发其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以此达到教育目的;对于防御性比较强的教育对象,教育者不需要对其提前告知,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其在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无意识情况下逐渐转变自己的态度。
其次,态度改变理论认为,分心的作用主要是影响说服对象对信息的注意程度,引起注意分散,以此降低人们的心理防卫,以间接的方式或辅助手段增加信息说服力,促进态度改变。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内容熟练的掌握,教育方式艺术的运用,才能掌控好整个教育情景,将教育对象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上,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好重复这一因素的作用。一般来说,使用重复的说服手段可以促进教育对象态度的改变,重复可以使教育者宣传的事物、信息频繁出现,可以达到为教育对象熟悉的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重复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教育者单纯的强调某一因素的重要性,不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感受以及接受程度,容易使教育对象产生厌烦情绪,做出与教育者所提倡的相反的举动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抵制教育信息,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这种度,加强宣传内容的趣味性,才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屠文淑.社会心理学新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6,74.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4,151.
[3]王丽.运用态度改变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社会心理科学,2005.
[4]黄世虎,蔡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转变的劝说情境模式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6.
[5]吴雷鸣.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6]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