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空间关系构式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3-04-10张克定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构式语法语境

张克定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1)

关于空间关系构式的几个基本问题

张克定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1)

客观世界中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知赋予事物的。按照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观点,可以把人们用以表达事物与事物的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式称为空间关系构式。根据其空间意义,空间关系构式可分为空间方位构式、空间移动关系构式、存现性空间关系构式、假想移动关系构式和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人不仅具有运用语言表达事物间的空间关系的能力,而且有能力对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进行建构。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取决于空间关系构式的命题语境、词语的概念内容、事物的认知特征、词语与词语之间和词语与构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构式;意义建构;认知

1.0 引言

“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从物理学意义上讲,客观存在的三维空间是确定的、全面的。然而,从认知的角度讲,人类对三维世界的认识,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又是变易的、特定的。而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每一个人,都会随时随地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所感受到的各种空间关系”(张斌,1998:1)。Mix等也指出,在现代认知科学中,空间被视为一种机制(mechanism),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是其研究的中心议题。认知科学一直都在追问:空间是如何被感知的?空间是如何表征的?空间是如何处理的?空间是如何被谈论的?这些追问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空间认知本身是如何运作的。认知科学追问的另一个问题是空间、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有证据表明,认知有着很强的具身性(embodied),既根植于物质世界(physical world),又在很多基本过程中保留着物质世界的印记(signature)。物质世界就是一个空间世界(spatial world)。因此,不仅有对空间的思考(thinking about space),而且还有通过空间的思考(thinking through space)(Mix,et al.,2010:viii)。这就表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与其周围的世界及其所使用的语言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那么,空间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语言是如何表达空间关系的?表达空间关系的语言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构?这些结构的意义又应该如何建构?空间关系的构成与人的(主观)能动识解有关。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既与语言有关,也与人的选择有关。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的结果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构式。这些构式的意义建构不仅涉及构式本身,而且涉及词语的概念内容和有关事物的认知特征,还涉及词语与词语之间的互动以及词语与构式之间的互动。本文将借鉴Langacker的认知语法,Goldberg等的构式语法,Talmy的认知语义学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2.0 关于空间和空间关系

2.1 关于空间

空间在很多学科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哲学、物理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文学等等学科都根据各自学科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展开研究。仅在西方哲学中,就有过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先验空间与经验空间,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这样三次关于空间理论的论争。“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的区分出自对空间属性的认识与把握,先验空间与经验空间的争辩则出于自然实在与主体知识的有效关联,对空间的意义的关注则产生了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区分”(苏尚锋,2008)。自然空间又叫物理空间,“是自然科学系统中运用物理学、几何学语言所描述的空间。……这种空间不受外物的影响,始终保持自身静止、无限、恒定不变的特征”(童强,2011:94)。“物理空间是某种理想状况,它不考虑其中社会与人的影响”(童强,2011:108)。但是,“社会空间必然涉及人的能动参与,社会空间是人类在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属性及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和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结果”(张克定,2008a)。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Swinburne和大英百科全书对空间这一概念的界定。Swinburne的定义是:“从最直接的字面意义上讲,空间就是物体处于其中,并在其中运动或保持静止的东西,物体通过在空间中的运动而改变其位置”(Swinburne,1981:26)。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空间指的是一个无限的三维范围。在空间中,物体存在,事件发生,且均有相对的位置和方向”(McHenry,1993:61)。这两个定义描写的都是处在人之外的空间,而没有涉及人这一认知世界的主体,物体只是处于其中,或是运动,或是静止,而没有人的能动观察、体验和识解。然而,“在人的世界,即人所看到的、用日常语言描述的世界,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和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交织在人的语言构造之中,即语言反映人的生物特性和运动方式,反映人在陆地上的自然栖息地,甚至反映人身体的形状和特性”(Lyons,1977:690)。由此可知,“空间是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因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意识到自身的空间方位。而语言使用者探讨空间概念的自然方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egocentric)方法”(Kryk-Kastovsky,1996)。

这种对空间的认知研究,实际上源自心理学的空间知觉研究。“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彭聃龄,2010:142)。“方位定向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有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动物和人都具有方位定向的能力,如:蜜蜂飞出数里以外采蜜,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自己的窝中;信鸽能传递千里以外的信息,能准确无误地飞抵自己的目的地;山鹰从高空俯冲而下,准确地捕获自己的猎物;人能分辨上下、左右、前后;等等”(彭聃龄,2010:156)。人之所以有这种方向定位能力,是因为“我们是在地球表面生活和运动,而不是在水中或空气中,而且通常是以直立的姿势生活和运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在三维空间中辨别某一维度的方式,还给我们提供了以地面为固定零点的方式。进一步讲,垂直维度的方向性,即上下之间的差异,是由我们对地球引力影响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由天在我们之上、地在我们之下这一事实建立起来的,是由人在垂直维度中的身体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这样,垂直性,无论是在物理意义上,还是在心理意义上,就成为空间维度中最突显的维度。在语言意义上,垂直性就成为第一维度(the primary dimension)。……而左右和前后这两个水平维度,在语言意义上,则成为第二维度(the secondary dimension)”(Lyons,1977:690-691)。

由上述可知,一般意义上的空间就是我们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体验、认识所感知到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Levinson所总结的那样,人对空间的观察、认识和感知通常体现出这样3个特点:第一,人类的空间思维本质上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第二,人类的空间思维从根本上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第三,人类的空间思维带有明显的人的属性(Levinson,2003:10-11)。

2.2 关于空间关系

所谓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及其特性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比较的一种形式。”“有多种多样类型的关系: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外在关系和内在关系、一般关系和本质关系等等。”“任何事物总是处在和其他事物的一定关系中,只有在同其他事物的关系中,它才能存在和发展,它的特性才能表现出来。”“人们思想中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关系的反映。”“关系既可能把不同客体之间联系起来,又可能把它们分离开来。同时,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包含‘相对性’,只是一座山并不表现关系,被称为小山的山是相对于它发生关系的其他山而言的”(冯契,2007:77-78)。

所谓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包含“相对性”,就是说,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都是就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而言的。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说,“恰如容器是能移动的空间那样,空间是不能移动的容器。因此,当某一物体在运动着的事物内运动,或者说,在它里面移动着,如船在河里移动着,宁可作为包围的容器里,而不作为在包围的空间里。空间意味着不动的,因此宁可说整条河是空间,因为从整体着眼,河是不动的。因此,包围者的静止的最直接的界面——这就是空间”(亚里士多德,1982:103-104)。在这里,亚里士多德不仅运用船与河的关系这一比喻方式提出了空间的定义,而且说明船与河在空间上的关系是相对的,船的移动是以河为空间参照而显现出来的。这还说明,“我们人类感知的是空间中的事物,而不是空间本身”(Schneiderheinze,2003)。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它通过感觉器官,把从环境中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对物体、事件等的经验过程”(梁宁建,2003:59)。实际上,人对事物的相互关系感知的结果之一就是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空间关系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个物体的位置要以其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才能得以确定”(Carlson,2000:94)。由此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对的”(Miller&Johnson-Laird,1976:58)。Levinson借鉴Talmy(1975,1978,1983)从完形心理学引入认知语言学的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概念,把需要定位的物体叫做图形,把用作参照物的物体叫做背景。他认为,“绝大多数空间描写都涉及这两个成分,因此,空间关系就是对图形与背景的关系的确定”(Levinson,2003:65)。

但是,“空间关系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Mark&Frank,1989)。这是因为,空间关系并非客观存在的,而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观察、认识并概念化的结果。这说明,“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其他关系)则是人通过观察、感知、识解而赋予事物的”。因此,在空间关系中,“事物是基本的,是人观察和认识的基础,而人则是赋予事物以空间关系的关键,因为离开了人的能动认知,事物则仅仅是存在而已”(张克定,2008a)。Lakoff&Johnson也认为,“空间关系概念(spatial-relations concepts)是人类概念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可以说明空间对人类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空间关系概念可以勾画出空间形式(spatial form)的特点,并且可以说明空间推理(spatial inference)。然而,空间概念并不像客观事物那样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人们也不能像看见具体事物那样看见空间关系。譬如,人们并不能看见‘远近’(nearness and farness)的概念,而只能看见事物位于何处,只是以某一事物为界标(landmark)把‘远近’的属性特征赋予事物”(Lakoff&Johnson,1999:30)。因此,“空间关系并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物,而是人类的主观识解使然”(张克定,2008a)。

3.0 空间关系构式及其分类

3.1 构式与空间关系构式

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说,世界、认知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事物(thing)到概念(idea)再到词语(word)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往往是先观察事物,后形成概念,再诉诸语言来表达概念,从而实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参见McInerny,2004: 9-12)。由此可知,客观事物是基础,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形成关于事物的概念,然后再通过语言将概念表达出来。而人对事物之间在空间上的联系的观察和认识也是如此。人通过观察事物与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尔后形成关于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概念,然后再运用相应的语言手段来加以表达。这是因为,“语言是人类空间认知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空间概念化具有指导作用”(Choi&Hattrup,2012)。人用以表达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语言手段就是构式,更确切地说,就是空间关系构式(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①)。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概念。

3.1.1 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中的构式概念

构式(construction)在认知语言学中,尤其是在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和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构式语法是由Fillmore(1968,1977)的格语法(Case Grammar)与其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Fillmore,1982,1985)逐渐发展起来的(Boas,2013)。后经 Goldberg等人的继承与发展,构式语法现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认知语言学理论。Fillmore(1988)认为,语法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指的是语言中的任一句型(syntactic pattern)。句型被指派一个或多个约定俗成的功能,并对其所在结构的意义或用法产生规约性影响。Goldberg认为,构式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配对体,而且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构成成分中得到完全预测,也不能从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每个构式都把某些形式特征与某一交际功能进行配对。这种形式与功能的配对具有规约性。作为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构式不依赖特定动词而存在。也就是说,构式本身承载意义,而其意义也不取决于句中的词语(Goldberg,1995:1-4,2006:3-5)。Boas&Fried指出,把语法构式定义为语言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规约化联系(conventionalized associations),就使构式具有了人类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的地位(Boas&Fried,2005:2)。

认知语法是Langacker从其1982年提出的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最具系统性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其代表性著作为1987年的《认知语法基础理论篇》和1991年的《认知语法基础应用篇》。Langacker认为,语法(即语法结构)本质上是象征性的(Langacker,1987:56,2008:161)。“语法涉及多个语素和更大的表达式的组合,这些组合进而形成更为复杂的象征结构。这些象征结构就叫做语法构式。因此,构式就是象征复合体。也就是说,构式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征结构作为构成成分”(Langacker,1987:82)。Taylor的观点与Langacker基本相同。他认为,“构式可以大致定义为任何可被分解成组成部分的语言结构”(Taylor,2002:561)。Tomasello认为,从根本上讲,语言构式(linguistic construction)是同类象征单位的认知图式,并存在于其他认知域中。这些图式或构式大小不等,既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Tomasello,1998:xvi)。

“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均认为,词汇和语法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构式连续统(a continuum of meaningful constructions)”(Langacker,2009:225)。两者都把构式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分析的基本单位,并认为,“语法分析的所有层面都涉及构式”(Goldberg,2006:5),而语法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清晰准确地详细描述语言中的构式②(Langacker,2008:161)。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也持基本相同的观点。他指出,“构式由与语义结构相匹配的句法结构组成,其成分通过象征关系与语义结构相联结,而象征关系正是语法意义之所在”,因此,“语言描写就是要比较详细地描写每一构式的语义、语用和语篇功能,因为构式是象征单位,其功能不仅是构式之形式的一部分,也是语言规约的一部分”(Croft,2001:203,60)。

由上述可知,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构式具有规约性、象征性和图式性,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统一体。

3.1.2 空间关系构式

根据以上对空间关系和构式这两个概念的简要讨论,空间关系构式可以定义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语言表达式,即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空间关系的形义配对体或象征结构。无论是形义配对体,还是象征结构,实际上指的都是语言单位。既然是语言单位,就有大小之分,就有简繁之别。Goldberg(2006:5)在举例说明构式的大小与复杂性时所列举的最小构式是语素,最大构式是句子。后来,她的看法稍有改变,她(2009,2013)在列表举例时,最小的构式则是词。Langacker在其《认知语法十讲》中说,他是在一个十分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构式这一概念的。构式就是大小不等的表达式,既可以是词素、词、短语,也可以是小句或句子(高远、李福印,2007:94)。同Goldberg一样,Langacker在2008年则说,构式可以是词、短语、小句,句子,甚至可以是语篇(discourse)(Langacker,2008:161)。由此看来,认知语言学界对于构式的大小与简繁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仅就空间关系构式而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语素和词不可能成为空间关系构式,因为语素和词不可能涉及两个事物,故无法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空间关系。因此,根据我们对空间关系构式的定义,空间关系构式可以是短语性的(phrasal)或小句性的③(clausal)。例如,

(1)the cat on the mat

(2)The cat is on the mat.

例(1)和例(2)都是空间关系构式,描述的都是the cat和the mat在空间上的关系,但从表达形式上讲,例(1)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例(2)是一个句子,可分别叫做短语性空间关系构式和小句性空间关系构式。一般来讲,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前者不能单独使用,后者则可以独立使用。因此,我们下文仅讨论小句性空间关系构式。

3.2 空间关系构式的分类

依据事物本身的空间性质、认知主体的观察视角和识解方式,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人们在表达事物之间的不同空间关系时,往往会使用不同类型的空间关系构式。这些构式可以是空间方位关系构式(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location),空间移动关系构式(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motion)和存现性空间关系构式(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existence or appearance),也可以是假想移动关系构式(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fictive motion),甚至可以是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metaphorical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空间方位关系构式表达的是事物之间的静态空间关系,其静态性由静态动词表示。在这种空间关系构式所涉及的两个事物中,一个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另一事物为参照而得以确定。例如,

(3)The boy is in his room.

例(3)这一空间方位关系构式涉及的两个事物分别为the boy和his room,前者为目的物,后者为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his room为前者提供了一个空间范围。该构式所表达的静态性由作为谓语动词的静态动词be表示,说明the boy静态地位于his room这一空间之中。

空间移动关系构式表达的是事物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其动态性由动态动词体现。在这种构式中,可以是一个事物以另一事物为参照而移动,也可以是一个事物以另一事物为空间范围而移动。例如,

(4)The boy rode along the river.

(5)The boy went into his room.

(6)The boy ran out of his room.

(7)The boy is running in the garden.

例(4)表明,the boy以the river为参照而移动,即前者沿着后者而移动。在例(5)中,the boy从his room之外的空间移动到his room这一空间范围之内,例(6)描述的是the boy从his room之内移动到his room这一空间范围之外,而例(7)则表明,the boy是在the garden这一空间范围内跑动。

存现性空间关系构式④包括存在性空间关系构式和隐现性空间关系构式两种。前者属于静态空间关系,后者属于动态空间关系。存在性空间关系构式表达的是一个事物静态地存在于另一事物,即参照物的空间范围之内。隐现性空间关系构式又包括呈现性空间关系构式和消失性空间关系构式。前者表达一个事物呈现于另一个事物的空间范围之内,后者表达一个事物从另一个事物的空间范围中消失。例如,

(8)There is a cat at the door.

(9)There appears a cat at the door.

(10)One by one during the day the vessels left until finally there disappeared our own ship over the horizon.

例(8)为存在性空间关系构式,表明a cat静态地存在于the door所体现的空间范围之内,例(9)为呈现性空间关系构式,表示a cat原本不在the door的空间范围之内,而是从另外的空间出现于the door这一空间范围的。例(10)中的斜体部分是一个消失性空间关系构式,表达our own ship从the horizon所体现的空间范围消失。

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之一就是能够根据意欲表达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详细程度,从几种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来观察同一情景,对其做出不同的说明或描述(Casad,1995:25)。假想移动(fictive motion)⑤就是这种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所谓假想移动,就是把空间中静止的事物假想为可以移动的事物,进而以另一事物为参照将其描述为运动中的事物。描述这种假想移动的语言表达式可称为假想移动关系构式。换言之,假想移动关系构式就是认知主体采用动态的方式来描述事物之间的静态空间关系的一种构式。例如,

(11)The freeway ran along the coast for a while,then entered the mountains.

(12) There is a house every now and then through the valley.

从这两例可以看出,作为认知主体的说话人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识解方式,把原本静态的事物描述为动态的事物。在例(11)中,the freeway本是一种不能移动的事物,说话人从自己的观察视角出发,将其想象为可以跑动的事物,进而将其与the coast和the mountains的静态空间关系描述为动态的关系,即the freeway沿着the coast跑动继而进入the mountains。例(12)也是一个假想移动关系构式,是对There are some houses in the valley.这一静态存在性空间关系的动态描述,把作为静态存在事物的几座房屋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呈现出来,从而产生一种动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例中的动态性体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例(11)的动态性由谓语动词run和enter体现,而例(12)的动态性则是由时间状语every now and then体现的。

Lakoff&Johnson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三种(详见Lakoff&Johnson,1980/2003:14-21,25-32)。其中,本体隐喻是建立在我们的身体经验基础上的(Ritchie,2006:137),通常是把我们对具体事物的经验投射到抽象事物之上,把事件、行为、情感、思想等抽象事物看作物质实体。一旦我们把经验视为物质实体,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指称、分类、组合、量化,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对它们加以推理和分析(Lakoff&Johnson,1980/2003:25)。最典型的本体隐喻就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所谓容器隐喻,就是人根据自身对空间的体验,根据物质实体的空间特性来对抽象实体进行概念化,使之获得像容器那样具有内外的空间属性。例如,

(13)Harry is in love.

(14)Peter is out of trouble.

在例(13)和例(14)中,love和trouble就被视为了具有内外之空间属性的容器,从而使Harry处于love这一抽象容器之中,Peter处于trouble这一抽象容器之外。据此,这样的构式可以叫做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之所以能够把这样的构式视为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由隐喻是以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这一本质决定的。换句话说,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把抽象概念当作实体概念来理解和表述的结果。这样,例(13)和例(14)就分别表达了Harry和love,Peter和trouble之间的隐喻性空间关系。前者说明Harry位于love这一情感空间的范围之内,描述的是Harry处于热恋之中这一情感事实;后者表明Peter处于trouble这一抽象空间的范围之外,描述的是Peter没有了烦恼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例(13)这样的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和例(15)这样的空间方位关系构式均来自于我们的认知体验,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15)Harry is in the kitchen.

例(15)这样的构式描述的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中实体之间空间关系的直接体验,而例(13)这样的构式描述的则是我们以容器隐喻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我们的情感体验。

还需要说明的是,和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一样,假想移动关系构式也是具有隐喻性的。但是,这两种构式的隐喻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是把对具有空间属性的事物的体验投射到抽象事物之上而形成的,后者则是把可移动事物的可动性投射到不可移动事物之上而形成的。

4.0 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⑥

所谓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就是我们如何理解其意义的问题,通常是指我们根据空间关系构式中词语的概念内容和构式语境来构建空间关系构式之意义的过程。

传统语义学认为,每个词语都有固定的意义,但Cruse的动态识解理论(dynamic construal)则认为,词语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词语的意义是在实际运用中通过不同的意义建构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这就是说,意义的形成取决于一系列无意识的心理建构,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性(highly context-dependent)。因此,词语的意义不是指词语所固有的意义,也不同于词典上给出的意义,而每个词语都与一组概念内容相联系。这种概念内容是建构意义的原材料(raw material)和依据的一部分,与具体意义没有直接关系。词语的概念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词语的每一次运用经验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概念内容做出修改和调整(Cruse,2004:261-262;张克定,2004)。例如,

(16)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vase.

(17)There is a crack in the vase.

在这两例中,空间介词in的空间意义是不同的。在构式语境的作用下,in在例(16)中表示三维空间意义,在例(17)中则表示二维空间意义。而作为参照物的 the vase,由于分别与 some water和 a crack所构成的不同的图形 -背景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参见Talmy(1978,2000)的详细论述),the vase在例(16)中是盛装物品的容器,而在例(17)中则与a crack构成部分-整体关系。这是因为,词语意义具有语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e),即同一个词语可以用于不同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可以被建构出不同的意义(Evans&Tyler,2004:159)。所以,“词语的意义不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加以确定,而只能在其命题语境(the context of a proposition)中加以确定”(Frege,1953:xxii)。

需要注意的是,意义的建构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受到一系列的限制(constraints)。这些限制包括规约限制(conventional constraints)和语境限制(contextual constraints)。规约限制包括词语形式与概念内容的相互映射和被映射的概念内容的构成方式。因此,规约限制是语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语境限制包括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物质语境(physical context)、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等。语言语境包括前言后语和上下文,物质语境指交际参与者在当下情景中可以看见、听见的人和/或物等,认知语境是指讲话人所具有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储备。语境限制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影响着意义的基本结构特征、逻辑特征及细微差异等各个方面。(Cruse,2004:263-264;Croft&Cruse,2004:102-103;张克定,2004)

在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中,构式语境主要包括语言语境,物质语境和认知语境。语言语境是指空间关系构式自身所形成的命题语境;物质语境是指空间关系构式所涉及的两个物体的物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认知语境是指人根据其知识和经验赋予空间关系构式所涉及的两个物体的认知特征。据此,我们就可以依据词语的概念内容和构式语境来建构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例如,

(18)The cup is on the table.

(19)There is a cup on the table.

(20)There appeared a cat at the door.

(21)Jack went into the house.

(22)That mountain range goes from Canada to Mexico.

这几个例子均为空间关系构式,都表达一定的空间意义,但它们所表达的空间意义是有差异的。虽然例(18)和例(19)都使用了be动词,但是,例(18)中的be为系动词,例(19)中的be则为存在动词,而且例(18)和例(19)的命题语境是不同的,前者为空间方位关系构式,表达的是方位意义,后者是存在性空间关系构式,传递的则是存在意义。例(19)和例(20)的命题语境基本相同,但两例中的谓语动词的概念内容是不同的。前者中的be为静态动词,后者中的appear则为动态动词,因此,例(19)表达的是静态存在意义,说明a cup存在于the table这一空间范围之内;例(20)表达的则是动态呈现意义,说明a cat是从说话人的视野之外进入到 the door这一空间范围之内的。在例(21)这一命题语境中,表示方向的空间介词into和动态动词go一起说明Jack进入到 the house这一空间之内,故例(21)表达的是方向意义。例(22)这一命题语境虽然包含了表示路径的空间介词from,to和动态动词go,但是,that mountain range是不会移动的物体,所以,例(22)表达的不是that mountain range从Canada“走到”Mexico这样的方向意义,而是一种假想移动意义,是说话人以动态的方式所表达出的一种方位意义,说明 that mountain range位于 Canada和Mexico之间。由此可知,空间关系构式所表达的方向意义和呈现意义为动态空间义;方位意义和存在意义则为静态空间义;假想移动意义实际上也是静态空间义,因为假想移动本质上是似动实静的。

以上简要分析表明,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主要包括4个因素:第一、空间关系构式的命题语境,因为作为形-义配对体的构式具有自身的构式义;第二、空间关系构式所涉及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图形-背景关系;第三、标明物体空间关系的空间介词及其受空间关系构式中其他词语影响所呈现出的概念内容;第四、空间关系构式中谓语动词的概念内容。这是因为,“任何话语(utterance)的意义不取决于单独的词语(individual lexical items),而取决于词语之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Evans& Tyler,2004:160)。所以,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是空间关系构式的命题语境、词语的概念内容、有关事物的认知特征、词语之间和词语与构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5.0 结语

以上从空间和空间关系概念入手,参照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中的构式概念,把空间关系构式界定为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的形义配对体或象征结构,并根据空间关系构式的空间义对其进行了分类,进而简要说明了空间关系构式的意义建构问题。由此可知,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不仅能够通过认知加工识解出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运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而且能够依据空间关系构式的命题语境、词语的概念内容和所涉及事物的空间特性将其意义建构出来。

注释:

①空间关系构式的这一英文表述方式采用的是Croft(2001: 60)的表述方式。

②需要注意的是,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所说的构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构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意义上,“构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语言表达式,即大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而在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中,构式被视为语言分析的基本单位,具有象征性和表征性(详见Boas&Fried,2005;Croft,2007)。此外,关于 construction的汉译和定义,王寅(2011:23-52)进行了非常详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讨论。

③英语中有clause和sentence之分,但在具体语言使用中,两者很多时候是重叠的。如果前者单独运用,就成了sentence;如果用于并列句或复合句则成为其中的clause。本文所说的小句仅指前一种情况,即通常所说的简单句。

④关于存现性空间关系构式,我们已有比较详细的讨论,详见张克定(2006,2007,2008b)。

⑤假想移动的英文为fictive motion,李福印(2008,2012)将其译为“虚构运动”,崔希亮(2009)则按虚与实的关系把fictive译为“虚拟的”。在Talmy的认知语义学中,fictive motio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在 French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于1989年举办的Conference on Meaning and Perception的学术会议上首次使用这一术语,并于1996年在Paul Bloom等主编的Language and Space一书中正式使用该术语。在这篇论文中,Talmy指出,fictive是指认知想象能力(the imaginal capacity of cognition)。在这种意义上,这一认知能力就包含着人的假定和想象,因此,我们将fictive motion试译为假想移动。另外,Langacker(1986,1999)分别使用abstract motion和virtual motion来讨论这种语言现象。他(1999)明确说明,他交替使用virtual和fictive这两个术语,但并未说明原因。为了弄清楚这一点,笔者借Langacker于2011年7月10日在河南大学讲学之机,专门问及此事,并询问他所使用过的abstract motion,virtual motion和fictive motion之间有什么差异。他说,“The notion‘abstract’includes too many aspects.Now I’ve given it up.And I use‘virtual’and‘fictive’interchangeably.I use those notions in such a way for the sake of avoiding repetition”。而 Talmy (1983)在论及这类语言现象时最早用的也是virtual motion,1989年后才改用fictive motion,并确定下来。由此可知,virtual motion和fictive motion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⑥本节基于张克定(2009)的有关内容修改而成。特此说明。

[1]Boas,H.C.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A].In T.Hoffmann&G.Trousdale(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233-254.

[2]Boas,H.C.&M.Fried.Introduction[A].In M.Fried&H.C.Boas(eds.).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Back to theRoot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1-9.

[3]Carlson,L.A.Object use and object location:The effect of function on spatial relations[A].In E.van der Zee&Urpo Nikanne(eds.).Cognitive Interfaces:Constraints on Linking Cognitive Informa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94-115.

[4]Casad,E.H.Seeing it in more than one way[A].In J.R.Taylor.&R.E.Maclaury(eds.).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the World[C].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5.23-49.

[5]Choi,S.&K.Hattrup.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language on spatial categorization[J].Cognitive Science,2012,36(1):102-129.

[6]Croft,W.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Croft,W.Construction grammar[A].In D.Geeraerts&H.Cuyckens(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63-508.

[8]Croft,W.&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9]Cruse,A.Meaning in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2nd 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0]Evans,V.&A.Tyler.Spatial experience,lexical structure and motivation:The case of in[A].In G.Radden&K.Panther(eds.).Studies in Linguistic Motivation[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4.157-192.

[11]Fillmore,C.J.The case for case[A].In E.Bach&R.T.Harms(eds.).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C].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8.1-88.

[12]Fillmore,C.J.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A].In P.Cole(ed.).Grammatical Relation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59-81.

[13]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A].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C].Seoul:Hanshin,1982.111-138.

[14]Fillmore,C.J.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e di Semantica,1985,6(2):222-254.

[15]Fillmore,C.J.The mechanisms of“Construction Grammar”[P].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88,14:35-55.

[16]Frege,G.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A Logico-mathematical E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Number(translated by J.L.Austin,2nd revised ed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Mott,1953.

[17]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18]Goldberg,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9]Goldberg,A.E.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9,20(1):93-127.

[20]Goldberg,A.E.Constructionist approaches[A].In T.Hoffmann&G.Trousdale(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15-31.

[21]Kryk-Kastovsky,B.The linguistic,cognitive and cultural variables of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A].In M.Pütz&R.Dirven(eds.).The Construal of Space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6.329 -344.

[2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003.

[23]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4]Langacker,R.W.Space grammar,analyzability,and the English passive[J].Language,1982,58(1):22-80.

[25]Langacker,R.W.Abstract motion[P].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86,12:445-471.

[26]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7]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8]Langacker,R.W.Virtual reality[J].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1999,29(2):77-103.

[29]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0] Langacker,R.W.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onal meaning[A].In V.Evans&S.Pourcel(eds.).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225-267.

[31]Levinson,S.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32]Lyons,J.Semantics(Volume 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3]Mark,D.M.&A.U.Frank.Concepts of space and spatial language[A].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Assisted Cartography(Auto-Carto 9)[C].Baltimore,Maryland,1989.538-556.

[34]McHenry,R.(ed.).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ol.11)[Z].Chicago: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1993.

[35]McInerny,D.Q.Being Logical:A Guide to Good Thinking[M].New York:Random House,Inc.,2004.

[36]Miller,G.A.&N.P.Johnson-Laird.Language and Percep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37]Mix,K.S.,L.B.Smith&M.Gasser(eds.).The Spati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38] Ritchie,L.D.Context and Connection in Metaphor[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39]Schneiderheinze,K.The acqui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ace[OL].http://www.tu-chemnitz.de/phil/english/chairs/ linguist/independent/kursmaterialien/termpapers_online/ schneiderheinze_conceptofspace.pdf.2003,accessed on Aug.11,2012.

[40]Swinburne,R.Space and Time(2nd ed.)[M].London: Macmillan,1981.

[41]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P].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1:419-430.

[42]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J.H.Greenberg,C.A.Ferguson&E.A.Moravcsik (eds.).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ume 4:Syntax[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25 -649.

[43]Talmy,L.How language structures space[A].In H.L.Pick.& L.P.Acredolo(eds.).Spatial Orientation: 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New York:Plenum Press,1983.225-282.

[44]Talmy,L.Fictive motion in language and perception[P].Conference on Meaning and Perception.French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9.

[45]Talmy,L.Fictive motion in language and“ception”[A].In P.Bloom et al.(eds.).Language and Space[C].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6.211-276.

[46]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0.

[47]Taylor,J.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8]Tomasello,M.Introduction:A cognitive-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structure[A].In M.Tomasello (ed.).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1998.vii-xxiii.

[49]崔希亮.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0]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1]高远,李福印(主编).罗纳德·兰艾克认知语法十讲(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ammar)[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3]李福印.《认知语义学(卷1):概念结构系统》导读[A].载塔尔米.认知语义学(卷1):概念结构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ix-xlv.

[5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6]童强.空间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7]苏尚锋.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J].人文杂志,2008,(4):23-29.

[58]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9]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0]张斌.《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序[A].载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1 -2.

[61]张克定.词义研究的新动向:动态意义建构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315-316.

[62]张克定.英语存现构造的认知解释——英语存现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之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60-64.

[63]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外语学刊,2007,(2):81-85.

[64]张克定.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a,(1):1-8.

[65]张克定.呈现性 there-构式的信息状态与认知理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b,(1):44-49.

[66]张克定.空间关系构式及其意义建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9-123.

Thoughts on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ZHANG Ke-d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Applied Linguitics,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The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s in the world are entrusted on them by man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According to Cognitive Grammar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the linguistic expressions employed to convey the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s are called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SRC).Such constructions,based on the spatial meanings they express,can be classified into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fictive motion,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existence or appearance,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 of motion,and metaphorical 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Man is not only able to use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s,but he is also able to construct the meanings conveyed through the SRC.Furthermore,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RC is normall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al context,the purport of the lexical items involved,the cognitive features of the two involved object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xical items themselves,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xical items and the SRC proper.

spatial relation;spatial relation constructions;meaning construction;cognition

H04

A

1002-2643(2013)03-0007-10

2013-02-10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0BYY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支持。

张克定(1957-),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

猜你喜欢

构式语法语境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