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学科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范式研究
——以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例
2013-04-10周李莉
周李莉
基于高校学科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范式研究
——以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例
周李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制定因人而异的培养方案。在地质学类人才建设中,构建符合本学科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是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地学学科发展特性及发展现状,从体育课程思想、目标、结构设臵、课程内容体系、实施模式及课程评价等六方面对我国地学学科中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构建,以促进高校地学教育人才的健康成长。
学科发展;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讨论了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对我国地学人才的教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认为高校必须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生野外独立实践研究能力,求真务实,培养出具备好奇心、责任心,有活力、有大爱、有开拓和掌控能力的地学创新人才。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质,它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地质类院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体育天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其体育课程的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这种定向性使体育课程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得,也即体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学科发展特性及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为此,体育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建立符合地学学科发展相呼应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体系对地学类人才培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2.1 地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地质工作走出低谷,进入大发展、大进步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与作用。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因此,我国地质院校在不断进行地质人才培养改革,在课程设置改革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
体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改革,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核心理念的新体育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单纯以竞技体育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体育课程。并对学校体育场地、物资、人力资源方面不断的扩充以推进改革。但,通过几年来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仍旧出现不同层面质量的滑坡,未能达到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在这大的体育教育环境中,地学类学科体育教育也面临着不同层次的困境。通过对我国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南大学、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的等10余所拥有地质类学科的高校调查发现,极大部分学校没有针对地质学科的特殊性开展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其课程模式都是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采用自主型教学模式。地质类学科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学科发展需求没有得充分的开展,这将极大阻碍地质类学科人才培养。地学类高校面临对体育课程模式进行重新梳理与建构,以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健康成长。
2.2 现行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各大地质学科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分析,其存在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近年来,尽管各类高校在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校园体育文化开展得丰富多彩。但是,大家仍普遍将体育课程停留在学生以个人兴趣参与体育锻炼的层面上,没有真正从“育人”层面上来认识体育教育,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地质类人才中的功能发挥。(2)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认识上的局限,也导致了课程设置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课程采用自主型设置,大学1、 2年级是必修选项课制,大3、4任意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对于从事野外作业的地质类人才而言,他们不仅仅需求锻炼身体,更多的是掌握野外生存的技能以及强健的体能,以抵抗野外各种恶劣的环境和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3)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教学条件的不足是限制地质类学科中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专门性场地设施、课程资源不足等。(4)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相互脱节。目前,各大院校将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但在实际中这种延伸两者往往是脱节的。体育教师管课内教学,而课外锻炼则是学生自行组织及自愿参与原则,而在现行多元娱乐文化的社会环境诱导下,造成很多学生课余时间选择网络、电游等活动,未能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体育课程的延伸。
3 基于地学学科专业特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结构构件由目标、课程措施(实现目标的途径) 和目的三大构件(三个层次) 组成,各构件又有自己的子系统,目标把握方向,课程措施是核心,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要达到目的,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和强有力的科学的课程措施保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本课题在认真研究结构构件关系的基础上,勾画了地学类院校地质专业体育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图(见图1)。
3.1 地学类院校体育思想体系构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制定因人而异的培养方案。在地学类人才建设中,构建符合本学科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其理念更新应该按照教育部《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所提出的共性理念作为根据,从而衍生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的体育课程特征。地学类院校地质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地质类人才为培养目标,地质工作中必须拥有一定的野外攀登能力和坚毅体能。在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中,具备良好体能素养和野外攀登及生存技能知识是他们专业知识能力以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地学学科特性,体育课程建设中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树立健康第一、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思想为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体育目的和方向,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行为上养成体育习惯,并终身为其身心健康服务;再次,体育作为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需以培养强健体能、野外攀登为主线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科发展特性所具有的技能。
3.2 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新课程方案的目标构建需根本上摆脱学科中心论,价值取向的重点应由知识技术转向学生的发展。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归类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5大目标。但是,作为一所具体的学校,在构建课程目标之时,还应当根据本校的特色,对上述目标进行整合,并提出相应的适合本校实际的目标。因此,地质类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除了贯彻上述五个方面以外,还提出了体育课程的特定目标,这些特定的目标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1) 掌握野外活动中的运动技能,具备高海拔等恶劣环境的野外攀登等职业技能;(2) 提高体能,长期野外作业的身体素质;(3)提高应急处理和安全防范能力,保障自身的安全。
3.3 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结构及设置改革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结合地质类学科人才培养规格特点,地质类学科学生体育课程结构将主要分为体育课堂教学(显性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隐性课程),总课时为144,其课时比例为128:16。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组成,课时比例为:116:12;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有组织性的野外生存实践为主,共计16学时。
3.4 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
鉴于地学类院校学生职业的特殊性,体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强的职业倾向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为此,站在育人的高度,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为实践和理论两大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了体育专项技能与裁决法、保健理论、外伤应急处理、体育锻炼原理、体育欣赏、体育文化、野外自救等知识体系。所有的理论知识通过认知和体验两个途径来实现,认知主要通过课堂讲述,体验是指把理论传授体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运动实践的体验中掌握知识,体验知识。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职业技能类的野外生存体验运动项目;生活娱乐类的休闲运动项目;基础类的身体体能建设运动项目等三大类。职业技能类的主要依托户外体育项目设置攀岩、定向越野、生存类拓展运动、游泳与救生等野外运动,培养学生户外作业所需要的专门性体育运动技能。生活娱乐类为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及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开设一些体育项目:如羽乒篮网足排、健美操、瑜伽、形体礼仪、棋牌、养生运动等,加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乐观个性。基础类的主要开展一些身体素质类运动项目(如12min耐力跑),培养学生坚毅体能,抵抗野外恶劣环境的身体素质和自我救助的能力。(见图1)
3.5 地学类院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模式
体育课程类型一直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随着高效体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体育课程类型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行阶段大致可总结为三种基本类型:阶段综合型、自主开放型和常规型。根据地质类院校体育的特点,以及课程设置要求和实现条件,其课程类型将以阶段综合型为主(即分年级和学期开设常规型体育课程和自主开放型体育课程),发展学生体育能力。1年级主要由指定项目的必修课(64学时)和2年级自主选项课(64学时),3—4年级将体育课列为任意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发展进行学习,总共32课时。课外活动主要将以俱乐部形式发展,并由暑期期间进行野外生存体验完成,共计16学时,纳入至第4学期考核。第1、2学期主要进行职业技能类的野外生存体验运动项目的学习,但因要学习的项目较多,一般采用小单元,而且不要求在各学期重复出现;与此同时,基础类的体能训练不单独构成单元,可以在每个单元中出现,也可以在每节课中出现。第3—4学期进行生活娱乐类的休闲运动项目,主要以学生兴趣为核心进行自主选课,发展其兴趣爱好。与此同时,12min的耐力跑为学生必修项目,并贯穿于1-4学期,纳入每学期的成绩考核。
在授课方面采用稳定的教学班授课。由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科也在不断综合发展,传统的地质类院校也已发展为综合性较强的大学,它囊括工、文、教育、理等多学科,其体育课程以自主开放型为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要求。为此,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地质类学科发展特性需求,一年级体育课程主要采用以按专业为基础进行分班的原班级授课就成为了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3.6 地质类院校课程评价
3.6.1 课程评价内容 体育课程成绩由课程技能考试、体质健康测试、课堂态度(课堂出勤)、12min耐力跑体能测试(共4学期)、理论考试五部分进行评定。体质健康测试独立进行,由每学期开学与结束进行测试,将测试的差额作为学期体育课程的评定,同时也是对体育课程的一个跟踪考核,强调其客观性。
3.6.2 课程评价方式 (1)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定结合。(2)教师根据综合情况最终给予学期评定。(3)对学生体育课中表现的闪光点和关注点可采用特别记录。
[1] 孙 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模式重构的实践分析及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7(12).
[2] 胡小善.蒋国权.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探析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 2008(1).
[3] 贾宝剑,蒋 薇,李建英. 以需要为导向的职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08)
[4] 王家鼎.地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Paradigm Research on Demand——The construction of P.E.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s a case study
Zhou Li-li
In the background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renew an idea ceaselessly, Make the training scheme it differs from man to man. In Geology Talents Construction, building with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Is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a, Target, Structure, Curriculum system, Operation mode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so on six aspects of China's earth scien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carding and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education talents' healthy growth.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P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G807.4
A
1007―6891(2013)02―0112―04
2012-07-20
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P.E.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chuan Chengdu, 61005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