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以主导价值观及主流价值观为视角

2013-04-10刘星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理想价值观

刘星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以主导价值观及主流价值观为视角

刘星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虽然社会主导价值观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但其主流价值观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不断地由矛盾状态向两者的一致趋近。而实现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一致,防止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冲突和对抗,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社会价值观;变迁;视角

“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总结经验、回顾过去、继续开辟新的前景的阶段。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应该回头看一看了。小平同志过去自己就讲要看30年……不是短期里能够看出结果的,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现在确实到了需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时候了”[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将过去较长的表述进行了凝炼。这个表述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普遍认为新的表述便于民众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对民众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进行引领。

一、社会价值观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精神文化的内核,它对人们的价值思维、价值评判、价值选择具有支配作用,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特别是哲学界、社会学界学者的话语系统中,价值观与价值观念这两个概念没有本质区别,两者在宽泛的意义上是一致的。正如有的学者说:“价值观念,简称价值观,是人们心目中关于一切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和标准的总称。”“凡是可以用‘好或坏’来判断、来衡量的现象,都属于价值现象。而人们用来衡量、判断和分析事物好坏的标准,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观念[4]”。

社会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主体不具有年龄特征和社会地位特征。这个主体指的是与国家(官方)、社会个体相对应的社会或民间,这种价值观泛指的是民间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不是民间各种价值观的总和,而是指民间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或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就是社会大多数民众所信奉的或者作为社会大多数民众价值选择内在文化指令的价值观。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同于社会主导价值观。正如某学者所说:“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是有明显区别的。所谓主导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占主导或统治地位,对社会其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通常是官方所倡导的价值观,它对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凝聚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主流价值观,则是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所信奉、或者说对社会大众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一致、矛盾、对抗等多种表现形式。[5]”

此外,人们通常用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来描述一个社会的价值状况,但如果不同时使用“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这两个概念工具,就不能完整而准确地反映一个社会价值观状况的全貌。一般而言,“主导价值观”的存在及其作用是“价值导向”得以可能的前提,即主导价值观就是具有导向作用的价值观,或者说,价值导向就是由主导价值观所引领的;而“主流价值观”则是对价值取向既在数量上又在方向上的一种标示,即一个社会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并为社会相当数量的民众所信奉的价值观,或者说,各种价值取向(既可以包括主导价值观也可以不包括主导价值观)的大体一致,就是“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转型

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转型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明显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与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总体上实现了两个根本性变革,其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和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其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区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使社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和改观,这种转变首先表现在社会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整体转型,其总的趋势和特征是由传统的以上下隶属关系为主干的一元集权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以相互依赖的契约关系为主干的多元分权法理型社会。上世纪80年代,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针对旧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严重缺陷,实施放权搞活,改善人民生活,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随着市场调节观念的产生,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全面开放,原来单纯地下放生产经营权已不能满足改革的要求,对下放国家行政管理权力的呼声日渐强大,地方、部门、单位和系统的权力日益增大,各个领域的双轨运行成了一种必用的手段和措施。这种权力分放、利益转让和双轨运行的新格局,使各种社会资源(政治、经济等资源)重新分配,社会不公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开始凸显,社会动荡时有发生。社会重大转型和体制改革,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价值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最大特点就是新的价值观念在逐渐产生,而旧的价值观念力量强大,新旧价值观碰撞剧烈。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现从80年代以政策改革为导向的阶段转变为以体制改革为导向的阶段。这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标志的。此时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处于攻坚阶段,另一方面,旧体制对新体制的顺应及其逐步退出,使两种体制并存的格局开始走向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开始实现全面整合和转型。这一全面整合是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所有制的多元化,收入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明显地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必然使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面对个人无法逆转的社会发展和难以预知的社会剧变,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的观念和行动积极适应这一发展和变化。这是一种顺应时势的理性抉择,也是社会在深层次上得以整合的必要机制。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可以概括为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6]。

(一)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互动。

一元价值观往往是指一个社会只有或基本上只有一种价值观。多元价值观则表明一个社会拥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价值观,也指一个社会中不同价值观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如某种价值观在某个社会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一元”的性质,而其他价值观则往往用“多元价值观”来表示。因此,假设某种社会是“一元价值观的社会”,那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是以一种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主导整个社会,这个社会往往有且仅有一种价值观,即使有其他价值观的偶然存在,那么也会被主导价值观极力排斥。而“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则是指这个社会具有两种以上的价值观,且各种价值观之间既相互碰撞甚至冲突又具有相互包容性和共存性,同时不排除甚至往往需要某种价值观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更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须以某种主导价值观充分地发挥作用为前提。这种社会的价值观特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存在着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互动。建国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以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单一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种社会结构使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以一元价值观为特征的。这种一元价值观或者表现为“集体主义”,或者表现为“理想主义”或者表现为“精神至上主义”。整个社会都奉行一种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一元价值观。这种一元价值观既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又基本上是社会的惟一价值观。而其他价值观处于绝对的边缘地位,甚至被剥夺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总的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从社会的深层结构看,是不可能发生价值观冲突的,社会价值观是高度整合的,但却是板块式和机械式的整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全方位开放为前提的社会的加速转型,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日益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对此已无人表示怀疑和异议,人们意见不一的是如何看待价值观的多元化。就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关系而言,当前中国社会既强调对社会各种价值观具有导向意义的一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也允许多元价值观的共存。应该说,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再也不是以前那种“统治与被统治”、“排斥与被排斥”的关系,而是“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共存与冲突”的关系。

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一个重要表现,并不是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变化,而是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互动,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相适应、相一致的。

(二)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来看,中国社会价值观出现了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仍然主张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的集中表现。计划经济时期所主张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在理论上也重视个人权利和利益,但在具体实施或面对具体问题时,往往又忽视了个人权利和利益,甚至成了一种忽视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和个性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和遁词。因此,这样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价值观就成了一种抽象的、虚幻的原则和价值观,这样的集体也就成了“虚幻的集体”。正因为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方面开始对集体主义原则和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另一方面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感到很新鲜。其产生的后果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理论和思想观念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原来所主张和奉行的集体主义,事实上是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或者说,只讲集体利益,不讲个人利益;只讲义务,不讲权利;只讲奉献,不讲回报;只讲共性,不讲个性。因而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而对所有这些,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在短时内可以,但长期这样不行。人们经过反思,开始主张一种新集体主义,以“真正的集体”取代“虚幻的集体”。所谓“真正的集体”,就是把个人及其利益作为集体及其利益之有机部分的集体。没有集体,个人就无所依傍;同样,没有个人,就不可能有集体,甚至集体本身就是为了个人及其全面发展的。这种理论上的建构就是力图把整体与个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真正地统一起来。其二,在行为和实践领域,一些人开始沉迷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是对过去那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叛逆,也是对个性和权利的呼唤,尽管这种呼唤往往变得有点扭曲。有学者认为,“社会生活样式的变化与个体独立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两个本源性的进步”[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这种变化,其主线是基本清晰的,这就是从原来的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这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转变的观点是不同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转变的观点,具体分析起来,又暗含着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已经完成”了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转变;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本身要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转变。前者讲的是作为一种客观事实的价值观变迁;后者讲的则是作为一种价值期待的价值观变迁。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我们认为是一种“误判”,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个体价值观空前地展现出来,但并没有取代整体价值观,相反,个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日益融合和统一,两者并不像过去那样处于对立之中。就第二种观点而言,我们认为是一种“误导”。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不可能以个体价值观取代整体价值观,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所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正在实现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

(三)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

理想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向往,是对未来目标的一种描绘和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理想是支撑革命胜利和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难探索的强大精神支柱。可以说,没有崇高的理想,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支配下,人们的理想价值观是被严重扭曲了的。这种被扭曲了的理想价值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的准宗教化;二是理想的革命化;三是理想的空洞化。理想的被扭曲,加上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侵入以及市场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致使改革开放之后理想逐渐失落甚至出现了理想危机,逐渐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价值观的日益世俗化。世俗价值观导致的最明显后果不仅表现在人文精神的失落及对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淡漠,同时还导致了与此密切相关的作为三位一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不论是在学界的学术语言中,还是在民间的日常语言中,抑或在官方的文件语言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已成了广泛使用的语词。丹尼尔·贝尔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及其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分析值得我们借鉴。

“享乐主义的生活缺乏意志和刚毅精神。更重要的是,大家争相奢侈,失掉了与他人同甘共苦和自我牺牲的能力”。在他看来,由严肃艺术家所培育的现代主义、文化大众所表现的制度化以及市场体系所促成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这三者的相互影响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并没有完全使理想价值观销声匿迹,相反,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并未因世俗价值观的强盛而减弱,而是出现了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局面。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理想更多地是个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化的理想”,人们此时不是时时思考那些社会理想甚至终极理想,而是更多地追求个人生活理想的实现,如拥有较高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以及安定的社会、良好的人居环境等等。可见,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实现了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转变,而并不是纯粹向世俗价值观的转变,因为即使中国社会世俗价值观非常盛行,人们对终极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也不可能终止,因为这毕竟是生活终极意义之所在。

(四)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

“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与“理想价值观”和“世俗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理想价值观可以划归精神价值观的范畴,而世俗价值观最终要用物质价值观来加以说明和体现。因此,本来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讨论。但是,理想价值观和世俗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毕竟又不能完全等同。在特定语境中,如果说理想价值观和世俗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的角度而言的话,那么,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则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态度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种价值世界的角度而言的。人都生活或生存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因而也就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两种生活领域和生活状态。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将精神生活置于物质生活之上,崇尚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是高尚的,而物质是卑琐的,这样,就把精神价值观置于至高无上的甚至神圣的地位,而极力贬损甚至打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马克思的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理论武器。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利益,必然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提出既要讲精神鼓励,也要讲物质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物质利益成了人们追逐的重要对象,物质价值观得以正名并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地凸现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正因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人们所面对的两个基本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们的两种基本生活领域和生活状态,因此,人们总是要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只有两者之间实现了平衡,价值主体才会得以和谐,整个社会才会得以和谐。

四、结 语

根据上述分析,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是以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而多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则完全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处于绝对同一的状况。这种状况确实隐藏着社会危机的因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价值观实现了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仍然坚持以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以这些价值观作为社会各种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排斥其它各种合理的价值观的存在,相反,这些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主导价值观与其它各种合理的价值观能够相容共济;同时,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对社会大众已经开始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它们一方面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又与主导价值观处于“互动”、“融合”、“共存”、”“并重”的关系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虽然社会主导价值观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但其主流价值观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不断地由矛盾状态向两者的一致趋近。而实现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一致,防止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冲突和对抗,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1]赵 端.改革开放到了需要回顾和总结的时候了—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15.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 c_113711665_7.htm.

[3]王佳琳,姜姸.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字概况[EB/OL].http://news.qq.com/a/20121112/000051. htm.

[4]李德顺.谈谈当前的价值观念变革[J].前沿,1993,(8):6.

[5]廖小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6,(1):64.

[6]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5,(6):12-15.

[7]廖申白.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9.

[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32.

On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al valu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ading and mainstream viewpoint of values

LIU Xing

Sinc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leading viewpoint of Chinese social values hasn’t changed,but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ainstream view of values.This trend of changes shows the tendency of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leading and mainstream viewpoint of values from the contradictory state.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two viewpoints of valu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while prevent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Reform and Opening-up;Values of Society;Changes;Perspective

K02

A

1674-5612(2013)01-0054-06

(责任编辑:吴良培)

2012-11-12

刘 星,(1973-),女,湖南永兴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博士生,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理想价值观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