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思考
——以广西大学为例
2013-04-10闭伟宁李红
闭伟宁 李红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思考
——以广西大学为例
闭伟宁 李红
当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因而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相似。为了促进广西高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系列有利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各有关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便在符合国内外通则的前提下形成各自的特点。在这个方面,广西大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做法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广西高校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合理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对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
史柏年(2004)认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后生快发、拿来即用、教育先行和师资滞后。熊跃根(2005)指出,我国社会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作为专业发展的推手,采取专业教育先于实践教育的模式,因而使实习资源极其缺乏,实习效果也不理想;肖萍(2006)也针对实习资源普遍短缺的情况,探讨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化问题,提出了源资整合的可能途径。向德平(2008)在反思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取向的基础后指出,必须创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制,探索既符合国际通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李迎生(2001)也认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既知晓国际通则,又具备本土化经验的教育者。文军(2009)则通过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的全面考察,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必须妥善应对来自十个方面的挑战。
笔者认为,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向。他们讨论的基本上都是全局性的问题,很多观点虽然对广西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都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但是针对性和可操性还不够强。
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具有起步晚、底子薄的特点。在全区2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迄今只有8所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约四百人;2所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生规模约四十人。由于目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相似,所以本文拟在总结当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下简称社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讨论适合广西高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哪些前提条件,然后以广西大学为例,说明这些条件是有可能逐步得以创设的。
二、当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者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一是以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为依托,培养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和实务型人才;二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型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三是以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为依托,培养一线社会工作者和督导人才。这三种途径固然不同,但相互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比较而言,由于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所以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系统性、规范性、持续性和规模化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渠道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都努力把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和技能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于本地区、本学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尽快培养一支“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①参见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人才队伍,使得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就广西而言,虽然全区高校社会工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从生成机制上看,明显具有诱发式、模仿性的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家政策倡导和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双重刺激下,广西一些高校才采取以整合校内资源为主、吸纳外部资源为辅的方式,陆续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本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都作出了系统化的规定,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每个具体环节及相应措施做出制度化的安排,更不可能直接干预各高校的具体事务。由于缺乏经验,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方式主要是向外模仿,尤其是学习国内公认比较成功的高校的经验,以降低决策和运行的风险,证明本学科、专业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从目标导向上看,都明确提出区域性、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诉求。尽管十余年来广西社会转型速度日益加快,但是“老、少、边、山、穷”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的社会特征。因此,全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都以转型期广西社会结构变迁的总体趋势以及相应社会问题的特征为依据,以揭示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促进文化创新为基本目标,以期在把“广西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①参见“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广西日报,2011年11月18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理念创新、政策倡导和人才支撑的作用。同时,由于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枢纽,所以加强同东盟各国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第三,从激励和保障机制上看,普遍存在制度化水平不高、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不可否认,当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是在国家和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决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搭建起来的。但作为一个新学科、弱学科,它自身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一种较强的吸纳资源、集聚资源的能力,所以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问题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仅较少,而且分配大体按照尊重历史、注重实力、强调特色、综合平衡的原则进行。即便对某个学科、专业予以倾斜,通常也是非常规和临时性的。也就是说,当社会工作专业亟需从政府和学校获得政策优惠、资源倾斜的时候,却缺乏一种与之相应的、比较规范和稳定的机制。此外,由于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相应职业体系认知度普遍较低,认同度更低,所以也缺乏民间力量的支撑。
第四,从具体培养方式上看,基本都以学院式、理论化的训练为主。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实务性的学科,因而全区社会工作专业对实践环节都很重视。但是,由于普遍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科研水平低下、实验设备不全、实习资源匮乏、与实际工作部门关系松散等等问题,所以目前不得不采取以学院式培养、理论化教育为主的方式。
第五,从运作效果上看,既没有实现规模化,更不能达到高水平。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社会工作人才的总量要达到300万人,因此各地培养任务均十分繁重。广西在此期间约需要8.5万名社会工作人才,其中接受系统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专业水平证书的要占30%以上②参见桂组发【2012】5号“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第8页。。这个任务主要由全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承担,然而依照各校目前的实力,很难保证按质按量完成。
可见,近十年来,广西高校社工作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培养单位增多,办学条件和水平有所提高,特色初步显现,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方面需要深刻反思和着力改进,以便使之逐渐趋于合理化。
三、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合理模式的涵义及其前提条件
从逻辑上讲,只有首先弄清“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合理模式”的涵义,才能进一步探讨构建这一模式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但为了清晰地说明问题,这里还是从“人才培养”等几个更基本的概念谈起。
实际上,人才培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即培养主体的“教”和培养对象的“学”:一方面,培养主体要根据社会的共同价值和需要确立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并借助一定的机构、人员和物质技术设备条件实施教学,以期达成预定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培养对象要通过各种有关课程和社会规范的学习,逐步认同培养目标,积累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水平,锻造良好人格,渐次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够正常履行某些特定社会职责的专门人才。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就是社会工作主体(政府和组织)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非专业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务技能的专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或理论研究的青年学生为基本对象,以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的过程与现象。正因为如此,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是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途径。
从历史上看,社会工作教育最早主要由一些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承担,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扩展到高校。在此过程中,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规范性、持续性和规模化等方面的优势也逐步显现,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在该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主体,高校一般通过开设社会工作课程、成立社会工作专业或院系(研究所)的方式介入社会工作教育领域。但是,一般高校不仅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多样性,而且职能上也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四大方面。尽管这四种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其中的区别也不言而喻。因此,对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而言,社工人才培养固然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但并非全部职能。也正因为这样,各专业、院系的注意力分配都会有所不同,加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必然导致人才培养具体模式和效果的不同。所以,这里所谓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是指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如何扬长避短,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有序并且有效的运行机制,以便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
当前广西高校大同小异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所表现的一些特点,与上述情形明显不相符合。因此,今后应该选择一种差序化、渐进性、积累式的培养模式。这里所谓差序化,一方面指各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应该逐步实现多元化,另一方面指它们之间的培养方向也应该逐步实现分化,以凸显不同院校的特色,提高专业化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而所谓的渐进性和积累式,主要是针对目前有些高校为了突出特色而忽略通则的现象而言。突出特色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些“特色”之下并没有蕴含着某种规律,甚至与规律相背离,那么这种“特色”就极为可疑。所以,各高校既要正视国际上已经形成的一些通则,又要充分考虑国内正在形成的一些惯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凝炼自身的特色。唯其如此,广西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步入正轨。这就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广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与已经设置或准备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应该通力合作,逐步营造出以下几方面的氛围和条件:
第一,相对稳定而又持续改善的社会环境。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从社会层面上讲,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那些明显妨碍某一学科发展的问题,尽可能为该学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目前广西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政策细分化问题、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问题、民间组织发育问题、公众对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应职业的认知度与认同度问题等等。
第二,善于自我定位而又不乏前瞻性的决策系统。由于全区高校的类别、层次、专业创办时间、师资力量、生源结构、教学设备、区位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不同,所以各高校学科规划与管理决策部门及其相关决策人员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应该给予比较清晰、准确的定位,从教学科研的主攻方向、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和质量要求到毕业生分配去向都要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计划,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
第三,开放进取而又团结合作的教学研究团队。到2012年为止,广西八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共有75名专任教师,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而且学历层次偏低,只有26人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由于这些专任教师学科背景复杂,学缘关系疏松,分布也不太均匀,所以无论在各高校内部还是在全区层面上都没有形成较强的合力。这一方面要求各高校要加强社会工作师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强化团队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每个在职教师都要努力提高社会工作理论素养,逐步积累实务工作经验,尽快实现角色的分化与转变,使自己成为一个既通晓国际通则又具备本土经验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都比较强的社会工作教育者。
第四,可塑性强而又富于爱心的学生群体。迄今为止,全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生源状况都不理想,大多数都是从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调剂而来,所以入校之初专业思想普遍不太牢固,情绪波动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从这些年的培养经验上看,除了少数个案,青年学生可塑性普遍较强,而且基本上都不乏热情与爱心。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趋向已经十分明朗的情况下,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就会逐渐提高。
第五,符合一般要求而又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化、系统化、国际化的学科,因而它的课程体系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为了规范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工作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就课程及其目标和内容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所以全区各有关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以此作为基本的参照体系。但是,社会工作又是一门十分注重个性化的学科,所以各高校还应该根据所处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对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凝炼专业特色。
第六,规范而又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各校应该加强对外交流与学习,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研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采取“1+n”的教学方法(即以某一种教学法为主,辅以若干其他方法),既要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又要体现方法的灵活性。
第七,齐备而又实用的教学设施。客观地说,近两、三年来全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设施普遍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问题也相当突出,主要表现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投入,有些设备重复率过高而有些却不齐全甚至尚未配备,实验室场地狭窄,图书资料更是缺乏,所以一方面要继续改进设施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设施的实用性,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第八,多元稳定而又专业化的实习基地。实习资源匮乏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广西表现更加突出。由于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少、规模小,项目也很有限,无法提供较充足而又稳定的实习机会,所以学生实习基本上都是以民政系统、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其下属单位为依托,此外还有一些城市社区(居委会)。这表面上解决了实习的问题,实际上很难保证实习过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今后必须下大力气逐步解决。
以上只是按照“理想类型”法勾勒了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合理模式的基本轮廓和必要条件,实际情况与此相去甚远。所以,全区社会工作专业都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建构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由于各高校起点不一、类别各异、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与方向不同,所以有关工作的重点和顺序也应该不同,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强求一致,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四、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的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
广西大学是全区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全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从2005年获准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并在公共管理学院成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以来,学校和学院就围绕着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一些比较显著的成效。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逐步加大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力度。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学人,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师资,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落实难度很大。2009年之前,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只有7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博士1人,硕士4人,学士2人,而且队伍不稳定,先后有1名副教授(博士)和1名讲师(学士)调离,另外1名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因此教学科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和学院采取以外部引进为主、校内挖潜整合为辅的方式,陆续从武汉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引进6位博士来系任教,同时先后把4名青年教师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由此开始形成了以专业责任教授为核心的相对稳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全系共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7人已获博士学位,3人博士在读;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均已获得博士学位。在未来3~5年中,学院将利用广西大学被教育部列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院校的有利契机,从国内外引进3~5名青年教师,选派3~4名教师赴国外访学,同时培养和引进2~3名学术骨干。
第二,在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合理改进教学计划、切实规范教学过程的同时,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倡导以科研促进教学。广西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主要是以全国社会工作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国内一些高校的经验为参照制定的,总体上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规范。但广西毕竟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近年来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课程教学改革,先后开出16门示范课,其中3门还被列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重点是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二是以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为依托,增设10门实务课程。三是加强实习指导,初步形成“理论+实务+科研”的实习模式,降低实习过程的形式化和随意性。同时,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倡导以科研促进教学,效果显著。近四年来,全系教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4个、青年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3个,境外合作项目4个,高校及科研院所横向合作项目7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10个,研究经费300余万元;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篇获三等奖;参与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
第三,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术品味,增强专业认同,近五年来分别从中国人民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近20所国内外著名高校邀请知名学者来系讲学;主办“中欧社会工作发展论坛”等4次学术会议,选派教师外出交流学习;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明爱社会工作服务部开展长期合作研究;每年选派10名优秀本科生、3~4名研究生、2名教师赴香港考察学习等等,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四,加强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努力开发实习资源。现已投资70万元建成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未来三年中还将陆续追加投入约100万元,用于实验室的升级改造。针对专业图书资料缺乏的情况,学校和学院也在经费上予以倾斜,情况逐年好转。此外,广西大学是一个地方性特色大学,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许多公益机构都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横向或纵向联系,十分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发实习资源,目前已同民政厅等10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第五,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答疑解惑,贯彻知行合一,培植和巩固社工精神。由于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对社会工作所知甚少,入学后普遍感到迷茫,对专业缺乏信心,对前途相当忧虑,情绪波动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全系教师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和分享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全程交流,介绍国内外社会工作学科及职业化发展的概况,推荐专业读物并及时答疑解惑。同时还要求全体教师自觉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社工价值渗透,而且尽量身体力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经过几年努力,广西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培养取得较好的成效。除了已经培养4届共193名毕业生,另有182名在校本科生,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突出:首先,专业认同感、满意度较高。在全院三个专业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满意度和团队意识都位居榜首,实践经验名列第一。其次,学习氛围良好,研究生入学率平稳上升,科研积极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四年来,分别有5人、9人、12人和8人考上国内知名高校和本校的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4个,自治区级4个,校级3个,横向委托项目6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1人获全区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再次,踊跃参加社会实践。除了正常实验、实习,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超过50名,他们还自发组织“广西大学大学生社会工作协会”,创办系刊“萤火”。又次,毕业生分配去向良好,每年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
五、小结
总之,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经历了近十年以规模增长为主的阶段后,已经逐渐过渡到以质量提升为主的阶段。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全局或局部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社工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是从局部出发,对当前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同时针对该模式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运用“理想类型”法勾勒了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合理模式的基本轮廓和前提条件,然后以广西大学在这方面的探索为例,指出这些条件完全有可能逐渐得以创设,从而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当然,由于各地区、各高校情况不同,所以具体方式不应强求一致。
[1]柴定红,熊贵彬,2009,《英美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第11期。
[2]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20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第5期。
[3]史柏年,2011,《中国文化与体制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本质的建构》,《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4]苏祥,2013,《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综述》,《人民论坛》第11期。
[5]孙中锋,2010,《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路径探讨-以安徽省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6]王立红,周光亮,2010,《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7]王思斌,2008,《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取向》,《社会工作》下半月(实务)第9期。
[8]周林波,2009,《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社会工作》第12期。
编辑/杨恪鉴
C916
A
1672-4828(2013)06-0101-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6.014
闭伟宁,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4);李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12级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