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协同与目标定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多元主体间的互动研究
2013-04-10宁雯雯
宁雯雯
社会协同与目标定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多元主体间的互动研究
宁雯雯
本文基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02~2009级本科生专业实习报告,通过访谈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目标定位不清、主体间目标冲突、目标实践环境缺乏、目标难以协调等问题,这可能与实习机构选择偏差、目标模糊、实现周期短、实习生缺乏对实习机构与内容的事前了解以及实习督导缺位有关。基于此,要重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标体系,需要建立一种协同机制。院系、实习生以及机构之间应围绕社会需求,加强资源整合与沟通。
社会协同 社会工作 专业实习 目标定位 内容分析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院系、实习机构、学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多种资源进行整合的复杂系统。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提升对专业的认同以及对自我的认同,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对接,实现多重资源的整合与运用。而专业实习的目标定位是对专业实习所要达到成效的预期,也是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估的依据。
院系基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需要制定实习目标体系,而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则会根据实习的具体情境制定个人目标,机构基于自身发展同样拥有自己的目标。基于主体的差异,目标间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抑或冲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通过实习到底应该收到怎样的成效?学生实习目标与学校目标、与机构目标间的冲突需要如何来协调?专业实习的目标又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将从社会协同视角,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目标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笔者基于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02~2009级本科生的专业实习,通过资料分析与访谈的方法,对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原因,从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目标体系,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本研究内容分析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本科生专业实习报告,按照实习报告结构,主要分为实习目标、实习计划、实习机构及服务模式、实习内容、实习总结和反思等几部分。其中实习目标和实习计划是学生在实习前或实习之初对自己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的一个前瞻性的预期与评估,而在实习内容中对自己实习工作的流程、参与的活动、接触的案例以及所使用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巧等都进行了客观详细的描述。在总结与反思部分,学生对个人实习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事后评估,倾向于情感式叙述。笔者通过内容分析,从中提炼出学生在实习中的目标、机构对他们的要求,以及他们在实习前、实习中以及实习后对专业实习目标的认知,对社会工作本身以及自我的认知等。
此外,为了更充分了解专业实习过程和再次印证内容分析中的相关结论,笔者通过参与针对这些实习学生的集体访谈来进行辅助研究。通过沟通与交流,对他们的实习过程、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惑、他们对于实习机构运作模式的感受等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他们的这些分享为笔者从具体情境中提炼目标定位以及发现存在的冲突提供了帮助。
二、专业实习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共收集实习报告159份,按照是否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实习进行归类筛选,剔除非专业相关实习报告72份,有效分析实习报告87份(见表1)。表1显示了2002~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实习的相关状况,可以看到2002、2003、2006级实习中专业实习所占比例不足三成。其他则达到了80%以上。专业实习基本上采取的是院系联系实习单位,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实习的形式。
表1 2002~2009级社会工作实习总体描述
表2统计了历级专业实习的实习时长、实习机构类型及实习内容。从实习时长看,大致在1~2.5个月之间,且采用的是集中实习的形式。专业实习的实习单位采取院系与单位协商确定的形式,除2009级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习外,其余大部分实习机构为学校、社区或政府相关机构,大多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实习的内容主要涉及部分的青少年、社区、老年、司法和残疾社等领域以及一些实习机构日常行政办公。实习内容与实习机构性质紧密相关。
表2 2002~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相关实习统计
三、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多元目标
“社会工作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个人、团体或社区的潜力发展。”(丁瑜,2012)这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服务社会。不管是机构、院系还是个人在设定目标时都应以这一终极目标为出发点。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中要完全体现这一目标的要求,主要从两个层面来把握,即认知层面,包括价值认知和专业认知,分别回答社会工作者应持有怎样的价值观和伦理以及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者需要做什么的问题;理论与技能层面,主要回答社会工作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下文将分别对院系、实习机构、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
(一)院系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手册中关于专业实习目标,尽管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都未脱离认知与理论和技能两个层面。如某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手册中对实习目标的描述:“帮助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工作中所包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地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个人、小组、组织和社区工作的技巧。在社会政策分析及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巩固和丰富知识与技巧。”又进一步具体化为“专业知能的发展”“专业自主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培养批判精神、促进专业成长”(引自《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手册》)①具体参见: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手册,http://www.bdstar.org/Article/Class75/Class118/ 200506/2842.html。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机构目标定位
实习机构是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从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看,机构与高校合作仍是实习的最主要方式,而在机构选取方式上“以学校联系临时机构或安排到固定的实习基地为主”(钟涨宝等,2010)。因此,实习机构类型的选择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机构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实习目标的实现。
当前高校选取的实习机构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承担社会福利和服务功能的官方、半官方组织,另一类则是较为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等。从已有研究看,不同性质机构对于实习生的期望、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官方、半官方组织由于“工作理念与方法及对社会工作认知的影响,学生在这些机构中的角色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机构的一般工作人员,或者说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勤杂助理。”(钟涨宝等,2010)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机构并未对实习生的专业实习设定目标。而相对来说,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更为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在实习计划和督导方面更为规范,更可能为专业实习设定合理目标。但是通过对相关文献以及机构的相关文本的分析,发现机构对于进入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没有固定目标,更多的是一种指引。同时,机构均有自己的目标定位。通过对机构目标的分析,笔者发现机构的目标定位直接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概括起来即为通过完善的组织和运作模式、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服务,助人自助。而机构往往是基于服自身目标来帮助学生具体化其实习目标,从而能够尽可能融入真正的社会工作,且不影响机构的正常工作与服务。
(三)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目标定位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中扮演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方面,是学生的角色。实习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期望通过实习能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将习得的理论与各种技巧在实践中演练,实现专业自我,从而为适应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角色。实习生需要深入到社会工作机构中,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实践和灵活运用技巧,向受助者提供服务。实习生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不能因其实习身份而降低标准。
基于双重角色,实习学生在具体实习中对个人的目标定位应该符合这种角色期待。结合前文院系的实习目标地位以及机构的目标可知,作为实习者的这两种角色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主体。院系在目标定位中更多的是将学生设定为一个学习者,实习是一个知识习得与内化的过程;而对应另一重角色,实习者应该将个人目标与机构目标相结合,以满足社会需求。双重角色扮演带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院系专业实习目标定位与机构目标之间的冲突。
下文,笔者将通过对武汉大学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过程分析,来探索主体目标间的冲突并寻求整合的可能性。
四、多元目标下的冲突与偏离
(一)机构选择下的目标偏离
从前文的统计描述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实习生并未在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进行实习,而是进入官方、半官方的组织,他们从事的工作虽然包含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内容,但很多时候还要协助机构的日常办公。在短期的实习中,非专业实习占用了相当部分时间,这使得实习目标的实现受到限制和影响。
“在街道居委会实习的这近一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居委会完成社区一些资料的整理并归档,同时走访社区内的一些老年人,进行访谈,开展几个个案。”
可以看到,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并不是仅涉及社会工作相关内容,还包括了机构的日常管理。钟涨宝(2010)在一项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调查中发现“过半学生承认自己在实习中‘时常’或‘频繁’从事‘打字’‘抄写’等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学生实习内容与实习目标的偏离从源头上看是机构选取的问题,由于机构的性质、职责与理想的实习机构存在差距,导致实习内容往往偏离实习目标。
(二)双重角色下的目标冲突
“旨在了解社会福利服务完善的发达地区其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情况,通过参与式观察、学习,获得第一手实践经验。”
一位实习生在他的实习报告中对此次实习的目标作了这样的概括。之后在其报告中也多次使用“观摩”“观察”“旁听”“学习”等字眼,从文本分析中,笔者倾向于认为这位实习者扮演的实习角色是一个学习者。但是,通过访谈和文本分析,能够强烈得感受到这些实习生对于深入接触社会工作的渴望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
作为实习生,机构对于他们的安排所表现出的谨慎甚至不信任,都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在实习中的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建立关系,在社会工作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关系的建立,包括机构与院系,机构与实习生,实习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建立,需要多种资源的整合,需要多个主体间的协同、调节。
(三)目标模糊——目标与现实的偏离
在实习之前,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意向机构并制订自己的实习目标与计划。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在实习前,学生的目标往往空泛而概化,更加侧重于“想”得到什么。一位同学提到实习开始前的目标。
“主要是想了解澳门的社会工作发展和运作有哪些服务、政府和机构的关系、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澳门社会工作的培养等这些问题。”
“机构的何主任告诉我,我所说的目标只是“想了解什么”,却没有“打算做什么”。
从表述中,可以看出这位实习生对于实习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进入机构后想要做什么,能够完成什么欠缺考虑,这一目标过于空泛,缺乏执行性。如果按照这一目标,学生无法真正开展实习工作,也难以评估实习的效果。
(四)缺乏实习前了解,目标缺乏实践环境
实习生在制定目标前对机构缺乏必要的了解,如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介入模式等,制定的目标因此缺少了实践环境。如一位同学提到:
“我感兴趣的领域主要是青少年和社区服务,最初是因为家庭、社区服务才选择这里,但是到了这里发现因为时间不合,而且这两年中心的这个服务正在转型为项目模式,作为实习生,我没办法参与进去。”
“因为我来实习前中心的活动都已经安排好,所以我主要是参与活动,配合工作。”
“这个活动我主要是观察和参与,但更具体的内容也没能了解。”
这位同学仅对实习机构有初步了解,对自己“打算做什么”也有较清晰的认知,但并不清楚当时机构的服务运作情况,结果导致实习前制定的目标没有了开展的条件,实习效果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这一实习目标也无法实现。
(五)实习周期短,个人目标与机构目标难以达成一致
实习时间太短,是几乎所有实习生的共同感受。社会工作服务个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建立关系,提供服务,进行治疗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机构提供给实习生演练机会的前提是实习生开展的工作不会影响机构的正常工作,不会影响机构的目标。
“我们的实习时间太短,根本不足以完成一个严格的个案周期,而我们的理论储备有不足,实践经验不够,文化背景与语言都不是很熟悉,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个案,只能是走马观花,水过地皮不湿。其他诸如小组、社区就更不要去想了。”
“由于实习时间太短,自身掌握实务经验有限,再加上初到机构和澳门,对周围资源了解不清,所以不期望直接介入个案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从实习生角度来看,他们迫切渴望将课程上学到的理论和技巧在真实场景中应用,希望能够开展个案、小组等。但是,实习时间过短,导致了实习生与机构在目标实践上的冲突。从机构的角度,实习生如果不能完整实践一个项目或活动,很可能会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产生影响,这是对机构目标的破坏。基于此,机构非常谨慎地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和实习活动,也因此,实习生以及院系专业实习的预订目标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六)实习督导缺位,目标协调艰难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指对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社会福利机构实习时所做的一种有系统、有进度的持续性督导工作(万江红、逯晓瑞,2008)。督导主要有教育、咨询、支持功能,其中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给与实习生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对于实习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督导一般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或机构中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肖萍,2006)。可以说督导是协调机构、实习生与院系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对于协调三大主体之间的目标冲突有积极的作用。在访谈中,实习生对于督导缺位的不足深有体会。
访谈者:“你们遇到问题时怎么办?”
受访者A:“与我们一块实习的澳门实习生会定期向督导汇报实习进展,对于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与督导沟通和反馈。”
受访者B:“我会向机构的督导请教。”
受访者C:“我实习的机构没有督导,有问题主要是我们同学间讨论。”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到内地社会工作实习与澳门存在的一个差距。由于督导的缺位,当实习目标受到阻碍时,缺少了及时的沟通和支持;当实习生的目标与机构目标出现冲突时,也缺少了调节机制。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与机构的沟通,主要是我们认为机构主任是督导老师,会给我们任务和建议,而澳门的实习模式是学校老师作为督导,而机构只是提供平台,这个问题到实习后期才认识到,所以给这次实习留下了遗憾——没有去做,而社会工作不是读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此外,实习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是此次实习中非常普遍的问题。首先,实习目标不明确,其次,缺少督导,未能及时与机构就一些困难、困惑进行沟通,造成了实习陷入困境时无法排解。
五、基于社会协同的目标体系重构
通过上文的分析,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多元主体目标以及之间的冲突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在社会工作实习中主要存在着三大主体的互动,即院系、个人、机构。三大主体之间存在着整体目标与个人目标、个人目标与机构目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其中,实习生作为活动链条的连结者,担负着学习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双重角色,联系着链条的两端,将矛盾清晰化、具体化。
笔者认为要重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标体系,需要建立一种协同机制。院系、实习生以及机构之间应围绕社会需求,加强资源整合,强化沟通。从院系方面来看,一方面,院系在专业实习目标的设定中应考虑社会环境、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以及专业发展的趋势,将专业实习目标嵌入专业构建体系以及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目标定位的统一。另一方面,院系在目标体系构建中应确定层次性,加强目标间的逻辑联系。从总体出发,认知层面的目标应优先于实践层面。在认知层面内,专业价值认知是基础,进而是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在实践层面,社会工作理论与技能的整合是核心,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是基本要求,而将技能嵌入理论,以理论来提升技能是高层次要求。另外,应将评估纳入目标体系,形成“评估—反馈”体系。
从实习生角度,实习生基于双重角色,在目标设定上应加强目标的协同与整合。一方面应以院系目标为指导,确定实习目标的内容、层次;另一方面,应在充分了解机构设置与运行的前提下,将实习目标具体化,将目标与机构安排相结合,确保目标的可执行性、可评估性。
从机构角度,不论是基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还是机构成长的需要,机构都应承担起培养与检验社会工作人才的责任。在接纳实习生时,应了解院系目标以及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实习生的实习程序,帮助实习生确定合理、可行的实习目标。
具体到操作层面,应完善督导制度,建立双督导制,即教师督导与机构督导制。机构督导主要负责实习生在实习机构遇到的工作问题,为学生实践提供实时指导,引领学生更快适应具体工作环境,从实务角度评估学生实习目标的操作性并给与指导和建议。教师督导侧重给与学生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学生设定具体实习目标。
另外,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固定专业实习基地,建立起院系、实习生与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增强院系目标与机构目标之间的协调。这是保证实习时间,实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与前提。
[1]丁瑜,2012,《反思式学习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实习课程为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8辑。
[2]万江红,逯晓瑞,2008,《从参与角色看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状》,《社会工作》第9期。
[3]肖萍,2006,《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资源概念的引入》,《社会学研究》第3期。
[4]熊跃根,2005,《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1期。
[5]钟涨宝,2010,《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基于湖北武汉高校的调查》,《学苑风》第6期。
编辑/汪鸿波
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项目号:KC201204)。
C916
A
1672-4828(2013)06-0041-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6.006
宁雯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