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2013-04-10慈勤英赵彬
慈勤英 赵彬
基于学生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慈勤英 赵彬
基于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三大要素,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以及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港台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提出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学生需求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设置
一、前言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自80年代后期恢复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经取得很大发展。目前,全国三十余省的近200所本、专科高校已经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旨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基础知识、较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以及反思批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变得至关重要,而课程设置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安排。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社会科学,其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适度性、多样性、实务取向。适度性是指不同类型的课程数量、比例以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理的。多样性是指课程内容应该涉及社会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同时课程类型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以保证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实务取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特征,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为应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为核心,强调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课程设置的关键不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而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建构中来(王颖,2010)。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知识的实践者,是社会工作职业未来的承担者。因此,学生需求是联系课程建设与社会需要的枢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学生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对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课程设置和完善课程体系提供思路。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三大要素,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分析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港台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提出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采用内容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离析出现有课程设置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安排。目前采用的培养方案为2010年制定实施的,内容涵盖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学制和学分要求,学位授予,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主要实验和实践教学要求、毕业条件以及专业教学计划表等八部分内容,对如何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表述。
另一方面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寻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以及对于课程设置的需要。由于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在大三开始选择专业,之前同属于社会学系,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选取为全体大三大四学生,调查22人,有效样本量22,回收率100%。
三、研究发现
(一)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教学规划思想的直接呈现,不同类型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所占的地位(各类型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侧重和发展方向。前文提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这一专业的根本特色,在课程结构中,同样应该体现这一特色。
根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培养方案,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教学计划中包括四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学分要求为140分。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面向所有大学生进行授课。这部分课程学分要求为31分,占总学分22.14%,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开设7门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统称为社会工作专业相关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是指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同样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12门,要求学分数为34分,占总学分比重为24.29%;可供选择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有25门。专业课是指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必修5门,学分要求为10分,占总学分比重为7.14%;选修12门。社会工作专业相关选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43分,占总学分的30.71%。实践课程是指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共10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为7.14%,其中毕业实习占2.86%。(见表1)
表1 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安排
分析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不同的课程类型,符合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是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占到总学分的62.14%,其中专业相关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为44学分,专业相关选修课程应修得的最低学分为43学分;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分配大致相当,给予学生较大选择空间。通识教育课的总比重也占30.71%,而实践环节仅占7.14%,其中的毕业实习所占比重更小,仅为2.86%。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带有很浓重的学术色彩,课程理论灌输多,而实际操作的课程少,实践环节薄弱。考虑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取向,在课程设置上是否符合了实务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前文提到一个科学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实务取向至关重要。违背了实务取向,笔者也难以断定这种课程结构和学分设置是否适度和科学。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这一课程结构,难以满足专业学习需求。当问到“你觉得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的比例是否合理”这一问题时,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不合理,对课程结构满意度较低(认为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仅为16.7%)。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学生不满意的焦点在于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太低,他们指出当进行社会工作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理论与实际不能结合”(44.4%),即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自如得转化,应用于实践中;而要优化专业课程首要的措施在于提高实践环节所占比例(83.3%,远高于其他措施)。(见表2、表3)
表2 你觉得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的比例是否合理
百分比(%)33.3 44.4 11.1 5.6 5.6 100.0实务课程的缺乏理论与实际不能相结合得不到社会认同自身能力不足自信心不足合计
(二)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结构反映了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而课程内容则是课程设置的核心。下面笔者将进一步从课程内容来对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考察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
有研究者对香港主要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进行考察发现,这些学校在课程内容设定上大致涵盖了五个方面,即有关人文科学的基础课程、对社会工作环境的认知课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课程、社会工作技巧训练、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和能力培养(陆士桢、酒曙光,1994)。虽然随着社会以及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各个院校在具体课程内容上会有所改进,但基本未超出这几大范围。笔者结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实际,基本遵循这一思路,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归纳。根据教学规划,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课程大致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工作环境认知,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等;二是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包括了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三是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训练,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人际交往理论与技巧,以及一些专门社会工作领域,如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等;四是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社会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统计分析方法、文献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等及社会工作的实践;五是一些人文科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一些社会学的课程。(见表4)
表4 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内容设置
从课程内容来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规划的课程基本涵盖社会工作的各个层面,从社会工作理论到具体方法到社会工作实务均有课程涉及,内容体系具有丰富多样性,从理论上看,能够一定程度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但问题在于,学生的专业需要是什么?课程内容在保障多样性的同时,是否能够做到有重点,根据主次有所侧重呢?课程内容安排的比例是否做到了恰当呢?
笔者对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理由、打算以及感兴趣的社会工作领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是基于兴趣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的认可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的“务实”“价值观”与他们的“性格”“兴趣”是相契合的。这种认同或兴趣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转化为职业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仍有从事社会工作的打算。作为一个思想趋于成熟的个体,大学生对于基于兴趣或认同的选择,有更多的坚持,也对本专业有更多的诉求。
笔者的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工作领域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心理道德辅导(第一位)、家庭、婚姻服务(第二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社会行为矫正服务(并列第三位),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从事一线的具体社会工作;而对于社会救助、社会管理与服务、就业服务、基本权益保护等,学生关注较少。
基于关注领域的微观和实务倾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表现出一定偏好性。对学生认为的“将来工作中用处最大的课程”的调查显示,59.8%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类的课程对未来工作帮助最大,其中个案工作被认为是最重要的(29.4%),其次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17.6%)。但是,通过分析教学规划发现,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类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相关课程中所占比重存在较大不足,仅占专业相关课程的16.67%,其中必修课程占5.56%,选修课程占11.11%;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占到48.15%(见表5)。这一课程设置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表5 学生认为的将来工作中用处最大的课程统计
(三)课程安排分析
课程安排一方面反映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另一方面也关系着课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一个高效合理的课程安排,既要考虑到课程学习对先修课程、知识能力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学生不同阶段知识和能力诉求的差异。按照课程设置的一般规则,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多后少”“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还应该把握课程安排的节奏。
通过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安排进行分析,发现在大一、大二(第1~4学期),学生并未选择具体专业,统一在社会学系进行学习,课程安排多为专业基础课,涉及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内容以及社会工作及环境的基础认知,如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问题等课程;在大三上学期(第5学期)学生选择专业,开始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课程安排逐渐深入和具体,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社会工作的实务课程和具体实务领域课程。在大三结束的暑假开始到大四学年,逐渐加入实践课程,学生集中深入真实社会环境实践社会工作。从课程安排顺序来看,遵循了“先易后难”“先多后少”“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安排思路(见表6)。
表6 各学年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课程安排
那么,学生对这种课程安排的反映怎么样呢?这种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呢?笔者调查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各学年(特别是大三大四学年)的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发现学生对于大三应修的必修课数量的满意度较低,回答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所占比例仅为27.8%;对大四应修的必修课数量的满意度更低,仅16.8%认为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而对于选修课,学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认为当学年安排课程数量合理的比例大三达到44.5%,大四为43.8%,表明满意度未超过半数(见表7)。
表7 学生对大三大四学年专业课程安排数量合理性认知
从总体来看,学生对于大三、大四学年课程安排数量的满意度较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呢?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在大三需要修的必修课数量为5门,涉及的是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社会工作环境的基本认知;可以选择的选修课有8门,涉及的课程内容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门)、社会工作理论(2门)、社会工作环境认知(2门)和社会工作基本方法(2门)。而关于社会工作专门领域相关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则集中安排到了大四(第7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有4门课程可以选择。按照社会工作专业学分要求,应修至少43分的专业选修学分,即最少应修20门专业选修课程。而分析专业选修课程安排顺序、内容和结构,发现涉及到社会工作方法、实务和专门领域的课程几乎全部安排在了大三2个学期和大四的第1个学期,在大一、大二学年选修课程仅涉及到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其中又以社会学专业课程为主。也就是说,为了从课程中获得更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在大三、大四学年选修所有选修课,这两学年(特别是大三学年)学生的课程安排将过于紧张。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与专业教学规划安排发生背离,会大大削弱知识消化吸收和运用于实践的效果,阻碍学生从课程到社会的转化进程,也违背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实务取向性。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文分析,对武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反映及其需求形成了清晰的认知。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满足适度性、多样性以及实务取向的要求。可以看到,从课程设置本身出发,不论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安排都基本符合这三大原则。但从学生需求出发,发现在实际运作和实践效果上看,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脱节或偏离,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从课程结构上看,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带有浓重的学术色彩,理论课程所占比重大,而实际操作的课程少,实践环节薄弱。从学生的需求来看,这一课程结构,难以满足需求。而学生不满意的焦点正是实践环节。
其次,从课程内容来看,学生关注的社会工作领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课程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对于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课程的需要最为突出,但是这类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相关课程中所占比重存在较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需要。
最后,从课程安排来看,选择社会工作专业之前的两年,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课程接触很少,对于社会工作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大量课程被安排在了大三和大四,造成学生在这期间课业紧张,需要接受大量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和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难以介入日常学习。
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借鉴港澳台等地区先进经验,挖掘和立足于学生需求,对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在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非常成熟的香港台湾等地区,实习环节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需要完成900小时的课堂教学、800小时的机构实习以及200小时的技能训练,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所占比重相当。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和核心,武汉大学同样应调整课程比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和比重,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是丰富课程内容,适度增加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相关课程。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科学,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实务知识和技巧,在现实社会中实践其助人自助理念。而这类课程正是当前课程设置中所欠缺和不足的,因此应从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增加相应课程。借鉴港台经验,可以适度增加社会工作方法课程以及实习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实现方法和实践上的提升。
三是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课程顺序,一方面应在大一大二学年适度增加社会工作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选择专业前能够对社会工作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这也是减轻大三大四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课程安排的调整,可以为实践教学争取更多的时间,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手段。学生进入大三才开始选择专业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知,加剧了社会工作课程安排上的冲突。可以适度调整课程安排时间和顺序,在大一大二学年相应增加社会工作相关课程,从而一方面使学生尽早对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和理论以及基础方法有所认知,另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更多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条件。
另外,要保证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避免理论脱离实际,还需要相应的资源和环境配合,如充足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实践设施以及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需要整个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转。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必然需要结合学校和院系资源、社会发展形势、学生需要,坚持实务取向来进行改革。
[1]陆士桢,酒曙光,1994,《香港社会工作教育课程设置状况及其对内地社工教育的启示(考察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
[2]王颖,2010,《本科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关键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第6期。
[3]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工作系,http://web.swk.cuhk.edu.hk/?id=351.
[4]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http://www.socsc.hku.hk/programmes.html.
[5]邹晓红,2004,《结合我校实际谈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编辑/汪鸿波
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项目号:KC201204)。
C916
A
1672-4828(2013)06-0028-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6.004
慈勤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彬,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