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文化在廉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2013-04-10肖扬伟
肖扬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江西井冈山343600)
我国分布众多,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光辉历史,又为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等腐败现象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不失为一个廉政教育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时间跨度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1]广义的红色文化不局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包括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红色风情等。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还是从狭义上来框定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从其内在逻辑和机构层次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地、纪念馆和各种历史文物等;制度文化,包括在革命战争中所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革命理论、各种法律和制度等;精神文化,包括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歌曲、革命歌谣等。红色文化具有以下特性:
(一)先进性。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崇高革命理想,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遵守纪律、率先垂范的行动准则,淡泊名利、清廉为民的宽广情怀,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契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历史性,但其蕴含的红色精神实质,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然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系中仍不可或缺。
(二)地域性。红色文化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史,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故事歌谣、红色经典文献和歌谣、红色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譬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秉持信念、百折不挠、战胜逆境、积极乐观”的长征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西柏坡精神等。分布广阔、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既是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辉煌见证,也是我们今天进行廉政教育的基本依靠。
(三)群众性。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苦大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活动中形成、积淀下来的,它源自人民,直接来自人民的斗争或劳动实践。人民既是红色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红色文化的受益者。如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歌谣,以生动简洁的语言、节奏明快的曲风,迅速成为革命者的纪律标准,使红军将士赢得了根据地老百姓的支持。这首歌的歌词由包括毛泽东、程旦等人填词,很快在红军战士和群众中传唱开来,历经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等时期,成为“红色经典第一歌”,多年来久唱不衰。
(四)传承性。红色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无数革命先辈的传唱和实践中得到保存和升华,传统文化中的明辨义利观、模范带头观、为民谋利宗旨观、清正廉洁权力观在红色文化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传承。也正因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性,即使在远离战争年代的今天,年轻一代人也能在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歌谣、革命故事中浸染到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率先垂范、勤政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气节。
二、红色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教育的元素
(一)坚定理想,坚守信念是红色文化的灵魂,也是干部廉洁从政的总开关。有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是考验一个人是不是坚定的革命分子的最高标准。这种信仰,是一种力量、一面旗帜、一个方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战斗不止、奋斗不息。井冈山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后,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坚信革命一定会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即使在经历了红军初期的“三月失败”、“八月失败”,遭受敌人数次“围剿”和“会剿”,井冈山的生活困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是“有时真是到了极度”[2],部分革命理想不坚定的投机分子逃离了部队,但大浪淘沙,真正的革命者留下来了。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开创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方针和战略决策,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今天很多腐败分子之所以会掉入腐败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最后沦为人民和社会的敌人,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追根溯源,与思想上丧失了理想信念不无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
(二)真心为民,勤政为民是红色文化的根基,也是干部廉洁从政的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封建官僚尚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共产党人作为新时期的先锋队和先进分子,更要有“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高尚情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斗争时期就非常注意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在瑞金时就深刻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彭德怀给群众发银元,陈毅带病为农民割禾等故事无一不是从群众小事做起,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把一个落后的旧中国带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
(三)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也是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古语有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央苏区时期由于敌人封锁,物资极度匮乏,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广大军民生活异常艰苦。临时中央政府的十个工作部门,全部集中在瑞金叶坪的一个大祠堂办公,每个部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而且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村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大家都没有薪饷,政府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厉行廉洁政治。陈云、博古、邓颖超、毛泽覃、罗迈、陆定一等23位从白区到苏区来工作的同志联名致信《红色中华》,表示“每天少吃二两米,今年不领热天衣服。”[4]正是由于领导干部带头艰苦奋斗,和群众同甘共苦,成就了苏维埃“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的美誉。今天,我们虽然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革命传统,在新时期依然不能丢。
(四)遵规守纪,率先垂范是红色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纪律严明,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旧军队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律基础,也成为红军密切与群众关系,增强红军战斗力的法宝之一。要求普通群众遵守纪律,领导干部就得带头垂范,并时刻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朱德、毛泽东等领导,为了解决山上粮食不足的情况,带头挑粮上山,甚至比普通战士挑得还多,脍炙人口的“朱德的扁担”故事就发生在这时。领导干部只有切实重品行,做表率,带头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纪律,才可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在廉政教育的若干途径
(一)进一步保护、发掘好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廉政文化对干部廉政教育的积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干部廉政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廉政教育理念和方法。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应做到“三变三为”:一是从开发入手,变红色历史为红色资源;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大对历史馆舍的修缮维护,注重挖掘红色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变为廉政教育的基本素材。二是从整合入手,变红色景点为红色景区;如江西井冈山八角楼景区不仅对原有的八角楼毛泽东核心景区加以修缮,而且扩大范围,根据历史修复了明道堂,在附近修建了八角楼油灯广场,红军大食堂等,形成了一个八角楼红色文化圈;湖北武汉将督府堤地区的革命遗址集中成片,形成了革命传统特色鲜明的“红色景区”。三是从塑造入手,变红色遗迹为红色品牌。如江西省瑞金市投资扩建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出版发行了《伟大的预演——中央机关在瑞金》和《红都瑞金》等书籍,使“红都瑞金”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文化品牌和廉政教育基地。
(二)建立红色文化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的领导机制,确保红色文化廉政教育的实效。建立纪委监察部门牵头,宣传、影视广播、文化等主管部门,成立非常设性的领导机构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做好各自职能内的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廉政教育合力。二要赋予红色廉政文化以新的内涵,推进红色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红色廉政文化内涵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应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增加其时代性和适用性。比如革命先辈坚守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可以转化为新时期要不怕困难,勇于创新,与群众共克时艰的精神;革命先辈亲民爱民的宗旨意识,可以转化为新时期“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权力观;革命前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纪律观,可以转化为在诱惑面前毫不动摇,耐得住清贫的金钱观。三要建立廉政文化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廉政文化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树立“大宣教”的理念,把红色廉政文化纳入廉政教育体系之中,对廉政教育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相关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注意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单位、个人创作、宣传廉政文化,要培育践行、宣传廉政文化的先进个人和单位,促进不同单位间的廉政经验交流,不断推进廉政文化的深入开展。四要建立廉政文化的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主抓廉政文化建设,做好相关协调工作,落实好廉政建设经费,定期组织廉政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良的干部吸引到廉政文化岗位上来。
(三)创新廉政教育的方式。一要文化载体上创新。除传统的报刊杂志、文字图片、遗物遗址等展示手段外,还可以大量采取现代化传播载体,如声光电技术、电子书、动漫画、多点触摸屏、汽幕墙、空中成像等高科技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廉政文化。互联网的崛起给廉政文化宣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手段,要积极利用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故事、网络动画等宣传廉政文化。二要在廉政教育领域上拓展。要积极拓展廉政教育的辐射面,促成廉政教育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机关人员走向普通民众。如广西贺州积极拓展廉政文化的领域,机关办公楼里张贴图文并茂的廉诗警句;学校里广泛流传廉政故事;社区里传唱廉政歌曲;广场上,廉石、廉政灯箱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三要在方法上创新。传统的报告法、英雄模范典型示范法固然不能丢弃,但新时期应该有更多的方法加强廉政文化的实效。比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领导干部廉政教育方面采取了系列尝试,学员穿红军服走挑粮小道,使学员增加了不畏艰难、率先垂范的勇气;赴当年毛泽东的调查地兴国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员领悟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吃红米饭、喝南瓜汤使学员体会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
[1]王以第.“红色文化”及发生机制[J].理论界,2007(10):168.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145.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15.
[4]中共中央机关外籍工作同志给本报节省运动号召的回答[N].红色中华,1934- 03-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