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体育政策的变迁与思考

2013-04-10张庆文万莹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国民普及体育运动

张庆文, 杨 刚, 万莹莹

(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200438;2.焦作市第十一中学体育组,河南焦作45400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体育彻底洗刷了“东亚病夫”的屈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尽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蓬勃活力。60年来,我国的体育政策虽经多次调整,但都是围绕竞技体育这条主线来实施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主要是一些和竞技体育有关的人和事,如容国团、女排、李宁、奥运会、举国体制、姚明、刘翔、李娜等时代“符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纵深发展,我国实力不断增长、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而青少年体质连续20余年下降,也使人们更加关注群众体育。另外,一些体育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证明,蓬勃开展的群众体育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转变体育未来的发展模式,则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

为此,笔者以历史观为导向,对新中国体育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分析,论述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政策,概述当代中国体育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自身特点。

1 全民健身方略的确立(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均寿命和国民健康水平非常低下;因此,建国伊始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市场,休养生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新中国还积极“提倡国民体育”,以便使我们的国民有健康的体格和强壮的体力参加国家的建设事业[1]。

1949年朱德副主席在全国体总筹备会议上再次强调“国民体育”,通过体育运动“把我们的国民都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2]。

1951年在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等参加的全国篮、排球比赛闭幕式上,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发表讲话,号召“要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3]。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更是把热火朝天的全民体育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同年,荣高棠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4]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的第1个5年计划,经济呈现复苏态势。1954年经中共中央批转国家体委党组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5]由此,“国民体育”的提法开始被调整为“群众体育”。

至此,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国民体育”“群众体育”的全民健身方略基本确立。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带动了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截至1958年我国运动员共打破和创造了26次世界纪录,刷新了解放前所有的全国纪录[6]。

2 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提出(1958—1977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第1个5年计划完成后,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但依旧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抵制和排斥,不少国际体育组织还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为了打破封锁、彰显新中国的蓬勃生机,1959年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凸显出来。

1959年4月5日,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男子单打冠军,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1个世界冠军,这是体育发展史上难得的契机。1959年4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第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上作的《195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失时机地提出:“在体育工作中,应当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7]

在1959年9月13日开始、历时2个月的第1届全国运动会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的“国民体育”初见成效:有7名运动员在游泳、跳伞、射击和航空模型等项目中4次打破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106个单项全国纪录;数以千计的运动员刷新了省、市、自治区各项运动的最好成绩[8]。

1960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给运动训练造成很大冲击,运动队以休整为主。1963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家体委提出了由休整性训练转入正常的全面训练和必须严格保证训练质量的要求。1964年1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军学习并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体育报》1964年2月3日发表了《把郭兴福教学法学到手》的文章,并于2月20日转载了《人民日报》社论《郭兴福教学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号召军事训练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

1964年6月11日,《体育报》发表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的评论员文章,第1次对“三从一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运动训练,就是要从运动竞赛的实际出发,把训练和比赛密切结合起来,按照比赛要求安排训练。”

1964年11月21日,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访问中国,其间进行了多场训练和教学比赛。“日本女排惊人的训练量、高难度严要求、训练紧密结合实战以及一整套独特的打法”[9]更坚定了中国竞技体育贯彻“三从一大”的决心。

尽管提出“三从一大”后,人们在贯彻过程中对“大运动量”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少人仅仅把它理解为“负荷量”[10];但在当时运动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我国的竞技运动成绩在贯彻“三从一大”训练指导方针过程中还是获得了跨越式的提高。“三从一大”也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史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 奥运战略的确立与举国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78—1994年)

1978年开始连续3年召开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经过这3次会议,我国体育实际上开始了2个根本性的转移:一是由“文革”时期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向以业务工作为中心的转移;二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2个中心向竞技体育1个中心的转移。与这2个转移相应的则是奥运战略的形成和完善,并最终确定了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取得好成绩的战略目标。

经过3年的调整,我国体育基本形成了以奥运会为中心的举国体制。奥运战略和举国体制形成后,其很快就在竞技体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女排于1981—1986年连续取得“五连冠”,中国女排表现出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中国女排从此成了“拼搏”的象征,其影响超出了体育范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此期间我国首次参加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及后来的汉城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在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第1块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在国际赛场上奏响,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力量,给举国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与此同时,背离奥林匹克精神的功利主义也在逐渐蔓延和膨胀,各国的兴奋剂丑闻不断见诸报端。在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11人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国际大型运动会上发生集体兴奋剂丑闻,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体坛影响最恶劣、波及面最广的兴奋剂事件。

4 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战略的制定与实行(1995—2012年)

对于逐步崛起的中国而言,竞技体育不仅是中国体育实力、综合国力的展现,更是一次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大国,就要有深厚的体育文化积淀、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和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这一切都离不开全民健身所创造的群众体育发展环境。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体委相继于1995年6月20日、7月6日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5年8月29日我国颁布了《体育法》。在《体育法》第2条明确指出:“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2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以《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系统工程》为题发表文章,对这一跨世纪的群体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各地主管体育的部门相继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建立健全机构、加大群体工作力度、加快场馆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快体育社会化步伐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1]。即便如此,以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发展模式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扭转。在唯金牌论的体育管理体制下全民健身计划依旧“雷声大、雨点小”,与预期目标还相去甚远。

5 伦敦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发展与思考(2013—)

5.1 中国历次体育政策调整的背景 我国历次体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都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1957年后,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第5个“5年计划”的建设,国内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还被主要的国际组织排斥在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机会还不多。另外,为了洗刷近代竞技体育的耻辱,于1959年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体育”调整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978—1980年,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计划是在我国通过“拨乱反正”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刚刚被恢复的大背景下,为振奋民族精神,全方位展示新中国形象而制定的。

3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了展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举国体制下的“奥运战略”不断被强化,中国逐渐以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上。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稳定在前5位,尤其是在近3届奥运会上均取得金牌总数前2名的优异成绩。

5.2 对举国体制与强国战略的思考 简言之,举国体制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它在保证全国一盘棋,避免重复、内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一直深受舆论诟病[12],但理智思考,竞技体育的辉煌与国民体质的下滑并无因果关系,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也不应该是对立的。它们是体育事业的完整统一体,不是孰轻孰重,而是缺一不可。它们不仅是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需要,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简单地评价举国体制的优劣,而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际形势和经济背景下提出举国体制具有深远的意义。当时只有采取举国体制中国才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竞技体育的巨大飞跃,优异的运动成绩又极大地增强国人信心,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过分强调奥运战略的举国体制下,金牌成了决定运动项目是否得以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准。例如在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如举重、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获得26枚金牌,占全部38块金牌的68.4%。这些大多是在群众中开展不够普及的体育项目,很难对群众体育起到示范或引领作用;因此,在发展竞技体育的过程中,调整并优先发展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以及三大球项目以带动群众体育的开展,则是今后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虽然对普及体育运动、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还不十分显著。主动锻炼的还是以老年群体为主,而中年群体、青少年群体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还不高,公共体育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群众体育的普及将大大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运动员选拔的方式也有可能因此而发生改变。以往优秀体育人才是通过金字塔式筛选出来的,而体育强国下的体育优秀人才应在群众体育中脱颖而出。如何利用举国体制推进大众体育的开展,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导向掀起大众体育的新高潮,则是我国今后体育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5.3 中国体育发展的转型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同时,全民健身工程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少年体质连续20余年下滑,体育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竞技体育成绩的提升未取得国民对体育发展的认可,相反对竞技体育的质疑声不断。同时,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不再单纯依赖竞技体育展示国力的强大,至少没有以往那么迫切。尤其在一些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竞技体育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象征需要继续保持和加强。淡化金牌并不等于放弃金牌,只是应转向群众广泛参与、国际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的金牌。今后竞技体育发展的注意力也要相应地从每年培养多少摘金夺银的运动员,转向有多少职业化、国际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另外,要推动体育从单纯重成绩、重奖牌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方向转变,让全社会意识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人际交流、拓展人的能力,同时也是人们应该享受到的社会发展成果。

综上,今后我国体育的发展在项目的选择和推广上应重点推进优势项目向群众参与度高、国际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转型,在发展战略上应由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向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转型。

[1] 新华社.提倡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N].人民日报,1949-10-22(1)

[2] 新华社.朱副主席在全国体总筹备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49-10-27(1)

[3] 新华社.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闭幕,大会主席冯文彬号召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N].人民日报,1951-05-18(3)

[4] 荣高棠.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N].人民日报,1952-06-26(3)

[5] 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G]∥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949—1981年.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5

[6] 文敬.青春的火花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体育运动阔步迈向世界水平[N].人民日报,1959-09-13(6)

[7] 周恩来.195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1959-04-18

[8] 荣高棠.飞跃前进的我国体育事业[N].人民日报,1959-10-25(7)

[9] 安格.看日本女排的两次训练[N].中国体育报,1964-11-25(4)

[10] 张庆文.“三从一大”在训练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6):71

[11] 曹彧.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大事:访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N].中国体育报,2005-06-13(4)

[12] 曹林.瓦解举国体制,从打破举国关注开始[N].中国青年报,2012-08-01(2)

猜你喜欢

国民普及体育运动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呆呆和朵朵(13)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