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
2013-04-10张永侠
张永侠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其思想的形成蕴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没有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则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影响的具体表现,有助于将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
一
众所周知,毛泽东早年的求学经历,奠定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中国历史的熟悉,成为毛泽东长期革命和建设生涯中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毛泽东从青年到晚年,熟读《诗经》,灵活引用,对《诗经》的有关评论,揭示了《诗经》阐述学的本质规律,提出了诗经学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课题。”[1]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毛泽东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知识海洋里尽情地吮吸。正是由于早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学习,才造就了毛泽东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所熟知的《沁园春·雪》和《长征·七律》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对于中国历史的熟悉,也是毛泽东这位共和国伟大领袖的又一鲜明特点。无论是戎马生涯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共和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终其一生,毛泽东都没有中断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二十四史》,特别是《资治通鉴》和《容斋随笔》,毛泽东一直带在身边,从中学习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知史可以知兴替,可以察得失。”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毛泽东善于从历史中学习,也不断将历史上好的治国措施和理念运用到现实中去,接受实践的考验。
道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给了毛泽东以智慧的灵感。老子的“道”,庄子的“逍遥游”等观念,对毛泽东人格情怀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道家文化精神则造就了毛泽东飘逸洒脱的浪漫主义诗人情怀。”[2]此外,先秦墨家文化对毛泽东人格精神的培育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从人格精神上讲,他(指毛泽东)那种任侠仗义的豪杰品性,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勤俭苦拙的生活作风,重质轻文的价值取向以及伴随着他一生的革命道路,都与墨家文化有关。”[2]毛泽东所处的湖南,自古就有着侠义精神的种子,加上受墨家“兼爱”思想的影响,更加奠定了其侠义精神的深厚基础。这也可以从少年毛泽东利济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理想抱负中得以体现。青年毛泽东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学好知识,报效国家,正是毛泽东任侠仗义的豪杰品格,才最终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事业。墨家的“节用”思想也对毛泽东有着深刻影响,形成了毛泽东勤俭苦拙的生活作风。不仅他本人如此,毛泽东还号召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军事领域里,毛泽东对古代军事理论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最为出色。他潜心研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战国策》、《汉书》、《三国演义》以及曹操、岳飞等人的军事论著,充实、丰富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的问题》等一系列纵论战略的专著中,广泛地征引古代史书与兵法,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推陈出新,继承和发展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以丰富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理论。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写道:“春秋时期,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名战例。”还援引历史学家左丘明对此的专门叙述。另外,毛泽东在其军事著作中还引用了诸多的古代战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有38处注释,其中11处引用中国古代军事成功的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围魏救赵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的深厚滋养,中国革命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也造就了毛泽东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奇才,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毛泽军事思想理论。
二
毛泽东用辨证的否定观对待一切事物,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了“全盘西化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他告戒全党,“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一切外国的东西”[3](P707)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他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P533)毛泽东为我们作出了批判地继承的典范。
一是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传统的“为公”思想升华到新的高度。
以往的“为公”、“至公”、“大公”等思想,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带有剥削阶级的偏见和局限。私有制基础上的公,是剥削阶级少数人的公,不包括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内,且以牺牲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是不彻底的。虽然也以“为公”的形式出现,但私有制度不消灭,是不可能实现什么“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人民不仅从经济上翻了身,思想上也发生了飞跃,“天下为公”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这个公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张思德、雷锋等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那种真诚一贯地自觉地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宗旨,军队的宗旨,全国人民的统一意志,成为震撼人心的全社会的政治意识、道德伦理意识。正是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把传统的“为公”思想,升华到新的高度。
二是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使“死而不亡者寿”具体化、积极化。
“死而不亡者寿”是老子提出的。如果我们抛开这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谈,从积极的、辩证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生死关系便会发现,“死而不亡者寿”在追求一种精神,一种与天地共存的精神。这种精神并不是不能追求到的。现实世界也的确如此。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讲:“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不仅表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坚持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人生观,生死观,同时也使“死而不亡者寿”的消极避世的生死观获得了新的内容。
三是毛泽东提出了“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的思想,使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种爱国主义;苏武牧羊,不食敌国一粒粮是一种爱国主义;李白花甲之年从军是一种爱国主义;岳飞父子在风仪亭双双自缢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文天祥、戚继光、邓世昌临危不惧,抗击侵略,视死如归,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爱国的志士勇士们,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因此,历史上的爱国主义都带有一种封建的愚忠的色彩,乃至镇压农民起义,破坏农民战争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我们固然不能因为他们爱的是封建帝国,是剥削阶级的国家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否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这种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相比,毕竟不可同日而语。毛泽东说:“爱国主义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3](P530)这就是共产党人主张的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才是历史上最崇高的。
四是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古代知行观赋予了新的内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革命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而且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一句成语,原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班固为西汉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作传,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材料考订要详实,务求得到正本,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讲求的“实事求是”立意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力求对客观实际和思维活动规律作出正确反映的意向,代表了那种为学治事注意从实际出发,详尽地占有材料的优良文化传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第一次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关于其内涵,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如下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为的向导。”这段话继承了“事即物”“是即理”的传统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使这一命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变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学派和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不仅在中国革命时期起过指导作用,也是我们当前进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总之,毛泽东几乎在一切领域都以批判的继承的笔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孔孟之道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他对儒家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又十分欣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大教育原则。他批判老子的消极无为的唯心主义,又吸取他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他赞赏法家的法制,又强烈地批判其封建专制。他提出全面学习西方,又要求一定要分辨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他提出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求文化为社会主义工农兵服务。他十分注重政治领域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又最早提出四化目标,提倡发展经济,以经济的振兴来振兴中华——这就是巨人毛泽东。
[1]牟玉亭.毛泽东与诗经[J].毛泽东思想,2009(2).
[2]白燕等.毛泽东人格理想与实践的墨学渊源[J].毛泽东思想,2005(2):22.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