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2013-04-10王永祥
王永祥 马 忠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孔子所处的时代,传统的秩序体系逐渐走向瓦解、崩溃,“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篇》,以下只注篇名)取代了以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同上)的局面,正如童书业所言:“孔子的时代是封建制度开始总崩溃的时代。”[1]固有的价值理念受到各方的挑战,物质观念对精神价值的亵渎,使整个社会呈现出“礼坏乐崩”的失序局面,社会伦理价值体系正在瓦解。孔子希望通过全社会的道德教化,把社会引上“天下归仁”(《颜渊篇》)的德治轨道,结束长期的混乱局面。为此,就要靠道德修养极高的君子型贤人来治理国家。“君子”道德人格范畴在《论语》中出现达一百多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具备“泰而不骄”(《子路篇》)、“周而不比”(《为政篇》)、“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篇》),“谋道不谋食”(《卫灵公篇》)、“忧道不忧贫”(同上)、“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等素养,是“文质彬彬”(《雍也篇》)、“仁以为己任”(《泰伯篇》)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担当者。
二、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学生养成君子人格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孔子道德教育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弟(悌)、比、耻、刚、和、俭、敬等。安德义认为“这些德目被罗织在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网络中,形成为一种道德形上学体系”[2]。
(一)孝悌
孔子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将孝悌看作仁爱的根本,也是其道德教育的基点。“孝”在《论语》中凡19见,“弟(悌)”共出现5次,“孝弟”连用2处。孔子之前的封建宗法制盛行时期,孝既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被广泛运用以维护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是家庭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孝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孔子时代的“孝”更多的是家庭道德规范的意义。在孔子看来,能够继承先人的遗志就是孝。孔子数次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篇》和《里仁篇》),便是对孝的引申阐述。孔子对违背孝的行为严词斥责:宰我要改“三年之丧”(《阳货篇》),孔子骂他“予之不仁也”(同上);闵子骞躬行孝道,并被后人推为孔门德行科第二,孔子就曾夸他“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篇》);孟庄子“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子张篇》)则受到孔子的褒扬。孔子还就如何行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政篇》中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先后“问孝”,孔子的回答截然不同:孟懿子为“三桓”之一,常有违礼的举动,孔子对以“无违”意在强调孝要合乎礼节;孟武伯声色犬马、骄奢淫逸,孔子答以“父母唯其疾之忧”旨在说明孝是做人做事不让父母担忧;答子游和子夏意在强调侍养父母并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还应该和颜悦色存有内心的虔敬。
孔子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第”(《学而篇》),并认为这是“亲仁”(同上)的表现。孔子重孝是同孝的作用密切相关的。孔子将孝所起的作用与从政为官相提并论:“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篇》),强调孝行可以影响社会风气,起到同从政为官教化民众一样的作用。“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同上)强调统治者如能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孝,则百姓自然就能做到忠。故此,孔子将“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篇》)作为衡量士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子“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篇》)的看法,便是对孔子将孝悌看成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在民族文化中,不孝仍被视为严重的道德问题,是要受到周围和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的。
(二)忠信
忠信是君子人格必备的道德品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将忠信教育作为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忠”范畴在《论语》中18见,单独出现11次,“忠信”连用6次,这些范畴共同构成了指导人们行为处事的原则,涵盖了交友、治民和事君等社会关系的诸方面。孔子强调“君子有九思”(《季氏篇》)的第五思即为“言思忠”(同上),即强调要言行一致,做到“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并数次强调“主忠信”(《学而篇》、《颜渊篇》)。他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篇》)将忠信看作君子一生的立身之本。“忠恕”范畴虽仅出现1次,但却是孔子“一以贯之”(《里仁篇》)的道。《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将忠恕视为达至“仁”的途径。朱熹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在此,“忠”实则包含了忠实于自己的言行和尽己之责以爱人的含义,恕则要求对待他人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的要求,是孔子极为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实践原则。
孔子时代朋友关系被视为“五伦”之一。《学记》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认为“朋友切切偲偲”(《子路篇》),将朋友看做促进彼此在学业和道德上进步的帮手。同其他社会关系相比,朋友关系不像其他关系那样有牢固的基础,显得较难维系,孔子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提出将忠信作为维系朋友关系的道德准则。他强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意指对朋友所承担的义务,应当尽心去做,以此取信于朋友。在和朋友交往的方法上,孔子强调要“忠告而善道之”(《颜渊篇》),即对朋友的不当之处要适时加以劝诫。“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篇》)对与自己要好的朋友的错,也要适时适度尽己之责以劝诫。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正是对孔子思想真谛的领悟。“忠”范畴也涉及从政为官、事君奉上。如: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为官从政,欲得人民的尊敬和服从,首先要自我做到庄重、孝慈,否则不会赢得真正的拥护。“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篇》)只有不懈于政事,勤勉有加,忠心耿耿地去执行政令任务,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官员。在君臣关系方面,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的思想为原本单方面的君臣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忠君有了前提条件而不流于简单、片面的愚忠,更是孔子思想的高明之处。
(三)恭敬
孔子视恭敬为君子人格必备品质:“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恭”范畴在《论语》中凡14见,“敬”共出现22次,二者大都单独或并列出现,表示特定的含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是《论语》对孔子形象的描述,恭在孔子那里首先是个人举止安详、庄重。孔子最理想的政治状况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篇》),他认为君子言谈举止要做到“貌思恭”(《季氏篇》)。孔子将“恭”看作是“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而孔子之所以博学多能则正是因为“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篇》)。在孔子看来,“恭”应该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无论是闲居独处还是做人做事,恭敬都是不能丢掉的道德品质。关于恭,还要把握好度,即要合乎礼节,否则“恭而无礼则劳”(《泰伯篇》),就会徒劳无功,甚至招人讨厌。孔子讲“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篇》)即是这一思想的流露。
“敬”范畴虽多单独出现,但多与“恭”相关:“‘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宪问篇》),即是强调君子要将“敬”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做事要心存恭敬,做到“居处恭”的同时还要“居敬而行简”(《雍也篇》),即强调恭敬之外还要行事简约。孔子视恭敬为必备道德品质,无论是侍奉双亲还是从政为官,尤其要恭敬。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卫灵公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公冶长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并将敬看作孝敬父母和饲养动物的根本区别;“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篇》),恭敬地做好上级安排的任务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俸禄。治理国家要心存恭敬:“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如此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统治者要想百姓对其尊敬,则必须先要做到“临之以庄”(《为政》),相反“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卫灵公篇》),就会失去民心。孔子将“上好礼”(《子路篇》)看做赢得百姓尊敬的条件,最看不惯统治者“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八佾篇》)的傲慢姿态。孔子是无神论者,但他强调对待鬼神祭祀要心存恭敬:“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和“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孔子的恭敬教育在弟子们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有子“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篇》),子夏“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篇》)的认识正是对乃师恭敬教育的积极响应。
(四)耻勇
“耻”范畴在《论语》中凡17见,分布在11个章节中。在言行方面,孔子认为君子要“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即忠实于自己的言行,以言而无行、无信为耻。同强调忠信和恭敬一样,孔子认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即凡事只要做的适度,便能免受耻辱,类似的表述还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篇》)君子要以对言行的过分掩饰为耻,“巧言,令色,足恭”(《公冶长篇》)和“匿怨而友其人”(同上)都是要引以为耻的。孔子理想社会的特点是“德主刑辅”的以礼乐来治理国家的社会。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将“有耻且格”(同上)看作是实施德治取得成效的重要表现。孔子常把个人的荣辱和国家兴衰存亡相联系,强调“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篇》)孔子并不提倡一味做官:“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篇》)他认为“士志于道”(《里仁篇》),士大夫应以践行道义为职责,而不应“耻恶衣恶食”(《里仁篇》),做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子路篇》),体现了孔子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对知耻明礼的人物,孔子也总是能给予积极的评价: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篇》)得到了孔子“是以谓之‘文’也”(同上)的赞赏和肯定;仲由素行其位,孔子夸他“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篇》)
耻和勇有内在联系。《中庸》有“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论述。“勇”范畴在《论语》中凡16见,分布在11个章节中。《中庸》又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篇》)的修养被学生认为是“夫子自道也”(同上),足见孔子既是勇德提倡者,也是忠实的躬行者,亦可见勇德在孔子道德教育范畴体系中的分量。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篇》)并认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便是对勇德的积极肯定。孔子强调“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篇》)是对仁与勇的关系做出的明确界定。在孔子那里“勇者不惧”(《子罕篇》)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蛮干,而是要受到礼的约束,孔子十分憎恶“不逊”(《阳货篇》)的“勇而无礼者”(同上),并将“勇而无礼”(《泰伯篇》)和“好勇疾贫”(同上)视作祸乱的根源。如何才能使勇德合乎礼度,孔子认为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也即是对礼的掌握。他批评仲由“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的匹夫之勇,对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述而篇》)的蛮勇也持否定态度,提倡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同上)的智勇。勇德成了理想人格所必备的素质:“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篇》)“成人”的品质之一便是有“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同上),勇德还是仁者的必备素质。
三、孔子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学思结合
孔子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要做到的,他自己首先要做到。孔子本人就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的谦谦君子形象,其道德修为为众弟子钦佩。孔子道德修养的成就靠的是他不断的学习,他也以此为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孔子重视学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篇》),只有学习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孔子那里,君子之道首先注重的就是不断的学习,要求弟子在“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等方面下功夫。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肯定学习的同时也强调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孔子认为,通过思考有助于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并最终成为坚守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孔子要弟子们思考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君子有三戒”(《季氏篇》),“君子有三畏”(同上),“君子有九思”(同上)等,用这种近乎量化的指标来教育弟子不断反思所作所为。
(二)克己修身、见贤思齐
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回答因人而异,但有一条是“修己以敬”(《宪问篇》),并认为可以起到“安人”、“安百姓”(同上)的作用,孔子此语意在强调“修己”的重要性。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内涵着“克己复礼”(《颜渊篇》)之意,即要求受教育者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克制自我,使行为合乎礼的规范。无论“克己”还是“修己”都在强调道德品质必“修”而后成,是故孔子忧“德之不修”(《述而篇》)。修身就是修德,为修君子之德,孔子要求弟子们要时常自我反省,对自己的言行作为做自我省思,以期达到“内省不疚”的境界,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观点也正是这种思想的表达。“贤”即是君子之德,他要求弟子们要时刻主动向有贤德的君子学习,克服自身的道德缺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这里的“善者”即为贤人,不善者即为不贤之人,孔子是要弟子们在众多的学习对象中择善而从。
(三)博学约礼、躬行有恒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孔子认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即广泛地学习,并以礼来加以规范,不仅可以提高道德认知,还能避免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偏差。孔子认为坚定的道德信念有赖于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即“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唯此,才能锤炼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作为符合仁的要求。君子人格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孔子感叹“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篇》),即便是具备了君子人格也要接受长期的道德躬行的考验。孔子十分注重道德践履,将力行实践看作是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学而时习之”(《学而篇》)的道德含义就是指要将所学加以躬行践履,在实践中锤炼品质。他批评那些自以为道德修养高尚而不能经受长期实践的人说“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篇》),认为他们在道德修养上是不会长久的。孔子将“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同上)作为毕生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后人对其尊崇有加的原因之一。
四、总结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历史的局限,但他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和评价。十八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使人们对当前的道德现状堪忧,这也促使人们对本民族原有的精神文化的价值重新思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复兴和发展强大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的历史征程中,也必然伴随着民族文化传统的勃兴。钱穆曾说:“《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认真发掘和继承孔子关于道德教育学说的积极成果,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对于推进全人类的文明进步,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童书业.春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50.
[2]安德义.论语解读·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7(7):3.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08.
[4]张继军:先秦道德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5]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6]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7]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7/c_113711665.htm.prolongation=1,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