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2013-04-10曹建斌
曹建斌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求高校“要把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将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袁贵仁部长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使就业指导服务迈上新台阶。职业指导工作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中的位置尤为重要,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的成效。“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该支队伍的能力素质,高效服务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为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及面临困境
各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更好的适应社会,尽可能的做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职业指导工作成效的原因较多,但师资队伍是其中的首要因素。尽管学校在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突出问题烝待解决。
1.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队伍稳定性不足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队伍的主要构成模式是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二级院系的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以及部分校外专家。目前高职院校中专门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的为数不多,授课教师大多数是兼职人员,现有人员处于岗位化而没能达到相对稳定、专业化、职业化的程度。其最大的特点是队伍拉起来就投入了相关工作中,人员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很多都是因为在这个岗位而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岗位归属感不强。其中作为中坚力量的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更为突出,辅导员普遍都会在工作了三五年之后主动或被动地转到党政管理或者教师岗位。职业岗位发展前景的不明朗,导致了人员的经常性流动,也必然导致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不足,也导致了工作传承性和延续性难以为继。
2.职业指导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虽然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于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系统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就业指导教师配备与选聘上,没有专业限制,相应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师资基本上是由其他岗位转行或者兼职担任的,其中大部分是由学生工作辅导员兼任的,而辅导员有很大一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生和本科生,他们从校门到校门,其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指导师资培训,缺少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做职业指导时现学现卖的想象是屡屡存在的。这样根本无法做到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也无法做到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因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前职业指导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任务。
3.职业指导人员与指导对象的专业背景不匹配
由于职业指导人员中绝大多数是由就业工作人员、主管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两课教师、辅导员来担任,配备与选聘上,没有专业限制,学科背景复杂通常与所指导的学生专业背景尚未做好较好的匹配。首先,很多院系一级的职业指导人员对于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学习的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基本是从网站、报纸或者他人那里知晓的,自身没有深入的理解。因而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得到准确的、前沿的专业发展信息,给学生认知专业、规划职业生涯、激发学习兴趣都产生了一定的困扰。其次,对于专业认知的不足,导致职业指导人员在指导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工作方面面临着先天性的不足。
二、基于教师职业发展,建设优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1.明确角色定位,实现师资队伍的职业化
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一把手”工程。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职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务、学工、就业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参与职业指导师资建设,共同推进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要从制度设计、机构保障等方面抓起,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指导师资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高职院校普遍单独设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为保证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稳定性,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基础上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单独配备师资,明确职称序列,实现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凸显职业指导岗位的重要性,形成一支数量合理的专任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统筹全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相应的职业指导相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这支队伍可以由该教研室中的专任职业指导教师为核心力量,并将各二级单位从事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的相关人员纳入进来,增强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强授课教师队伍的归属感和稳定性,也能通过团队合作,整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保障职业指导相关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2.加强培养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
职业指导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多学科的知识,专业化培养是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职业指导对授课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掌握职业指导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掌握过硬的实践技能,业务精湛,如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开展职业兴趣测评,如何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掌握发布就业信息等,诸多的工作都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
第一,应广泛开展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指导服务能力,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应该鼓励相关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国家级职业资格的学习,并以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逐步形成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准入机制。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职业指导师资的培养工作。其中,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学信职业培训学院,专门从事江苏高校创就业指导师专业水平认证培训,推动建设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第二,应加强职业指导师资的实践性专业训练,如江苏学信学院面向全省高校职业指导师推行的PTT短期培训,帮助实现教学艺术和能力的提升;再如让职业指导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转换身份角色,进行职业岗位角色实习,切身感受职业特点,了解单位相关素质要求,积累实际经验,以利于有的放矢的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结合教学技能大赛,锻炼和培养职业指导教学基本功,展示教育教学最新成果,产生示范作用,带动整个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技能提升。河北省于2010年成功举办高校教师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创了国内的先河,掀起了各省市职业指导师资教学比赛的热潮。2011年全国首届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成功举办,大赛上职业指导教师精英荟萃,实现了“传生涯理念,授规划方略,促教学相长”的目的。高层次的交流能进一步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过硬的理论基本功,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给予学生以科学的指导。
3.兼顾教师专业背景,提高师资队伍的多样化
学校在选聘职业指导师资时,要尽量考虑全校及所在院系的专业大类来配备,不能仅限于传统概念上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师,应该还要囊括多种专业背景,有着丰富职场经验的人员。部分高校的实践表明,职业指导人员在自身所学的专业大类背景与学生所学专业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能在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方面能有深入的理解,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能更好的开展指导工作。也可尝试选聘部分业务精湛、熟悉专业所在行业信息的专业教师担任专兼职院系职业指导人员,他们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关系都直接帮助学校在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成效。同时,要经常性引进受过专业培训,具有丰富职业指导经验的专家学者等“开放性师资资源”,到学校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和交流,或者担任学校的兼职职业指导教师,并积极聘请公司、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来校授课,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核心要求,从服务于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出发点,从机构机制建设、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建设、师生的专业背景匹配度等方面入手,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关注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服务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和就业质量。
[1]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D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15/content_19612372.htm.
[2]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B/OL].http://career.upc.edu.cn/article_show.asp?id=7244.
[3]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