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013-04-10赵安民王中丽

社科纵横 2013年7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赵安民 王中丽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组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在全社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政治理想,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需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意愿与现实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我国“五位一体”的格局息息相关,相互融通,但它们不是简单对应,而是各有侧重。

(一)富强着重强调经济领域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

“富强”即民富国强,既有国家综合实力的壮大,也有人民生活的富裕和幸福。“富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价值目标,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1](P25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自党的十三大确立至今,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党的十四大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将“三步走”战略分解发展成新“三步走”战略。十六大党章中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七大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由此可见,我们党一直坚持“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P371)的观点。

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巩固到发展,都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内在要求。“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2](P23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都有赖于生产力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我国现阶段正在逐步深入进行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等,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现“富强”,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或平均富裕,而是有先富后富之分,集体富裕和有差别富裕之别,是由部分富裕到整体富裕、低层次富裕到高层次富裕的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优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374)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翻一番,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价值目标,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文明。

(二)民主着重强调政治领域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追求的目标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理念,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具体体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要求真正实现胡锦涛在考察西柏坡时所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核心价值。党的十六大报告说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民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坚持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说:“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P55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发展人民民主是一致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进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起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此外,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形式,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制度等。

(三)文明着重强调文化领域的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追求的目标

文明是指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且对其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实施措施都作出相应规定。“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要求,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烈愿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基础,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博采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之长,积极汲取人类文明发展所创造的优秀成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期的战略任务,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等。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具有文化意识,在文化问题上越来越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不断走向文化自强。

(四)和谐着重强调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协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原则。和谐社会是囊括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和谐”综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也有当代价值,具有世界意义。“和谐世界”理念,是和谐社会概念的延伸和发展,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提出的开拓性的外交理念,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新形势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各国实现和谐安全,以建立和睦的世界。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党和国家在社会导向上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念。积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诉求,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激发社会巨大的活力和强大的创造力。

(一)自由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状态

自由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体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共产主义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4](P237)社会主义的自由不同于资本主义抽象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自由主义的“自由”,而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消极自由”即孟德斯鸠所说的“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积极自由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5]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满足了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人的个性发展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以胡锦涛为首的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将“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将人的发展落实到社会运行机制之中。十八大报告指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自由是相对的、历史的,是以法律和道德为限度的自由,不存在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

(二)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精神

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尺度,平等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马克思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P444)平等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即国家承认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都享有广泛、相同的权利;社会应该为每个成员追求自身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平等地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主张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对所有人平等分配。结果平等是劳动者反对剥削的一种强烈愿望,在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很难实现。诚然,平等只是一个历史性和相对性的概念,它所要求的内容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战略发展和矛盾凸显交织重叠,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机会不均、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使改革成果不能为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量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为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党和政府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

平等具有相对性,绝对意义上的平等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不能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平等不是结果上的平均主义,而是努力实现更加广泛机会的平等;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共享改革成果;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消除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教育平等等,其实质是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实现。

(三)公正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

公正即公平正义,胡锦涛将公正的内涵概括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温家宝同志曾说:“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之后,他再次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由此,公正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是社会“五形态”中最公正的社会制度,“它承诺要创造切实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更加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然而,当今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复杂,利益分化和调整问题突出,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同群体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均,“黑色收入”、“灰色收入”等不合法收入的存在,使得社会不稳定加剧,社会公正问题突出。2011年9月,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2012年我国出现的“占领男厕”、“仇富”、“拼爹”现象,都是社会公正问题凸显的一个缩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形成和谐统一公正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共同富裕、“五个统筹”等都是从社会公正的视角认识经济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以公平正义为主题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普遍的生活方式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治理社会的工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治要求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具有普世价值,世界各国都基本形成适合本国的法律体系。“法治已经成为民主国家的一种必然选择,它是在既定原则之下实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的一项社会系统。但是任何法治都是民族国家的法治,带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烙印,因此东西方在法治理想与法治现实、法治历史与法治逻辑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法治具有多元的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内核。

法治应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即党要依法治国,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人民要依法行为。但在我国步入转型阶段时,经济与道德发展不同步,出现了新的道德危机,“毒奶粉”、“地沟油”、“形象工程”、贪污腐败、见死不救等等逆淘汰现象,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败德行为表明,道德的软性约束作用有局限,需要法律和制度的刚性强制来支撑。因此,党和政府有必要在全社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路,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十八大报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应当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道德义务。

(一)爱国侧重于社会公德范畴,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辱”,将爱国主义上升为判断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之一。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一致的,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爱国主义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是爱国情感外化为社会实践的是非价值判断。爱国是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热爱和眷恋,对自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并以此激励自我努力奋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毛泽东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7](P520)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具有时代特征,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与时代有关。在战争年代,爱国主义主要是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强富强和民族振兴。在和平发展的今天,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泽民也说:“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8](P581)

爱国不仅要爱国家秀丽的江河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要爱自己的同胞,对国家人民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古有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今有温家宝的“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再有抗击南方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反对疆独藏独,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保护黄岩岛、钓鱼岛事件等,都反映出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土壤,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撑。

(二)敬业侧重于职业道德范畴,敬业精神是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内在动力

通俗地讲,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内在动力。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人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积极投入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状态。敬业精神是对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认同,对职业的热爱和追求。

敬业精神要求人们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持之以恒;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勤勉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无怨无悔;有进取意识,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有无私的奉献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忘我工作。换句话说,当代的敬业精神应包含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因此,墨守成规、僵化保守的结果只能是苦干,必然会被淘汰。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八大报告也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因此,从业人员要将创新牢记于心,不断探索创造,不断发挥创新潜力。

(三)诚信是立人之本、为政之法、经商之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诚信是一种约定俗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标准,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着力点,是“以德治国”的题中之义。诚信是个体的道德品质拓展为现代公民意识之上自觉的公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石。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民无信不立也”、“信,国之宝也”强调诚信是治国的法宝,取信于民才能使国家稳固。而现代社会的合约是诚信的一种契约形式。由此可见,诚信是立人之本、为政之法、经商之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假冒伪劣数见不鲜、债权债务纠纷不断、违约欺诈现象普遍、“杀熟”现象到处盛行、权力异化、以权谋私、学术腐败、假文凭假证书等,反映出我国诚信缺失现象日渐严重,诚信危机问题必将日益引起重视。

2001年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纳入其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之一基本任务时,指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和政府对诚信问题的重视,反映推进诚信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心和努力。

(四)友善侧重于个人品质范畴,是为人处事的社会基础

所谓友善,即友好善良,友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必备的道德规范。友善是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相互关心,互相关爱、友善。友善作为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公民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追求,是为人处事的社会基础。

友善汲取了中国传统道德“仁爱”思想的精华,同时又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内涵。友善包括人际交往的友善,人与自然、社会相处的友善,还有国家交往的友善。人与人交往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际交往的“亲和力”对于当代新型人际关系有重大促进作用。中国古代遵从“天人合一”思想,保护环境,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倡导不仅善待他人,还要善待自然,人与自然、社会也应友好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格局。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小国寡民”、“闭关锁国”都不再是一国发展的最佳途径,国家之间交往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应遵循友善原则,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胡锦涛的“和谐世界”思想都反映出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秉承友善原则,选择和平的国家环境以求得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其表述形式通俗化、易懂易传,概括比较全面。系统,易于被大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能够积极应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与冲击,能够整合社会多样化思潮,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伟大目标有重要意义。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社,1994.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戴材.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现实与前景[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