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道德文化建构的路径探析
2013-04-10姬兴涛
姬兴涛
(云南开放大学思政部 云南 昆明 650223)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使中国进入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转变的社会转型期。与此相应的社会道德状况也陷入了无法回避的、多元价值冲突的道德困境。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观念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道德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混乱、道德教育的失语、道德监督机制的弱化,使原来稳定的道德秩序框架被打破,道德失范、信仰游离的现象普遍出现,各种各样的非道德行为泛滥,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而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到来,在全球一体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个民族决胜于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便是全面加强道德文化建设[1]。因此,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建设,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准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诉求。
二、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引发道德困惑和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抛离。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激烈变迁,现代化的“阵痛”和多元价值观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道德文化危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道德文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多元化、异质性和疏离化的特点,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道德文化的抛离与社会普遍的道德困惑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
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来看待人与人、人与他人和社会的道德关系的,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加之我国与市场经济行为相关的道德规范缺乏,造成了市场经济的混乱和无序,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缺少社会公德等行为随处可见。而另一方面,社会道德整合程度较低,市场经济所需的道德依据和道德监督都极度缺乏,表现为大量道德文化的结构性失调。一方面,被人们所认同的传统道德文化渐渐远离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一些被社会否定的非道德价值观,却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一些领域中,仍强调和遵循传统道德准则,而在另外的领域中,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道德观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个体而言,一种社会现象用传统道德来评价,而另一种现象却又需用市场经济标准来衡量,使个体道德标准出现了二重性,即任何一种行为或现象都会得出完全不同、性质相反的道德评价;在抛离传统道德文化、圣贤失语的同时,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文化还没有成熟和完善,使人们普遍陷入了一种深深的道德困惑。
2.道德体系建设缺乏层次性,削弱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力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道德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以往道德建设中片面强调政治化因素,甚至将政治道德取代了其他领域的道德,形成了道德文化的高度政治权力化,道德文化单一化,其结果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化体系没有能够建立起来,造成道德文化失衡[2]。加之文革后期由于理想主义走向了极端而出现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使许多人从怀疑走向了困惑,从困惑走向了虚无,精神上失去了寄托,“潇洒走一回”、“跟着感觉走”便是这一时代心态的写照。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道德文化体系,使道德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出现了一条鸿沟,理想道德就像空中楼阁,人们无法找到通向理想主义的桥梁。因此,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便出现了社会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道德体系的完善。
3.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诸多负面现象引发了道德失范和道德底线的缺失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由于诸多负面现象的出现和蔓延,使社会现实道德出现反道德主义倾向。这是一种道德困惑的极端反映,它反对用任何道德来约束自己,主张只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都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的,其本质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并造成大量道德失范和违法现象的产生,甚至导致道德底线的缺失[3]。如在职业道德下降,诚信缺失,行业不正之风盛行;见利忘义,欺诈坑害消费者事件屡禁不止;贪污腐败、权力失控,甚至承担教育人才的学术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侵袭。在公共生活方面,群体冷漠、见死不救现象不断发生;另外,吸毒贩毒、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严重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并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可以说,中国当前面临的道德危机就是底线道德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社会由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量会减弱甚至解体,导致一些原来恪守道德规范并遵纪守法的人们,由于处于陌生人的社会中,处于无监控状态,也易失去原来的道德准则[4]。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道德文化建构的路径探析
1.挖掘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从我国古代尧舜开始的“敬天保民”到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以讲求伦理道德的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语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是关于道义的个人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仁爱、孝悌、谦和知礼、诚信笃实等美德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也具有重要意义[5]。此外,我国古代的任人唯贤、明道善举、立身惟正等思想也蕴涵着许多积极进步的道德文化观念,应该对此继承和发扬,并将其与现代道德文化相结合,转化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冲击,才能化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境。
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开放性和多元性,一方面它为各种外来文化的进入敞开了大门,提供了新的文化视角和范式,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使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涌入,造成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混乱和迷茫。而社会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必须建立在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基础之上。很难想像,一个从小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日本动漫和好莱坞大片长大,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轻人会产生满腔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杨叔子先生曾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没有现代的技术,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6]因此,要化解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境就离不开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发掘和继承,改变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过度关注导致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所形成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手软,一手硬”的道德文化建设失衡问题。要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历史和文化语境,应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处理好现代文明理念和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实现经济发展和道德文化建设的共赢。
2.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合理构筑道德文化的层次体系。
公民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主体,而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一个国家道德文化提升和精神文明前进的推动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任何公民只有先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才能实质上成为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纵观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可以发现:人类精神和道德文明的提高推动着社会进步,而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则是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因此,我们应以公民道德为基础,合理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层次体系,加强包括道德观念体系、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评价体系的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指导下,使道德规范具体化、常态化,使道德教育大众化、终身化。使道德监督社会化、程序化。强调发挥每个公民的主体意识,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承担起充当社会道德监督者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我们尤其缺乏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现中国特色的科学的道德文化层次体系。任何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如同一个同心圆,其范围和依据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个核心的道德原则,有着共同的底线道德,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一个良好的道德层次体系首先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定位,即底线道德,也就是作为公民起码的道德准则。底线道德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个人处理社会关系时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突破了这一道防线,就会出现道德修养危机,道德文化的伦理底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崩溃。目前中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乏对“底线道德教育”的重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王建军认为,“现在许多大学都只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这一现状,并不是哪个学校的个案,而是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应把“底线道德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部分。
而我们由于长期缺乏层次性的道德教育目标,将道德与私心对立,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公而忘私,结果圣人找不到,连正直的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常人也越来越少。由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应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道德层次体系,从精英道德转向公民道德。即先从公民道德做起,将道德适用的范围扩大到每一个普通人均能接受和做到。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多方面道德要求的完整的道德体系。既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广泛性要求,又要有高于现实生活的先进性。既保证大多数人能接受与做到,又能超越现实反映人类对高尚道德文化的追求。因此,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的建构应包括常德、美德和盛德三个层次,“常德”具有基础性,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美德”是常德的提高,是通往盛德的桥梁,而“盛德”则是美德的升华,处于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萌芽,是具有导向性的远大目标[2]。这样分层次的道德结构体系既注意了先进性,又考虑到广泛性和老百姓能接受的水平,也体现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公共道德”,从而在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有序的同时,还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的进步和提升。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道德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无论远古还是现代,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或民族都需要一种凝聚力,即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风向标,同时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判断一个人言行得失的重要标准,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还应贯彻三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一个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三个主旋律[7]。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提出的纲领性指,是对整个社会的宏观把握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理应成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和重要指导。
4.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并重,使道德与法律发挥合二为一的作用
社会道德机制作用的发挥以法律为基础,法治以其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重在惩戒恶行;道德以其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重在引导向善,道德以一种弹性的方式补充法律所带来的缺失。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根源在于社会经济行为的无序。而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是法制经济,真正成熟的市场经济也必定包含并遵循道德因素。因此,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把强制性与弹性相结合,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人们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纳入法律体系之中,使其具有更大的制约性。特别是我国当前处于改革攻坚期,各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更需要发挥道德这个隐形的手的作用。立法部门应多吸取和参考群众意见,把良好的道德规范纳入法制视野;执法部门除了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也要了解并运用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道德规范解决问题;司法部门要很好地维护当事人利益,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就要防止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使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结合不断完善,发挥合二为一的作用。
四、结语
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道德文化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道德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又具有反作用力,当道德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时,必然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道德文化建设也必然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对此,政府应通过相应政策的引导、激励和扶持作用,积极调动全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积极提升广大群众的自我道德修养,使优秀道德文化迅速传播和扩展,才能使道德文化充分发挥改造社会、提升公众思想道德境界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才能构建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体系。
[1]孙晓峰.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建设,2008(1).
[2]赵鲁.试新时期道德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9).
[3]许亮,赵玥.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学园,2011(6).
[4]王曦.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
[5]顾友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6]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2).
[7]黄喜如.论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