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发展新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2013-04-10谭希培蒋作华

社科纵横 2013年7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文化

谭希培 蒋作华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一、文化与科技的关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必须深入探讨其两者间内在联系: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分析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关系;科技给文化发展带来的利弊等。

(一)科技是精品文化

近代科学是诞生于16世纪以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为标志而产生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无论是从经验自然科学到理论自然科学,还是从《天体运行论》到物理学革命,科技都是以一种尖端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文化是其母体,也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科技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所用的知识、方法与技能。也就是说科技是一种人们用来改变现存客观物质世界,使其更好的适用人类自身发展所需的一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肖永亮在“2012文化科技创新论坛(CTIS2012)”中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说,科技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集结的成果本身属于文化包含的范围[1]。科学技术一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智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科技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与承载体,属于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技的产生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孕育着科技。文化是科技赖以生存的母体与根基。若将文化比喻为“金字塔”,科技便属于金字塔最顶端,也就是说科技是文化中的精品,是一种精品文化。

(二)科技与文化三层次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论述中,将文化放置于社会领域或者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从而把社会分为“物质”与“精神”两大领域,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最核心的首先是精神层面;其次是制度层面;再次是物质层面。分析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应该从文化三个层面来归划科学与技术。

马克思在其学说中并没有对文化的独立描述,但是涉及文化的论述是非常之多。这主要归结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人们更关注文化领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必然也将涉及文化领域的论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文化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对文化的本质、人的异化与文化的异化、文化解放问题、文化发展问题都有论述。其对世界的哲学分类明确了文化的来源即文化是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两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并指出文化是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属性。《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准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体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意识,所有的精神生产都离不开物质生产,文化是人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动性在劳动过程中的对象化。马克思对文化的层次理论论述,我们可以从他对蒲鲁东的一段批判中得出结论,“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的。但是他并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人们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从而可以看出马克思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以呢绒、麻布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层;社会关系生产的制度文化层;意识存在的观念文化层。

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首先科学是一种知识体,其表现形式是一种理论体系。其次科学是人们的精神产物,其产生过程是人们在运用前人理论基础解决现实问题而创新发展前人理论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就在其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提出“科学是生产力”这一伟大命题,并通过从社会实践中找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自然领域产生的影响及规律等相互关系,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马克思在对社会制度替代过程规律分析中就敏锐的发现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总要作用,并指出科学技术是“潜伏在社会劳动里”的生产力。而这种特殊的生产力除了具有物质性方面的磨损与消耗外还具有非物质特性即精神性。科学他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他的物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科学要物化为社会生产力,必然离不开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前期投资,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带来物质财富的丰富,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技术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技术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断作用下产生。从马克思主义来看,技术的产生与运用是一种“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结合体。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是作用于“物质”,离开了物质的“技术”不能称之为技术,技术是取之于物质,实践于物质。作为文化的精品,技术必然离不开精神、物质层面的文化。技术也是一个有着完整机构逻辑的理论整体,其指导社会生产实践,并起到“催化剂”作用,而这也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作为一个生产体,管理上的技术运用将降低物质生产“准入门槛”从而反映出制度文化的优点。

(三)科技对文化的双重影响

从宏观层面而言,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通过将各类文化元素、内容、形式和服务,与科学技术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提升有关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的创新过程[3]。科技强有力的驱动、提升着文化的发展,文化也强有力的支撑保障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为科技发展建立重要基础。一方面,科技的产生与运用,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丰富文化的内涵。科技的进步不断加深人们对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延展着科技的知识体系,完善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扩展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并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给人们的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及伦理道德方面带来扭曲,造就人们精神文化的泛滥,使人们丢失已有“本源精神”而过分依赖物质生活。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不良文化传输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运行载体,将给人们拥有的固有精神文化带来快速的“侵蚀”。

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关联

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创新。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并强调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周期性的增长而形成“长、中、短”多层次的周期[4]。基于这一理论,引申出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创新的三大内在规律:发展速度正比例规律、协同循环规律、双重效应规律。

(一)发展速度正比例规律

科技创新速度直接影响着文化发展速度,科技增长周期直接影响文化演化周期。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先导,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指引。在同等发展条件下科技创新速度的提升将缩短科技增长周期,这将直接提升文化发展速度,缩短文化演化周期。20世纪前,科技创新速度是缓慢的、技术老化期大都在50年以上;而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增长周期在30年代后缩短为25年,50年代后是15年,70年代是10年,进入80年代仅有5年-6年时间[5]。科技创新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科技增长周期,且表现为反比例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不同产业形态的科技增长趋势呈现略微的波动而不是直线式态势,这恰是科技创新的不同周期(长、中、短周期)在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上的反映,而且科技创新周期的长短变化决定着文化产业演化周期的长短。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期以来,科技创新指数以直线式飞跃,层出不穷的新科技使文化产业的增长周期越来越短,加速了出版业、影视业、音像业等产业的更新换代,推动了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网络文化产业、通信文化产业等的崛起和生长周期的缩短[6]。

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创新周期的逐渐缩短。对依赖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生及其发展来说,将直接加快文化发展速度,缩短文化演变周期,文化产生及其发展对于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越高,这一正比例关系将更加明显。同时,文化产生及其发展速度的快慢又从另一角度影响着科技相对应领域的创新速度及周期。文化的不断繁荣,对面临的发展问题必将更加尖锐与困难,对实施解决的改革措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重任终究归结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方面,也就是说文化发展速度的快慢也将影响着科学技术相对应领域创新速度,并起着正比例的发展关系。

(二)协同循环规律

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互动协同循环发展。科技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机制,促使文化发展向新领域、高层次发展。而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将对现有文化体制机制提出更多要求,打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衍生新的发展动力。而这终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加依赖于对创新成果的吸收与转化,并随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便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从横向序列看,一项重大科技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原有技术体系之上的新的原理性变化;其应用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产业领域,而是产生立体式的波及效果。如激光技术的应用就不局限于印刷业,还扩展到了唱片业、电影业以及电视业等等;从纵向序列看,近代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科技革命为发端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双向协同推动文化产业的飞跃。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张力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着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并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正是两者中间这种协同互动关系,先是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文化得到快速发展,促使文化发展到更广更高领域,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两者之间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三)双重效应规律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而文化的演化发展必然也受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双重效应的影响。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行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一种改良行为,通过生产实践中发掘现有机制体制、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或不足,而通过理论创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良,以达到更高生产需要。创新,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筑于已有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良和实践,而发展出新的理论成果。对于通过科技手段改良文化发展的过程便是不断打破已有的文化发展模式、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是在正效应与负效应两者间不断矛盾运动而形成的结合体。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其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文化生产注入鲜活的血液,提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功能、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文化产品的精细化,以增强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推进着文化的产业结构变化发展,以更好地适合社会需求。诸如报纸书刊依赖印刷技术的进步得以进一步发展;广播凭借电磁辐射传播电波并依托卫星的应用不断开拓受众领域等[7]。其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文化发展转播提供更好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面对人们对文化新的、更高的需求,原有文化传播载体已不适合这种变化,新型科学技术对文化传播载体的改进创新,将是文化发展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延续原有文化行业的重要手段。例如,电视媒介的出现促使新闻传播实现了集声音、动态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维传播,而今天网络的即时滚动性和互动性实现了新闻传媒业的连续性[8]。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创新给传统文化行业及文化内容提出挑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加速部分文化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现有文化行业布局进行革新,对不太适应现有科学技术带来效益的行业进行淘汰或筛选。比如传统文化行业及文化内容与新型科学技术融合存在一定困难,这将加速部分传统文化行业及文化内容的衰弱或者消失,进而有可能被新型的文化行业所替代。理论界把科技评价为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现有社会事物发展的同时,又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具体对我国文化发展来说,其一,展现我国优良特色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如皮影戏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没落,便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冲击下而出现产业格局的改变,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行业的结构及发展。其二,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国内自身文化生产间差距拉大。如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文化内容的快速增长,拥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先进技术的更新,大肆对其他地域进行文化输出,期间包含特定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植入,这将对我国文化安全提出新的挑战。其三,新型技术将加速文化违法行为。侵权盗版行为随着数字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正版影像制品的文化出版方的合法网络服务及其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三条基本路径

(一)观念层面:观念革命与理论创新

长期以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决定了我国文化理论创新往往滞后于现实的改革实践,文化理论创新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超越性,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明显不足[9](P20)。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进入政策执行系统的过程来看,往往是政策实施在前,理论建设滞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需要加强文化理论创新。在依据《决定》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化理论创新,使其在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上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现状,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时代紧迫性和战略重要性提升到国家层面,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无疑将引发一场观念革命。

在现行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个别改革单位不想改、不愿改、不敢改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观念没有得到更新。不想改凸显的便是改革单位在认识方面的问题,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问题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文化发展在社会大发展中所拥有地位。不愿改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文化单位的转变,改变原有利益关系,在没有充分认识到新体制机制下利益分配问题,改革单位出现犹豫不决的困境。不敢改面对的是不敢挑担子,改革存在困难,改革单位知难而退。这些问题的解决最主要的还需进行观念创新,加强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成果享用者的思想观念转变及创新,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要求。

(二)技术层面: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我国文化发展的技术创新,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组织上的技术创新,即从整个文化生产系统角度,合理的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的;另一方面,器物上的技术创新,包含提升文化生产的先进生产设备、优良的生产加工材料等。文化的发展创新,需要将现今比较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运用的管理工作中,以合理组织安排文化生产,以达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同时也必须将最新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引进到生产过程中,提升整个文化生产效能,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来达到整个文化产品功能的加强。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包含自身科技知识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的需要,原有技术理论不再满足生产需要,将阻碍文化的更好发展,必将加强科技知识的自身建设。而科技知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是在现有技术理论不满足生产实践需要或者创新工作者在分析已有生产情况条件下,展望未来,提出更加优良的技术理论的过程。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士曾经就技术创新指出:技术创新包括原始技术创新与集成技术创新。相对应的,也就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理论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在文化发展领域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他们拥有高素质、高水平,同时还需要培育他们为具有前瞻性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外,还需要具有展望未来,能清晰洞察未来发展的能力。应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他们能在生产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创新解决。并及时将先进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活动中。而这类人才的培育除了需要从理论知识方面提升技能,还需要从工作实践中具有创新思维,以完善整个工作团队。无论是偏重于理论知识创新还是应用性创新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整个创新团队的建构与配合,以形成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原始创新。

(三)制度层面:体制创新与立法完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对我国文化安全侵蚀日益严重的外界推动,以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内生作用下而展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物质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下而产生的。文化体制创新,从国家宏观角度来说,首先必须明确我国文化发展必须由现行的文化传承型体系向文化创新型体系转变的思路,建立适应现行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下的新型文化管理系统。文化创新型体制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监督扶植的激励性体制,通过加强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分配,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运行,并提供配套管理服务的激励型管理体系。区别于以往传承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转变以政府统一安排的生产型模式,转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分配资源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国家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我国文化管理体系由“行业分工—专业分类—生产型管理”系统向“业务建设—全景架构-创新型文化生产激励体系”转变。

从理论上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体现为文化立法的进程,同时由文化立法推动的文化制度建设与文化制度创新,代表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刻度,成为评价我国文化制度创新上的指示标[9](P13)。虽然我国文化立法工作持续推进,但相比于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文化产生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还是相对滞后。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截止2010年12月31日,清理后的文化部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49部,新闻出版总署251部,广电总局301部[10],对我国的现行文化领域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文物法》、《知识产权法》等文化法律法规。尽管如此我国现行文化立法仍存在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法律制定部门多、效力层次不高、交叉混杂等问题,因而大大降低文化行业的管理效率。因此,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立法工作,健全现行文化体系,加快我国文化立法工作,是保障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性任务。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出台,2012年初文化部已先后形成《公共图书馆法》初稿、征求意见稿等文本,体现了当前我国文化立法的实际进展[11]。我国文化立法工作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完善,将法律保障和行业规范涉及到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以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肖永亮.文化科技创新定义界定[EB/OL].http://ici.szu.edu.cn.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

[3]姜念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意义与目标[EB/OL].http://bbs.Sciencenet.cn/blog-355-541530.html,2011-02-26.

[4][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90-295.

[5]王滨.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20.

[6]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6.

[7][美]丹·希勒.杨立平译.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33.

[8]孙逊.在中国,为什么要研究都市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3):1-4.

[9]傅才武,陈樱.观念革命、技术创新与制度嬗变:重建新时期文化创新发展的逻辑结构[J].艺术百家,2012(4).

[10]周玮,黄小希,白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综述[N].中国联合商报,2011-10-31.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技文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年味里的“虎文化”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