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思考
2013-04-10郭晓君郝宗珍
郭晓君 郝宗珍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农民现代化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一)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列宁、斯大林和中共领导人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也有过大量论述,可谓博大精深。刘易斯、英格尔斯和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家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等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他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一般化的理论讨论上,缺乏科学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对农民现代化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国外,罗斯福(1908年)下令成立乡村委员会,他们以问卷形式向55万人就乡村问题展开调查,事后就农民技术、教育、保健问题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吉勒特(1923)研究了农民问题。索罗金(1929)论述了农民的社会地位。鲁米斯(1950)研究了农民组织系统。日本福武直(20世纪40—60年代)论述了日本、中国、印度农民的现状与问题。从总体上看,美国学者对农民的地位和贫困状况较为重视;日本则以村落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和主要对象,用社会结构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分析乡村社会结构中涉及到农民的生活和素质等问题。其他国家乡村社会学对农民的研究不多。
在国际农民学研究中曾出现了延续几十年的农民定义之争。E·R·沃尔夫认为,农民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持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系列中维持其社会身份。其他学者对农民的特征、作用、心理、观念行为也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但对农民培养问题讨论不多。
近几年联合国的一些报告中也涉及到农民的文化、教育、保健、学习、发展等问题,从制度、政府投入、反贫困、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但从总体上看迄今国外尚无农民培养方面的系统理论。
我国对农民的教育培养很久远。原始社会就有“教民以鱼”、“教民以猎”、“教民农耕”等。孔子也主张“富而教”。贾思勰(公元五世纪)论述了农民学习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情景。康有为(1858—1927)重视农科在内的实科教育。谭嗣同、张謇等重视对农民的教育。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张濑溟、雷沛鸿等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到1935年,全国已有193处教育实验区。1924—1927年毛泽东在韶山、广州等地组织了几十个农民夜校和讲习所。在解放区,扫盲、中小学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广泛开展,到1948年冬就有120万农民参加了学习。新中国前17年我国农民培养取得一些成绩,也有许多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民培养进行了多方面努力,如扫除文盲,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文化三下乡、实施“燎原计划”、“星火计划”等也提高了一些农民的素质。
近几年,随着“三农”问题的凸现,对农民发展等问题的探讨日渐增多。陈庆立(2002)对农民素质的内涵、现状、形成进行了分析,对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紧迫性、关键性问题、措施进行了探讨。沙莲香(2001)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民观念的提高等进行了分析。潘逸阳(2002)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了农民的差距、标志、实现途径。李学勇(2005)收集了2003年度我国农民身体、教育、科技素质状况以及各有关方面提升我国农民素质的政策和行动等方面的数据,提出了政策建议。笔者(1997)提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并对农民现代化的含义、特征、意义、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此后(2001),又在论述了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状况、影响因素、提高途径。近10年来国内外对农民流动、文化科技素质的实证研究明显增多,但仍缺乏对农民现代化问题的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农民培养路径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感性认识和宏观层面上,多强调政府推动等外生变量,对文化社区这个关键性的内生变量重视不够。未能从人的发展与文化社区建设的关系来考虑问题,城乡两个文化社区建设滞后,自然形不成“社区自主育人机制”。
纵观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向度:一是研究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二是研究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外学者关于农民培养问题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内容在不断深化,实践特色明显,在理论研究上明显滞后。近几年的突出特点是对农民一般素质统计分析和阐述较多,解决问题的路径多限于对策层面,而且大同小异,无外乎政策导向、物质支持、教育拉动、村民自治等,尚无新的突破。今后将在理论上有些新的探索和概括。
(二)实际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我国农村拥有庞大的低素质人口群。尤为严重的是,在农村的文盲半文盲多数为中青年妇女,这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十分不利。还有大量6-1 1岁儿童因种种原因不能入学或辍学。至于法盲、科盲、市场盲就更多了。据我们对河北、河南、安徽、辽宁、黑龙江、山西、陕西、北京等省市300多个村庄、1000人的调查,发现86%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仅占14%,没有1名大专毕业生;在这1000人当中,对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农业产业化、三高农业、种植技术、饲养技术完全了解的为零,了解一些的为2%,说不准的占20%,78%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另外,许多农民的思想观念、科技意识、市场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时效观念十分落后,许多人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城市化的发展。他们卷入城市化浪潮,带有被动性。大批传统农民终结,步入城市是缺乏文化、心理和能力准备的,这种状况起码还要延续几十年。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步伐。
目前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50%[1],数以亿计的农民已经涌入了大中小城市。虽然他们有了城镇户口,但是仍然带着农村人生活的习惯,并未改变农村文化的痕迹,城乡文化的交流、冲突不可避免。这些农民要融入城市生活和文化,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农民的现代化不仅包括还住在农村的农民,也包括已经有了城镇户口的农民,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传统农民正在陆续走向终结,他们要在城市中生存发展,必须加快实现现代化。国内外城市化的历史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物的现代化程度高,人的现代化程度低。即使在发达的美国、英国亦是如此。由于大量没有准备好的传统农民大批涌入城市,不仅导致各种冲突不断,而且也给入城农民经常带来困惑和阵痛。因此,农民的现代化还包括已经入住城市的农民和即将平移到城市的农民。所以,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去解决好的问题。
二、农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数亿农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这种影响、变化尚属初步的,并未改变农民的“特质”,而现代化、城市化则不同,它将使亿万农民脱胎换骨,发生质的变化,即由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或市民。
农民的现代化是指其自身生产、综合素质、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并推进城乡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全面转化的过程。它是知识经济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是个人进步、人类和城乡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农民现代化与社会进步是一个双向建构过程,是一种整体上的进化或转化。
农民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英格尔斯提出了现代人应具备的12种品质和特征:乐于接受新事物,如新经验、新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能考虑各方面的意见、看法;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个人效能感强,有信心,讲求效率;生活和工作有计划;尊重知识;重视专门技术;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提出挑战;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了解生产及过程,等等。[2]
毫无疑问,英格尔斯的观点有些价值,但又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农民的现代化是在知识经济、城市化浪潮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的,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具有以下特征:(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道德素质和情操。(2)有一定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注重学习,能汲取个人经验教训。(3)有就业和发展能力,潜能得到一定发挥。(4)个性得到相应发展。其较好的兴趣、爱好、性格、心理、气质、行为等,适应城乡文明生活。(5)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善于运用网络收集信息,有较好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经验。(6)心理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意志顽强。(7)会经营、会管理,能积极参与竞争,发展目标明确。(8)适应城乡一般性职业的变换,能在几种岗位上工作。(9)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10)积极沟通,有一定的社会关系。(11)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发展的机会。(12)主体性得到相应的发挥,具有自控力。(13)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将日趋融合,将逐渐消除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差别。当然,在城市化初期,一些地方的管理滞后,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暴力、色情等对进程农民的负面影响很大,他们也面临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考验。衡量农民是否实现了现代化还要看“两个适应”:即是否适应城市生存与发展,是否适应知识农业的发展。
三、实现农民的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发达国家对农民的培养作了许多尝试,其主要经验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科技教育与推广。50多年来,“以色列模式”、“丹麦模式”、“荷兰模式”、“韩国模式”等也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坦桑尼亚、卢旺达等基本上是以扫除文盲、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职业训练、科技培训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养。非洲加纳通过实施农业技术指导工程,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国外这些成功培养农民的经验对我国有重要启发。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现代化呢?具体言之,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积极发展知识农业。知识农业是以高新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并起关键作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即农业增长模式将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为主,转向以科技投入为主。现代农民将更加重视知识、科技的作用,重视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注重效益质量和生态平衡,注重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农业对我国农民至少有以下一些影响:一是农民的财富观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将发生变化。二是农民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农业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的学习条件很差,信息闭塞,农民学习的自觉性不强,不用学习也能进行农业生产,养家糊口。发展知识农业,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开阔视野,了解农产品市场的行情,学到许多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三是农民的能力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总之,知识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这一天在我国许多农村暂时还没有到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这一天终将到来。当然,即使在比较发达的农村,发展知识农业也要有一个过程,必须逐步推进。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知识农业的发展,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提出了知识创新体系,强调发展知识经济。但是,仍然局限在科技部门和发达城市,迄今尚未制定知识农业发展战略。应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尽快制定“知识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并在有条件的农村进行试点,逐步实施,取得实效。
第二,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制度。现代技术的普遍应用、知识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聚集,不仅给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也给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应该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这样,协调发展,才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减少或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实行农民现代化优先发展战略。知识农业发展的前提不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是农民的素质和现代化程度。迄今我国尚无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尤其是对农民素质的提高、现代化的实现重视不够。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原因。要尽快制定“中国农民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投入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保障这一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第四,建立现代社会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要适应知识农业、城市化发展潮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改革阻碍农村发展的落后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管理制度等。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建立有效的人的发展机制等,为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办学的良性运行机制,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教育部门的投入。要尽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杜绝学龄儿童失学现象。2030年前后农村要普及大专教育。并加强计划生育、医疗、体育等事业的管理,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在农村扫除文盲、法盲、科盲、市场盲等。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科学理论教育工作,彻底批判封建迷信和各种丑恶社会现象,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激励人。
第六,精心组织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培养亿万个懂科技、善管理、会操作的现代新农民,逐步实现其现代化,加快知识农业的发展。
第七,建设“两种文化社区”。中共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应从建设“两个文化社区”(城镇文化社区、农村文化社区,下同)的两个角度,构建培养现代农民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加快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解决培育失灵问题。
过去,人们更多的是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角度(如文化扶贫、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研究培养农民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两个文化社区”建设均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它对农民培养的综合性功能和巨大作用,没有形成有效培养农民的机制和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两个文化社区将大量涌现,必然成为培养农民、推动农民现代化的主要场所和依托,并出现多种模式。应以我国已有的小康村、生态文明村、科技村、精神文明村等五种“相对单一型农村文化社区”为基础建设“农村文化社区”,发挥这种社区功能、作用和新型农民培养机制与模式,提高农村文化社区的育人效率。对此早建设、早受益。
加快城乡文化社区建设要持续投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发展,不断完善文化社区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农民受到熏陶,得到提高。
[1]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N].北京日报,2013-1-30.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22-23.
[3][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中国人学会编.人学与现代化(1—4集)[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002.
[5]陈庆立著.中国农民素质论[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6]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沙莲香等著.中国人素质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8]方世南.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