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在传统村镇规划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通海县纳古旅游小镇规划为例
2013-04-10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丰 燕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谢 军 (湖北省天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湖北 天门431700)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 (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1]。此定义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指导性的依据和准则。在实际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应如何来运用和体现这一规划准则,这将是规划研究和设计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笔者参与的云南省通海县纳古镇旅游小镇规划项目为例,探讨了在规划设计中对人居环境科学的应用。
1 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
人居环境由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5大系统构成,其中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是2个基本系统,而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同时,人居环境设计中应遵循5大原则:生态、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艺术。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由多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形成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系统中的 “主导专业”,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
在规划设计中应首先了解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在其变化过程中,无论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的;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增强对规划对象来龙去脉的了解。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3个原则:(1)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 (无论面积大小),要在上一个层次即更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作为前提,予以认真考虑。(2)每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间或建筑之间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运用并发展之,见其有悖而避之。(3)每一个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和建议。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起来。
2 纳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纳古镇位于云南省通海县西北部,由纳家营、古城、三家村3个自然村组成 (图1),是著名的“侨乡”和 “手工业之乡”,现状旅游资源丰富。
2.1 优越的人文资源优势
纳古镇的回族都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风俗,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婚丧嫁娶,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全镇有3所清真寺,其中建于2004年的纳家营清真寺目前是云南省内最大的清真寺。
图1 纳古镇全貌
纳古镇历史悠久、贤达辈出,中国著名的阿拉伯历史学家、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阿拉伯文化沙迦国际奖”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纳忠教授、著名翻译家纳训先生都是纳古人。
2.2 宜人的自然地理环境
(1)当地气候宜游,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869.5mm,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宜游期长。
(2)项目区有湖泊资源,杞麓湖水质良好,可为项目提供较好的自然环境资源,依条件可以规划滨河景观带,或湿地景观,既保护了湖泊,又能创造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3)纳古镇背靠狮子山,在镇西北部最高点的 “望三海”,是一个独特而且有无穷魅力的旅游地,从这里可以用肉眼看到通海 (杞麓湖,图2)、江川海 (星云湖)、澄江海 (抚仙湖)。
图2 杞麓湖风光
2.3 优越的区位优势
纳古镇背靠狮子山,面临杞麓湖,南去县城14km,北上昆明110km,距玉溪市45km,北距江川县城18km,西距玉溪市红塔区45km。江通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对外交通便捷,信息传递快,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
3 纳古镇旅游小镇的规划
3.1 剥茧抽丝,理清思路
首先将纳古镇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分析其特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及现在,分析其历史文脉关系,得出了其在规划成为旅行小镇中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经调查可知纳古镇的核心魅力在于伊斯兰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的优势有:①省内唯一一个以伊斯兰文化风情为主的旅游小镇;②历史文化沉淀厚重名人故居;③优良的山水格局具备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④文化发展脉络清晰有可读性;⑤有一定的社会发育程度及经济条件。存在的劣势有:①知名度较低,未纳入云南省旅游小镇开发计划;②文物古迹未得到保护,破坏严重;③古镇中心居住与工业混杂,环境恶劣;④伊斯兰文化间缺乏联系;⑤优质资源缺乏,矛盾难以调和等。
3.2 提炼特色,明确定位
在全面分析规划对象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的主要目标定位和功能布局。抓住伊斯兰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确定了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以杞麓湖滨水旅游为中心,以乡土民俗休闲为特色,以生态休闲度假为联动,以山水生态人居为提升的城镇功能发展体系。
通过对此定位的延伸,确定了三大旅游度假板块,分别为清真寺旅游板块、杞麓湖旅游板块、纳家古镇旅游板块。很好地体现其相互之间的联动性和互补性。
3.3 分清主次,合理布局
纳古镇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规划过程中,抓住这一主线为突破口,强调并突出其地域文化传统。
(1)清真寺文化 通过纳古镇3个主题的清真寺为核心建设主要的清真寺风情园。原纳家营清真寺是元代至元年间纳氏祖先随军迁居此地之时建立的,始建于1370年,630余年来几经扩建。至2001年,于原址集资新建,并增加多项附属工程。该清真寺为4层楼,一穹顶,四座宣礼塔,塔高72.4m,总建筑面积10000余m2;二楼为礼拜大殿,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做礼拜,是云南目前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原老大殿为中式古典建筑,东迁250m,保持原貌,改为女寺,可容纳八百女教胞礼拜,精巧端庄,与新大殿遥相呼应,各尽其能。
纳家营清真寺 (图3)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清真寺,一个教授阿拉伯语的小学就在清真寺建筑旁,因此在清真寺院落内,时而还能听到学生们诵读的声音,非常美妙。
(2)回族风俗——饮食文化街 饮食文化街拟建在振兴路西段和规划5号路中段,在这里建设主要的旅游设施,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设施,沿街规划各种商铺,经营各种回族特色食品、纳古特色手工艺品等。沿街建筑立面形式要严格控制其特色性和客观性,让其成为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带。
(3)杞麓湖滨河风景区 滨湖资源是十分难得可贵的,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性、有生机,因此,此景点十分重要,然而要区别于紧邻的澄江抚仙湖旅游景点,可以在沿河地带的建筑小品 (图4)来体现,也可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模式进行节点的设计。
图3 纳家营清真寺
图4 纳古镇滨湖景观带
4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具体应用
4.1 规划分析中考虑了纳古集镇发展在时间上的延续
纳古镇作为一个历史古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其空间格局及经济结构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传统与现状发展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是规划中应予以考虑的重点。因此不能仅仅分析纳古的现状,而应对其历史沿革进行细致的了解,找到其发展变化的原始动力。
4.2 规划布局中体现了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
纳古镇有优美的自然风景,而其最独特的是山、水、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该镇居民对这一特定环境的要求,应将镇区中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出去,为山、水、城生态轴线的建立创造条件。
4.3 规划定位中强调了其内在的人脉组织
纳古是一民族自治镇,其居民大部分是回民。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习惯,如何使规划符合当地居民的要求就要充分考虑他们内在的社会关系。而不能简单地通过地域来组合,使规划设计能和特有的人脉关系组合在一起。
5 结语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是一门浅显易懂而博大精深的规划理论,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很容易忽视其中一些原则和理论。特别是在城乡规划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设计往往成为某一规划师或某个部门单独完成的工作,而人居环境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规划人员树立综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论,创造出更多美好宜居的人居环境。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3]魏小安.古城镇旅游的主题化发展与特色化竞争 [N].中国旅游报,2004,(10):23-29.
[4]叶小群.关于城市规划概念语言的思考 [J].华中建筑,2004,(4):80-81.
[5]陈晓东.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 [J].规划师,2010,(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