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
2013-04-01连巧霞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胡 苗,连巧霞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其整体要求是指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园林的整体布局要求,对园林中的多种植物,诸如乔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充分实现园林功能,保证其观赏性的目的[1]。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主要内容
园林绿化过程中的植物配置是根据不同的植物功能、生态学特征,在结合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在对应空间中对活体植物以及其他的物种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从而创造出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2]。其中,植物配置所包含的内容包括2个方面。
(1)当配置数量以及植物种类类型不同时,需要考虑需要选择何种植物、每种植物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平面构图以及立体空间构图之间的差异化配合、不同植物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与映衬、植物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的形态差异等。最后,还需要考虑到园林建造过程中所需要表达的美学风格,注重美学意境的传达。
(2)当将植物与其他的园林因素,如建筑、地形等进行搭配时,要按照植物所要求的种植位置、自身生存环境需要、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某种植物发挥具体功能要求等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设计。另外,植物与上述因素之间比例的合理性、是否与园林整体风格相协调等问题都要予以关注。
2 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典型问题
2.1 绿化植物配置中空间利用较为单一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很多都是采用草坪种植的方式来进行绿化,这种绿化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提高绿化面积,而且配置过程较为简单,减少了后续的绿地维护成本,但是这种绿化方式只是简单的平面绿化,没有对人类活动的立体空间进行绿化,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因此,在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除了草坪的种植之外,还必须结合种植树木等其他空间绿化方式。
2.2 绿化植物配置过于程式化
因为很多绿化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会可以模仿一些成功的绿化设计案例,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植物配置模式。这种毫无设计新意的绿化配置方式使得园林结构单一,形式呆板,没有其自身的特色可言,不利于城市园林的多样化建设。
2.3 植物的色彩过于单一
当前很多城市的园林工程都存在着色彩单一的问题,大多园林工程植物颜色配置都采用了绿色,包括绿色的树、绿色的草坪、绿色的地被植物等,其他颜色很少出现。从园林观赏者的视觉角度来看,单一的绿色在长时间内会给人们带来视觉疲劳。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植物的颜色配置不宜过于单调。
2.4 植物功能过于单一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很多实际的功能,如绿化、遮阳、空气净化以及水土保持与修复等功能性作用。当前,我国很多的城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植物的观赏性作用,而不重视其生态功能,导致其在配置过程中没有考虑植物功能的多样性[3]。
2.5 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感,配置混乱
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密度过大的问题,即在园林工程种植开始进行设计时,存在着植物密度过大的问题,这种问题在刚开始时并不明显,当植物生长进入后期之后,将会出现明显的植物拥挤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因为设计者在植物配置之初考虑不周造成的,这不仅影响到设计美感,而且造成了植物的大量浪费。
2.6 植物树种单一,生态效益较差
当前我国的园林工程绿化配置过程中主要以灌木、草木和乔木孤植为主,这几种植物虽然能够体现出单一齐整的人工美学特点,但是从园林的生态功能来讲,这几种单一的树种将会使得生态系统单调,生态效益不理想。
3 园林绿化配置相关原则
3.1 美学原则
(1)对比及衬托原则。不同种类植物的形态是不同的,有的植株较高,有的较低;有的清雅,有的则娇媚;有的色彩较为浓烈,有的色泽较为单一。这些不同种类的植物给园林设计提供了创造空间的基本素材,通过这种高低错落、色彩相间、花叶对比的方式可以形成艺术创造的本色魅力。
(2)多层次景观合理穿插。各个不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能够有效避免色彩和景观的单调。例如,从乔木到灌木,再到花卉,表现出的是空间纵向距离的多层次感[4]。同时,花期的不同、花色种类的差异也能形成多样性的植物景观。通常,景观背景的树木高度要高于景观前景的树木高度,而且景观前后植物之间的色彩、色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将增强景观的色彩对比效果。
(3)动静结合相互搭配。园林植物搭配不但不能过于呆板,而且也不能在设置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视觉冲突。各种植物都具有其自身的形态特点,一旦园林植物的风格过于统一,在形式上将会过于单一、呆板,而风格偏差过大时将会破坏这种视觉平衡。所以,应该注意各种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度配合,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阶段及季节的不同来使得园林景观植物在不同时段、季节都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3.2 因地制宜原则
园林植物生存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源等相关方面。而且每一类植物都要求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具有不同类型的生长规律。因此,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具体的相关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选择乔木、灌木、花卉以及藤本植物等,将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及层次相互协调、物种丰富的生态群落,使得不同特性的植物都可以完全发挥其功能,从而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景观生态体系。
3.3 以人为本原则
建设园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自然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居民的生活需要出发,因此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必须要考虑人的需求。同样类型的园林,不同类型的人会对之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及审美解读。人们对园林进行判断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其能否满足自身的感情需要及生活要求。因此,植物的配置必须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符合当地人的身心及发展需要。
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对于儿童经常光顾的公共场合不能种植带刺的植物、有毒的植物,避免儿童误食而造成伤害等。一切要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每个细节都能充分体现尊重人、体贴人的精神思想,体现人性化的理念。
3.4 文化性原则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但能够美化园林景观,而且还能够表现出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有历史气息的植物以及高贵品格的植物进行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植物的品味得到提升。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特有植物等选择对应植物类型。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同时,在园林中搭配文字,也是一种提升园林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加入能够体现城市文化历史的要素,将有利于提升城市园林的人文内涵。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这种方式将有利于提升城市园林的人文内涵。同时,通过使用具有现代感的知识及艺术技巧,使得园林的植物绿化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讲,园林绿化配置过程还应注意时代文化的体现。
3.5 功能性原则
因为不同类型的园林承担着不同种类的功能,有的园林起到纪念性作用,有的起到休闲娱乐作用,有的则用于美化居民生活区的作用[5]。对园林功能的不同,在绿化设置过程中就必须对园林绿化特点进行分析。在历史纪念性场合应该确保其色调的庄重,在园林中多设置古朴、长寿类树木;在园林道路两旁应种植具有高大树冠、生长状况好的树木,这样能够起到有效的隔音、防尘及遮阴作用;社区的园林则可以选择色彩相对明丽、姿态较佳、无毒和无刺的植物,通过自然配置的方式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气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的绿化工程的植物配置工作中,除了基于上述原则做好对应的绿化工作之外,还必须采用一些实用性强的手段,例如合理布置植物疏密、与建筑协调等手段,这样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园林的绿化配置水平。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448-5449
[2]于金波.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初探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289.
[3]王艳梅,崔宝武,吕 兵.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若干思考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11):118-119.
[4]李永金.浅议某小区的植物配置 [J].内江科技,2013,(8):69-70.
[5]毛晓曦.高校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配置 [J].现代园艺,2013,(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