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蛋白尿中医辨治六法探析
2013-04-09河北省衡水市第二医院蔡福金路世英冯永真刘素彩徐小溪衡水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医院 蔡福金 路世英 冯永真 刘素彩 徐小溪 (衡水053000)
肾气失固以致精微外泄,虽然脾肾两虚是蛋白尿的病机,但影响脾肾两虚的因素很多,他脏虚损可以影响脾肾,各种邪实也可影响脾肾。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机,一般认为是脾肾两虚引起,[1]系脾失统摄之权,肾失封藏之职,因此绝非单纯补益脾肾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临证时笔者认为大多数患者存在着湿、热、瘀、虚,错纵交织,波及多种脏腑器官,处理起来尤为棘手,笔者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滋补肾阴法
适用于急性肾炎恢复期或慢性肾炎后期。是因长期利尿,使阴液损伤过多或湿遏日久化热,热邪伤阴,激素和免疫制剂的长期应用也可使阴液耗伤导致肾失封藏,精微遗泄、蛋白、红白细胞长期流失。[1]笔者认为对久治不愈的慢性肾炎特别是运用温阳利水疗效不佳者,此时若见患者水肿腹满,腰酸头晕,口渴咽干,手足心热,面色红润者,用自拟滋肾汤(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益母草、白茅根、车前子、木香)为基础方,若阴虚火旺者酌加黄柏、泽泻;阳虚肾失封藏者加金樱子、芡实、白果、覆盆子;兼水停者加石韦、猪苓;兼瘀血者加丹参、泽兰等。临床每每用之均获佳效
2 温肾利水法
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临床上蛋白尿不断增高,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尿少,畏寒肢冷,面色晦滞,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如查尿常规,则尿中长期有蛋白、管型、红白细胞等肾功能低下现象。方用自拟益肾汤(菟丝子、肉苁蓉、山茱萸、巴戟天、杜仲、白术、山药、土茯苓、益母草、白茅根)治之,每获佳效。
3 行气化湿法
适用于慢性肾炎湿热或湿浊内盛,迫精外泄之证。水湿壅滞充溢内外,多气机不畅。水因气闭,气因水滞相因为病。[2]《温病条辨》云:“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此言强调了调气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意在疏理气机增强利水功效。若症见全身浮肿,胸腹满闷,尿少短赤,舌苔黄腻或白腻,尿检蛋白增多或不愈。可选防己、玉米须、冬瓜皮、大腹皮、苍术、石韦、白花蛇舌草、猪苓、泽泻、厚朴、青皮、土茯苓等。
4 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慢性肾炎热毒或湿毒壅滞,内攻于肾之证。此时若使用激素,易出现感染,如痤疮感染,乳蛾肿痛,丹毒等,[2]有时因感染而致蛋白加重。症见牙龈红肿,身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尿检蛋白增多,或久治不愈,方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葵子)加蚤休、黄芩、连翘、土茯苓、白鲜皮、苦参、栀子等。
5 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水肿日久,用一般治法疗效不佳者。喻嘉言云:“瘀血化水,赤缕外观,其水不去,势必变瘀之血,亦化为水。”可见瘀血既是产生水肿的病因,又是水肿的病理产物。临床上慢性肾炎往往因久病不愈,肾虚络损,气血瘀滞。[2]由于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既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也是水血互病的表现。水病累血,血瘀水留,盖气化则水行,水行则肿消,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去,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密切。临证用自拟肾复汤(丹参、赤芍、红花、泽兰、益母草、五灵脂、当归、白茅根、徐长卿)为基础方。若热象明显者去红花、当归,加石韦、土茯苓;若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若肾阳虚者加肉苁蓉、巴戟天;若浮肿明显,酌加益气健脾、温阳利水、或行气利水之品。尿常规报告可见蛋白迁延持续在+~++之间,经久不愈。笔者认为即使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亦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因而堪称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要法。
6 阴阳双补法
慢性肾炎的病理演变,不论是气虚还是阴虚,最终必然导致阴阳两虚。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最后多是阴阳气血俱虚,因此阴阳俱虚是慢性肾炎的最后阶段,其证情复杂,其治疗大抵宗张景岳“阴中求阳”之旨,常选用方剂: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亦可用龟鹿二仙胶(龟板胶烊化、鹿角胶(烊化)、枸杞子、人参)来填阴补精,益气温阳。用于慢性肾炎血浆白蛋白降低,尿检白蛋白持续经久不愈者,往往有佳效。因此是治疗危急性慢性肾炎蛋白尿中不可多得的方药,确能取得阴阳双补的目的。
总之,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可一法独施,或数法交替使用,贵在知常达变。如诸凡气滞者宜行气利水;痰湿阻滞者宜化痰行湿以利水;湿热壅滞者宜化湿清热以行水;瘀血阻滞者宜活血化瘀以利水;寒者温之以通,如温阳利水;虚者补之以通,如补脾益气利水;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逐之于外。治之既不可专事渗利,又不拘套一味蛮补。若专事渗利虽能取效一时,但往往损伤正气,疗效难以巩固;若一味蛮补则闭门留寇,水肿难以消退,蛋白不易去掉,只有随证变法,灵活应用,方能得心应手。
[1]李彦竹.庞春景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经验[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 (4):28-29
[2]徐进秀,焦安钦.肾小球肾炎与痰瘀毒关系的探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 (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