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推进灌区发展新跨越

2013-04-08肖宏武

陕西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供水灌溉工程

◎肖宏武

◆作者系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局长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的主题,集中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紧密结合泾惠渠灌区实际,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谈几点体会。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精心绘制灌区发展蓝图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泾惠渠灌区科学发展,就是要科学分析灌区面临的形势,明晰了灌区发展思路,确定了灌区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灌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坚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节约保护、因地制宜,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全方位提升供水能力、富裕职工为目标,按照“稳灌溉、调结构、活资源、兴企业、细管理、强经济”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全面推动灌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到2017年末全局经济总收入达到3亿元,人均产值达到4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到2022年末,全局经济总收入较2011年翻两番。

稳灌溉就是要加快灌区基础设施改造,努力提高农灌供水效益,稳定农灌基础地位,确保灌区粮食安全;调结构就是要调整单一供水结构,调整水利经济结构,调整单位收入结构,促进灌区科学发展;活资源就是要盘活灌区水土、人力、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城镇供水、文化旅游,千方百计增加单位收入;兴企业就是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拓展经营市场,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继续保持综合经营强劲发展势头;细管理就是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强经济就要通过“稳灌溉、调结构、活资源、兴企业、细管理”等五种措施达到增强全局综合实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最终目标。

二、持续推进深化灌区改革,逐步建立良性运作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泾惠渠作为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老灌区,建成运行八十年来,为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为历史包袱沉重,形成了管理体制不顺、工程投入不足、水价不到位、单位亏损运行的问题,成为制约灌区可持续的瓶颈。针对存在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将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灌区体制改革,着力建立良性运作机制。

坚持推进灌区体制改革,一是深入开展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调研,认真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财政大力支持,力争使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早日足额拨付到位。二是坚持从灌区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水价执行情况调研,全面搜集整理分析各种资料,科学核算水价实际成本,及时制定灌区综合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灌综合水价改革。三是加大农业灌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凸显其公益性特性,持续不断深化农业灌溉公益化改革,努力推动灌区性质的准确定位,最终实现农业灌溉纳入公益性范畴的目标。

持续深化单位内部改革,一是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加快单位内部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着力推进人员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努力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改造现有办公和管理设施,积极推进单位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改变传统的办公和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广农民用水者协会,争取协会组织全覆盖,不断完善基层用水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具有灌区特色的基层用水管理体制。

三、稳固农业灌溉基础,确保灌区粮食安全

十八大提出了“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等新任务,为灌区发展带来的新历史机遇。泾惠渠要从灌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农业灌溉是立局之本、发展之基的思想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好灌区基础设施改造,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灌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固农业灌溉基础,一是加快推进灌区基础设施改造。加紧渠首低闸排沙、贺兰水库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尽快启动实施西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三到五年内使灌区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得到较大缓解。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型灌溉泵站改造为契机,精心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力争2020年前完成230公里骨干工程衬砌改造,同时尽快完成徐木泵站改造初设报告,争取2013年开工建设,促使灌区工程设施面貌大为改观。抓住省上实施农业灌溉设施建设项目的良好机遇,加紧推进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力争五年内解决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的问题,恢复失灌面积30万亩。二是扎实做好工程日常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利用好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和自有资金,切实做好工程维修和日常养护工作,确保各类工程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建立工程日常管理管护办法,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常管常新。坚持依法治水,严格执行水法规,妥善处理灌区交叉工程事件,切实维护单位合法权益。三是坚持实施灌溉精细管理。加强对泾河水源的研究,充分发挥张家山和西郊水库的调蓄作用,逐步建立调度统一、管理规范、灵活高效的水量调度机制。完善《供水经营管理办法》和《水量调配结算办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确保用水计划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水价管理三项基本制度,积极落实水价承诺责任,严肃查处违反水价政策的事件,确保水价政策执行不走样。

四、做大做强局属企业,提升综合经营实力

十八大报告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强化需求导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我局局属企业基本属于传统产业和服务业,要实现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就是要积极实施扩张增效战略,规范经营运作,提高竞争力,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一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在巩固和扩大新庄电站技改增效项目的基础上,加大渠首电站技改力度,挖潜增效,创新管理,提高电站效益。抓住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机械公司整体搬迁,全面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指导泾工局、设计院、监理公司、质检中心、机械公司等局属企业结合近年来经营实践,学习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系,规范经营运作,提升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局属水利施工企业门类全、技术力量强的优势,抢抓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水利建设高潮迭起的发展机遇,积极吸纳高端技术人才,购置先进机械设备,扩充企业规模,主动抢占社会市场,赢得发展先机,完成资本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扩张,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企业规模小、投资不足、设备陈旧、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灌区跨越发展

泾惠渠不仅渠首有自郑国渠以来的历代引泾遗址,而且灌区还拥有丰富优质的水土资源。在仪祉墓园的基础上,今年8月建成李仪祉纪念馆,开馆运行了3个多月累计接待人数超过3万人,发挥了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并被省纪委命名为陕西省廉政建设教育示范基地,被西安外事学院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泾惠渠灌区供水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要充分发挥灌区水土和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单位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灌区综合实力是我们未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推进水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城镇供水。十八大强调指出推进城镇化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灌区周边阎良航空产业园、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富平产业示范园等工业园区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为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目前已与富平县政府、泾河新城管委会签订了供水意向协议,供水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要继续加强与工业园区的协调,扎实做好富平和泾河新城供水项目前期工作,协助咸阳市政府加紧推进渠首泉水开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实现城镇供水零的突破,为灌区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保护开发文物资源,打造灌区文化品牌。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泾惠渠来说,就是要加强渠首历代引泾遗址和李仪祉纪念馆文物的保护开发,打造郑国渠水利风景区和李仪祉纪念馆人文风景区,大力发展水利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灌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李仪祉纪念馆为阵地,挖掘整理历代水利文物史料,开展历代引泾水利文化和李仪祉治水精神研究交流,不断弘扬优良文化传统,赋予水文化以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灌区文化软实力,打造陕西水利文化新品牌。

总之,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按照“稳灌溉、调结构、活资源、兴企业、细管理、强经济”的发展思路,坚持稳固农业灌溉,持续做精做强企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切实推进灌区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供水灌溉工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子午工程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工程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