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黄的临床应用

2013-04-08何治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单味泻下蒽醌

何治勇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

浅谈大黄的临床应用

何治勇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南大黄,药用其根状茎,北大黄主产四川、甘肃和青海,以青海西宁最著名;唐古特大黄产青海、四川等省,南大黄产四川、湖北、云南等省。可生用或酒制、蒸熟、炒黑用。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及心包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的作用,不宜久煎,孕妇、经期均应慎用或忌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大黄“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大黄酸等)及鞣质(儿茶鞣质、葡萄糖没食子鞣甙)大黄蒽醌衍生物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以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体外试验最敏感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为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对多数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菌原理是大黄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大黄还有降低血压作用和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细胞免疫抗体(为抗A、抗B和抗D血清抗体)作用。大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广泛用于内科、妇科、儿科、泌尿科、肿瘤科及精神科疾病的治疗。现就大黄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1 内科应用

中风:刘某,男,58岁,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患高血压病5年,卒然昏仆16h,神识昏迷,牙关紧闭,小便失禁,身热,面红气粗,口眼歪斜,左侧肢体强痉,右侧肢体瘫痪,体温38.9℃,血压22/13kPa,脑脊液血性、舌红苔黄,脉弦滑。西医诊断为脑出血。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属肝风内动,气血上逆,痰热蒙蔽清窍。治以化痰开窍,通腑泻热。用生大黄15g水煎取汁100mL,溶化安宫牛黄丸,鼻饲,1日2次。两天后神识渐趋好转,体温正常,血压17/10.5kPa,5天后清醒。

血证:张某,男,68岁。患衄血甚剧,初投增液汤加减,服2剂无效,后在方中加大黄8g、牛膝15g,再服2剂后血止好转。

便秘:大黄通下泻热,为张仲景三承气汤主药,不仅如此,凡胃肠瘀热、便结不通者,用单味大黄开水泡后即服立效。王某,中风5个月一直未大便,脉滑实,舌苔黄燥,即用大黄15g开水浸泡后频频送服,当夜排便甚多,次日神志清醒、逐渐好转。

黄疸:大黄性寒味苦,有泻下攻积清热之功,有退黄作用。而茵陈蒿汤是治疗黄疸的代表方剂。现有用大黄醇提片、大黄注射液治疗黄疸也取得满意效果。

2 泌尿科应用

慢性前列腺炎:郑声华用单味大黄50g加水400mL,煎至200mL,倒入瓷盆中,熏洗会阴部,每日早晚1次,每次30min。生姜汁调熟大黄末20g,取中极、会阴2次外敷,用胶布固定。再用生大黄3~6g泡茶饮。各法同时治疗15天,治疗前列腺炎60例,痊愈56例,显效3例,有效1例。陆俊刚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同时用中药配方方中有大黄直肠灌注法,取得很好临床效果,有消炎止痛作用。

3 儿科应用

孙治民用单味大黄饮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44例,用生大黄6~9g放入杯中加开水150~250mL,浸泡水降温凉后服,结果48h内扁桃体脓灶减少21例、消失6例,72~92h内减少23例、消失5例,总有效率100%。

4 小 结

酒大黄其力稍缓,并能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如心热、肺热等。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能减速轻或消除腹痛等副作用,而活血作用较好,并突出了泻火解毒功能。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偏于消积化痰,治痰癖,化脾积血块。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弱,具凉血化瘀,止血之功,多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研究表明,大黄中的番泻叶苷类及蒽醌类为其泻下主要成分。酒、醋炒对其泻下成分几乎无影响,酒炖品、醋煮品及大黄炭中的大黄酸苷减少12%~13%,番泻苷类仅微量破坏。大黄的临床应用广泛,不管产前产后,男女老幼,是虚是实,只要具备“瘀”闭之症均可辨证配伍应用。

R282.7

B

1004-2814(2013)04-295-01

2012-12-17

猜你喜欢

单味泻下蒽醌
单味中药抗Ⅰ型变态反应研究进展
太阳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基于文献的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脂肪肝药理作用特点分析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侗医用单味药治多病经验简介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单味树舌煎剂联合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