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OCT 检查及FFA 检查的联合应用及探讨
2013-04-08张艳芳周妍丽
张艳芳,周妍丽
(襄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襄阳44102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黄斑水肿为特征,多见于20~45岁的中青年男性。目前我院眼科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眼底定位、眼底激光治疗及愈后随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治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38~55岁。视力检查0.2~0.8,眼前节检查正常,眼底显示黄斑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所有患者均有主觉症状,如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伴有色觉改变,伴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等。发病前有感冒病史5例,有熬夜史7例,有酗酒史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用的是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Cirrus HD-OCT 4000型OCT 仪进行检查。此仪器由眼底图像采集器、计算机图像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德国Zeiss 公司提供)及资料库、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具体方法:检查前患者用0.5%的复方托卡充分散瞳至瞳孔直径>7mm 左右,端坐位,下巴置于下巴托上,额头顶紧额带,眼睛平视前方。先右后左两眼分别检查。采用内注视的方法,让患者注视镜头内的绿色米字架。扫描方式采用全景扫描+五线扫描。记录扫描位置正,图像最清晰、最稳定、信号强度≥6的3幅图像保存在计算机内,利用计算机内存的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打印结果。诊断及复诊随访检查方式相同。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的是日本TOPCON 公司生产的TRC-50IX 型眼底照相机。造影剂是广州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荧光素钠针剂3 ml/支。此仪器由眼底彩色照相机、计算机图像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及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具体方法:首先排除有过敏史、心脏病史及肾脏病史的患者。检查前患者用0.5%的复方托卡充分散瞳,取坐位,下巴置于下巴托上,额头顶紧额带,眼睛平视前方。先右后左两眼分别检查。采用外注视的方法,让患者的未检查眼注视机器外自带的小红灯,定好位置,检查另外一只眼。右肘中静脉注射20%荧光素钠注射液3ml,1min 内注射完毕。同时开始计时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选取典型照片存储并打印。
2 结果
2.1 OCT 检查的病变类型
①仅神经上皮隆起,其下有液性暗区的有10例10眼;②仅色素上皮层隆起,其下有液性暗区的有13例13眼;③两者兼有的有33例33眼。病变位于黄斑区者40例40眼,病变位于黄斑区以外者16例16眼。
2.2 FFA 检查的病变类型
①墨渍样弥散型29例29眼;②炊烟喷出型27例27眼;所有患者FFA 检查晚期均有荧光积存。病变位于黄斑区者40例40眼(其中位于黄斑区小凹者10例10眼),病变位于黄斑区以外者16例16眼。
2.3 随访
随访半年,行眼底激光光凝术者20例,视力恢复至1.0。行药物保守治疗者36例,其中位于黄斑区者26例,视力恢复至0.6~1.0,位于黄斑区小凹者10例,视力恢复至0.4~0.6。所有患者复诊OCT 检查:视力恢复至1.0者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积液吸收;视力恢复至0.6~1.0者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积液基本吸收,有的还残余有少量积液;视力恢复至0.4~0.6者,仍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部分积液。
3 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病情自限,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机理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封闭小带受到损害,破坏了视网膜脉络膜屏障,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液体通过色素上皮细胞层,导致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脱离[1]。引起视网膜外屏障功能破坏有两种学说,一是由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二是由于脉络膜血管疾病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2]。中浆的发病多与精神紧张、情绪异常、过敏、感冒、感染、过度疲劳、烟酒刺激等有关[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动态观察眼底视网膜和血管疾病的一种先进的方法,能反映疾病的范围和程度。有学者认为,无论哪种类型的眼底表现和荧光血管造影改变,都可能由于渗漏液的影响引起视网膜单位面积内细胞分布密度和排列紊乱以及视细胞光化学功能障碍而导致患眼视力下降。本组患者中荧光素渗漏形态以墨渍样弥散型(inkbot diffusion)较多,炊烟喷出型(smoke stack phenomenon)略少。渗漏点部位与视力有密切关系,渗漏点越接近黄斑中心凹,视力损害越严重。病变位于黄斑区者,其视力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旁黄斑区和黄斑周围区,因此病变部位比眼底改变及FFA 分型对视力的影响更具有显著性意义。目前诊断CSC 渗漏点的金标准仍然是FFA,FFA 检查对于中浆的定位及指导眼底激光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黄斑区拱环以内者不宜采用眼底激光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接触、无创伤的眼科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眼科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活体的、显微水平的光学影像学检查方法,OCT 检查不仅能清楚地显示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和病理变化,而且能显示FFA 不能发现的细小的神经上皮脱离和微量的视网膜下积液,有的可发现渗漏处色素上皮光带中断的裂隙[4]。对于中浆患者的视网膜水肿情况能进行定量分析,对病程的演变还可定量追踪观察。同时OCT 检查还有助于中浆与大泡性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脱离、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间的鉴别诊断,这些疾病具有相似的FFA 表现,但是中浆的特征性OCT 改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5]。
综上所述,FFA 虽是诊断中浆的金标准,对于中浆的定位及眼底激光治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FFA 属于创伤性检查,可重复性差,费用较高,会出现过敏及休克的危险性,不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OCT 检查属于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重复性高,它使用的是光波,可获得较高的图像分辨率,能客观、定量的对中浆病进行细微结构的分析,对中浆病的随访、预后观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意义。我院眼科门诊采用OCT 检查联合FFA 检查,两者相辅相成,既能清晰观察到视网膜渗漏点的位置,又能精确反映出神经上皮、色素上皮的脱离情况,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眼底定位及眼底激光治疗、愈后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Hee MR,Puliatito CA,Wong C,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f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J].Am JOphthalmol,1995,120:65
[2]王广慧,由新英,张丹,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底彩色照相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2(23):87
[3]郭茜如,李蕴随,赵朝霞,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致病因素及其预后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10
[4]黎晓新,陈玮志,李立新,主编.眼科相干断层成像应用新解(视网膜和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1:61
[5]陆豪,李海生.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原理和临床应用[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