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德教育及其正能量效应实现途径
2013-04-08姜楠
姜 楠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道德准则。[1]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
1 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殊群体,是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社会公德规范的实践者。社会各界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有很高的期望。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公德主体,大学生公德状况必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面貌和状态。因此,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公德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开展社团活动、素质拓展等方式加大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但纵观当今高校校园,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这些现象当中,也有国内名校的学生,这充分暴露出虽然目前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但是却仍然出现了“负能量”效应,即使不是主流,也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和谐校园的建构,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大学生公德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效能,努力使大学生公德教育发挥“正能量”效应。
2 影响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各高校公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学校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公德滑坡现象。究其原因,从学校自身反映出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对公德教育还应加强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总结反思教训,重视实现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发挥,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有力举措。所谓对症才能下药,只有找到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发挥出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当前,影响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社会大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目前,现代社会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比较发达,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加之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决定了学生与社会接触趋于频繁,与外界社会的接触相对广泛,个人的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被逐渐消磨、侵蚀,就更易受社会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反映在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蔓延,纯洁的师生、同学关系被扭曲,铺张浪费意识滋长,人际交往庸俗化,甚至违法行为明显增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学校公德教育的失误与偏差,部分教育者能力素质不高。目前,高校的公德教育,主要还停留在知识性教育,即通过对公德知识的灌输来提高公德认知,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公德教育价值取向,最终使公德教育出现空洞化、政治化和理想化的特点,其实这是违背了公德教育的出发点,使公德要求和理念显得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及。而且,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参与,忽视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内在需求,侧重单向、强性灌输,这就妨碍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削弱了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同时,教师的能力素质也会对公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当前社会、校园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高校存在部分教师综合能力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高标准、高需求的要求。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高、热情不足、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还有一些非思政专业的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虽然对学校较为熟悉,但对思政方面的技能缺乏专门系统的训练,缺乏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效果。
三是大学生思想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是建立在成分多元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学生来源广泛,独生子女偏多,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成分多元化再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必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个人经历、入学动机、家庭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复杂和差异,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四是家庭教育不得力。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公德意识培养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数是受到家长溺爱娇宠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许多家长只注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往往忽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此外,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亏,对孩子灌输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意识,无形中给子女形成了一种负面的示范作用。以上种种,使得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同时缺乏责任感。
3 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基本途径
公共道德,就其主体部分而言,是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提高的,必须从外部灌输,加强教育。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写的《在寻找公共道德的道路上》一书时指出:“德国人需要很长时间,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灌输一种全社会都认可的道德观,这个看法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公共道德外部灌输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当在坚持优良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新理论、新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努力降低大学生公德教育的负面效应,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生活阅历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增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平等态度待人,把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放在首位,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做到从真情实感出发,以心换心,才能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理,继而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信任,更好地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同时,高校教育者应树立服务学生的思想,实现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坚决放下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改变简单、生硬的方法,做到德育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
第二,通过突出公德教育的主要环节,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发挥。首先,将孝道教育作为突破口。“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大学生中实施孝道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人生信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健全的人格;其次,将感恩教育作为切入点。感恩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大学生德育的一部分,是德育的一个切入点。应该将感恩教育和德育课程结合起来,联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价值等内容来教育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了解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只有培养起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才能使他们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所有关心与爱护他们的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最终养成和谐的人格;最后,将诚信教育作为落脚点。[3]诚信是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使大学生懂得信用是为人处世的首要准则,把诚信当成人生一笔无形的财富。学校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应有的地位,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第三,通过完善公德教育的规章制度,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发挥。实践证明,公德教育规范化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度,以制度求落实,用制度促落实。首先,要健全公德教育制度。大学生公德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在充分掌握、准确分析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公德教育制度,以此来保证在社会上出现带有普遍性的现实问题时,能够做到及时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抓住一个时期带有倾向性的道德问题进行教育,保证公德教育内容和教育质量的有效落实;其次,要健全学生思想分析制度。德育工作者应定期与辅导员和授课教师联系,确保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只有分析到位,教育才有及时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思想情况时,要对重大问题进行不间断地分析,要在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基础上,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预测,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通过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正能量”效应的发挥。校园公德环境建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基础。校园公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形象、维护自身形象,提高自身公德修养。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数量很多,个人思想又存在差异,很多活动都需要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使校园活动正常进行,需要所有“校园人”具有社会公德意识,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校园各种自然环境和设施的育人作用,营造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氛围,确保大学校园公德教育发挥“正能量”效应。
[1]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振民.努力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7):6-9.
[3]高长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政工学刊,200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