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预备役卫生救护队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2013-04-08柴晓红
柴晓红
随着军队体制改革,医院在编护士数量不断减少,聘用护士大量增加,约占总人数的80%,成为军队医院的主力军。笔者所在护理部于2006年组建预备役卫生救护队,由当地武装部和医院共同管理,平时担负医院日常医护工作,战时作为预备力量遂行战时卫勤保障。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政治教育 经常不断地组织大家学习上级领导关于真打实备的指示精神,增强履行新使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定期地观看有关国际斗争的录像片,每月2次邀请分部、医院赴苏丹维和医疗队的同志讲在苏丹的经历,邀请参加作战的同志讲作战经历和心得体会,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采取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等形式,提高思想认识。
1.2 军事训练 根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军人体能标准》和每名聘用人员的特点,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首先加强思想引导,充分调动护士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大家体能训练意义不大的想法。组织大家学习赴苏丹维和部队的护士长关于体能训练的经验体会,观看我军特种女兵训练和外军体能训练的录像。在训练中按照先易后难,防止训练伤病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在完成必训科目后,组织大家打球、跳舞等,既增强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又增加了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使护士在军事科目考核中顺利过关,保证了训练和工作的效果。
1.3 急救训练 军队医院平战时都承担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任务,在接到救援指令的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反应是赢取救援时间,保障救援效果的有利支撑[1]。队长和指导员首先要加强科学训练组织领导工作,正确处理好工训矛盾,强化实战训练工作是重中之重。建立并完善适应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护理预案,反复进行模拟训练。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专业比武活动,如微光下动态静脉输液,战地救护等。轮流到医院急诊室、120值班,参与大批烧伤患者的急救等,定期组织考核,确保训练效果。
1.4 生活保障 医院工作突发情况多、风险高、强度大,医院对于聘用人员的生活保障直接关系到医院工作质量。对此,医院从细节着手,给聘用人员提供集体宿舍、福利性的就餐、免费开水,在集体宿舍楼专门配备了2名管理员,为聘用人员随时解决水、电、营房设施等维修的联系工作,并配备2名保洁员,做好公共卫生的维持。还配发了物品箱等生活用品,进一步完善了基础生活设施,为聘用人员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2 体会
2.1 增强了预备役队员“主人翁”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综合训练,充分利用医院提供的发展平台,发挥聘用人员才能,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她们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文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增强这个主力群体的“主人翁”意识。
2.2 培养了预备役队员军人的素养 为提高军事素养,医院主动拓展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落实范畴,将聘用人员的管理也增加到“按纲施训”的工作中去。在坚持预备役卫生队“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聘用人员8小时以外的规范化管理措施。①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组织结构:实行班、排、连编制,预备役卫生队队员统一着制式预备役服装,落实出早操、内务卫生、军容风纪、晚查铺、请销假等一日生活制度;②规范行政管理制度:制定了《医院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集体宿舍内务卫生标准》、《聘用人员行政管理规定》,并设置了内务卫生管理小组、军容风纪监督小组、晚在位情况检查小组,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不定时的抽查,将检查情况全院通报并与科室质控挂钩,增强了聘用人员的“姓军”意识;③为了严防外来人员进入集体宿舍,医院在集体宿舍实行24 h录像监控、保安的基础上,又投入近3万元,增添了门禁系统,设置了集体宿舍安全管理的“三重防线”。另外,注重平时的安全常识培训,在每个房间张贴了“集体宿舍消防安全温馨提示”,使聘用人员安全意识常记于心,确保了居住安全。
2.3 提高了应对非军事化战斗任务能力 医院组织预备役卫生救护队队员学习预备役部队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条例,并按条令条例要求组织队列训练。聘用人员加入预备役卫生队后,通过学习、训练,激发了她们献身国防卫生事业的信念,“为兵服务”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在完成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医院还强化了聘用人员四项战救技能、应急反应综合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卫勤训练,全面提高了医院应对非军事化战斗任务综合保障能力。
[1] 杨 鹰,杨国松,朱秀梅,等.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体会[J]. 实用医药杂志,2010,27(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