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2013-04-08陈君子刘大均谢双玉胡静
陈君子,刘大均,谢双玉,胡静
(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旅游目的地解决就业和赚取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入境旅游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1]。国内外对入境旅游的相关研究较早,我国对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4-5]、区域差异[6-8]、影响因素[9]、空间结构[10]、区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1]、旅游流的空间分析[12-13]、区域入境旅游相对优势演化的空间特征分析[14]等方面。在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方面,仅陈刚强、许学强对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及因素进行了分析[15],有关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将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相结合的研究较为鲜见。本文以湖北省入境旅游为例,以《2012年湖北旅游统计便览》数据为基础,运用首位度模型、位序—规模模型对2011年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和市场等级规模相结合进行研究,深入剖析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以期为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以及协调区域差异提供理论基础。
一、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概况
湖北省处于我国中部,作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桥梁,区位优势明显。湖北省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据湖北省旅游局网(www.hubeitour.gov.cn)可知,截止目前,湖北省的A级旅游景区达到243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83家。如图1所示,2000—2011年,湖北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增长了3.7倍,入境旅游收入增长了5.5倍。2011年湖北省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为213.52万人次,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入境旅游收入为94 018万美元,在全国排名第16位。
图1 2000—2011年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概况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湖北省入境旅游的首位度测算
首位度分布可以反映最大入境旅游市场或目的地与其他入境旅游市场或目的地旅游人次的比例关系,是衡量旅游等级结构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2地区指数、4地区指数和11地区指数等[15],其表达式为:
式中:T1,T2,T3,…,T11分别为不同地区入境旅游市场或目的地旅游人数排在第1,2,3,…,11位的旅游规模等级。在正常情况下,2地区指数为2,4地区指数和11地区指数都为1[16]。
(二)湖北省入境旅游的位序规模
对一个地区而言,可以给定一个入境旅游人次r来度量,随着该地区入境旅游市场或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的变化,客源市场或旅游目的地的数量N(r)也会随之改变,当满足关系式:
便可以认为入境旅游人次规模分布为分形,类比于Hausdorff维数公式可知,D为分维[17],通过变换可得Zipf公式:
式中:K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序号(K=1,2,…,N);P(k)为与序号K相对应的入境旅游市场或旅游目的地人次;P1为首位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目的地的旅游人次;q为Zipf指数[18-19]。
当q>1时,D<1,表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目的地的旅游人次规模分布比较分散,入境旅游分布差异程度较大,首位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目的地的垄断性较强,中等旅游市场或目的地规模较为欠缺;当q<1时,D>1,表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目的地的旅游人次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中等规模等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或目的地较多[2,20]。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湖北省入境旅游的首位度分析
1.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的首位度分析
根据首位度指数计算公式,结合表1,便可计算得出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的S2、S4、S11值分别为3.86、1.70、2.48。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的首位指数明显大于正常标准,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结构,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分布处于演进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入境旅游目的地在规模和等级上发展不合理,旅游规模差异较大。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武汉入境旅游人次占湖北省入境旅游的54%,在整个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中处于核心带头作用,极化效应明显。
表1 2011年湖北省各市州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序
2.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首位度分析
同理,结合表2,便可计算出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S2、S4、S11值分别为1.03、0.36、0.34,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首位指数明显小于正常标准,入境旅游市场在规模和等级上发展不合理,首位旅游市场——日本的带动作用不强,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规模差异较小。
表2 2011年湖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人次排序(前20位)
(二)湖北省入境旅游的位序—规模分析
1.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的位序—规模分析
从入境旅游目的地来看,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2011年武汉、恩施、宜昌、十堰4个地区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人数约为184万人次,占湖北全省接待总量的比例约为86%,表明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于武汉、恩施、宜昌、十堰等城市(表1)。通过对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发现,如图2所示,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等级结构线性拟合系数R2=0.928 3,线性拟合状况较好,表明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等级结构发展较为成熟;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等级结构q=2.172 4,D=1/q=0.460 3,表明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入境旅游目的地规模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较好,低层次规模的入境旅游目的地较多,中间层次规模的入境旅游目的地较为欠缺,发展较为滞后。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武汉的坐标点位于拟合直线的下方,表明武汉对湖北省入境旅游的带动性和强辐射作用不强,有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空间。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处于核心极化阶段,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武汉的垄断性强。
图2 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双对数散点图
2.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位序—规模分析
2011年湖北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约达21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约160万人次,占75.12%;香港同胞约22万人次,占10.32%;澳门同胞约6万人次,占2.82%;台湾同胞约24万人次,占11.27%(表2)。选取湖北省20个主要入境旅游市场,对其进行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如图3所示,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线性拟合系数R2=0.777 1,线性拟合状况较差,表明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发展不成熟,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体系存在一定的分形退化;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q=1.155 5,D=1/q=0.865 4,表明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均衡,中间层次规模的入境旅游市场较多,首位入境旅游市场——日本的旅游带动性不强。结合表2和图3可进一步看出,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受客源国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图3 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双对数散点图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市场在等级规模结构上发展不合理。入境旅游目的地首位分布结构明显,入境旅游市场首位分布尚不明显。
第二,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分布较为分散,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恩施、宜昌、十堰、神龙架、襄阳等中间层次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发展较为滞后,潜江、天门、鄂州、仙桃、黄冈等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较弱,武汉作为湖北省的首位旅游目的地,垄断性强,但对周围旅游目的地的带动性不大,处于集聚极化阶段。
第三,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分布较为均匀,但等级规模体系发育不完善。日本、我国台湾、美国、我国香港作为湖北省前四大入境旅游市场,对整个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带动性不强。
(二)建议
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入境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市场结构是否合理有序,对区域入境旅游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区域入境旅游综合实力,促使入境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市场等级规模处于良性循环。通过对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现状剖析,认为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应注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入境旅游目的地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武汉的核心带动作用,发挥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开发多条武汉联动周边地区特色景区(点)的旅游线路,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入境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恩施、宜昌、十堰、神龙架、襄阳等中间层次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建设,使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发展走出核心极化阶段,从而弱化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武汉的强垄断作用,缩小中间层次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与首位入境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等级规模差距,进而改变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两头大,中间小”的规模分布格局,使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分布趋向合理化,提高湖北省入境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为湖北省入境旅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入境旅游市场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日本距离我国较近这一地域优势,加大宣传,进一步加强首位入境旅游市场——日本的旅游营销,扩大日本来华旅游的影响力,充分发挥首位入境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来华进而来湖北旅游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客源市场游客的喜好和消费特点,制定相应的旅游营销策略,加大宣传,进一步拓展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中间层次入境旅游市场,克服远距离地区在地理区位上的不利因素,提高湖北旅游在西方国家的知名度,提高中间层次的入境旅游市场在湖北全省入境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例,缩小中间层次的入境旅游市场与首位入境旅游市场所占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比例的差距,从而完善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体系,促进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体系的发展,扩大湖北省在海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湖北旅游的发展和升级。
[1]张艳平,吴殿廷,岳晓燕.我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空间差异浅析[J].旅游论坛,2009,2(5):748-751.
[2]陈刚强,李映辉,刘娟.中国入境旅游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1,30(6):1044-1054.
[3]刘法建,张捷,章锦河,等.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6):1141-1152.
[4]张燕,吴玉鸣.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的分形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1-92.
[5]蒋小娟,徐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现状、趋势预测及策略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81-84.
[6]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7]周玉翠,陆玉麒,李经龙.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J].特区经济,2005(9):172-173.
[8]万绪才,吴芙蓉.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2):63-70.
[9]赵东喜.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1):41-45.
[10]周玉翠,韩艳红.我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2):99-103.
[11]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51-55.
[12]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121-124.
[13]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4]靳诚,陆玉麒,徐菁.1995来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相对优势演化的空间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0,25(1):148-154
[15]陈刚强,许学强.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及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613-619.
[1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5-131.
[17]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8,17(1):82-89.
[18]汤放华,魏清泉,陈立立,等.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研究及对策[J].人文地理,2008,23(5):43-46.
[19]陈勇,陈嵘,艾南山,等.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3):48-53.
[20]邢海虹,刘科伟.基于分形理论对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