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背包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2013-04-08朱瑞琪苏勤彭敏
朱瑞琪,苏勤,彭敏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在前进,成为社会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旅游消费模式以及出游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过去大众化、单一化的“传统旅游”日渐由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尚旅游”所代替[1]。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户外旅游俱乐部、驴友协会等民间组织,为背包旅游者提供住宿的青年旅社、家庭旅馆也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它们的出现给旅行社的团队旅游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2]。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传统团队包价旅游的衰落,被称为“另类旅游”和“替代性旅游”的背包旅游市场异军突起,因其时尚自助、经济便利、灵活多样的旅行方式,近年来越发受到个性化游客的青睐,并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3]。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旅游发展过程中,背包旅游有望成为继大众旅游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旅游方式[4]。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背包旅游这一“非制度化”的旅游形式,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付诸于实践应用,直至今日其理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且研究成果丰富。而国内关于背包旅游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期,盛蕾[5]最早对背包旅游的内涵、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后背包旅游这一研究领域开始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及重视,一些学者也对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但总体而言研究范围和深度仍十分有限,研究方法及理论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背包旅游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述评,但其研究较为零散且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背包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论述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并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异同和差距,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明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国外背包旅游研究内容及进展
(一)概念界定与发展历程
对背包旅游者概念的界定及理解是研究背包旅游的首要和关键。在西方,经过17、18世纪的“大旅游”,19世纪的“青年候鸟运动”,以及20世纪30年代“搭便车旅行”的发展和演化,20世纪70年代Cohen首次将国际旅游者分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两大类,其中非制度化的旅游者最早被称为“漂流者”或“游牧者”[6]。同一时期,对这一特别群体,还有其他不同的描述,如“漫游者”[7]、“跋涉者”[8]、“长期低预算旅游者”[9]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背包旅游”的概念才被正式确立了下来。Loker-Murphy和Pearce在对澳大利亚年轻的徒步旅行者进行调查时,为了准确区分这一特殊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背包旅游者”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10]。之后的大多数学者,基本延用了这一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拓展或更为详尽的说明[11-15],Uriely认为,背包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而非旅游类型[16]。Sorensen则认为,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17]。21世纪初,被称为“数字游民”的“商务背包客”的出现,就是经济、人口、通信技术以及社会变迁的结果。Paris将“商务级背包客”亚文化与传统背包客文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两者只是在旅游花费和通讯技术的运用上有所区别,而对于背包旅行则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理解[18]。综上可知,判别背包客的核心要素可概括为3点:重视社会交往;追求旅游真实体验;具有完全自助而又极具弹性的旅游行程(见表1)。
表1 概念的界定以及特征
(二)背包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研究
背包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特征是国外背包旅游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背包客进行背包旅游的主要动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身份的构建。通过长期背包旅行的方式,暂时逃避工作和社会责任[9],追求个人独立、自我认知、自我过度和成长,并以此来获得个体社会身份的认同[19-21]。②社会交往与情感交流。一些学者认为,除了构建社会身份外,与人交流或结识新朋友的欲望也是其出游的重要原因之一[22-23]。*③寻找刺激和自我挑战。Avrahami将背包旅游者划分为“探寻者”和“冒险者”两大类,其中“冒险者”就是为了追求短暂的刺激感和巅峰感[24]。④探索、体验异域文化。Spreitzhofer等在其研究中指出,体验原始异域风情,挖掘当地文化的精髓,才是背包旅游者出行的主要目的[13,25]。⑤其他动机则包括休闲娱乐[26],生态环保意识[27]等。而对于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购物、住宿、交通、交流以及信息获取行为等方面的探讨(表2)。还有些学者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旅游者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背包旅游者在旅游动机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如,Noy认为相对于大众游客,背包客更关心旅游的真实性,并且追求真实的体验[23]。Larsen的研究则指出了以上两者在旅游动机、风险感知、旅行担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32]。Maoz等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背包旅游者进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民族、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背包客在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出游目的、组织形式及其行为等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33]。
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女性背包客的研究。其出游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求自由和独立,放松自己的身心,感受多元文化,逃离固定的时空模式,在不同时间体验不同经历[34];或是在遭遇到个人危机之后,通过背包旅行达到重塑自我、重新定位的目的[35]。Boulware的研究结果发现,女性在旅行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男性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受伤和疾病的耐受能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36]。
表2 背包旅游者主要行为特征
(三)背包旅游影响研究
1.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背包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众多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在社会经济方面,由于背包旅游者在经济上有一定预算限制,因此早期部分学者认为发展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影响并不显著[25,37];再者,背包旅游在某些国家的“过度”发展使得主客关系日趋紧张[38],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39-40],但Cohen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更多是由于地方或社区对国内高端旅游市场不断上升的需求而导致的压力升级[41];此外,多数学者的研究还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起传统的大众旅游,背包旅游规模小、基础设施需求简单,不仅能够平衡外汇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地方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参与权[42],还可增加政府税收,促进偏远乡村地区经济发展[43-44],以及宣传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45]等。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社会的角度,都对旅游目的地有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其次,背包旅游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又包括对东道国或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Scheyvens等认为,发展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复兴、居民文化自信的增强、社区文化的变迁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到来等方面都存在积极的意义[12,46]。此外,在生态与环境影响方面,由于背包旅游者喜欢参与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活动[10],不仅资源消耗少,旅行的方式也更为环保[46],有利于目的地绿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发展[27]。
2.对游客自身的影响
背包旅行活动除了会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影响之外,同时也会对游客自身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Noy等认为,背包旅游者在旅行途中的冒险经历有助于其进一步地认识自我和体验生活[20,23],并且这种影响可能还会持续到旅行结束之后,在旅游者就业以及未来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2]。Pearce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澳大利亚北部372名背包客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背包旅行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各项通用技能,并且不同的动机模式会学到不同类型的通用技能,而这些技能很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47]。此外,还有学者对背包旅途中的就业体验作了相关阐述,认为这种工作体验实现了自我价值和自我满足[11,46]。Cohen等认为,背包旅行是一种时尚的、全新的生活方式[13,15],尤其对于那些正处于间隔年阶段的年轻人,甚至将这种长期的徒步旅行视为一次重要的“成长过程中的仪式”,认为它是一种成长的回忆和鉴证,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成人礼”[21,48]。由此可见,随着背包旅游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在相应地发生着重要改变。
(四)背包旅游安全研究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欢迎,但随之而引发的旅游安全问题也是学界和业界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外学者对背包旅游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背包旅游者风险感知、感知差异以及感知因子的分析。Reichel等对来访以色列的背包游客进行了访谈,认为背包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整体感知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风险、金融风险、自然灾害、汽车交通事故、食品安全问题、天气,以及社会政治等[49]。此外,Reichel在其后来的研究中还指出,去往不同目的地国家的背包旅游者,在风险感知因素以及感知程度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26]。相较于大众旅游者而言,虽然背包旅游者对旅行的风险意识感知程度较低,但同样也有对食物安全、犯罪、意外事故等方面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而言是有益的[32]。Heggie对在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观看岩溶流的徒步旅行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些徒步者中,常见有受伤和生病的情况发生。初次出游的徒步者是最易受伤和生病的人群,还有些缺乏经验的游客无视警告牌而误入了危险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Heggie建议采取更直接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公园执勤者对徒步者进行当面交流和解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等[50]。
综上所述,国外背包旅游的研究成果丰富,理论体系也已成熟。自18、19世纪“大旅游”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非制度化”旅游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背包旅游研究的高潮,一直到21世纪初短期背包客和商务级背包客的出现,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和演化。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主要侧重于对背包旅游者行为、安全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上,个案调查往往以背包者飞地为研究据点,且较少有针对具体旅游景区背包旅游发展的研究,因此研究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1];研究地域上,国外对背包旅游的研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扩展到亚太地区的新兴背包旅游目的地,如以色列、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此外,还有学者针对背包旅游市场和产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和营销策略,如细分背包旅游市场,针对性开发旅游产品[52];从住宿条件、经营管理,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提高旅游目的地对背包旅游者的吸引力[53-54]等。虽然也有学者对背包旅游的大众化、商品化趋势表示担忧[55],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研究趋势来看,背包旅游仍是一项具有重要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旅游活动[12]。
二、国内背包旅游研究内容及进展
(一)背包旅游理论综述与总结
鉴于国内对背包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理论较之国外要滞后很多,仍停留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和述评阶段。李春颖等以背包旅游者的特征、背包旅游对旅游接待地的影响和旅游接待国对背包旅游所持的态度等研究角度为基本框架,对国外学者在背包旅游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实证研究多、理论研究少、研究角度不够全面等问题[56]。朱璇从背包旅游者内部文化的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通过对背包旅游者的概念、动力学机制及其行为特征的讨论,总结出背包旅游者内部系统研究的成就和不足[57]。同年,朱璇等还对世界各国针对背包旅游市场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述评,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各国发展背包旅游的策略以及学者们的相关建议对国内背包旅游的借鉴和启示[51]。姚冶回顾了背包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并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重点评述了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认为背包旅游适合在欠发达地区开展,但同时要注重发展规模和相关利益的分配[58]。近年来,随着国内背包旅游热潮的兴起,户外旅游事故也在频繁发生且有攀升的趋势。梁海燕等对国外背包旅游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总结,并分析每一议题对中国的启示,指出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59]。
(二)背包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研究
国内对背包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旅华国际背包客的研究,或将国内外背包客进行的对比研究。丁新军将阳朔国内外背包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概括为:身心挑战、有责任社交、和朋友共度愉快时光、放松和反思等,并从旅游者决策行为、旅游体验行为和购后行为3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国内外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60]。朱璇认为国内外背包旅游者在旅行动机、旅行经验、消费能力、安全敏感度、旅行时机和重游率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61]。此外,学者们还从不同视角,对旅华国际背包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白凯等人从行为分割空间角度探讨了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决策行为的影响,提出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对国际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高于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62]。苏红霞在对洲际背包客在华出入境口岸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洲际背包客旅游系统地理要素模型,并指出不同旅游偏好的洲际背包客对相应类型顶尖级旅游吸引物有先睹为快的倾向[63]。陈未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从决策、空间、消费、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国际背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并提出开拓海外市场的合理建议以及可供国内借鉴的背包旅游的发展经验[64]。还有些学者从满意度[65]、交通行为[66]以及旅华路线规律[67]等方面对背包旅游者的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相比较之下,专门针对国内背包旅游者的研究则极少涉及,目前仅有个别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3,68,69],但研究的内容较为零散和粗糙,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挖掘。
(三)背包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研究
背包旅游市场的开发与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因此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关注。朱璇认为背包客是中国现实国情下具有先导作用的旅游者,应当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优先开发的客源市场[70]。因此需结合中国背包旅游发展的现状,借鉴世界各国对背包旅游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为中国背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51]。王一珏从旅游花费的角度将中国背包旅游市场分为高端和中低端市场,认为高端背包旅游包括危险性高的探险旅游,中低端背包旅游则主要是户外徒步活动;提出从政府、旅游目的地以及旅行社的角度,对中国背包旅游市场以及产品进行培育、引导和开发[71]。李永乐认为,国内背包旅游的发展重点是开拓欧美国际旅游市场[72],因此需要加强国际与国内合作,开发国内世界遗产级旅游产品等[69]。周玮则从住宿、资讯、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国内背包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3]。王苹将国内外背包旅游的发展模式归纳为:政府引导+产业培育+市场运作,并提出从户外旅游俱乐部、国际青年旅社以及网络咨询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重点对其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与开发,以便最大化地满足背包旅游者的需求[4]。
(四)背包旅游对接待地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分别解释和阐述背包旅游对旅游接待地的影响[56,70]。涉及范围虽较为广泛,但研究深度非常有限,仍停留在简单的定性描述阶段,尚未有人作相关定量分析。姚冶认为,背包旅游能够调动当地的资源和资本,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比较好的满足。因此相较于大众旅游,背包旅游更具发展优势[58]。朱璇以虎跳峡徒步旅游路线为例,指出通过背包旅游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实施PPT战略,有助于贫困社区经济、文化和生态水平的全面提升[73]。龙永红认为,背包旅游的发展对于城乡贫富之间、不同阶层之间、陌生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74]。而黄向则提出,以徒步为主的背包旅游是纯环保、纯生态的旅游方式,开发投入少,经济效益好,可以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优先开展[75]。由以上分析可知,背包旅游在国内不但具有发展潜力,且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以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近10年来背包旅游研究已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仍滞后于国外。研究内容上,主要是对国内外背包旅游理论的综述,以及背包旅游者(尤其是国际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分析。虽然部分研究也涉及到了背包旅游市场开发以及背包旅游对接待地的影响等方面,但却未能对背包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对游客自身的影响方面也缺乏探索;研究方法主要还是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只在对背包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方面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社会统计的方法,研究案例和研究深度都较为有限。此外,还有学者对中国背包旅游网络论坛资讯服务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针对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中国背包旅游网络论坛的发展建议[2]。而关于背包旅游的安全问题虽也有所涉及[76-77],但理论却未能落实于实践。
三、国内外背包旅游研究对比
自1912年青年旅舍运动的兴起,近现代背包旅游在欧美国家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历程。而“背包旅游者”确切概念的提出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外学者对背包旅游的研究经过了近40年的努力探索,其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都已相当丰富和成熟。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自2003年以来近10年的时间里研究成果寥寥,可见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与国外背包旅游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差距。
研究理论方面,国内外都主要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层面进行考察,但国外对背包旅游的研究还融合了心理学、文化学、市场学、民族学、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成了各学科合力研究的局面。
研究内容方面,国外涵盖了背包旅游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动机与行为、安全以及影响等4个方面,对于背包旅游市场和短期背包旅游也有所涉及,研究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相比较之下,国内背包旅游研究的内容,从对国外研究的回顾和总结、背包旅游者行为的研究,逐渐向背包旅游的市场、交通、信息、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但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细化,且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背包旅游发展的本土化和创新性研究,缺乏对微观个体如女性背包旅游者的研究,且针对性别差异导致的动机、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也基本空白。
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者采用了田野调查、社会统计等方法,并通过文本挖掘、过程追踪等网络技术获取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与数理统计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应用价值;而国内的研究较多采用定性描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缺少定量化的研究,科学性和说服力不强。
四、研究启示
(一)加强背包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个性化旅游的兴起,近年来背包旅游的需求不断激增,使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针对背包旅游的专项研究不多,对本土背包旅游和背包旅游者的研究也非常匮乏,今后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国情和旅游业发展特点,综合运用社会学、地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加强本土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规范的背包旅游研究理论体系。
(二)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创新
定量分析法的运用是使背包旅游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目前,国内背包旅游研究尚处在以宏观分析和定性描述为主的阶段,只在对背包旅游者行为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较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而未能构建出相关定量模型。未来的研究应重视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数据分析,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本土化运用,并借助网络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成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三)深化和拓展背包旅游研究内容
1.加强微观景区背包旅游研究
随着国内背包旅游的兴起、背包旅游者的激增,国内许多景区已成为“背包客”们青睐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但由于部分景区建设的时间不长,针对散客以及自助旅游者的信息、服务、安全等提供的基础设施也较为缺乏,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善景区规划、规范经营管理,从而拓展景区旅游市场、增强旅游形象。
2.加强背包旅游对接待地、旅游企业及游客自身的影响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只涉及到背包旅游对旅游接待地的影响,而对于旅行社等相关企业以及对客源地和游客自身影响的研究则几乎空白。今后的学者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和探索。另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除了从经济角度,还应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3.加强背包旅游市场及产品开发研究
相对于国外背包旅游者,国内背包旅游者的消费水平较高,是潜在的、具有开发前景的客源市场。然而学者们对国内背包旅游市场的研究却过于粗糙和笼统,很少能够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和建议。因此,今后的研究需对国内背包旅游市场进行预测和细分,并针对性地提出背包旅游市场及其产品的开发战略。此外,女性背包旅游专项市场和背包探险旅游专项市场的研究,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4.加强背包旅游者空间活动模式及旅游线路的研究
背包旅游者空间流动规律的研究对旅游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制定旅游战略、开发旅游线路至关重要。由于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今后应加强对背包旅游者活动空间和路径的分析,了解其在空间上的流动方向以及流动规律,把握背包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和空间偏好,以便旅游景区或旅游目的地能够针对性地制定旅游战略、开发旅游产品,从而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收益。
此外,背包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受欢迎程度、基础设施的资源配给情况,网络时代旅游信息的便捷性对背包旅游的影响,背包旅游对偏远的乡村地区、温冷型旅游区开发的意义,背包旅行的安全问题等方面都是未来背包旅游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的重点。
[1]李洪涛.我国自助旅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蒋昇.中国背包旅游网络论坛资讯服务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8.
[3]周玮,殷红卫,赵志霞.基于国内背包客旅游动机的营销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1(12):133-136.
[4]王苹.背包旅游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5]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3(4):88-90.
[6]Cohen E.Nomads from affluence:Notes on the phenomenon of drifter tourism[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1973:14.
[7]Vogt J.Wandering:Youth and travel behaviou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6:4.
[8]Adler J.Youth on the road: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tramp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335-354.
[9]Riley P.Road culture of international long-term budget travele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313-328.
[10]Loker-MurPhy L,Pearce P L.Young budget travelers:Backpackers in Austral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819.
[11]Hampton M.Backpacker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
[12]O’Reilly C C.From drifter to gap year tourist:Mainstreaming backpacker trave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998-1017.
[13]Muzaini H.Backpacking Southeast Asia:Strategies of“looking loca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144-161.
[14]Alvarez M,Asugman G.Explorers versus planners:A study of Turkish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2):319-338.
[15]Cohen S A.Lifestyle travellers:Backpacking as a way of lif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4):1535-1555.
[16]Uriely N,Yonay Y,Simchai D.Backpacking experiences:A type and form analysi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29):520-538.
[17]Sorensen A.Backpacker ethnograph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847-863.
[18]Paris C M.Flashpackers:An emerging sub-cultu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2):1094-1115.
[19]Desforges L.Travelling the world:Identity and travel biograph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926-945.
[20]Elsrud,Torun.Risk creation in traveling:Backpacker adventure narr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597-613.
[21]Shaffer T.Performing backpacking:Constructing"authenticity"every step of the way[J].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2004,24(2):139-160.
[22]Ross G.Backpacker achiev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lability as visitor motivators[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7,6(2):69-82.
[23]Noy C.This trip really changed me:Backpackers'narrarives of selfchan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1):78-102.
[24]Avrahami E.The Israeli backpackers:A study in the contexts of tourism and post-modern[D].New York: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1.
[25]Spreitzhofer G.Backpacking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J].Annals of Tourism,1998,25(4):979-981.
[26]Reichel A,Fuchs G,Uriely N.Israeli backpackers:The role of destination choi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2):222-246.
[27]Nimmo K.Willing workers on organic farms:A case study[D].Wellington: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2001.
[28]Enoch Y,Grossman R.Blogs of Israeli and Danish backpackers to Ind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2):520-536.
[29]Murphy L.Exploring Social Interactions of Backpacke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
[30]Hecht J-A,Martin D.Backpacking and hostel-picking:An analysis from Cana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6,18(1):66-77.
[31]Nash R,Thyne M,Davies S.An investigation in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levels in the budget accommodation sector in Scotland:A case study of backpacker tourists and the Scottish 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25-532.
[32]Larsen S,gaard T,Brun W.Backpackers and mainstreamers:Realities and myth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2):690-707.
[33]Maoz,D.Backpackers’motivations:The role of culture and national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122-140.
[34]Elsrud T.Time creation in travelling:The taking and making of time among women backpackers[J].Time and Society,1998(7):309-334.
[35]Hillman W.Searching for authenticity in tourist experiences:female backpackers in North Queensland[D].Townsville:James Cook University,1999.
[36]Boulware D R.Gender differences among long-distance backpackers:A prospective study of women appalachian trail backpackers[J].Wildernes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4,15:175-180.
[37]Kontogeorgopoulos N.Roughing it in Phuket,but the Jones'haven't been there(yet):Reconceptualizing tourism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Thailand[D].Vancouve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98.
[38]Peel V,Steen A.Victims,Hooligans and cash-cows: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backpacker in Australia[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057-1067.
[39]Wilson D.Paradoxes of Tourism in Go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52-75.
[40]Teo P,Leong S.A postcolonial analysis of backpack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109-131.
[41]Cohen E.Death of a backpacker:Incidental but not random[J].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2008(6):209-226.
[42]Hampton M P.Backpacker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639-660.
[43]Visser G.The developmental impacts of backpacker tourism in South Africa[J].GeoJournal,2004,60:283-299.
[44]Cohen E.Marginal Paradises:Bungalow Tourism on the islands of Southern Thai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189-228.
[45]Vail M.Right of passage:Backpacker subculture and the“gentrification”of tourism in Bolivia[D].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2004.
[46]Scheyvens R.Backpacker tourism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144-153.
[47]Pearce P L,Foster F.A“University of Travel”:Backpacker learning[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285-1298.
[48]Cohen E.Backpacking:diversity and change[J].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2003,1(2):95-110.
[49]Reichel A.Fuchs G.Uriely N.Tourist destination risk perception:The case of Israel[J].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Leisure Marketing,2006,14(2):81-106.
[50]Heggie T W.Viewing lava safely:An Epidemiology of hiker injury and illness in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J].Wilderness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4,15(2):77-81.
[51]朱璇,吕帅.直面游走的文化群:关于各国背包旅游发展对策的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科学,2007,21(4):72-77.
[52]Muqbil I.Why backpackers are important to Australia[N].Travel Impact Newswire,2004-10-36(10).
[53]Firth T,Hing N.Backpacker hostels and their guests: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relating to sustainable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51-254.
[54]Gray P.Wanderlust tourism:Problems of infrastructu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7:285-290.
[55]Friday J.Performing authenticity:The game of contemporary backpacker tourism[D].Ontario:Lakehead University,2002.
[56]李春颖,黄远水.国外背包旅游研究的多维视角[J].旅游科学,2005,19(2):28-32.
[57]朱璇.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旅游学刊,2007,22(2):91-95.
[58]姚冶.背包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8,29(3):81.
[59]梁海燕,朱璇.国内外背包旅游安全研究述评和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25-30.
[60]丁新军.背包旅游者行为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6.
[61]朱漩.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62]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06(5):48-49.
[63]苏红霞,马耀峰.洲际背包客中国出入境口岸选择[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4):112-116.
[64]陈未.外国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5]张虹菲,吴佳,李苗.基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外背包客动机、行为与满意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0):23-27.
[66]杨骏,苏红霞,魏珂.背包旅游市场对国内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30.
[67]苏红霞,马耀峰.洲际背包客旅华空间流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61-64.
[68]赵振斌,党娇.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11(1):134-135.
[69]吕丽,宋保平,王帅等.山岳型旅游地背包客旅游动机研究[J].价值工程,2011(27):285-286.
[70]朱璇.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J].旅游科学,2005(3):38-43.
[71]王一珏.中国背包旅游发展可行性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72]李永乐.澳大利亚国际背包旅游:游客特征与发展经验[J].东南亚纵横,2010(11):103-106.
[73]朱璇.PPT战略与背包旅游[J].人文地理,2006(3):60-65.
[74]龙永红.网络时代的背包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11,26(11):71-76.
[75]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73-77.
[76]马克山,阎伍玖.偏远农村地区背包旅游安全问题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3-35.
[77]吴媛媛.背包旅游安全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