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方雾化吸入疗法在开胸术后排痰治疗中的应用
2013-04-07康小琴张淑林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康小琴 张淑林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是促进开胸手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本院采用中药雾化吸入的方法用于开胸术后排痰的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本科开胸术后排痰的患者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52岁。其中肺部疾病29例,食管疾病21例,纵隔疾病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中草药雾化吸入液配制:川贝、玄参、黄芩、栝楼、桑白皮各12g,生石膏30g(先煎),丹皮、牛蒡子、百合、沙参、炙杷叶、芦根、川朴各12g 加水1500mL,煎至500mL,过滤后分成50~100mL 小袋,密封,2℃~8℃保存备用。
在病人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进行雾化吸入,每日3次,每次30min。观察雾化吸入后痰液黏稠性及咳痰的情况,如病人咳痰费力,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必要时增加雾化吸入次数,每日4~5次,直至痰液黏稠性明显下降,病人能顺利咳出痰液。
观察指标 治疗后有无肺部感染。
治疗结果 治疗组无肺部感染,预防肺部感染有效率100%,有效排痰29例,排痰有效率96%;对照组肺部感染3例,预防肺部感染有效率88%,有效排痰18例,排痰有效率60%,治疗组预防肺部感染有效率与术后排痰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雾化吸入法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且技术成熟的给药途径[1,2],其应用机制为利用超声将药物雾化成细小的雾状颗粒,通过患者的吸入而进入呼吸道,药物直接作用于作用部位的相应受体[3],以达到呼吸道黏膜湿润、有效稀释痰、排痰、抗菌消炎,平喘等治疗目的。具有给药剂量低,体内吸收少,药物开始作用时间迅速而持续时间长等优点[4]。雾化吸入法给药还可避免药物首关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病人所接受,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中药雾化将传统中药与现代雾化技术相结合,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前景,中药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清热化痰方以清肺热为主,清而不伤津,贝母、栝楼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化而不滞;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芦根、牛蒡子清热宣肺之中兼有解毒之功;百合、沙参、玄参滋养肺阴、润燥生津,使其他诸药清而不伤津,川朴咸能软坚,与贝母相伍,能消顽痰;生石膏性大寒,善行肺经,清肺热,与桑皮、炙杷叶同用,平喘之效大增;丹皮、玄参清热凉血,护及肺络。此方具有肺燥得润而燥痰可除,清肃有权则逆自平之效。且中药雾化液更加经济、方便,且中草药气味清凉,效果更佳病人易于接受。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清热祛痰类中药具有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组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快,咳嗽排痰轻松,是临床上开胸术后排痰治疗患者值得应用的有效稀释痰、排痰、抗菌消炎的治疗途径。
[1] 施 义.中药雾化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79-480.
[2] 胡晓蕙,汪 涛,蒋连泓.中药雾化剂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及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6):1022-1023.
[3] 杨 卉.中药雾化吸入为治疗呼吸道感染94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5):21.
[4] 俞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