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益母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32例

2013-07-20叶增余邹建平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医院万全075000

陕西中医 2013年7期
关键词:益母蛋白尿尿蛋白

叶增余 邹建平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医院(万全075000)

黄芪益母汤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的疾病情况[1]。本文就此对黄芪益母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且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且24h的尿蛋白量小于1g。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的年龄段在18~67岁之间,平均为(39.6±2.5)岁,其中,男性20例,占62.50%,女性12例,占37.50%。其中,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隐匿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照组32 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为(38.5±2.3)岁,其中,男性18例,占56.25%,女性14 例,占43.75%。其中,14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隐匿性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两组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24h蛋白尿量以及身体情况等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

对照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依那普利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依那普利)口服,10mg/次,每日进行2次,疗程为12周。

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黄芪益母汤的治疗。其中黄芪益母汤中药方为:黄芪、丹参、茯苓、益母草、山药、白茅根各12g,石韦10g,生地、山萸肉各8g,麦芽、生甘草各6g。

观察指标 对两组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即UAE)、尿常规、肌酐(即Cr)、血浆蛋白(即TP)、血电解质、尿素氨(即BUN)以及肝功能状况等方面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的24h尿蛋白减少至0.3g;显著缓解:患者的24h粘蛋白从其基线水平减少且大于等于50%;好转:患者的24h尿蛋白减少至其基线水平的30%至50%之间;无效:患者的24h的尿蛋白减少在其基线水平30%以下。以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和好转所占总比例作为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例数(n、%)、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为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情况[n(%)]

两组治疗前后的UAE、TP、BUN 以及Cr数值的比较 结束治疗后,两组的UAE、TP、BUN 以及Cr均有一定的变化,治疗组的TP 值明显升高、UAE 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更显更优(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BUN 以及Cr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详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TP、BUN 以及Cr数值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TP、BUN 以及Cr数值的比较(±s)

组别时间UAE(g/24h)TP(g/L)BUN(mmol/L)Cr(umol/L)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2.23±1.14 0.89±0.92 51.25±11.56 55.76±10.26 6.76±1.40 6.58±1.17 73.89±15.07 71.57±14.21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31±1.13 1.20±1.15 51.09±12.43 53.86±11.38 6.72±1.67 6.65±1.50 75.43±14.92 74.18±15.26

讨 论 尿蛋白作为肾脏疾病难以消除的指标之一,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在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注重对慢性肾病尿蛋白患者的蛋白尿进行控制,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危险因素,保护患者的肾功能[2]。

中医学认为,蛋白质是一种精微物质,在心肺的作用下可输布经络,并运营全身,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多存于肾脏。尿蛋白实际上就是精微物质的泄漏。在对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ACEI)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尿蛋白,从而达到保护患者肾功能的作用[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降低患者肾小球内的高灌注、高压、高滤过以及改善患者的滤过膜通透性,从而达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疗效持久性不足,且存在毒副作用[4]。据临床研究表明,中药黄芪益母汤中,黄芪和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白茅根具有降压、利尿和改善血流量的功效,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消除蛋白尿。且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对患者进行黄芪益母汤的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黄芪益母汤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同时能够减少患者尿蛋白的排泄,从而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患者疾病的发展,有积极的临床意义[4]。

所以,对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取黄芪益母汤治疗,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疾病情况有较好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1] 杨沿浪,张道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进展[J].临床荟萃,2006,21(5):374-376.

[2] 吴小玮,何娅妮,丁涵露,等.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1):1010-1013.

[3] 杨治洲.黄芪益母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44.

[4] 李 维.IgA 肾病与干细胞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623-626.

猜你喜欢

益母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蒙药益母-14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体会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