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税收对物价的影响

2013-04-07李宏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筵席商品价格税种

李宏杰

(济南市市中国税局,山东 济南 250003)

税收是政府为了国家的需要,无偿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税收具有聚财和调节经济的两大功能,其对应的征收原则应当是稳定经济和调节经济的原则。表现在税种和税率的制定上应当是低税负、简税制和自动调节的机制。税款的征收会导致商品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增加,使商品的价格产生波动。税收对商品市场的调控作用是巨大的,在经济生活中,应当慎重使用税收这一宏观调控工具。

一、税收与物价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原理

税收干预商品价格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的多种行政手段中的一种。在经济运行的不同时段进行税收干预,会有着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影响商品价格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价格,又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

(一) 宏观角度分析

稳定经济和调节经济是税收的两大职能。同时,这两大职能也决定了税制在制定时的预算约束。稳定经济这一概念就是要求:税率不能过高,税制不能过严。税率过高,会伤及经济实体;税制过严,会引起纳税人的反感。调节经济,就是要求政府在经济出现过热或衰退时期,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使用不同的税率对不同的行业或某一类商品进行税收干预。税收对物价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同的经济时期、对不同的经济对象进行税收调控,对物价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税收可以影响商品的价格,在前述预算约束条件下的税收对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是有一定条件的,不同的外在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第一,经济上升时期。当税收影响商品价格的力量低于市场经济运行所施加到商品上的力量时,税收的影响就会被极大的削弱。此时,市场上呈现的经济特点是货币充裕、商品需求旺盛,低税率的税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被市场的交易需求所淹没。这个时期的税收调控职能主要是作用于部分过热行业和预防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应当是针对过热行业开征新税种或提高相应税种的税率,使得该行业的供给成本增加或需求减少。为了推迟或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可以采取严征管的税收措施,使得市场总需求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此,可以减缓总体物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

第二,经济平稳运行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是商品价格波动不大,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整体经济处于稳步增长时期,需要调控的经济行业不多,只有个别的行业在市场流动资金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价格上涨过快和行业经济过热的现象。根据税收平滑理论,此时的税收政策不易出现大的波动,应当采取结构性调整,针对过热行业采取相应的税收措施,以达到抑制过热行业的目的。

第三,经济衰退时期。此时,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需求低落,资金匮乏,商品滞销。如果此时运用税收这一宏观调控工具进行调控,只能是选择减税、免税和退税的方法,这种税收政策可以减缓市场上的资金流出,刺激需求增加。例如:在上个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和里根总统就针对美国经济衰退现象,分别实行了减税政策,虽然他们的理论根据不同,减税的角度和对象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仿的。那就是:延缓了经济的继续下滑,经济开始回升,物价开始上涨。

(二) 微观角度分析

税收影响商品价格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征税、减税、免税和退税。税收对物价的影响不全是有效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在某些情况下则是无效的。

第一,有效影响。税收可以导致价格上涨。税种可以划分成间接税和直接税两种,间接税从税负转嫁的角度上看,是可以转嫁的,直接税一般是不易转嫁的。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税种。不同的商品其价格弹性系数不同,价格弹性系数较大的商品,其交易量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产生变化,对该种商品的税款征收,会形成如下趋势:商品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交易量下降。对于价格弹性系数较小的商品,由于其交易量比较固定,因而对其征收的税款容易被经营者以抬高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直接税主要是对纳税人的所得额进行直接征收的税款,这种税款一般不容易转嫁。但是,当环境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也会被经营者以抬高商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进口化妆品的价格制定较高,税收在这里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税收可以导致价格下降。其原理就是:征税使得纳税对象的需求减少、交易成本上升、交易量下降。例如:当房地产行业出现过热时,就会出现存量房增加、房价高企、交投旺盛和热钱不断流入的现象,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该行业进行征税和税收上的严征管,就会使得该行业交易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利润率的下降导致热钱流出、需求下降,交易量下降,最终将会使得商品价格下降。例如:杭州曾经于2004年1月至8月,实行过对二手房的差额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政策实施后的头一个月里,二手房楼市交易几乎跌至冰点。

第二,影响无效。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易有一些特别的经济效应:比价效应和替代效应,会对商品的物价波动产生影响。当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为了防止降低消费效益,会购买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替代商品,而这种替代商品在新的购买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价格上涨现象。原涨价商品为了提高交易量,就会价格回落。这就是替代效应和比价效应。因此,当对某一种商品征税时,在替代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下,这种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上涨现象。

二、税收调节物价的具体应用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品价格的过度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商品价格的过度下跌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居民手中的财富就会表现为购买力下降、财产缩水、生活质量下降等现象,由此,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实体受到损害。与此相反,当通货紧缩出现时,物价的下跌会直接导致企业供给紧缩,开工不足,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下降,国家的经济实体同样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机体造成损害,运用税收这一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调节经济是必要的。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价格与经济环境是复杂多样的,税收政策的工具种类和运用也是复杂多样的。运用好税收工具可以有效的干预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政府针对物价的异常波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税收政策,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一) 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的讲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和人为炒作。

1.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这种类型的价格上涨的特点是上涨时期有一个过程,开始时期是比较缓慢的,随后逐步加速,最后价格趋于稳定,然后物价逐渐回落。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是居民收入的上涨是有限的,在收入效应的作用下,物价也随之上涨,受居民收入这一预算约束的限制,物价的上涨幅度也是有限的。稳定此种类型的物价所需要的税收政策,应当是开征新的流转税税种或提高相应流转税税率的方式,时机的选择应当是在CPI指数和恩格尔系数出现大幅度上升时期。如此一来,就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加速供需平衡点的到来,最后,导致物价逐渐回落。在这里,税收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这种类型的物价上涨一般是由于原材料和经营成本价格上涨而形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减、免税的措施,降低企业成本,缓减物价上涨的压力。

3.炒作型的价格上涨。这种类型的价格上涨对经济机体的损害是较大的,应当严加控制。它的特点是热钱突然流入某一行业,造成人为的需求上升,当物价出现大幅上升后,这些热钱就会加速兑现,获利资金直接流出被炒作行业,造成该行业的需求迅速下降,物价大幅回落,使得国民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现象。针对这种人为炒作现象,税收政策应当采取征收所得税的办法。热钱的流动方向一般是获利丰厚的行业,当有着“自动稳定器”特点的所得税发挥作用时,热钱就会因为被炒作行业利润的减少,而流出或不再进入。该行业的物价将趋于稳定。

(二)物价下跌的原因

一般来讲,物价的下跌是由于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多引起的。税收对于阻止物价下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起作用的。当某一类商品在需求不足、价格下跌时,政府为了阻止该类商品的价格下跌,可以采取保护政策,对其替代商品进行征税,促使被征税商品的价格上升,在替代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下,被保护商品的价格就会止跌甚至出现交易量增加、价格上升的现象。例如,国家对汽车行业中进口汽车实行的税收政策可以说明这个原理。差别税率对于保护国产汽车行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税收政策的具体选择和运用,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具体情况,再做出针对性的决策。如此,税收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税收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如,我国在1988年开征的筵席税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税种,而在1989年开征的特别消费税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税种。下面我们对这两个税种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筵席税的分析

1988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高度增长,当年GDP为14928.3亿元,1986年GDP是10202.2亿元,1987年GDP是11962.5亿元。税收方面,1988年各项税收收入是2390.5亿元,1986年各项税收收入是2090.7亿元,1987年各项税收收入是2140.4亿元。同时,1988年的物价方面却不甚理想,通货膨胀严重,1987年CPI上涨7.3%,1988年CPI上涨18.8%,1989年CPI上涨18%。筵席税就是在此背景下出台的。其目的是通过向举办筵席者征税以提高其举办费用的方法达到遏制消费的目的,最终遏制物价上涨。1988年9月22日颁布的筵席税暂行条例规定,征收范围指在饭店、酒店、宾馆、招待所等商业服务场所举办筵席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消费的菜肴、酒、饭、面、点、饮料、水果、香烟等计价;居民家庭和营业场所(如单位职工食堂等)自办的筵席不征税;征收的起点为250元;税率为15%—20%,征收方式由商业服务场所代征代缴。

从筵席税的实际征收情况看,却不甚理想。全国筵席税征收收入:1989年是800万元,1990年是400万元,1991年是400万元,1992年是300万元,1993年是100万元。筵席税的收入与当年的GDP和税收总收入极不相称,甚至出现逐年减少的现象。至此,筵席税的聚财和调节经济的两大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笔者认为,筵席税的征收现象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筵席税税制设计不合理;二是当时税收征管环境对于筵席税的征收不理想,征收的时机把握不准确。

(二)消费税的分析

1994年,我国开始了税制改革。在这次改革的同时,为了稳定经济、平抑物价,国家同时出台了几个宏观经济措施,消费税是其中的一个。消费税作为一个抑制物价,尤其是抑制奢侈品消费的税种,在以后进行经济调控的年度中起了重要作用。从税收收入上看消费税收入1994年实现:516亿元,1995年实现:566亿元,1996年实现:642.4亿元,1997年实现:715.1亿元(引自国家税务总局网站)。CPI指数,1990年:3.1%,1991年:3.4%,1992年:6.4%,1993年:14.7%,1994年:24.1,1995年:17.1%,1996年:8.3%(引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可见,随着消费税的征收,总体物价开始回落,消费税对于抑制物价上涨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见,在国家经济调控的过程中,税收对物价的影响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不是绝对的。对经济的调控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几个宏观调控工具同时运行。税收这一宏观调控工具运用的好,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将是积极的。

猜你喜欢

筵席商品价格税种
国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或已见顶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运行
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上升
晒黑是为了暗中保护你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对策及相关问题研究
他却独来独往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漫谈中国筵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