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情景看校园宣传片风波
2013-04-07黄婷婷
黄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从修辞情景看校园宣传片风波
黄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校园宣传片一时间轰动网络,不少人借此针砭中国教育之弊,引发轩然大波,根据比彻尔的修辞情景理论,这一风波具有情景性,需要人们挣脱世俗权威的束缚,打破精神枷锁,寻找背后的“真相”,创造出感知未来的新的潜在力。
宣传片;风波;修辞情景
前不久,网络上出现了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校园宣传片的视频链接,一时间,从媒体“名嘴”、知名专家教授到大中专院校学生,皆对此话语事件感慨不已。网民评论说,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事实真的如此吗?抑或是别有用心者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故意煽风点火?倘若如是,其意图何在?网友们的讨论是否正中其下怀呢?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修辞情景的视角出发,对此话语事件进行分析。
一 两部宣传片
古语云:“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各语言的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势必形成互不相同的语言、心理倾向,促成这种倾向的民族文化因素(ethnological factors)是该民族长期承袭的哲学思想、伦理学观念和美学思想所使然,[1]而北大和耶鲁大学的宣传片体现出的恰恰正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东方意蕴和西方风格。北大片通过象征、形象、器物,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北大浓厚的人文积淀和济世情怀,类似于法国的意象主义诗歌,于细微处阐释出北大之魂。相反的,耶鲁片以歌声来述说校内的大体情况,如食堂、图书馆、洗衣房、体育中心、电影院等等,内容浅显,结构清晰,整个文本如同一篇导语(introductory remarks),衔接连贯(cohesion)。可以说,二者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就本质而言,对两部宣传片进行比较(compare)或者对比(contrast)并无太大意义。正如法语中的一句话:“Comparison is odious.”有人说“耶鲁展示的是条件设备,北大展现的是历史理念。”事实上,北大的设备不见得屈居于耶鲁之下,在人文优势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大的星星之火燎遍了神州大地。除此之外,相对于311年前成立的耶鲁大学而言,北大114年的历史可说是微不足道。提出“北大的自信是历史”论者,岂非指责北大躺在老传统上不思进取?而那些借此质疑中国的教育体制者,也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居心叵测。
二 修辞情景
比彻尔认为,修辞情景是人、事、物、关系结合而成的综合体,它表现了某种实际的或潜在的紧急事态——“缺失”。一俟话语介入,便会被完全或部分地改变。它限制人类的决定、行动,修正“缺失”。[2]不可否认,修辞具有情景性,人一旦运用语言,就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修辞情景。[3]假如我们把此次宣传片引发的风波看成一个话语事件,随着网友把两部宣传片并置(juxtapose)之后,受众立即产生了一种对信息的迫切需求,作为对这一需求的反应,媒体创作了上百条的新闻评论。显然,这一事件通过话语形式引起了建设性的改变(constructive change),这种改变需要话语并且利用话语的帮助,消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盲点,整体来说,这是一个修辞情景,是一场在特定情景下的交际,一种急迫的需要,一种特殊的意图,[4]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缺失(exigence)、受众(audience)和修辞局限(rhetorical constraints)。[5]
所有的事态变化都是一个不完善的过程,这场风波亦然。随着两部高校宣传片的对比,社会和个人立即产生了亟待填补的缺憾,国内教育备受质疑,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于是媒体应此需求展开了一系列的评论,向受众成员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紧迫性。受众受到了话语影响,成为谋划和促成变化的中介。在这一修辞情景中,存在着某些局限性的因素,以影响和制约修辞者和受众的思想、行为,对使用修辞手段解决问题构成了有待克服的障碍。比方说,事情的具体性,它决定了这场风波是否真实、是否重要,而人们感知的清晰度和感兴趣的程度也是重要一环,它们决定了这个事件的影响力和波及范围。
三 从修辞情景看宣传片的风波
坎贝尔曾说过,言语(discourse)的作用包括启发理解(enlighten the understanding)和影响意志(influence the will)等。在两部宣传片中,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光影图片志隐而味深,拍摄了一所中国的百年高校,勾勒出颇为翔实的背景资料,启人以迪,属于明显的叙述型(narrative)风格,而“轻松说唱”的耶鲁宣传片道出的是一所欢迎新生入学的住宿学院,采用了探究型(inquisitive)方式,辞溢而事博,劝导学生做出报考本校的决定。
尽人皆知,在中国,北大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每年的高考大军中都有无数人憧憬着迈入北大的门槛,因此,其宣传片的设计和策划酝酿的是北大“人无我有”的精神气质和人文传统。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耶鲁大学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无论是一流的教育(first-rate education)、齐全的设施(great facilities)还是杰出的学术成绩(superb academic opportunities),各名校都习以为常,屡见不鲜。比方说,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超过1500万册,威廉玛丽学院最早设立了“荣誉行为准则”,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之一,这些优势都是耶鲁大学无法与之媲美的。
故而,两部宣传片拍摄的内容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风格不同,确实不具可比性。北大片诠释了北大的集体身份(collective identity),并让读者参与了这一文本意义的构筑过程,我们大可说这是一部文艺片,其受众自不待言就是北大的师生。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日益发达,交往技术日益先进,接受修辞的场合和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受众”所包含的就不仅仅是“北大人”的概念,它还囊括了众多上网的社团或个体,也就是非预定受众(non-targeted audience),那么,就会有许多人,尤其是外国人,可能完全不了解这部片子的内涵。对于其中的灯火、风雨、日晷、雕像,他们缺乏相应的修辞意识,其态度或观念自不会受到影响。照此说来,倘若以招生或以国际交流为标准来衡量北大片的话,它未尝不是一大修辞失策(rhetorical blindness)。相形之下,耶鲁大学宣传片旨在吸收生源,其内容侧重于表现学校光辉灿烂的一面,它的预设受众(target audience)显然定位明确,是即将升学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收到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佼佼者。在这部片子的宣传下,他们极有可能受到话语影响,被其说服而决定选择耶鲁。从这一层意义来讲,该片突出了校园既有的人文资源优势,不仅表达了校方招生的主题,也考虑到了应届考生的身份、个性、心理、处境等主观因素的需要, 同时辅之以语言手段使“受众”予以认同。
北大和耶鲁大学校园宣传片引起的风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修辞情景的雏形。根据比彻尔的定义,修辞情景是表示一种真实的或潜在的紧急情况之中的人、事、物和关系的综合体,[6]修辞话语是由情境产生的,人们感受到的情境就相当于需要创造和提出话语的要求,这就是说,情景的力量凸显的就是修辞者之意图的作用。[7]互联网上出现两部宣传片之后,霎时间产生了“缺失”——“一种紧迫性的非完善情况”“一种不足、一种障碍或偏离了常态的事情”[8]——一种客观的、历史的状态,启发修辞者产生行动目的的欲望。于是,媒体话语在顷刻之间纷纷介入其中,并引发了相应的变化。至此,突变的环境为修辞话语带来契机,但也规定了话语必须对之做出与其目的相一致的反应。于是,诸多被诱发的话语(discourse)自然地参与了这一修辞情景,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它的修辞特征和修辞意义。诚然,修辞情景从来都是“一种话语构筑,一种解读和表述,而不是独立于语言和修辞者意图的纯客观存在”,[9]它具有种种制约性的因素,包括人物、事件、目标、关系等成分,它们可能影响人们的取舍和行动,因而成为修正修辞活动的限制。[10]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修辞情景”提到“第一义”的高度,进行多维考察,依据产生话语的情境和社会环境来判断并解释修辞话语,正如孟子的“知言”:“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1]重视实际的效果和意义。
不难看出,在这场风波里,不少网友凭此宣传片的对比,“仅仅着眼于相对于自己的修辞目的是相干的、可资利用的、具有对自己有利的争议空间并且可以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操纵而得到确认的那些事实”[12],闭口不谈那些不利于宣传其意图的“不方便事实”(inconvenient facts),如耶鲁大学2003年法学院的爆炸案、2009年的谋杀案等,却高谈阔论其先有成见的分析,对北大乃至背后的中国教育进行大肆的口诛笔伐,盛赞耶鲁大学是“世界的耶鲁”,这种有意识挑选出来的事实,极易误导人们的思想,使之陷入“迷宫”,偏向歧途。
作为当下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仅仅依赖于两部微不足道的宣传片进行“布道”,力求改变国人对北大的看法,恐怕除了加深大家的偏见之外,别无其他的公益效果。原因在于,这种宣传中不仅掺杂着个人情感的好恶,还宣泄了不少人崇洋媚外的情绪,可谓是一种跻身于高调的怀疑主义。当然,此风不是初露端倪,只是近来愈演愈烈而已。鲁迅先生早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曾尖锐地提出:“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13]此番话语事件通过耶鲁大学的片面优势危言耸听,贬抑国内高等学府的形象,以非语言限制项影响人们的认同感,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诚然,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确实堪忧,1月,武汉大学学生撰文《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轰动网络;2月,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杨林柯老师挥笔《万言书》,呼吁家长和学生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的本质和明天;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学生在晚自习时,集体烧书、丢书、撕书泄愤;4月9日,江苏启东汇龙中学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将审核过的演讲稿偷梁换柱,痛斥中国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桩桩件件,矛头直指中国教育病势不轻,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所说的,一些学校成了孩子们恐怖的场所、才智的屠宰场。[14]然而,此次北大和耶鲁大学宣传片的风波却仅依据两部宣传片,遑论中国的办学理念逊于外国,却不知在耶鲁大学光芒四射的背后,隐藏着众多不为国人所知的另一面。实质上,所谓“宣传片”,顾名思义就是隐恶扬善,是一种选择性的展示。[15]因此,此次宣传片事件的推波助澜之举纵然言辞凿凿,恐怕也难逃利益驱动下的修辞行为之嫌。毋庸置疑,其因应之道就在于卓有成效地深入了解实践的本质和具体话语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说,通过透视收集、积累的各种文本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联系修辞情景,根据修辞者所处的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和身份、职业、思想、性格等主观因素,辨清其利害关系和价值取向,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和批判精神,摈除表面的四大假象——“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16]揭示事物的本质,发现“真相”。
实际的修辞情境是一个“随交际的进程与需要不断被选取、被延伸、被创设的动态系统,是交际者认知活动的产物……是被操控和运用的话语手段”,[17]而人类与情境之间的互动是修辞者和接受者彼此沟通的桥梁,因此,人们需要充分认知修辞手段的结构和功能,知觉社会文化语境,对交际对象的社会角色、性格特点,准确判断与修辞效果有关的各种话语。[18]倘使人们的心灵与这次宣传片的风波进行对话时,可以摆脱修辞者强加在人们身上的意志,挣脱世俗权威的束缚和桎梏,打破精神枷锁,撩云拨雾见微知著,从中汲取新的经验,传达未来的新的体验的可能性,创造出感知后来事物的新的潜在力,那么,幸莫大焉。
[1]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1992(3): 14.
[2]Bitzer Lloyd F. The Rhetoric Situation[A].In William A. Covino David A. Jolliffe(Ed.). Rhetoric: Concepts, Definitions, Boundaries[C].Massachusetts:Allyn and Bacon,1995:304.
[3]温科学. 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3.
[4]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61.
[5]James A. Herrick.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M].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1:232.
[6]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5.
[7]胡曙中.西方新修辞学概论[M].长沙: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136.
[8]袁影, 蒋严.论“修辞情境”的基本要素及核心成分[J].修辞学习,2009(4):4.
[9]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18.
[10]温科学.当代西方的修辞情境论. 修辞学习[J].2000(2):13.
[11]杨伯峻,杨逢彬.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8.
[12]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北京:三联书店,2005:76.
[13]鲁迅. 鲁迅全集第六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7.
[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成都: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7.
[15]刘亚猛.跟宣传片“较真”[J].外国语言文学,2012 (1): 71.
[16]姚喜明.西方修辞学简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190-191.
[17]李军.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9.
[18]陈汝东.修辞的认知属性与认知修辞学[A].黎运汉,肖沛雄.迈向21世纪的修辞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8.
ClassNo.:H03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ViewoftheDisturbanceofSchoolTrailersfromthePerspectiveofRhetoricalSituation
Huang Tingt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The trailer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Yale University has caused great sens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some people accused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by reason of it. According to Bitzer’s theory of Rhetorical Situation, such disturbance could be analyzed in the frame of situation, which asks people to break away from secular authorities, as well as cast off mental shackles, to find out the truth behind the scene, and create new apperceive potentiality of the future.
trailer;disturbance;rhetorical situation
黄婷婷,在读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1672-6758(2013)01-0134-3
H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