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013-04-07赵玉玲

关键词:通识学习者语言

赵玉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艺术系,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赵玉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艺术系,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相辅相成。在教学中,它应该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构建了基于多媒体的教师指导下的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和课堂检测解疑相结合与单元主题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目前诸多高校改革的重点,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关注。[1]然而,研究内容多侧重于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重要性及实施措施的宏观探讨,缺乏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门探讨。本文将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输入假设理论为指导,构建基于多媒体的教师指导下的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和课堂检测解疑相结合、单元主题教学与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为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的实施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首先明确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因为“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制订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等起着导向作用。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是为更大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这个更大的教学目标就是学校的教学大纲,而学校的教学大纲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加上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及对外语的特殊要求。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2004年颁布的《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的目标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和“公民”;(2)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个较合理的知识结构;(3)使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合理的能力结构;(4)培养大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其中,通识教育所关注的基本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对本国或本民族文化遗产、他国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和判断能力。

据此,笔者认为,以通识教育为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语言技能之外,还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文化通识教育、道德教育、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通识教育理念下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要实现以上课堂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创造、提供学习和交际资源(课堂和课外)以及足够的交际实践机会;(3)提供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些新的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输入假设理论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启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建构。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2]:第一,它强调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前者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通过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后者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指引下,将相关信息进行拓展,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积累知识。 第二,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这就要求而且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提供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策划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中的意义建构提供有利的环境,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同时也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和搭建认知经验的平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提地位,罗杰斯 (C.Rogers )是代表人物之一。

罗杰斯[3]认为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个性的人。也就是说, 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从而使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最终能够实现自我。他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意志的培养和对整个人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 做学习者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助手。无论是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还是结束阶段 ,学生都是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此, 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四个条件:第一,有信任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第二,诚实。表里如一,真诚待人;第三, 尊重他人重视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意见;第四, 同情心。 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给学生非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他认为那种与个人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意义学习才能打动学生的感情,推动学生去行动。最后, 他还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如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个人需求和情感等),尽可能地使提供的教学材料和运用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材料与其自身有关,让学生看出他们所学的材料能够保持和发展自我, 从而使他们激发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使自我责任感的实现,为具有真实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及终身教育创造最佳的条件。

3.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

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 获得语言的方式是接收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除此之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要具备足够的输入量,输入的内容要做到既有趣,又有关联。这一理论强调了输入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了输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然而实践证明,外语学习仅靠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仅仅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可理解输出”。[4]Swan 提出了语言输出的四大功能:增强流利功能 (fluency function),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 and triggering function), 假设检验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Grass 在继承Krashen 和 Swan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语习得模式的五个环节[4]:环境语言(ambient Speech), 感知输入(apperceived Input), 被理解了的输出(comprehended input), 摄出(Intake), 集成(integration), 输出(output) 。在这五个环节中,输入是基础,是先决条件;输出是必由之路,没有输出训练,输入就不能向习得自动转化。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尽可能增大语言输入数量,丰富语言输入形式,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口语活动,如小组讨论、演讲等,增强输出,在提高语言学习者输出意识和语言习得的效果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三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以上理论,本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构建了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和课堂检测解疑相结合;单元主题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

1.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和课堂检测解疑相结合。

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和课堂检测解疑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为通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保证。课本内容自学指学生借助教学辅助软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课文的背景知识、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学生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一方面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讲解语言知识点,教师也因此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监督和组织整体教学。另一方面,课件发音纯正,它使学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到英语本族人的英语,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模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图、文、声、像并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突破了课堂时空的限制,能够适应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此方法体现了“人之为人最为宝贵的特征——主体性”。[5]课堂检测是教师对学生自学质量和效果的反馈,有助于促使教师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的预习设计,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预习效果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课堂解疑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方法为学生在课堂上赢得更多的交际和实践机会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总的教学原则是尽量压缩课时量,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如果课堂上还以单词、语法、句型讲解为主的话,通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就很难实现。

2.单元主题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单元主题式教学以主题为中心组织繁琐零乱的语言材料,为英语教学创造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密度、高效率的输入与输出模式。“主题比具体问题更加灵活,它能够为真实世界中复杂问题提供相互联系的观点,同时不舍弃学习的要点。”[6]一方面,通过导入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为学生提供可观的目的语输入,并能使学习者从多重的视野角度和多维的层面接触知识、理解知识。吴鼎民[7]明确提出了“ 三套车” 的教育理念,主张把英语语言、 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大学英语课程既是一门语言知识课程, 又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学习世界文化的通识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围绕单元主题, 搜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内容可涉及中西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使英语教学这辆车“运载古今中外文化科学知识的鲜花”,让学生“在吮吸知识芳香的时刻,也汲取英语的营养”。[8]这种教学策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同时,主题的深化讨论和表达运用过程就是学生及时校正和强化听、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输入,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上的语言输出过程。不论在语言输入还是输出中,语言学习都依托于学生主题认识的不断丰富和主题交流中的思想不断提升,输入内容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大大增强,语言输出也不再是一种强制的要求,而是切实的主观需要,因而对二语习得的加强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将贯穿到主题式教学的过程设计中。主题内容的搜集整理、拓展和延伸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靠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合作去探索、发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收集、甄别、重组主题信息,通过观念的交锋不断完善对主题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对事物,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完成由个例扩展到类别,由类别推及到常理的转变”。[9]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3.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

“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非常有利。”[10]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它不仅改变了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而且使教育资源得到了空前的开发,是本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首先,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对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源进行挑选、重组、再加工提供了基础,也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这为学生自学教材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环境;其次,网络的丰富资源可以便捷地查找到与主题相关的资源,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对主题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为主题教学与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英语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更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一,教师能在管理平台上发布学习目标、任务、内容、进度等课程信息,节约了课堂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第二,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它有清晰的导航系统,学生在学习时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模块、级别、进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此外,它的测试功能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危机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互性的学习过程、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多样性的学习形式,恰恰适应了了通识教育的目的。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新的出路。首先,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学习结合起来,改善了语言学习的环境。其次,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出现在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同时, 教师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在新的学习模式指导下,学生学习逐渐由被动变主动,合作、探索意识增强。期望能够把英语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语言输人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可以得到解决、学习策略得到充分培训的地方,一个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的地方,从而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注释

①具体阐述见本人撰写的“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1-24.

[1]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38.

[2]丁刚,刘蕾.建构主义和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5):14-17.

[3]Rogers, CR.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Columbus:Charles Merrill,1982:235-247.

[4]Grass, S. Integrating Research Areas: A Framework for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J].Applied Linguistics,1988(9).

[5]曾铁然, 张大钧. 大学生品德心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3.

[4]Grass, S. Integrating Research Areas: A Framework for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J].Applied Linguistics,1988(9).

[5]曾铁然, 张大钧.大学生品德心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3.

[7]吴鼎民.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5):9-13.

[8]吴鼎民.阅读大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

[9]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6.

[10]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 [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ConstructionoftheGeneralEducation-basedClassroomTeachingModeofCollegeEnglish

Zhao Yuling

(Sanmen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city,He’nan 472000,China)

The purpose of General Education is to ensure the students an overall development, which is complementary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realizing its goal . In teaching practice, it should be as important as language ski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a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self-taught and class test and problem solu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ed teaching and being based on multi-media, is constru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practice.

general education; target of English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 mode

赵玉玲,硕士,讲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艺术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和实践。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2010]-JKGHAG-0451)。

1672-6758(2013)01-0087-3

H319

A

猜你喜欢

通识学习者语言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语言是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通识少年·拿破仑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