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与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比较研究

2013-04-07曹洪珍

关键词:大连市青岛旅游业

曹洪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旅游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52)

大连市与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比较研究

曹洪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旅游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52)

我国旅游业历经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大连与青岛两个海滨城市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齐全的基础设施,使得两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比较成功,同时旅游业也为两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试对大连和青岛旅游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给我国同类型海滨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大连市;青岛市;旅游业

大连市和青岛市同为我国北部海滨城市,由于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风景迷人、生态环境良好,使它们成为人们海滨度假旅游的绝佳之选。两城市在自然环境条件方面极为相似,但由于它们在历史沿革、旅游设施、发展战略、城市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别,致使两城市旅游业发展各具特色。

一 大连市与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比较

1.产业基础比较。

(1)大连与青岛旅行社比较。

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大连市共有331家旅行社,其中16家具有办理出境游的资格。根据青岛市旅游政务网的数据显示,青岛旅行社现共有372家,其中拥有青岛市旅游局评定的3A级以上标准的旅行社有40家。

从数量上来看,在旅行社方面两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差异。由于两城市的旅游业发展都比较好,旅行社行业是一片繁荣景象。在旅游市场上,多数旅行社都比较注重企业信誉和服务质量,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且由于旅游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旅游投诉也在逐年下降,游客出游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大连与青岛旅游饭店比较。

根据大连市旅游局统计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大连市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225家,其中,大连市高档星级饭店总数达到35家,包括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饭店24家。根据青岛市旅游局统计公布数据显示,青岛市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155家,其中,青岛市高档星级饭店总数达到36家,包括五星级饭店8家,四星级饭店28家。

从统计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大连的旅游酒店在总体数量上稍多于青岛,大连的五星级酒店也比青岛稍多,但两城市高星级酒店的数量没有太大的差异。

(3)大连与青岛旅游交通比较。

①大连与青岛外部交通比较。

大连外部交通有航空、铁路、海运和公路。航空方面,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21条,共有27家中外航空公司在大连运营。铁路方面,大连站站房面积24000平方米,日均办理旅客列车约80列。海运方面,大连海运航线四通八达,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航运往来。公路方面,沈大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均以大连为端点,还有土羊高速、大窑湾疏港高速,另有长兴岛疏港高速、庄河-岫岩高速公路现已开工建设。青岛外部交通与大连相同。航空方面,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现共开通国内航线7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4条,通航国内47个城市,国际和地区8个城市,每周航班1400余班,为国内外30家航空公司代理地面保障服务业务。铁路方面,青岛火车站日始发列车47对,其中高铁6对、动车20对。海运方面,青岛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多数用于运输货物,少客轮。公路方面,青岛市区现共设有9个公路汽车站,有通往山东省以及国内各主要地区的长途汽车线路。目前,途经和涉及青岛地区的主要公路有204国道、308国道等16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外部交通方面,大连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大连的铁路和公路都略显逊色。在铁路建设上,大连至今仍未开通动车组。相比之下,青岛在外部交通上比较有优势。

②大连与青岛内部交通比较。

大连内部交通比较多样化,除了比较常见的公交车、出租车,还有一条环城旅游巴士线路、全国仅存的两条有轨电车、轻轨、快轨等。丰富的城市公共交通可以使游客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出行方式,选择以节约时间为主或观光市区景色为主。青岛内部交通除了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车、正在建设的地铁3号线之外,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拥有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世界第一跨海长桥——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轮渡。独特的交通方式可以成为游客在旅途中的别样乐趣。由此可见,大连市内交通种类更丰富,会使游客感到新鲜。

总体来说,大连与青岛的旅游产业基础都比较完善,无论是从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上来说,相比之下都难分胜负,两城市有了这些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必定会促进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

2.区域带动作用比较。

(1)大连旅游崛起带动辽东半岛。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其升格为国家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大连在辽宁省的旅游业地位无人能及,以大连为龙头,利用大连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带动其他几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青岛旅游发展辐射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和淄博八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以青岛、济南为双核心,逐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确定为“两极、两轴和六区”。“两极”,即进一步强化增长极城市青岛、济南异质双核心的作用;“两轴”是以济青高速公路为依托的胶济轴和以沿海高速干线为依托的滨海轴;“六区”包括济南—淄博文化、科考修学旅游区,潍坊民俗体验、文化休闲旅游区,东营文明、生态观光旅游区,青岛海洋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日照生态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烟台—威海历史文化、滨海度假旅游区。

在区域带动作用方面,由于山东省各市的旅游业开发及宣传普遍早于辽宁省,济南、烟台、曲阜、潍坊等均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相当到位。相比之下,辽宁省内的丹东、营口等地区在旅游开发、宣传上都要逊色于山东省各市。

3.发展模式比较。

(1)大连浪漫之都城市品牌价值千亿。

大连市经济发展能有今天的成绩与“浪漫之都”城市品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把大连打造为最适合投资的城市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投资者和国内外游客,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争取足够的资金,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年,大连市抢在珠海、连云港前面,对旅游品牌“浪漫之都”进行了注册,几年间,“浪漫之都”43个类别的相关产品陆续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被正式注册成商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称,“浪漫之都”旅游城市品牌无形资产价值1000亿元人民币。“浪漫之都”已成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知名品牌。

(2)青岛名牌形成品牌城市带动旅游。

与大连不同的是,青岛市工业名牌远远大于城市品牌。青岛是我国名牌企业最密集的地区,青岛企业的品牌在全国是有名的,形成了以名牌企业集团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青岛的“五朵金花”,即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双星。在有了工业名牌之后,青岛开始建设城市品牌,即通过以上知名企业来吸引投资者和旅游者,通过最好产品的输出来获取收入,开展工业旅游,从而带动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由此看来,无论是大连的“浪漫之都”城市品牌还是青岛众多名牌企业形成的品牌城市,城市发展选择的经营模式只要适合本城市特点、充分利用资源并发展得当,都可以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大连市与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共性分析

1.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大连与青岛的节庆活动可谓是数量众多、各具特色,节庆活动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收入,成为旅游经济一项重要的增长点。

(1)大连节庆活动。

大连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一月冰峪沟赏灯会、正月烟花爆竹迎春会、四月龙王塘水库樱花节、五月大连赏槐会、七月大连啤酒节、八月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九月大连国际服装节、十月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十一月大连国际冬泳节、十二月冬季购物到大连等10余场。而大连赏槐会在首届中国旅游节庆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0年度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已逐步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旅游节。

(2)青岛节庆活动。

青岛的节庆活动主要有正月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三月即墨田横祭海节,四月青岛樱花会、青岛民俗文化节,五月崂山茶文化节、青岛北宅樱桃节,六月青岛市城阳区韩国料理美食节,七月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八月青岛国际啤酒节,九月中国·青岛凤凰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中国(青岛)国际饰品节暨中国(青岛)国际饰品博览会、十月青岛国际沙滩节等。

为节庆活动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树立好品牌形象,加强国际宣传,节庆活动也能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品牌,成为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未来发展前景。

大连与青岛的旅游业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旅游发展形势。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悠久历史和如今的蓬勃发展,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有专家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大连和青岛作为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先驱,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使旅游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使城市向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2)政府支持力度。

大连和青岛政府目前都在着手解决各自旅游发展的问题,例如两个城市都是“夏热冬冷”,针对这一特点,两城市都加大投资,大力度开发各旅游景点、创新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温泉、滑雪、购物、游乐、演艺等适合冬季旅游的资源。例如,在市场开发方面,青岛市旅游局利用在城阳区宝龙城市广场举办的“2010个家庭迎新游园会”、城阳区工艺品城的“2010对中韩情侣迎新会”、崂山区极地海洋世界“极地动物迎新年”等活动吸引旅游者。大连也推出了大连国际温泉滑雪节、大连国际冬泳节、冬季购物到大连等活动吸引冬季旅游者。

(3)市民支持程度。

由于大连与青岛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及幸福程度也随之上升了,人们真正感觉到自己家乡的发展和变化,都以自己身为大连人或青岛人而骄傲。久而久之,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了,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友善了,城市到处呈现一幅祥和文明的景象。市民在城市的发展中受益,也期待城市有新的发展。

三 对我国同类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1.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吸引旅游者,而且在于成功节庆活动所能带动的效应,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文化的传播。以青岛啤酒节为例,青岛啤酒节是融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节日期间,青岛的大街小巷装点一新,举城狂欢;占地近 500亩、拥有近30项世界先进大型娱乐设施的国际啤酒城内更是酒香四溢、激情荡漾。节日每年都吸引超过20多个世界知名啤酒厂商参节,也引来近300万海内外游客举杯相聚。目前,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据有关部门统计,青岛啤酒节带来的经济作用赶超两个黄金周。青岛啤酒节经过20年的发展,对青岛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由此可见,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基础设施可谓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配套的服务设施也要相当完善。旅游有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每个要素都代表着一类服务,相应的就需要建设一类服务设施,如:饭店、宾馆、交通、景区景点、旅游纪念品店、其他娱乐设施等。缺少任何一类都不能向游客提供完善、全面的旅游服务,也不能让游客感到满意。一个环节的服务不到位,就可能引起客人的不满,甚至投诉。各旅游城市都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把细微之处做好,让游客找不到缺陷,自然满意而归。大连与青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比较完善,国家A级景点享誉海内外、星级酒店发展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完善、特色旅游纪念品随处可见、娱乐项目丰富多彩,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环境改善,实施保护措施。

大连原本是一个重化工城市,之所以能够迅速转变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花园城市,成为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因为大连把城市作为资产来经营,实施了近十年的城市经营和环境革命。这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基本实现了“绿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经营目标,已被绿化、美化、净化成一座让世人为之赞叹的花园城市,并被授予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还被联合国授予人居奖,被评为亚太地区环境整治的模范城市。正是环境的改善,风景的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作为一个海滨旅游城市,环境优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游客数量,进而决定着地区旅游经济收入。因此,治理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这需要全体市民同游客一起努力。在旅游景区、大街小巷、广场花园等地醒目的位置要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市民和游客爱护环境,语言要尽量委婉生动,避免引起抵触心理。只有全民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才能使城市的景色越来越美。

4.加强政府主导,确立发展战略。

大连有今天的发展,归功于大连市政府。政府领导班子在考察了世界许多著名城市建设状况后,结合大连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改造的规划。城市建设是个经济问题,只有营造一个优美舒心的环境,才可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大连来投资。因为政府主导,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才把大连建设成了名副其实的“北方香港”。一个老工业基地,几年时间转而被冠以各种美誉:中国首批旅游城市、浪漫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归根结底是因为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国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可以以政府为主导,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让政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5.利用现有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以青岛为例,青岛的工业享誉全球,青岛也是我国名牌企业最密集的城市,利用发达的工业来发展工业旅游,打通了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使第二产业直接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资源。借助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们到青岛港、海尔工业园、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地参观游览的同时,体验了企业的先进技术,感受到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游人游览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宣传的过程,其效果胜于一切广告形式。目前,青岛的工业旅游走在全国的前列。

我国同类型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例如:农业发达的城市可以发展农业旅游,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长示范园区;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可以发展寻根游、红色旅游等;民风淳朴的可以发展原生态旅游等等。总之,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拓视角,勇于创新,建立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新颖的旅游形式,发展特色旅游。

[1]罗光华.大连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创新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张琦.大连旅游节庆活动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5).

[3]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4]张广海,刘佳.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0(5).

[5]王瑛,宋伟.青岛市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开发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罗光华.大连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战略[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2).

[7]武传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旅游资源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辽宁沿海地区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8]刘俊,马风华.近代以来青岛海滨旅游发展历程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

ClassNo.:F592.7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ComparativeStudyofDevelopmentofTouristIndustryBetweenDalianandQingdao

Cao Hongzhen

(Department of Tourist Management,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amp;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52,China)

The tourist industry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fter thirty years'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illar industries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 Due to the favorabl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abundant tourist resources and the sound infrastructure, the coastal cities Dalian and Qingdao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in tourist industry, while the industry has also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se two ci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s for other coastal cities in the aspect of tourist industry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alian and Qingdao's tourist industry.

Dalian City;Qingdao City;tourist industry

曹洪珍,硕士,副教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

1672-6758(2013)01-0063-3

F592.7

A

猜你喜欢

大连市青岛旅游业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青岛明月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