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募合穴为主治疗术后胃瘫19例

2013-04-07陆伟慧徐静艳李成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胃瘫胃管耳穴

陆伟慧,徐静艳,李成



针刺募合穴为主治疗术后胃瘫19例

陆伟慧,徐静艳,李成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 214041)

针刺疗法;募穴;下合穴;胃轻瘫;手术并发症;耳穴贴压;电针

术后胃瘫是指腹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见于胃、胰、十二指肠、胆囊切除等手术后,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手术后10 d仍需行胃肠减压或停止胃肠减压后进食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有时伴顽固性呃逆等,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并发症,并无机械性梗阻,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术后机体的功能恢复[1]。笔者根据患者症状,采用募穴、下合穴相配加耳穴贴压治疗术后胃瘫1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均为2005年至2011年本院消化科住院手术患者,均表现为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或伴有顽固性呃逆,多无矢气,未解大便,舌质多暗淡,苔白腻或厚腻。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7岁;胃癌术后11例,胰腺癌术后3例,结肠、直肠癌术后4例,胆囊癌术后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内手术后胃瘫诊断标准[2]。①胃管拔除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经1项或多项检查提示胃出口无机械性梗阻;②胃引流量>800 mL/d,并且持续10 d;③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调;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甲状腺机能减退;⑤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内外营养支持保证热卡、足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1 针刺治疗

主穴采用募穴、下合穴相配,即取中脘、天枢、关元及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取内关、公孙;合谷、太冲;三阴交。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腹部穴位因伤口疤痕可从穴位旁斜刺进针),得气后,选择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连接G9805-C型电针仪,选连续波,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耳穴贴压

取胃、 脾、 肝、小肠、大肠、 三焦、 交感。耳廓局部常规消毒,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方形小胶布对准耳穴紧贴后并稍加力按压片刻,使患者耳廓感到微胀痛为度。嘱患者或家属每日轻压耳穴7~8次,每次每穴按压以微胀痛为宜。两耳轮换贴压,每日更换1次。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无胃液流出,拔出胃管,无恶心、呕吐,可进半流食。

有效:胃液量明显减少,无呕吐,仍有恶心,胃管不能拔除。

无效:胃液量无减少,仍有恶心、呕吐,胃管不能拔除。

3.2 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经治疗后,呕吐停止,能进流汁或半流汁;有矢气、排便;胃管拨除。其中14 d内痊愈12例, 30 d内痊愈7例。

4 讨论

腹部手术后胃瘫是指因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胃瘫属中医学“腹胀”、“痞满”、“胃反”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多损伤中焦脾胃脉络,耗伤人体气血,并因刀伤而致血瘀气滞,中焦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而出现腹胀、饮食不下、呕吐、无矢气、大便不通等症。

在胃瘫的治疗上经过临床筛选,选取募穴与下合穴相配,再辅以原穴、交会穴使用,加耳穴贴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主治偏重于腑病,《难经·六十七难》:“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说明六腑病证多取募穴治疗。中脘、天枢、关元三穴分别为胃、大肠、小肠之募穴,针刺可健运中焦,扶正培元,通降腑气。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偏于通降,《素问·咳论》:“治府者治其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分别为胃、大肠、小肠之下合穴,针刺可健脾和中,调理肠胃,化湿降浊,通腑顺气。募合相配,效如桴鼓。配以八脉交会穴内关、公孙可调理中焦气机和胃降浊、消除胃胀呕吐等症状。合谷、太冲两穴为“四关”穴,“关”者乃精华所聚,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阴,主血,两穴又分别为手阳明经、足厥阴经的原穴,两原相合,能调和气血,活血祛瘀,行气降逆;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通达三经气血,行气活血,消除术后瘀滞。接电针可加强对穴位持续刺激,通过调节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强功能的恢复。耳穴与经络脏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耳穴贴压诸穴共奏健脾运胃、疏通三焦、和中降逆、通经活血之效[3]。相关研究也表明,针刺足三里等穴位能增加胃张力,促进胃蠕动,从而使胃排空时间缩短,加强胃内滞留液的排空,从而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和胃肠的功能恢复。解剖研究表明耳甲、耳廓后面有多个神经分布,刺激这些耳穴,就可以直接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内脏自主神经,对内脏疾病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4]。

[1] 王燕,蔡红荣.针刺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306-308.

[2] 刘凤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5-248.

[3] 牛正先,郝淑然,周淮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疾病[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84.

[4] 杨俊生,衣蕾,蒋宏伟.电针配合TDP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33例[J].陕西中医,2007,28(7):885-886.

2012-09-18

陆伟慧(1960 - ),女,主任医师

1005-0957(2013)01-0046-02

R246.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1.046

猜你喜欢

胃瘫胃管耳穴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