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方加味治疗足跟痛40例
2013-04-07杨兴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铜川714000
杨兴虎 杨 杰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铜川714000)
跟骨痛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西医所称“跟骨膜炎”或“跟骨骨质增生”属本病范畴。本病发病轻重不一,轻者仅感走路时足跟微痛,不影响正常工作或劳动;重者可因足跟剧痛而致行动困难,甚则卧床不起.本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从统计数据来看,农村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年妇女发病率较高。笔者从2009年至今运过滋补肝肾法,以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谨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 例中,男性19 例,女性21例。年龄30~40 岁6 例,40~50 岁7 例,50~60岁7例。发病时间最短者2周,最长者29周,均系门诊病例。疗程最短者9d,最长者2个月。
治疗方法 补肾益气法组成如下:党参、泽泻、茯苓、丹皮、当归、焦杜仲、牛膝、木瓜、独活、桑寄生、川断、枸杞子各10g,黄芪30g,熟地25g,山药、山萸肉各12g。若伴有肾阳虚者加炮附子(先煎)、肉桂各9g,仙灵脾12g;若伴有气滞血瘀加川芎、丹参各15g,三七粉(冲服)3g;若痛剧难忍加全蝎粉(冲服)5g,地龙15g,细辛6g。水煎服,早晩各服药1次,温服。
疗效标准 痊愈:跟痛消失,停药后半年随访未复发;好转;服药后跟痛消失,停药后因劳累而微痛,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减速轻不显或无变化。
治疗结果 本组40 例中,临床痊愈24 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典型病例 李某,女,58岁,工人。家住铜川市某厂家属院,2011年9月10日初诊:自诉患右侧足跟痛8年余。X 线拍片示:右侧跟骨骨质正常。厂卫生所按“跟骨膜炎”治疗,给西药“布洛芬”缓释片、“强的松”等治疗,服药后足跟痛稍减,但停药后足跟痛又复发,每遇劳累而加重,甚则右足跟不能着地,须扶杖而行,苦不堪,因服用西药而效不佳,遂欲求中药治疗。查:右足跟部压痛阳性,无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着地用力后疼痛加剧,伴腰痛,头目晕眩,舌淡红、苔白,脉细滑。诊断:右足跟痛症。辨证:肝郁阴虚、脉络阻滞。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作以疏肝理气,处方:上述基本方加全蝎粉(冲服)6g,地龙15g,香附、郁金各10g,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 次,服药3 剂后疼痛大减,可弃杖而行。二诊:头目晕眩消失,腰痛减,足跟痛大减,上方去全蝎粉,加细辛6g,服5剂后右足跟痛基本消失,自觉活动自如,腰痛亦消失,可参加轻体力劳动。为巩固疗效,以基本方出入再进6剂后,足跟痛完全消失。嘱继服六味地黄丸2 瓶用党参10g,黄芪15g,煮汤冲服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体 会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多患此病。祖国医学认为:劳则伤肾,长期劳累而致肝肾不足,筋骨衰弱,或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或猝受外伤,血络受阻而致本病。肾主骨,藏精生髓;肝主筋,而筋又附于骨。《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其充在骨”,《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这些精僻的经文提示我们:人至中老年,肝肾渐衰,肾虚无以主骨,肝虚无以养筋,若有外来损伤,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气血瘀滞,脉络受阻,“不通则痛”从而引发跟痛症的发生。而农村妇女由于操劳家务,体力劳动繁重,又孕育胎儿,养育子女,“肝血同源”,故易致肝亏虚,所以农村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补肾益气法是滋补肝肾的代表方。方中党参健脾养血,黄芪补气升阳,养血固本。熟地滋补肾阴,益精填髓是为君药,山药、山萸肉滋肾益肝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又配三泻;即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加当归、牛膝养血活血,焦杜仲滋补肝肾,木瓜、独活、丝瓜络通络止痛,桑寄生、川断壮腰健肾,全方共成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之功。临证时根据辨证加减变化,特别是遇骨质增生者,须加活血化瘀之类,每奏良效,可供同道参阅,以愈更矢同类患者。
[1]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宋晓光,余正鸿,王衍全,等,智能型中药熏蒸床外置痹痛症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1,13(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