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助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3-04-07孙荣欣
杜 莹,孙荣欣
(1.河北经贸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所崇尚的一系列基本价值理念,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行为准则,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负有重要责任
在如今的媒体时代,人们都主动或被动地生活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覆盖下,媒体对人们思想道德的影响至关重要。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人均每周上网达到20.5小时;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20%,仅有线电视用户就达2.67亿户(含数字、模拟),电视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在180分钟左右;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50%,广播听众规模超过6.6亿,人均日收听时间85分钟;全国有报纸约两千种,期刊近万种。媒体的广泛覆盖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媒介,还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社会舆论的引导机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是最重要的宣传阵地,是吸引群众参与的主要渠道。在宣传实践中,各类媒体应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传播方法、拓展传播载体、优化传播环境,大力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使受众澄清认识、明辨是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氛围。
2.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大众要高度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理念和精神,并转化为自觉追求。所以,加强理论宣传,占领舆论高地,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应有之义。媒体不仅要注重刊发专家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传递正能量,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表现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更加生动活泼,让群众喜闻乐见,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1.媒体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媒体一方面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要在工作中自觉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媒体自身的发展要求媒体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媒体人要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凝练概括的“三个倡导”,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三个倡导”虽然只有短短十二个词,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媒体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媒体人自身必须加强学习与培训,提前学习好、领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意蕴、时代气息、中国特色,切实提高媒体队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媒体深入人心、得以广泛践行的重要前提。
三、媒体如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作用
1.建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内在修养和文明素质提升的长远目标,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价值观的建立过程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和特点,需要体现长远性、自愿性,不能依靠行政命令“一刀切”。这就决定了媒体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媒体应建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将此当做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对待,并列入工作考核范围,从制度上予以支持,在宣传上避免“一阵风”。首先,应策划、设计出以宣传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栏目(版面),保证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其次,在考核时客观对待,比如一些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可能在收视率上会比娱乐节目、电视剧等稍差,在考核时应予以适当照顾。河北电视台2011年曾创办了一档节目《真心英雄》,以邀请嘉宾讲述平凡中的感动为主题,展示人间真情,弘扬人间大爱,彰显道德力量。但是在2012年下半年的节目调整中被取消了,非常可惜。
2.创新传播方式,研究公众的接受心理,增强舆论引导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切忌教条化、形式化,而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媒体在理论宣传中既要注重刊发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要注重结合工作实践、生活实际进行报道,通过生动鲜活的报道体现理论色彩、彰显理论高度,确保“理论进基层”。例如,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中,应坚持“走转改”,发扬群众路线,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广泛深入,让典型人物贴近群众、可亲可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接地气”;在编辑策划环节,努力放大社会向美向善的正能量,让群众感受到强大的感召力,引发受众深入讨论,激发人们创业的热情、助人的真情、拼搏的意志,从而扩大典型宣传的传播力;在报道形式上努力创新,如河北广播电台制作了百集系列微广播“善行河北”,穿插在各频道、各类节目中播出,每集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是内容精练,情节生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在长期的宣传管理实践中,媒体对于理论宣传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过于政治化,过于图解政策,集中宣传典型,制造舆论热点,缺乏传播技巧;忽视社会现实问题、回避社会矛盾,一味枯燥地说教和填鸭式灌输,使宣传工作与现实社会发生严重脱节;宣传内容同质化程度偏高,缺乏原创性。这些宣传活动表面上看符合意识形态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传播中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弱点,片面的、集中的、过度的宣传,会激起受众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新媒体、新的传播业态不断涌现的今天,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公共舆论越来越多元化,媒体只有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适应受众需求,才能增强舆论的引导力。
3.积极利用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
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积极发现、培养和宣传好先进典型,是宣传部门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河北省组织开展了以“互助、诚信、敬业、孝老”为核心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大量的“草根道德模范”。“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善行河北”中涌现出的这些先进典型之所以让人感动,受人敬仰,就在于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孝老敬亲、团结友善、开拓创新的品格具有一种撼人心魂的力量,他们的坚守和执着不断为我们社会积累和传递着正能量。这些先进典型的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他们的行为所蕴涵的品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但是,目前媒体在道德模范的宣传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多数报道仅是停留在对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上,对人物内心思想的深度解读、对人物先进事迹的持续关注、对相关事件的比较分析、对主题道德的弘扬引导等还有所欠缺。媒体应改进新闻报道方式,借鉴先进的经验(如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浙江“最美司机”宣传等),加强群众的参与互动,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这些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让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精神楷模真正成为人们崇尚追赶的时代偶像,从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4.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期以来,在价值观宣传上,存在着方式过于单调、陈旧的问题,宣传内容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在文字上也多以专题报道或学术研究的形式出现,缺乏艺术上的美感和色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出这一误区,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沟通与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便利化的特征,用高质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服务生动形象地表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感召群众、打动人心,让人民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在国外的文化产品中,如美国的电影大片、日本的动画片、韩国的电视剧……其实都充分渗透融入了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说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要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外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鉴。譬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做好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介工作,适当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文化消费之中。实践表明,一部好的作品往往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一本好书、一部健康向上而又符合公众欣赏需求的影视作品、一档感人至深的访谈节目、一则独具匠心的公益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此外,要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管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对于媒体中出现的负面的文化现象,要及时作出回应和处理。
5.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传播效果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依靠传统媒体,还要利用好网络媒体。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个生活空间,所以,网络媒体有责任利用自身传播速度快、使用便捷、交互性强、形式新颖多样等特点,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新渠道,占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制高点,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不定时发布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小故事、小典故、名言警句等,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强的教育网站,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通过开设网络评论平台、聊天室等形式,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这样的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接受者对传播者身份的抵触情绪,一方面使人们能够在轻松休闲的活动中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又通过媒体提供的平台传播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完成内化过程,进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例如,浙江省在“最美司机”吴斌的宣传中,在“浙江在线”、新蓝网、杭州网等主流网站推出新闻专题,开设“本网原创”“媒体关注”“微博播报”“图片新闻”等栏目,全面反映吴斌平凡而感人的细节和社会反响,并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通过“吴斌精神大讨论——你心中的吴斌精神是什么”、“来,请你为吴斌写‘墓志铭’”等活动,引导网民表达对英雄的热评和感言,在网上营造了以实际行动学习吴斌精神的浓厚氛围。在2012年“5·20”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南京发布”微博推出了微电影《梦想》,讲述一群身有残疾的孩子追逐梦想的故事,当天的转播量就达300多次,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同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6.通过活动吸引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文化浸润的过程,不仅有赖于媒体在内容上的大众化传播,还有赖于媒体提供的公共空间,通过多种思潮的交锋,通过公众的参与和辩论,在传播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在方方面面共同推动下,借助媒体平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解放军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这既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的过程,也是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媒体可以组织所在城市、各行各业结合实际提炼自己的城市精神、行业精神,吸引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深化认识,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可以借助媒体平台举办征文、评选、扶危助困等活动,扩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1]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3]李志伟,王斯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11-12.
[4]新 华 网.CNNIC 发 布 第 31 次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1/15/c_124233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