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生活文明建设研究(专题讨论)
2013-04-07王雅林
特约主持人:王雅林
主持人语: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差不多是与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同时发生的,如今已走过30年有余的历程。30年中生活方式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命运,但它显示的一个重要品格就是,紧紧围绕现代化的进程努力探索中国人如何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问题。但是只有到了今天,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才获得了充分的现实基础以及重要性和迫切性。这集中表现在生活方式研究同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上。中国梦的三个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这三个方面汇聚到一起就是,我国能不能创造充足的社会条件和崭新的社会形式,把一种充满魅力度和优越性的新型生活方式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同时我们认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将作为价值导向的意义系统、生活资源的配置系统、主体行为的调适系统和社会运行的软动力系统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社会建构功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栏目还使用了“生活文明建设”这一重要概念。我们的理解是,实现中国梦,在操作层面就是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格局。但依据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的发展又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人们怎样生活人们自己便是怎样的,因此“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生活为本”,在全社会形成反映当代人类文明进步最高成就,并融入人们具体生活行为的“生活文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但从人们的生活文明角度看尚有较大差距和没有在国际上获得应有的良好形象。因此我们提出了“生活文明建设”的概念,除了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外,还具有很大的现实迫切性。我们认为,从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角度看,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有待于发展成包括“生活文明建设”在内的“六位一体”的建设。“生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文明建设以“五位一体”建设为条件,而“五位一体”建设又有赖于落实到“生活文明建设”上,并接受生活方式的导向、配置、调适和软动力支持作用。
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文明建设的研究是创新性事业,首先要建立起学理性基础,在理论上把这个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合理性和正义性说清楚。同时又要高度重视本领域的经验研究基础,通过札札实实的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反映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生活脉动。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同时我们还将长期观察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奉献给读者更多的学术精品。